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差异性及其基本模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0 共7181字
摘要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体现出了以STS(科学-技术-社会)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它在强调信息技术、技能学习的同时,其信息社会学内容不断丰富,向信息科学回归的趋势尤为突出,彰显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与人文精神,这也说明信息技术课程正不断地趋于成熟。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解来讨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开发。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STS构成与信息社会学课程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STS构成

  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而且彼此转化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在进行信息科学技术的教学时,可以从信息社会文化背景或人类的经验背景中开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也可以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三个方面来理解。那么课程背后的知识体系也是由信息学科群支撑的,可以按STS视角将其概括[1],如右图1所示。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

  信息社会学是”以社会信息化、信息学和社会学为基础,研究信息社会的活动、特点及发展规律、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等的变化,寻求信息化条件下信息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以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背后的学科知识体系由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社会学学科群组成,信息社会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社会学课程

  根据STS的理念构建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社会学课程的意涵就在于以信息社会学为知识来源,寻求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相关的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的合理组织、融合、优化。具体来说就是在信息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关注、了解信息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促进学生对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反思与批判,从而安全、合法、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并有效参与信息社会,成为数字时代的数字公民。

  二、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差异性分析

  从世界近年来的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实践来看,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内涵极其丰富,人们从不同视角对信息社会学课程进行不同的设计,这些课程开发模式都带着某些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但这些开发模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和纷繁复杂的关系。要把握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开发,必须要对这些差异和复杂关系进行梳理。

  (一)课程开发者的价值取向不同

  由于课程开发者在对世界、社会以及人的发展认识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念,因而在课程开发中的价值取向自然有别。美国、英国的行业组织开发的信息社会学课程联系信息社会问题,并以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身就综合地体现了杜威的经验主义的”经验课程“以及新传统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的”核心知识课程“.

  他们都以现代社会需求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解决信息社会问题的过程来整合知识,强调”学生参与“”协作管理“以及”民主决策“,这样学生将自己与外部世界不断进行整合,形成适应信息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日本中小学的”信息“课程、印度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中都明确体现信息社会学的内容,无论如何,这些都是从系统视角出发,考虑到信息技术与社会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当今信息社会问题不能依靠一门学科知识解决,其实质也是STS理念的体现。

  (二)课程内容的重点不同

  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内容因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价值取向不同也会有所不同,相应地,其课程内容侧重点也随之呈现出差异。

  (1)侧重于社会生活内容的经验主义,即将课堂中所学的信息社会学知识转换到现实生活中去,去解决一些生活中信息社会问题,而信息社会生活中的经验又能促进信息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例如美国国家网络安全联盟(NCSA:NationalCyberSecurity Alliance)开发了”C-SAVE“课程,涉及网络伦理(CyberEthics)、网络个人安全(CyberSafety)和网络安全防护(CyberSecurity),培养学生解决信息伦理、个人安全与网络安全等问题的能力[4].

  (2)侧重于与学科知识联系的系统观念,即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在其内部领域与信息社会学相关的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联系、整合。例如美国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CSTA,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Association)的”CSTAK-12计算机科学标准(2011)[5]“以系统计算机科学知识为课程组织线索,将相关的信息社会学知识整合其中。

  (3)侧重于知情结合的人本主义,即将信息科学知识与情感培养结合起来,寓情于景,达到人格的整体发展的目的。如日本信息伦理教育指导方法研讨委员会开发的”信息伦理课程“,通过”和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和他人密切相关的问题“”和社会密切相关的问题“三个维度以及”信息社会伦理、理解和遵守法律、安全的智慧、信息安全、构筑公共网络社会“五个领域的设计[6],以使高中生达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信息》学科中的”在信息社会指导正确行为的观念、态度“的目标[7].

  (三)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呈现方式不同

  对于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应占何地位,他们是如何呈现出来的,世界各国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基本有如下几类:

  (1)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专门设置信息。

  社会学课程单元。基本维持原有以信息处理为线索的课程组织,但根据需要,在单元教学中适时地联系信息社会学的目标和内容,例如英国的ICT课程中,在8年级”网络发布“的主题单元[8],将网络发布的责任与义务内容融合在此单元中,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2)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专门的信息社会学课程单元内容。即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单独的课时或单元来对信息社会学的内容进行教学,有明确的主题、教学目标与内容。如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IITB)在小学三年级计算机课程中有一个主题单元”计算机与你的健康“[9],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瑜伽动作的活动来了解如何保持使用计算机的正确姿势,学生了解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安全常识。

  (3)独立于信息技术课程之外,作为分科课程的补充。这种课程设计考虑到信息社会学的课程综合性,在道德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中都有涉及,不能简单地归入单独的学科,因此围绕社会问题为中心开展主题单元的教学,基本都属于此类。如果美国常识媒体[10](CommonSenseMedia)开发的”核心课程“即可以被教师使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以为学生家长所利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

  (4)独立开设信息社会学课程。即对信息社会学课程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多维目标与有效的课程组织,单独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如前文提及的日本信息伦理教育指导方法研讨委员会开发的”信息伦理课程“.

相关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