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时间:2015-11-10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4081字
摘要

  当今世界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而人才质量不仅体现在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更体现在素质上,其中人文素质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军队院校要完成为我军输送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神圣使命,就要着眼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按照习主席提出的强军梦总要求,牢固树立强军思想,遵循人文素质教育规律,科学构建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 从培养目标上着眼树立人文精神,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要求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是军校教育创新的起点,也是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的前提,是推进人文素质教学发展的关键。多年来,军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正确定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军兵种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一探索多局限于理论上的研究和论证,实践方面的内容和措施不到位。要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 , 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把握培养目标。

  习主席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要把改进作风工作引向深入,真正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

  由于军队是由不同军种、兵种组成的一个大系统,虽然其整体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力求在战争中“能打仗”和“打胜仗”,但在共性目标下,不同军、兵种具体的分工是不同的,不同类别的军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也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因而各类军事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时,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围绕强军总目标,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确定不同的任务分工,进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2 从指导思想上认清人文素质教育实质,强化教育意识,明确教育方向

  教育目标明确之后,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思想认识层面认清人文素质教育实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明确人文素质教育方向。

  2.1 切实从本质上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真谛,从思想深处根植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只有从深层次上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真谛,才能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全面而有效地展开。从目前军校校园人文氛围不浓、学员人文素质不高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普及,至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深入到教育管理者和实施者的思想。主要表现:认为只要开设了人文类课程,开展了一些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就可以实现了;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人文教员的事,与其他人没多大关系;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让学员多获得一些社会知识等。

  这些片面的认识,无形中为军校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设置了障碍。如前所述,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激发人潜能的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而要把这种教育落到实处,军队院校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要站在世界军事变革的前沿,把“能打仗”和“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要求,通过全面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以人文精神为核心 , 内化为学员的人文素质,并转化为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保障力。

  这就要求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必须从思想深处认清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自觉树立起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增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感,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上有求实之行、创新之举,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2.2 进一步认清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科学界定人文素质教育在军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正确认识和处理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辨证关系,是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在军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确保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基本思想保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是关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方向、学科专业的设置、教育内容和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学员综合素质的培育,乃至部队战斗力的生成。

  2.2.1 是明确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动力和活力,而思想道德教育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学员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使学员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质,这也正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

  2.2.2 是明确人文素质教育与军事科技教育的关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军事科技教育的价值导向,为军事科技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目标。军事科技教育是以增强学员的军事技能,促进军事手段改革和战斗力提高为根本目的,它在追求军事科技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对指导其应用的价值观问题同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军事科技教育的人文化应成为新时期军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2.2.3 是明确人文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的关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身心素质教育的理性基础和灵魂;身心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基础和载体。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都是高技术战争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为达到这一根本要求,提高人才这方面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为其提供了人文精神的指导。

  3 在课程设置上构筑“内容科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科学与否,对人才质量将产生直接的根本性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军校人文课程的设置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一是人文课程的教育内容不成体系。二是相对其他课程,人文课程的学时普遍偏少,致使学员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量的基础。三是传统课程开设过多,新兴学科,特别是与新军事变革理论相关的哲学、史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以及认知论、思维方法等方面,没有及时纳入教学内容,缺乏鲜明的军事人文特色,针对性不强。

  加强军校人文素质教育,重点从知识拓展类、能力培养类和情操陶冶类三个方面综合设置。知识拓展类课程主要针对军校学员专业学习和基础课教学知识面相对较窄的状况开设,培养学员人文精神,尤其是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基础性课程;能力提高类课程主要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 , 促进其全面发展。其不仅是学员感兴趣的内容,也是毕业后适应任职需要的基本技能,是体现“学以致用”和“一专多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开设情操陶冶类课程,对于解决当前学员素质单一、学习内容单调、审美意识单向,以及部分学员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价值观念偏向、军魂意识淡化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目的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从文化层面陶冶学员性情,“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需要指出的是,人文课程仅培养学员对世界、对人生的理性认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情感上、意志上加以培养和熏陶,使之能有丰富的政治情感和民族情怀。这是由现代战争形式的多样性、状态的严酷性等特点所决定的,是学员能直面“战场”与“市场”挑战的需要,也是信息化时代的现实需要。

  4 在教育实施上正确处理“三大课堂”关系,优化教育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和树立需要潜移默化地教化和熏陶,要着重处理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员、学员、教学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军队对各级指挥员的素质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创新性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实施中注重拓展教学空间,沟通课堂内外,联系部队和社会实际,努力改善教学环境,综合利用教育资源,形成军校、部队、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切实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在战略位置,注重“三大课堂”在教学内容上的有效衔接。

  4.1 立足第一课堂打基础

  第一课堂教学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员获取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必须下大力抓好这一环节。首先,要处理好教员与学员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其次,要优化教学结构,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第三,在教学实施上,要努力拓宽人文素质教育视野,加强对各专业课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把最新、最经典、最实用的知识教给学员,实现“文理融通”,逐渐改变“重理轻文”状况。第四,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估机制,对教学活动及时跟踪反馈,不断结语提高。

  4.2 力求第二课堂长才能

  这是理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实验课堂”.一方面,在注重搞好学员第一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针对一些对学员思想影响较大的现实性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讲座、对话、论辩等活动,以帮助学员培养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意识,并结合教育内容,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生活的求实精神。另一方面,要善于为有特长的学员提供“才能施展”平台,以提高学员“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

  4.3 着眼实践课堂强素质

  这是一种完全开放的适合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主要通过专业实习、模拟训练(如模拟连、模拟法庭、模拟战场等)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纪念馆、博物馆、人文和自然景观,参加法庭旁听、社会调查,参与社会服务和访谈等)来实施,可以使学员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不断增强综合素质,最终增强人文精神。

  总之,新时期军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以习主席强军梦思想为指导,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青年官兵为目标要求,遵循高等教育与军事人才培养规律,以“素质需求,任职需求”为牵引,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军校学员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道德修养”

  为目标,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重点在培养学员带兵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上下工夫。把必修课、选修课、讲座课、实践课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我军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万福绪 . 大学素质教育 [M].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3.

  [2] 潘玉田 , 耿仕信 .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 [M]. 北京 : 海潮出版社 ,2006.

  [3] 总政治部 . 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 [J]. 解放军出版社 ,2014.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