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方向、内容及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19 共4689字
论文摘要

  "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既是党的十八大对新世纪新阶段军队人才的建设和培养的具体要求,又是深入贯彻胡主席关于"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同时,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用最新的军事人才理论来引领和推动军队人才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还是学习贯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安全战略新要求",完成"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全面提高完成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军事任务能力的具体体现.文章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方针入手,阐述了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方向和内容,以及如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可行性措施.

  1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指导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在胡主席关于"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思想指导下党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军委颁发的《2020 前军队人才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是未来人才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决策部署,体现了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主题主线,是深入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加快军队人才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人才发展的工作方针,即军队人才发展要坚持"党管人才、使命牵引、能力为本、创新驱动、超前培养、深化融合"的工作方针.这是推进军队人才发展的基本遵循.纲要中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建设的重要论述包括:

  1) 把加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要素和支撑.

  2) 以培养"四个方面人才"为重点推进人才战略工程.

  3) 在提高我军履行使命任务军事能力的实践中锻造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4) 走军民融合之路提高军队人才建设质量和效益.

  5) 用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带动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

  上述工作方针和人才建设的重要理论和论述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人才思想,是党的科学的人才思想在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展开,是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建设的根本依据和基本遵循.它们是当代培养大批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方针指导.

  2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内容

  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培养围绕着高素质和新型这一育人目标,为军校这一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头提供了培养的方向和内容.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在坚持把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建设首位的同时,更为迫切的是适应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及军事变革的时代潮流,大力提高学员科技素质尤其是信息素质.故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包括:

  2.1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基石.胡主席强调,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办学育人的正确方向.加强院校思想政治建设,事关培养忠诚可靠军事人才,事关院校教育科学发展,事关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要充分认清加强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深入研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宽阔的视野、坚定的信心、有力的举措,把院校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科学扎实有效.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学习贯彻好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和十八大报告,增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深入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注重用先进文化占领校园思想文化阵地,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坚定的举旗人和可靠的接班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军队人才培养的不变灵魂.军队院校作为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不断强化军魂意识,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

  为此,军队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始终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军队院校改革发展和办学治校的正确方向.

  2)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基础.

  3) 加强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的优良传统.

  4) 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提供重要保证.

  5) 加强价值观教育,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核心价值观.

  2.2 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科学素养是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素养的培育,关系到高素质新型人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他们事业的成功,及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

  科学素养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融科学知识、利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等于一体,既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又吸收了技术力量.

  科学素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人为的任意的,一方面取决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另一方面取决于研究者对科学素养概念的不同理解.科学素养一般可分为四个层面,即知识层面、方法层面、精神层面和能力层面.

  也就是说,科学素养就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能力的统一体.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深人发展和军队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对军事人才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型军事人才的科学素养可以概括为:

  1) 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人的智能结构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知识不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提升精神生活水准的前提.具体到新型军事人才,知识既是构筑科学素养的基本材料,也是促进其他构成要素发展的唯一载体.

  2) 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方法就是获取知识的知识.先进的方法手段作为连接资源和效果的桥梁,不仅能促进人们更有效地获得科学知识,而且能促进人们更有效地运用科学知识.

  3) 树立合理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主体在从事科学的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精神.它是科学本质特征的体现,决定着主体的道德观念和工作作风.科学精神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另外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

  4) 拥有履行使命的能力.能力既是科学素养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也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根本依托.在信息社会,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熔炼"为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标.

  2.3军事专业素质培养

  军事专业素质是军事人才区别于其他非军事人才的最关键的技能.军事专业素质是部队官兵所具有的跟军事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军人特有的军事精神、军事研究方法和能力等,它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又是跟军事和战争相关的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当前军事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主要以人才战略工程提出的"四个方面人才"培养和"五支队伍"建设为依据,着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四个方面人才"的培养,即要进一步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新装备操作维护人才的培养."五支队伍"建设要求,把加强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作为人才建设的目标.

  "四个方面人才"的培养,是信息条件下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形态,平时是生成与生成战斗力的主要人才资源,战时是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骨干力量,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中之重,必须放在优先培养、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此牵引带动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跃升,培养"四个方面人才",关键在于探索研究每类人才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每类人才的内涵外延,科学确立培养的标准和方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发生了质的飞跃,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引发了一场划时代的军事变革.我们培养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有较高军事专业素质,掌握电子信息战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系统、隐形飞机等现代战争中经常提到的先进武器装备的工作原理.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战争,更加体现出未来战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信息素质则成为军事专业素质中核心的技术能力.

  2.4 身体心理素质培养

  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具备的.官兵身体素质的好坏对我军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军校培养的学员体能必须达标,身体和心理素质培养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军人承担着繁重甚至非常危险的任务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难以完成任务的.

  强健的身体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它素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使军人在学习、工作、训练及其他活动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提高效率.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者缺一不可.军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才能经受住艰苦的训练和战斗的考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战斗力的保障.一支心理素质差的军队在战争中难于取胜.因此要重视学员的心理教育,加强他们心理素质的锻炼.健康的心理是形成正确思想、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基础.为此应积极向学员传授和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3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措施

  3.1 积极稳定的推行军队院校教育改革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要以有效履行军队历史使命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为落实军队人才培养工程,结合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内容,承载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任务的军队院校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的战略思想筹划进行院校教育改革,与时俱进地推进院校教育为军队建设转型服务.

  院校改革也要紧贴使命任务、强化信息主导、注重科学统筹,把人才培养需求作为院校教育改革的有力牵引,把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把全面协调发展作为院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推进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发展.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完善人才培训体制,围绕生成体系作战能力大力加强与新型作战力量密切相关的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适应部队兵员结构深刻变化着力抓好士官人才培养,按照新型军事人才素质要求全面推进院校教学改革,着眼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军校不断改善院校办学条件,准确把握院校和训练机构调整改革重点,提升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

  3.2 基于 HPS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HPS 教育是对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教育的简称.其兴起于 20 世纪80 年代的英国和美国,主要内容是对公众进行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方面的教育,让公众在历史、哲学和社会学与境中重新理解科学,形成对科学本质的多维透视,以此促进科学教育、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基于HPS 教育理念无疑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对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的方向和内容有着切实可行的操作意义和价值.

  HPS 教育一开始就是从高等理科教育中走来的,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在高等院校中引入HPS 教育是最为适合的途径和实践,是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具体而又实际的一种做法.

  军队院校具备了实施HPS 教育的条件:

  1) 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的国外的 HPS 教育经验.

  2) 与 HPS 教育相关的学科建设与人材培养也已经相对成熟了.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学科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产生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着与教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为HPS 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材编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 拥有 HPS 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军队院校普遍开设有与 HPS教育相关的课程,只需要根据新的教学计划与方案进行适当的培训,灌注HPS 教育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现有的师资力量就可以胜任HPS 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3.

  [2] 沈国权.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根本方针.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

  [3] 李继耐.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上的讲话,2011.

  [4] 王庭芳,李彬.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培养合格新型军事人才---关于军队综合性大学铸牢军魂问题的思考,2010.

  [5] 陈炳德.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上的讲话,20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