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格本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0 共7460字
摘要

  引言:

  经济学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效率最大化,而资源配置恰恰是通过供给和需求两大经济行为实现的。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形成商品交易市场,价格在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影响了供求情况,进而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因此,经济学的研究核心便集中在了价格的本质上。纵观经济学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对价格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总结出相应理论。然而,直到经济学诞生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价格问题尚未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这篇论文旨在阐述我个人对于价格本质的思考。

  一、两大价格理论的偏颇之处

  (1)反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格理论

  A.理论本身的缺陷:

  《资本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自身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人类无差别劳动凝结的产物。物化劳动的时间多少,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多少,进而决定了价格的高低。

  因此,在马克思那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的货币表现,价格的本质是劳动。然而,价格真的可以用劳动时间的长短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生产并销售一件商品,不仅仅在于劳动,更重要的是寻找消费市场。没有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基础,投入再多的劳动也是无用的。一件商品,如果花费了相当的人力物力,投入了 N 小时的劳动,但是它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上或者生理上的需求,还是卖不出去。如果它无法售出,也就不会产生价格了。即便商家之前拟定好了标价,这个价格也是无法实现的。那么,这个无法售出的没有价格的商品,就不包含任何劳动吗?因此,商品的价格并非取决于劳动的多少。

  B.实际生活中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眼于劳动和生产,导致了一直秉承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前苏联建国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以后,由于提高生产力成为了当时的第一要务,国家的各个部门吸纳了社会中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保证了充分就业并维持了社会稳定。但是厂商却为了满足国家计划中的指标而盲目生产,抛弃了价格之中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厂商不是为了消费而生产,不是为了供给而生产,而是为了生产而生产。

  最终的结果就是按照规定的指标生产出了大批量的某一种类型的商品,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又无法去购买那些可以真正满足自我需求的商品,造成了供给和需求的断层和市场功能的严重退化,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并引起国民经济部门的不协调运作。

  最后,全国的劳动力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保障,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生产力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2)反思现代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

  A.理论本身的缺陷:

  萨缪尔森在《微观经济学》中明确指出,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商品的需求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厂商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和供给,即“需求创造供给”.而商品的需求是由商品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多少决定的,所以,供给和需求都取决于商品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因此,价格是效用的货币表现,价格的本质是效用。如果说,是效用通过价格来刺激厂商生产,那么在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任何一种超越生产力水平的效用都无法得到实现,难道厂商就不再进行生产了吗?没有劳动创造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消费者是不会产生相应的需求和效用的。再者,价格是商品的货币量标签,是一个客观属性,而效用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得到的主观感受。二者之所以可以在商品交易中相互等价,是因为价格之中包含了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又恰好是效用存在的物质载体。如果没有劳动,就不会生产出商品,又何来的效用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呢?

  因此,效用并非是决定价格的全部因素。

  B.实际生活中的缺陷:

  西方经济学将消费者主观的感觉扩展到了客观的商品属性上,一味地强调效用和需求,导致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效用而过量生产商品,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需求范围。消费者的数量和手中持有的货币都是有限的,在无力全额购买的情况下,导致产品积压使得厂商的产业链断裂,造成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性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爆发。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面对经济危机,依然是从需求入手,提出了“总需求拉动总产出,带动社会就业”的良方。随即,政府为了刺激萧条的经济开始增加财政支出,拉动社会的需求量。这无疑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财政赤字逐年扩大。对于当时的经济危机的确有所缓和,但是并没有根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直到现在,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分析两大价格理论失误的原因

  (1)劳动价值论:用“使用价值”替代了“效用”

  A.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在一个资本主义矛盾尖锐突出的时代,经济危机持续爆发,大批工人失业,贫富分化严重,劳动和生产的问题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问题。马克思就从生产领域出发,研究价格规律,从而总结出一套劳动创造价值、价值衡量价格的理论体系。

  B.剖析:

  仔细阅读《资本论》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分析价格和市场运行的时候,仅仅片面地考察厂商,即供给方,并没有考察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影响。在马克思笔下,商品似乎一旦被生产出来,无论消费者接受与否,都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买卖。所以,他仅仅孤立地去研究厂商生产商品的具体行为。他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占有剩余价值。无论是剩余价值还是使用价值,都是工人们用自身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商品在市场上贩卖,就是将被占有的劳动和与消费者的货币进行交换的一种形式。所以,他没有去进一步研究生产出来的商品到底能不能卖得出去,能不能确保里面的物化劳动转换为增值的货币资本。正是这个因素,导致了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仅仅包括了生产者的劳动,而没有消费者的需求的力量。事实上,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真正使得消费和生产相挂钩的重要绳索,但是马克思忽略了。总而言之,马克思是将劳动所转化而成的“使用价值”完全取代了消费者“效用”,提出的是一个不完整的价格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仅仅揭示了厂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在生产领域中的价值创造规律和利润生成规律,而市场如何运作,商品如何销售,他并未涉足。

  (2)效用价格论:用“效用”替代了“使用价值”

  A.时代背景:

  现代西方经济学则诞生于一个生产力发达的时代,社会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供过于求”的现象抬高了消费者在市场中的地位,资源配置的目标和经济学家研究的重心就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了。

  B.剖析:

  翻开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我们发现这里用大量篇幅陈述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动机。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主宰了市场,仿佛厂商只关心消费者给出的价格,而不关心自己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虽然西方经济学也对成本理论有所涉及,将土地、资本和劳动对于成本的贡献进行了分析。但是,效用如何使得这三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商品如何被制造的过程,西方经济学没有告诉我们。在厂商眼中,只要消费者有某种需求,他们一定可以生产出相应的商品,效用成为了操纵市场运转的核心力量。实际上,只有劳动可以将土地和资本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商品中包含的使用价值。一件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又有哪个消费者会去购买呢?商品的使用价值涵盖了物化劳动,消费者只有在商品事先存在的情况下,去寻找可以满足自己效用的那一款商品,这才使得他愿意用自己手中持有的货币和厂商进行交换。西方经济学避开了商品生产中最重要的劳动和使用价值,仅仅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研究,没有结合在厂商供给背后真正发挥作用的“劳动”的力量。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格理论将效用从消费者角度推广到了厂商的角度,用消费者需求的“效用”完全替代了商品中物化劳动凝结成的“使用价值”,忽略了生产领域的劳动转化和价值创造过程。

  三、通过辩证法认识价格

  (1)价格的组成结构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那里,价格仅仅片面地被理解为消费者或厂商一方所决定的。即,价格仅仅来源于生产者(或厂商)的劳动,或者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而没有其他的途径来决定价格。两大体系在价格问题认识上的错误之处恰恰出在于这里。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价格并不是由消费者或者厂商一方所能决定的。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和厂商进行讨价还价,得到最后的成交价格,完成整个交易行为。因此,价格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就被分为三个部分:买方价格,卖方价格和最后的成交价格。

  马克思将卖方价格和成交价格混为一谈,都称作是“价格”,但是买方价格却被莫名其妙地放弃了。在马克思体系中,卖方价格不经过买方协商就被一次性成交,所以他也就忽略了买方价格当中的重要因素--效用(或需求)。正因如此,马克思对于价格的认识就只能局限于生产领域了。同理,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则犯了相反的错误。它将买方价格和成交价格混为一谈,厂商的卖方价格不见了踪影。由于忽略了卖方价格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对于价格的定义就狭隘地局限在需求领域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卖方价格中的重要作用也被放弃,造成了效用决定价格的错误认知。

  综上,价格应该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卖方价格,买方价格和成交价格,这三个价格分别表示了市场交易行为的不同运动状态。

  (2)价格的形成过程

  A.卖方价格

  对于卖方价格,我们首先会把目光集中在厂商身上。卖方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成本和厂商预期的利润所决定的。这是因为任何一家厂商从事生产交易都是为了盈利,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生产商品需要耗费成本,使得商品价格必须涵盖这两大部分。否则,没有厂商愿意去从事这些生产活动了。在卖方价格里,成本的高低不以厂商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利润的高低取决于厂商自己的预期。预期利润会随着出售商品的具体情况而变动。在卖方市场,预期利润较高,价格成交的决定权在厂商手里;在买方市场,预期利润较低,价格成交的决定权在消费者手里。与之不同的是,成本并不会随着交易行为的变化而变化。成本的高低是由资本、土地和劳动的价格决定的。资本和土地是在厂商从事生产之前已经购买的,按照日后的生产情况逐一分配到商品成本当中去,因此这两个量保持不变。劳动是唯一一个可以将土地和资本有效结合起来并创造价值,使之融入商品的要素。没有劳动,资本和土地是无法自发地从事创造价值的活动的,这就是劳动的重要之处。劳动时间的多少受限于商品生产过程的难易程度,因此成为了决定成本的可变因素之一。所以,是劳动创造了价值,决定了成本,进而决定了卖方价格,预期利润在卖方价格形成过程中仅居于次要地位。

  综上,卖方价格是劳动的货币表现。

  B.买方价格

  现在我们转向买方市场,即消费者。消费者是市场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存在为厂商生产提供了直接动力。消费者是以“经济人”的形态出现在交易行为中的,追求“效用最大化”.

  但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根据效用这一个方面来出价。他个人的收入或者持币量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要素。所以,买方价格包含两个部分:满足消费者的效用和自身的持币量。消费者的持币量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固定的,但是对于最后的交易而言,持币量是变化的。如果处于买方市场,消费者会压低卖方价格,持币量在买方价格之中的占比就会大大下降;如果处于卖方市场,厂商会抬高卖方价格,持币量在买方价格之中的占比就会显着上调。消费者的持币量在市场交易当中不断“变化”,但是他自身的需求是不变的,即商品将带给他的效用是不变的。效用,成为了消费者给出买方价格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只有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消费者才可以去市场进行购买活动;如果一件商品处于买方市场,但是它满足不了消费者自身需求,消费者还是不会购买。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根据自身需求的强烈程度给出相应的买方价格用以换取商品的效用。即获取商品中的效用成为了消费者进行交易的驱动力。因此,消费者的持币量是次要因素,效用是主要因素,效用决定了买方价格。

  综上,买方价格是效用的货币表现。

  C.成交价格

  我们分别研究了厂商的卖方价格和消费者的买方价格,但是这两个价格如果不经过市场的融合碰撞,是无法得到实现的。现在,我们将研究的中心转到市场交易中来。

  市场将消费者和厂商联系到了一起。首先,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选择了一款商品,并从厂商口中得知了卖方价格,即“讨价”.这时,厂商会根据这件商品的成本和自己的预期利润给出价格。然而,厂商给出的卖方价格往往是高于消费者心中的买方价格的,因为消费者总是想用最少的货币量换取最多的效用。消费者这时会根据市场的整体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抉择:如果现在是供过于求,消费者就会将卖方价格压低,靠拢自己的买方价格;如果现在是供不应求,消费者只能稍微上调自己的买方价格,从而靠拢厂商的卖方价格。这就是“还价”.讨价还价一般不会一个回合就可以得到最后的成交价格,因为厂商也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和消费者进行协调。厂商也会考察市场的供需情况,从而按照具体情况给出卖方价格。虽然市场的供求情况会对厂商的卖方价格和消费者的买方价格有所影响,但是消费者自身效用和商品自身的价值始终会稳定在买方价格和卖方价格附近。

  比如说,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需要面包,但是现在面包极为稀缺,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卖方价格远远超出面包的实际价值。但是这个人还是会按照卖方价格给出买方价格的,因为效用在买方价格中的作用比持币量更加重要。同样,资本主义危机期间,美国无数的庄园主把生产过剩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也不会赠给贫民窟的人饮用。因为,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值还是卖方价格的决定因素。厂商宁可放弃交易,也不会牺牲商品中本来的价值。

  在厂商和消费者的不断协商、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卖方价格和买方价格也在不停地碰撞、交融、汇合。买方价格越来越趋近于消费者的效用,卖方价格越来越趋近于厂商的成本,而持币量和预期利润则时高时低,最后构成了市场交易之中千姿百态的成交价格。

  因此,成交价格是效用的货币表现和劳动的货币表现的辩证统一。

  四、通过辩证法认识效用和劳动

  劳动和效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当中,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可能同时存在去解释价格。但是,如果当我们用辩证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劳动和效用对于价格理论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类的生产活动从远古社会就已经开始,所以劳动成为了人类手和脑发展的动力。同时,正是劳动,将一个个单独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了社会。”

  马克思在对劳动的认识上是正确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即人类为什么要劳动?远古社会的人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协作,他们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与同伴相互联合组成团体进行劳动。生存的需要迫使他们去从事劳动,而生存的真正核心,就是为了维持吃、喝、居住以及繁衍等一系列生理需求。

  劳动不仅为他们创造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剩余,而且带动了大脑和双手的发展,从而心理需求也应运而生了。这些需求所引发的劳动和生产,创造出商品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人类从商品中得到了效用,就会进一步去从事劳动。试想,如果劳动仅仅推动大脑的发展和社会的形成,满足不了人类最基本的效用,又有谁会从事劳动和生产呢?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生产剩余增多,从而产生了市场。市场的交易使得各个劳动剩余产品拥有者的效用得到满足,但是却无法提高交易的效率。随之,货币出现了。货币是市场中衡量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它将交易双方从一个整体正式割裂为两大阵营:消费者和厂商。由此看来,厂商和消费者的市场本质上是统一的,反映了人类需求和供给、效用和劳动的两个方面。

  在分析经济学的价格现象时如果可以将消费者和厂商联系在一起来看待,就是等于把效用和劳动联系在了一起。劳动决定了效用。因为劳动生产的商品使得人类的头脑和身体逐渐发展起来,进而产生了生理之外的心理需求。劳动生产力的发达与否,决定着人类效用和需求的高低。生活在唐朝的人们,看皮影戏就可以作为消遣时间的手段。但是到了 21 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看电视和浏览网页,皮影戏满足不了我们的心理需求了。这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也在进步。劳动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而需求物化的产物就是商品中包含的各种效用,效用随着劳动而向前发展。效用对劳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效用会通过市场信息及时反映给厂商,让厂商进一步改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没有效用作为标尺,又如何判定一件商品到底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购买呢?效用推动劳动,使得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进一步再来弥补效用在现实中的空白。劳动是效用的客观反映。因此,劳动和效用是辩证统一的,就像厂商和消费者,卖方价格和买方价格一样。

  五、扬弃式认识两大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上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都代表了当时经济学成就的最高峰。然而,世界上没有穷尽一切的真理,也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学说。真理都是时代的产物,它必定会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因此难以消除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价值的分析透彻而到位,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运行规律。他总结出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对资本家剥削贫苦的劳动人民最有力的控诉。没有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逻辑论证的严密性能够和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经济学框架相提并论,因为他第一次将唯物主义辩证法巧妙融于政治经济学纲领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思考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位经济学家。然而,他的局限性就在于对消费者的忽略。在他的体系中,消费者的效用被无情地抹杀了。他提出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适用于千万人民群众不同的需求标准,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效用理论上做出了伟大贡献,它提出边际效用解决了亚当·斯密时期就存在的“价值悖论”.他们将微积分运算和数理统计的知识嵌入在经济学体系里,让经济学第一次成为了科学,而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无法具有如此强大的说服力。西方经济学衍生出来的许多子学科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金融学、保险学以及财政学。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强调的“经济人”和“最大化”思想过分注重“效率”而不是“公平”,是产生贫富分化的罪魁祸首。在它的体系中,劳动被低估为一种生产要素,这是对人道主义的践踏。在需求创造供给的指导下,资本主义生产性危机一场接着一场,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

  相比而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是一门为了解放全人类而存在的科学。作为一名大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应该扬弃式继承两大体系的优点,更好地去认识经济学的本质。我的这篇价格理论就是把效用和劳动结合在一起,以一种全面的角度认识价格的本质。是的,我认为学习经济学就是应该带着质疑批判地眼光去审视前人的思想,但是更多的还是继承吸取其中的精华,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思文。《新价格论--两种经济学价格理论的统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相关标签:西方经济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