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也被称为会计反映,是指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以便为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一、会计核算职能的
(一)含义
会计核算职能包括两层含义:
1.数量核算
会计对经济活动的核算都是从数量上进行的,为经济管理提供量化的信息。由于各单位的经济活动错综复杂,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数量十分庞大。人们不可能仅凭观察和记忆来掌握经济活动的全部情况。只有通过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全过程核算
核算职能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核算。事前核算是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信息资料,以便对经济管理做出调整和采取新的决策;事中核算是会计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的干预和控制;事后核算是通过算账和报账,提供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现状和结果的核算指标,它是会计的基础工作。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
(二)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2.会计的任何记录和计量都必须以会计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空间环境、时间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可概括为:
1.会计主体: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可以无限期地、持续正常地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清算;3.会计分期: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被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等份的时间段;4.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1.设置会计科目。即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地核算的方法,它是进行其他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再根据它们在账簿中开立账户,分类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类型的会计指标。
2.设置账户。要对经济业务进行系统、分类的核算,提供分门别类的会计信息,前提则需对复杂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标记名称,每个账户应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这样会计就可以连续地、分类地记录和计算各项业盈亏。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审查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性、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只有经过审核确认无误的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填制和审核凭证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是对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中连续、完整的记录和循序汇集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它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把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地在一定格式的簿籍中进行登记,并对核算指标进行归纳、整理,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数据资料。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它通常是指对制造业产品进行的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往来账目,来查明财产物资实存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为了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账簿的记录正确可靠,企业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财产物资、往来账项进行清查。若发现账实不符,应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存数与实存数相一致;如果发现财产物资有积压、残损等情况,应及时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七)编制会计报表
上述会计核算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运用这七种会计核算方法时,有些方法可以同时使用,有些方法使用时有先后顺序。
四、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要求。这些原则基本上是由经验中进化归纳而来,并为会计界及一般企业界所接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见表 4-1.
000.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失去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没有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仅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于保证核算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真实。在实际工作中,核算和监督又是交叉的和不可分割的。充分发挥会计核算职能作用是实现会计目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峰,潘琰,林斌。会计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金中泉。基础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