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导师首荐范文10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2-10 共6716字
  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方面,是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固定资产管理论文的范文,供给大家参考研究。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导师首荐范文10篇之第一篇: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研究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提出新的规范和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快改进和完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提升固定资产管控水平,促进单位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角度讨论了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产生的影响,然后研究制定了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策略,希望能为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管理;
 
  一、新政府会计准则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具体规定
 
  2017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政府会计准则。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提出新的规范和要求。
固定资产管理
 
  (一)在资产取得方面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对事业单位“持有”固定资产的概念作出了一定的调整,更加强调单位对其固定资产的“控制”作用,对单位的资产主体使用权责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要求相关单位积极构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双会计核算模式[1],通过平行记账来代替事业单位传统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模式;重新界定了部分固定资产的确认方法,如根据旧会计准则,租赁费用以及相应产生的税费要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运输费与安装费中,但新会计准则取消了上述规定,在简化相关程序、缩短审核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双会计分录进行核算分析;资产价值计量发生变化,对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进行了规定,并明确其应用计量属性的判断层次,并新增了“评估法”,资产入账价值更加公允、透明。
 
  (二)在资产处置方面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取消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新增了“资产处置费用”科目来对资产处置产生的净支出进行账务核算。同时,将以往的“累计折旧”科目调整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应缴国库款”科目调整为“应缴财政款”科目。
 
  (三)在资产计提折旧方面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要求在进行资产计提折旧时,要充分考虑资产实现经济效益的期限,预计有形或无形损耗以及相关政策条例对资产使用的相关限定条件等因素,合理的确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折旧方法,使得资产折旧更具规范性和可比性。同时,要求当月计提折旧额按其用途计入当期费用或者资产,从过去的“虚提”转为“实提”,能够更加真实反映资产价值,促进权责发生制的落地。
 
  (四)在资产清查盘点方面
 
  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或毁损报废,应先以待处理财产损益进行核算,完成相关的审批程序后才能进行账务处理。新准则虽然对这部分内容未作更改,但强调在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入账价值确定方法上,要按照资产购置的凭据金额、重置成本、评估价值以及名义金额等进行入账处理,从而增强其操作的可行性。同时新准则要求要扩大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信息披露范围,披露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分类和折旧方法、使用年限、折旧率、账面余额、累计折旧额、账面价值期初期末以及本期变动情况、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及数量、已提足折旧的资产名称及数量、接受捐赠或无偿调入的资产名称及数量、资产出租出借或投资情况、对外捐赠、无偿调出或损毁的资产处置情况等。通过资产信息公开,更好的接受外界监督,强化资产管理行为监管。
 
  二、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得到提升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各事业单位依据新会计准则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更新资产管理工作方式及管理模式,优化资产和配置与核算管理,进一步促进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在长期的收付实现制管理模式下,资产权责模糊、账实不符等问题较为严重,不利于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实行新政府会计准则后,通过落实权责发生制,更加清晰、真实地反映单位的资产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单位资产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同时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资产信息数据,以支撑其作出有效的资产内控决策,全面提高单位的资产管理质量。
 
  (二)强化了固定资产管控机制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重构了资产核算模式[2],要求事业单位要同时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模式下开展资产核算工作;统一现行的各单位资产会计制度,提升资产数据的纵横可比性,强化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规范资产相关的会计科目,完善资产报表体系及结构,引导单位财务部门更加科学、系统地设置固定资产会计账簿,以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高效的开展资产的盘点、保管、对账等工作;要求各单位全面编制和报送国有资产报告,做好固定资产的报告编制、汇总、分析和报送等工作,对于事业单位资产内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单位持续地改进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三、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策略
 
  (一)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健全固定资产核算体系
 
  各事业单位要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研究制定衔接方案,确保制度稳定落实。具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对单位现存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点盘查,核实和统计资产数据,确保资产账实相符,不重不漏。(2)进行折旧摊销的计提与调整。对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核查,主要包含尚可使用、已使用和预计使用年限,对资产折旧进行补提和调整,摊销金额,根据确定的编制记账凭证。(3)调整资产核算科目,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进行科目设置,科目类别具体从固定资产科目、累计折旧科目、补计提折旧科目等维度进行调整。(4)进行新旧科目的余额结转,将旧准则下原账科目余额分析结转到新准则下对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下。(5)转换资产类别,按照新政府会计准则,进行资产类别调整,如增设“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类别,并相应扩充资产代码,以满足实际管理需要。(6)设置资产折旧参数,根据对应的资产分类代码,在财务信息系统中设置各类资产折旧参数,具体包括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残值率等。(7)导入资产明细卡片,在系统固定资产模块中导入资产卡片,将其同总账数据进行比对,并将相应的期初账套数据进行备份。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内控约束
 
  事业单位要结合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度要全面覆盖单位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岗位人员,切实发挥新准则下事业单位人员开展资产管理活动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制度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加强资产的统筹协调管理,明确各个部门岗位资产管理责任,实行“账物分管、资产分级”管理,加强授权审批控制约束。制度具体包括资产采购管理制度、入账管理制度、资产调拨制度、资产使用流程制度、资产报废审批制度、资产清查管理制度等。对相关制度进行分解细化,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和监督审查力度,建立资产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考评的全过程监督管控机制。对资产从配置、使用、流转、盘点、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核心内控点以及关键岗位人员加强重点管控,在保证审计权威性以及独立性的前提下,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资产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资产异常,避免国有资产的不当损失。
 
  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第81号令)、《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6]503号)等相关规定,加快完善单位长期已使用的在建工程的转固工作,加快办理符合转固条件的已竣工项目的转固手续,积极配合做好财务决算编制等转固基础工作,推动长期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
 
  事业单位要切实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严格按照新制度要求,进行资产减值准备,如实反映资产减值损失。可要求财务人员定期进行资产减值估算,参照资产价值量大小情况,选择恰当的资产核算方法。
 
  为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将单位固定资产分为在用、闲置以及待处理三种类型[3]。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型制定相应的效率提升方案。针对在用资产,做好资产维护和保养工作,同时明确资产已经不存在其他使用途径或使用空间等,使资产性能达到最佳状态;针对闲置资产,实现资产在单位内部调剂使用、深入分析资产闲置原因,用于指导后续资产购置等相关工作;针对待处理资产,若资产已达报废标准,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资产报废处理程序即可,若未达报废标准,要考虑该资产是否能够有其他用途以及相应的再利用成本因素,从资产实际使用价值出发,提高单位固定资产的功能效用,全面提升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三)加快资产信息化管理进程,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要加快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实现资产、业务和财务系统的数据对接,保证相关资产数据的有效共享通过建立资产数据库,将单位所有的资产数据都录入统一的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以强化资产管理的全过程监管,确保新制度准则下各项衔接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系统功能,按照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设计双会计平行操作系统,更好的支持新准则下单位的资产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要加大财务会计人员培训教育力度,组织财务人员集体进行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加深其对准则的理解程度,同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将考评结果与其薪资绩效、职位升迁等相挂钩,从而有效激发其提升业务工作能力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快改进和完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提升固定资产管控水平,促进单位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基于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及建议[J].财会学习,2018(1).
  [2]张进平.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与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7).
  [3]杨彩姿.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探讨[J].财会学习,2019(18).
 
  文献来源:吴俊丽.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研究[J].纳税,2020,14(06):87-88.
 
固定资产管理论文导师首荐范文10篇之第二篇:基于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探讨
 
  摘要: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会计制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是医院会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对于医院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新医院会计制度已经颁布,并且得到了相应的实施,在这种形式背景下,对医院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在现阶段中,我国医院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与工作人员资产管理意识薄弱、价值标准过低、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不健全三方面因素相关,医院管理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 核算; 问题;
 
  一、现阶段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部门是医院内部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等工作,维持医院资金的动态平衡。现如今,我国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对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两方面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医院应正视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采取恰当的整治措施,有利于医院长期、稳定的发展[1]。
固定资产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部分医院在固定资行管理中,工作人员缺乏端正的意识观念,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时,一味的将重点放在了实验室、病房楼等基础设施的折旧方面,忽视了固定资产的增值因素,无法准确判断该设施的成本,在对其进行核算时,往往会出现人为误差。此外,医院内部还会存在多种小型的固定资产,主要集中于各个科室内,包括为卫生材料、办公消耗品等,在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往往会具体到个人身上,与工作人员的薪资挂钩,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并未得到有效的使用,增值因素被忽视,无法体现出固定资产管理所发挥出的作用。此外,医院内部人员还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工作交接时,没有处理到位,固定资产管理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过于片面,容易出现资产流失。
 
  (二)价值标准过低
 
  就目前而言,不少医院内部基础设施更加齐全。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医疗设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彰显出了更大的优势。此外,这些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更换,主要集中于价格高、规模小的设备。在对其进行采购时,工作人员需要在一定的标准下来完成。然而,受到外界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设备在实际使用中仍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设备出现损坏,无法正常运行。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增加了规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且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资源的帮助,价值标准过低,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三)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不够健全
 
  就目前而言,多数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体系的建立并未达到相应的标准。在对固定资产采购后,工作人员并未及时将设备信息上报纸财会部门,导致在后期设备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维修、保养等费用无法提前完成核算,影响医院的资金流动。此外,固定资产数量上的变化也应要详细记录,若财会人员系统中没有相关资料,便会直接影响着后期的费用核算与管理。尤其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环节中,因设备入账资料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最终的核算结果也会出现差错。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策略
 
  (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概念进行不断的强化
 
  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想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医院领导人员应给予更高的重视,按照相关规定来做出决策。此外,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使用需要全院人员共同来维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应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能够真正意识到固定资产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实施所提供的帮助,是整个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可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各科室员工自身利益相互连接,使其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能够主动意识到保护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落实到行为中。若医院固定资产是由于个人因素被损坏,需按照规定来追究个人的责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向其他工作者进行教导,以此来规范其行为。此外,医院应重视大型固定资产增值这一问题,通过相关核算,可准确反映出该资产的实际价值[2]。
 
  (二)构建完善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应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除了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外,还应做到权责分明,合理安排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采取轮岗的方式,让多人参与到固定资产购置的全过程当中,引进高质量的医用设备。为了使医院后期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今后的战略目标,再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考虑到医院内部固定资产数量较多,为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可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用途各方面的不同,采用编号进行统一管理,明确各医疗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清点,一旦发现固定资产存在缺漏现象,应展开调查,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追究。在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中,需要将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等登记,按照相关流程来进行,便于后期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医院财务部门人员应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按照相关规定,对每年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核算,计算出固定资产的产生率、折损率等相关数据,探讨上一年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宋伟.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医院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0).
  [2]王小京.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初探[J].财会学习,2019(28).
 
  文献来源:张杨,唐亮.基于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探讨[J].纳税,2020,14(06):14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