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提高我国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08 共4785字
  摘要

        一、我国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会计信息指的是通过对会计相关数据的处理获取相关信息,为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使用,会计信息是对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揭露的重要因素。会计信息的产生是以会计单位为主体,其载体则是财务报告,而信息的接受与使用者则属于利益相关者。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则指的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债权债务人、投资人及相关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自身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性质非常特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强调安全性、效益性及流动性。
  
  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能有效规范银行的市场行为,提高银行的透明度,进而使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因此,加强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意义重大,其实现能对投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且也是推动银行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并不充分,严重影响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产与负债结构信息披露缺失。作为影响利益相关者判断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市场风险的重要因素,资产与负债结构一旦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就会导致经济体中资金供需形成“期限错配”与“资源错配”.其次,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还要强调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在某些定量指标中,银行并没有进行信息披露。再者,我国银行会计披露充分性不足还体现在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不足这一方面。随着金融朝着市场化、证券化的方向发展,金融工具的应用与创新不断深入,商业银行涉及到表外业务越来越多,其信息披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利益相关者为了解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现金流量造成的影响,就必须通过银行披露的相关信息来实现。然而,就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而言,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二)会计信息失真
  
  1. 资金项目信息失真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又包括了资产项目信息失真,除了存在账外经营等违规、违法活动而造成的不合法失真,还有可能是因为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呆账准备金的计提不到位。呆账准备金在我国是被纳入了普通准备金的范畴,在计提方法与比例方面没有对贷款的风险程度与内在损失进行充分考虑与科学分析,银行所保持的呆账准备水平大多只受到贷款规模的影响。这一制度显然与审慎性原则不相符,难以保证银行具备较高呆账准备金水平,而站在商业银行真实呆账量的角度看,这是难以实现对贷款内在损失的弥补的,并导致银行出现利润虚增、税款垫支及减少了现金流等问题,使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被掩盖。(2)坏账准备金计提不到位。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采用备抵法来核算坏账,除三家上市银行,其他银行只进行对一般性质的坏账准备金计提,仅仅将表内应收利息作为计提基础,而其他应收账款并没有被包含。此外,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与银行应收账款损失程度并不匹配。这是由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或贷款的抵押与保证决定了贷款应收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收回,贷款本金收回的可能性可能比应收利息收回的可能性大。
  
  2. 损益失真
  
  商业银行损益失真的分类与资金项目信息失真相似,也存在不合法失真与合法失真两种。其中,通过应计会计程序对利润进行调节,对于逾期半年及以上的贷款利息,仍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并进行表内核算即不合法失真的主要表现。又或者法定会计账册并没有纳入收入,将其进行账外设账,这也是不合法失真的表现。对合法失真而言,其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应收未收利息没有按照会计审慎性原则进行核算。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方法为对逾期半年及以上的放款,没有在当期损益中记入其应收利息,其应收利息在当期利息收入的计入主要以实际受到利息时为准。对已计入损益的应收利息的坏账核销以 3 年为限。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中有很大一部分利息收入的账面形式为应收未收利息,进而导致利润虚增。(2)应付未付利息没有按照配比原则进行计提。商业银行在对定期存款进行应付利息的计提时,以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为准,因为有关应付未付利息计提的标准与方法的规定并不统一,并且缺乏科学性,使得银行能通过应付利息的计提人,更方便地进行当期损益的调整。
  
  3. 资本充足率失真
  
  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由资本充足率得以衡量。《巴塞尔协议》及我国《商业银行法》提出,商业银行最低应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近几年来,虽然国家为了剥离不良贷款而采取了资本金的补充,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对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言,其资本充足率仍然难以达到标准,同时其测算的真实性严重缺失。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信贷风险揭示的真实性缺失、缺乏足够的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利润垫支与税收过量,进而使商业银行的有效的资本自我积累难以实现。
  
  4. 外表项目信息失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断扩大,进而就引发了表外项目信息失真的问题,且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银行受到利益的驱使,存在大量的违规行为,如账外开立信用证、提供担保等。
  
  二、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
  
  1. 银行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并不理想,缺乏科学、规范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难以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及自我发展要求相适应。由于缺乏对会计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如信息来源、信息加工、信息采集、信息传递等,使得这些环节的相互影响与作用难以体现,在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中随意性过强。其次,银行没有充分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运作系统,难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且过多的核算层次及过低的集约化程度使得同样来自营业机构的会计核算因为渠道的不同而发生了改变,与原有信息不匹配。
  
  2. 内部责任、监督制度不完备内部责任、监督制度不完备
  
  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尽管会计信息质量有人负责,但没有确定会计信息责任主体,导致出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时难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2)缺乏先进的会计检查、监督方法,以及科学的技术与手段,缺乏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估。(3)会计信息管理的调整只强调整体,而忽略细节,在处理相关问题的责任人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难以规范与约束违规行为,导致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与教育。(4)缺乏科学、系统的内部考核指标。在会计信息管理中,大多对某一项指标进行考察与分析,而没有做好其他相关经济指标的研究,在考核中仅仅将利润完成情况、存款增速及不良资产率作为影响标准。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为了谋取局部或个人利益,完全不考虑本部门的实际经营情况,采取违规手段,使考核的影响指标达到要求,进而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3. 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缺陷
  
  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缺陷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处理方法不当,难以有效预计并全面披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而使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其次,准备金的计提所占比例过低,采用的计提方法也太过简单,导致潜在风险难以得到真实反映,在衡量或有资产以及或有负债方面仅仅为表外附注,其信息反映过于笼统。在不良资产发生后才进行不良贷款的归类,没有对资产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的控制、分析及判断,无法对不良贷款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产生了更多的不良贷款。此外,应缩短应收利息的期限。由于应收未收利息长期挂账,使得银行存在利润虚增的情况。最后,目前在对固定资产的分析仍采用资产直线折旧法,而现阶段固定资产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其附加值越来越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用加速折旧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