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第一章】现有会计基本假设面临的挑战研究导论
【第二章】会计基本假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第三章】知识经济下会计环境的具体变化
【4.1 4.2】会计主体与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
【4.3 4.4】会计分期与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
【结语/参考文献】会计基本假设发展影响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企业生产和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组织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形态相继出现,以及企业重组、合并、破产案件继续上升,这些重大变化是否超出了传统会计理论所能解释的范畴,以及是否能够对会计假设提出挑战,是会计人员面临的又一困惑。
1.1.1 研究背景
a.虚拟企业的大量出现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需求日趋多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更是一个变幻莫测的竞争环境。人们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产品和服务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企业必须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以泰罗制、福特制为标志的传统企业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于是虚拟企业,一种崭新的企业模式,便应用而生了,并获得迅速发展。
b.跨国公司及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着特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自身也借助于经济全球化而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经济和贸易活动。21 世纪以来,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企业的经济贸易活动越来越国际化市场化,这种变化,在给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运营带来消极的影响。面对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企业并购愈演愈烈,稍有疏忽即面临破产的危险。
c.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和及时化21 世纪同样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以,面对不断更新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必须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进一步调整自己之前的经营活动及政策;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高风险的行业,如金融资产投资领域等,企业生存时间越来越短,这些新的变化都将促使企业的信息使用者要求企业更及时、更全面的披露企业的财务经营信息。而对于传统财务报表定期而不是随时提供,甚至在经营活动结束一段时间才进行披露的滞后现象,信息使用者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这是因为信息及时、正确的提供对他们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d.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不断扩展传统的会计核算中,无形资产的内容一般只包括我们所比较熟悉的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着作权和特许权等等,但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一些没有实体的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技术人才、知识、团队创新能力、产品的品牌效应、忠诚的顾客、较好的地理位置等,这就迫使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正确确认和计量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以更好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迎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进一步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会计基本假设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其不仅是对现代会计基本先决条件的概括,而且还作为开展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的基础和出发点,会计基本假设是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同时也是进行会计实务的基础。会计假设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受社会制度以及人们主观认识程度的影响,总是规定着会计运行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所以,认真研究会计基本假设,对基本假设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是完善会计理论建设、构建完整会计理论概念框架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项会计基本概念的会计基本假设,与其他基本概念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如会计的目标、会计的核算对象,甚至于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否对会计基本假设提出挑战,这一怀疑严重影响了四项基本假设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促进会计理论研究中应发挥的作用,所以,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学术界人士都要加强对会计基本假设的重视和研究力度,充分发挥基本假设应有的作用和地位,促进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现实意义: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会计确认与计量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而会计实践则是反复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最后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反应企业的财务信息,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所以如果对会计基本假设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将无法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以及最后的报告,会计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都将无法顺利进行,财务报告的目标更无法实现。随着新世纪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系列新生事物相继出现,使人们对原有的四项基本假设产生了方方面面的质疑,进而影响了会计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来完善会计实践工作的理论依据,以便更好的指导会计实践活动。
1.2 会计基本假设的产生和发展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会计学者和相关的机构对会计基本假设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多,而 W.A.Paton,A.C.Littleton,Moonitz 三位着名会计学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是会计基本假设研究中的经典代表。
佩顿(William.Paton)(1922)在所着的《会计理论》一书,谈到“现代会计整个结构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而会计假设,特别是会计整体结构赖以建立的一般假定是由环境决定的”,并且在文中的最后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六项基本假设,分别是①明确会计主体;②主体的持续性;③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④货币假设;⑤成本假设;⑥收入确认假设。
哈佛大学的 T.H.Sanders 教授、伯克莱大学的 H.R.Hatfield 教授和耶鲁大学的Underhill Moore 教授(1938)共同编写的《论会计原则》(A Statement of AccountingPrinciples)着作中详细描述了他们认为是惯例的东西,例如历史成本和持续经营等,并将其作为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Stephen Gilman(1939)在《会计中的利润概念》中具体把会计思想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分别是惯例、规则、信条及原则。并进一步将惯例解释成,会计主体惯例、资产计价惯例、会计期间惯例及借方贷方惯例,认为惯例是会计理论基础的最基本的前提。
佩顿又和利特尔顿(1940)合着名为《公司会计准则绪论》(A Introduction toCorpouate Accounting Standards)的一书,书中以基本概念的形式共提出六项基本假设,并在该书中首次提出构建一个框架的思想。书中除了论述之前曾经提到的会计主体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外,又新增了计量的对价假设、成本归属性假设、努力与成就假设和可检验性、客观证据假设四个基本假设。
Moonitz(1961)在 ARS No.1《基本会计假设》(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一文中共总结了 3 大类假设,并且又细化为 14 条基本假设,第一类假设包括数量化假设、交换假设、主体假设、时间分期假设和计量单位假设等五个假设,统称为一般环境影响下的基本假设;第二类假设包括财务报表假设、市场价格假设、主体假设和暂时性假设等四个基本假设,该类假设是对刚才第一类假设的补充,主要是为了保证在会计实务中落实环境假设;第三类假设主要包含客观性假设、披露假设、连续性假设、一致性假设和稳定的计量单位假设等五个假设,统一称之为必然性基本假设。
由伊利诺大学的七位大学教授(1964)组成的名为会计理论的研究小组在其发表的《论基本会计假设和原则》(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Postulates andPrinciples)一文中提出了 6 项会计基本假设,即①会计有广泛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假设;②企业为行动者和会计责任的主体假设;③会计工作主要目的在于表明交易的影响及其后果假设;④交易的货币价格构成会计上计量和分析的基础假设;⑤继续经营假设;⑥时间分期假设。
罗契斯特大学的麦伦。戈登(1964)在会计评论上发表了名为《会计假设与原则的研究》(Postulates,principles And Research in Accounting)的一篇文章,文中不仅对之前 ARS No.1 和 ARS No.3 曾提出的会计假设予以总结评论外,还提出了与 ARS No.1“C 类假设”相类似的“C 型假设”,具体如下①真实性;②客观性;③一致性;④披露;⑤稳健性。
Horace R.Givens(1966)在《基本会计假设》一文中又提出了三项不同于以前的会计假设:①有用性;②公允性;③合法性。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1970)发表了第四号公告(APB NO4),该公告总共提出了以下十三项会计基本假设,分别是①会计主体假设;②持续经营假设;③经济资源与义务的计量假设;④时间分期假设;⑤货币计量假设;⑥权责发生制假设;⑦交换价格假设;⑧概算假设;⑨判断假设;⑩通用目标财务信息假设;基本相关的财务报表假设;实质重于形式假设;重大性假设。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发布的名为《会计政策的说明》的第 1 号国际会计准则中明确提到,在编制企业财务报表时,必须要以一定的会计基本假设为基础进行编制,同时提出了继续经营假定、一致性假定和权责发生制假定等三项会计基本假定。该三项基本假设一直持续到 1997 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才对之前发布的第 1 号准则进行了新的修订,取消了一致性假定,而仅仅保留了权责发生制假定和继续经营假定。
Wolk、Francis 和 Tearney(1992)在合着的《会计理论》中提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假设是一种与企业环境相关的基本假定,并列举了四项假设:①持续经营或经营的连续性;②会计分期;③会计主体;④货币性单位。Belkaoui(2004)提出四项会计假设,同一般会计理论着作中的提法并无多少差异,包括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计量单位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
尽管国外会计学者和组织机构对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较多,但对基本假设的认识和看法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各个国家普遍承认的四项会计基本假设,如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等,也存在很大的争议,特别是 21 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会计所处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会计假设的争议将不断蔓延。
1.2.2 国内文献综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在学习西方知识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构建会计概念框架对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会计基本假设又是概念框架里最基本的概念,所以开始了对基本假设的研究,我国在学习、引进西方观点的同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主要形成了一下观点:
葛家澍(1981)在《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中,对西方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等四项会计基本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一致性原则、充分揭示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等六项基本原则以及重要性和稳健性等两项修正性惯例等内容均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且明确提出应把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写进我国会计教材和基本会计制度中去。
80 年代,娄尔行、王澹如、钱嘉福等学者在其共同着作的《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一书中,将假设解释为,假设是指对客观存在的合乎事例的推断,而不是简单的没有任何根据的幻想,并列举了以下七项假设,分别是主体假设、营业收入的确定和配比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原始成本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等。
厦门大学葛家澍教授(1986)在《会计基本概念》一书中总结出,会计基本假设除了普遍认同的四项基本假设外,又提出还应当包括权责发生制假设,总共五项会计假设,并总结出这五项会计假设是建立会计理论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保障1.我国财政部(1992)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虽未采用“会计假设”一词,但明确规定了进行会计工作时的四项基本前提,即会计主体假设、继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间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余绪缨(1999)指出知识经济对传统的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经济条件下原有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是否应当扩展,对原有会计假设是否应当作出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会计理论界当前新的研究课题。
雷光勇,黄斌(1999)在《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一文中论述网络公司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结盟体,其存续时间一般较短,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临时结盟体属于会计主体的话,持续经营假设将不适用于这些主体,持续经营假设将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我们可以将其交易作为会计期间来对待,并且建议,可以在临时性结盟体的每一项交易结束后进行一次编制财务报表,来满足企业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指出货币计量假设和其子假设币值稳定假设对这类网络公司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会更符合实际,这是因为这类公司,在存续极短的时间内,币值的波动对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孙铮(2000)在《论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一文中指出,如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规模有多大,我们都应将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对待。
葛家澍和刘峰教授(2000)合着的《论会计基本假设》一文中,提出假设应代表来自环境、构成会计的基本前提,本文提出基本假设的内容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度量单位。
葛家澍(2002)在《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中谈到“实体主体”和“虚拟主体”的共同存在,是知识经济下会计主体假设的新内涵。同时,由于虚拟主体的固有特征,如主体边界不易区分和观察,必将给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最终的报告带来新的麻烦。主张虚拟企业的会计核算采用“货币与非货币度量并用,以货币度量为主”的方法。同时做了如下分析,一是对国际公认的的四个基本假设,都增加了不同程度新的内容或新解释;二是补充了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量制和公允价值与成本两个假设,分别为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提供了概念基础;此外,还提出两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暂时性应否列入基本假设;宏观调控应否列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特有的基本假设。
潘琰(2005)在《会计假设论争之辨析》一文中指出,进入 21 世纪,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直接导致了会计环境的重大变化,该变化是否会对传统的四个会计基本假设造成“冲击”,引起了各国会计界的很大关注。作者认为我们不仅要从形式上认识会计基本假设,更要关注其实质,最后提出虽然目前会计假设所处的会计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自动化,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四项会计基本假设本身并没有“过时”,只不过应根据信息需求在应用中补充一些必要的假设。
葛家澍,杜兴强(2005)指出,除非改变现行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模式,否则某些来自会计环境的会计基本假设就不会消失,但它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和发展。在未来的新经济社会,可能产生一些以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为主要资源的“虚拟企业”,企业的边界不易确定,存在的时间又不稳定,主体的属性将有所改变,持续经营假设可能不再成为新兴企业的特征,而会计信息可能不再或不单纯按会计的财务报告进行及时传递,而变成实时传递。
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写的《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2005)一书中,由葛家澍等几位学者所组成的研究小组一致认为,从我国目前国情出发,可以承认以下五项会计基本假设,分别是会计主体假设、市场价格与公允价值假设、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以货币为计量的基本单位并假定币值不变假设、确认的基本准则和权责发生制假设等,同时,葛家澍又认为,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宏观调控也应作为我国的一项会计基本假设,但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
李宏江(2006)首先列举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五个特征,然后总结知识经济时代对四个基本假设的影响,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知识经济环境下的虚拟企业的出现并没有给会计主体假设造成挑战;对于持续经营假设,传统企业仍然适用,而对于一些临时性的战略结盟,可增加一个企业面临解散假设,以满足需要;对于传统的以年为一个会计分期,则需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缩短为半年,甚至更短的期间;最后肯定货币计量假设,但可以加上非货币计量假设。
国家的教育部社科司科研处在其公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2007)一文中指出,会计基本假设应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进行设计,考虑到我国的国情,除了公认的四大假设外,还应把宏观调控假设、市场价格假设、暂时性假设也作为我国的基本假设。
朱康萍(2009)指出,持续经营假设基本上不适用于虚拟企业,假设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和创新,如可以将持续经营假设和非持续经营假设相结合。
王振川(2010)指出,21 世纪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成为可能,那么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受到严重挑战,甚至将荡然无存;同时肯定了货币计量假设,作者认为只要复式薄记存在,货币计量便不会受到威胁;对于持续经营假设,作者认为还是符合大多数企业的发展,但是建议在持续经营假设下增加一个子假设,即暂时性假设;最后作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普遍应用,导致币值稳定不变假设受到一定挑战,应将其降为会计假定,而不再作为会计的基本假设对待。
张莉(2011)指出,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商业的主要形式,它势必对传统会计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挑战。电子商务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打破了会计核算的时空界限,传统的会计假设不仅被拓展了领域,而且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但作者并未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发展较晚,但是今年来对会计理论的重视,使我国对会计基本假设等会计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对会计理论的认识也越来越成熟、全面。随着会计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的会计学者和相关机构也及时的根据变化,对会计基本假设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以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
本文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对会计所处的新环境即知识经济环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结合会计基本假设的产生过程,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虚拟企业、网上商店等一些新生事物,以及实时报告的实现都没有对原有假设构成挑战,但是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却又无法用货币计量的无形资产,迫使我们将非货币计量与货币计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另外受币值变动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货币计量假设下隐含的币值稳定假设取消,从而使会计的核算和计量,不受币值稳定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