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15 共61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的成因探析 
【第一章】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研究导论 
【第二章】财务报告造假相关理论概述 
【第三章】万福生科财务报告造假案分析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频发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加强我国治理财务报告造假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财务报告造假预防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今年是我国资本市场成立 22 周年,22 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大量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丑闻事件,如早期的琼民源虚假陈述、麦科特欺诈上市案、银广厦业绩神话、蓝田股份造假传奇、东方电子公然造假、红光实业造假,近期则有绿大地造假案、紫鑫药业财务造假案例,中国的资本市场历经 20 多年的风风雨雨之中,这些不断发生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丑闻也犹如阳光下的阴影一般无法摆脱,这些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的严重的影响,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辛苦建立的市场环境与运作机制,被这些造假公司的行为在瞬间变的不堪一击,多年来的改革变革中所付出的努力,变得那么的毫无意义可言。所有企业都梦想自己能够“乌鸦变凤凰”,不仅仅只是中国的企业,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也曾上演过“乌鸦变凤凰”的故事,但比率低的不超过 10%.但可怕的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上,这种“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却总是在不断的被改写,一个接一个的“乌鸦”妄图通过上市变成“凤凰”.“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中国人的古训,但到了股票市场,中国的股民们却都成了十足的投机分子,毫不夸张的说可很多股民凭借其常识就能发现这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好的不正常,明显存在财务造假的迹象,但却依然会去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并且获取利益之后急忙抽身,而不顾其行为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干扰导向,使得这些上市公司在短期内看似业绩辉煌,暴露本质之后,受损失的则是这些尚未抽身的“投机分子”们,所以这里也不得不说,我国的资本市场环境每况愈下与这些投机的股民们也脱不了关系。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证券市场的基石,相比拥有着百年历史的华尔街都会因为几个财务丑闻而变得晃晃悠悠,我国在当下的资本市场发展中,更应该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要对证券市场的“财务造假”形成巨大震慑力,要加大惩罚力度,并且强化执行效率。这些年,中国证券市场暴露的这一系列财务造假事件,可能损失了几家上市公司,丢了资本市场的面子,造成了股票指数的短暂下跌,但这些事件的被揭发,却是中国证券市场茁壮成长中所必经的一个又一个脚印。因此,本人认为,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研究分析,对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影响和解决方法做一个系统性的阐述,希望本文的观点和视角能为净化我国资本市场贡献些许微薄之力。

  1.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第一,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微观的视角,进一步加深和丰富对企业财务造假行为及其原因的认识。

  第二,通过本案例的研究,可以为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完善会计工作的准则和制度,构建、识别、预防、治理、处罚企业财务造假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第三,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净化中国的商业土壤。

  “任何企业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这是美国资本市场中一句名言。企业造假只能带来短期内的经济利益,造假行为迟早都会被揭露,此后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持久的收益,等有可能导致企业自食破产性的恶果,因此上市公司若想持续产生获取利益,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而这些则是建立在诚信与勤勉踏实创收这些夯实的基石之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财务报告造假问题的研究早在 19 世纪末就已展开,因为 20 世纪30 年代爆发的经济大危机而迅速发展。会计信息失真则是我国在研究财务造假时衍生出来的国产词汇,在国外参考文献中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多以财务舞弊(financial fraud)财务报告舞弊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和欺诈性财务报告(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三种阐述方式。在国外,关于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

  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界定。

  Elliott 和 Jacobson (1986)对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对财务报告的粉饰包装,以此欺骗投资决策者以获取融资,并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Schilit (1993)认为公司除了主观意识操纵粉饰财务报告,并对外披露欺骗和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选择性的漏报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同样是一种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综上所述,财务报告舞弊是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进行故意编报虚假的财务报告的一种管理行为上的舞弊,并将虚假的财务报告的信息传递给报表使用者。

  第二,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

  基于国外研究者从理论性以及实证性两大角度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国际上四种财务报告舞弊的主导研究理论。

  第一种理论较为早期,由美国的 G·杰克·波罗格纳(G. Jack Bologna)和加拿大的罗伯特·J·林德奎斯特(Lindquist Robert J.)提出的二因素理论,又叫冰山理论。该理论形象的将舞弊比喻成海中的一座冰山,暴露出来的舞弊动因仅仅是冰山的一角。第二种理论则是舞弊三角形理论,由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所耶先生首先提出,后经 ACFE 的创始人 Albrecht 博士(1995)发展完善成着名的舞弊三角理论。三角理论中认为企业财务舞弊产生的因素来自三方面:压力、机会以及借口。其中压力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的所有者给管理者带来的经济压力、恶癖压力(该比重占到 95%),还有其他与工作相关的压力以及其他压力,因此管理者在高压下就容易产生舞弊的行为动机;机会主义则是指企业能够将其舞弊行为掩盖起来而不被发现并试图逃避惩罚的可能性,薄弱的内部控制、信息的严重不对称、缺乏效力的惩罚措施都为机会主义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借口因素,是指舞弊者为自己的舞弊行为的寻找合适的理由,例如法律本身含糊不清,被人曲解利用,大家都在这么做,我不做就是损失等等。第三种理论则是1993年Bologna 和Wrens 等人提出的另一着名的管理舞弊理论--GONE 理论:G 指贪(greed);O 指机会(opportunity);N 指需要(need);E 指暴露(exposure)。

  他们研究认为舞弊因子包括个别风险因子(包括特定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动机,例如个人的贪婪、需要)和一般风险因子(包括舞弊的机会,被发现的可能性,发现后受惩罚的性质与程度)。当两种因子结合在一起,且舞弊者认为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该种理论是四种规范性理论中最流行的理论。第四种是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仍由 Bologna 等人建立在 GONE 理论上发展而来,该理论中所划分的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是对 GONE 理论的各种因素的不同角度的归纳:一般风险因子: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以及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个别风险因子:道德品质和动机,因人而异多与行为人个体有关。

  第三,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方法

  Beasley 在 1996 年进行了实证经营研究,根据 FAMA 和 Jensen 1983 年得出的董事会是监管最高管理层最高级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以结论,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 75 个舞弊样本公司和 75 个非舞弊样本公司进行分析,结果表面独立懂事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显着,自 Beasley 的实证研究后,国内外学者均以公司内部治理为焦点进行研究,若要有效的防止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建立有效而强大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重要的方法之一。Joseph C.Ugrin(2008)研究探讨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的关系,通过强大的内部控制同时促进增加制裁强度,必然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Robert Goldwasser (2010)对会计舞弊,联邦法规,和公司的声誉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完善联邦法规以防止企业财务造假上比通过减轻会计舞弊企业的不良声誉更加有效。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研究起步虽晚,但有大量的公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财务造假,层出不穷财务造假的案例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大量实证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进行分析研究,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学者研究中常用的词汇,广义上等同于财务造假。

  第一,财务造假的含义与分类

  潭劲松、丘步辉、林静容(1997)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两类,一是由经济业务活动失真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二是会计处理过程中财务人员人为操作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王跃堂(2001)则把会计信息失真归结为财务造假和财务操纵两个方面。财务造假指企业日常的财务核算活动行为违反了国家规定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等规定;财务操纵则是指企业利用会计法律、法规中弹性操纵空间对会计数据的核算进行合理调整的合法行为。吴联生(2003)则推出了现在常用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三类。刘明月,张金萍(2011)认为当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即为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邱颖山(2011)则指出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投资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第二,财务造假的原因

  张秀清(2013)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认为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告造假的动因主要来自于监管政策的制度规定。刘玉玮(2010)认为在上市公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王晓飞(2011)则站在会计信息本身的产权的视角下,认为上市公司肆意进行财务造假的直接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性,而根本原因则是在于会计信息产权中的相互制约作用致使会计信息的产权错位,从而使得会计信息的产权外溢,而外溢的会计信息产权导致企业对外进行财务报告披露成本与其产生收益不相配,最终导致企业选择进行财务造假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郑济孝(2008)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原因,在委托代理制下,委托者与代理人双方出现了效用函数不一致且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三个主要的非均衡特征。吴联生(2004)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众多客观因素当中,人类的有限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刘峰(2001)阐述了诱发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他认为从会计制度安排本身不允许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存在,而且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追求在极小风险的条件下获取极大商业利润的目标在客观上助长了从业者的冒险心理。黄世忠(2001)将信息失真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点:第一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够完善。第二是注册会计师缺失足够的独立性。第三是造假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这些都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张天西(1998)从会计学自身限制角度探讨了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自身因素,并把它细分为两点:会计确认对象的隐匿和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也有其他学者从制度安排论(如刘峰)、产权论(如林钟高、潭劲松等)、会计信息结构失衡论(陈汉文、唐松华等)、会计准则论(王跃堂等)、信息不对称论(王咏梅等)等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第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

  刘秀兰,吕灿,付强(2011)指出要做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就必须有具体的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制度体系,从严监管和惩处财务信息造假者及相关责任人;减少会计的盈余管理弹性空间;提高企业业绩是规避财务造假的根本对策。郑济孝(2008)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形成职业企业家组织并且建立声誉评价系统;提高处罚力度,加大违法成本;降低管理者的预期风险收益、健全会计人的管理体制;适当推行会计委派制制度以及措施;在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李慧(2005)提出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和措施,具体包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合理的合同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从政府规章、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的方面提出改进意见。雷又生、王秋红(2004)建议在道德沦丧的经济社会中,国家需要调整、完善法规使之适应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公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吴联生(2004)强调加强会计教育,达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目的。并且要通过改革会计机构的人员组成、调整会计规则内部结构以及增强会计规则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提高会计的可操作性、一致性和明晰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刘峰(2001)认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措施是规范安排会计法律制度。

  第四,关于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的研究胡伟(2013)从股权集中控制角度对万福生科的财务欺诈进行了剖析,认为在股权集中控制下,万福生科董事会听命于控股股东,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受股权结构的约束,不能有效地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导致大股东利用控制权随意操纵利润和违规进行信息披露。曾凡武(2013)根据万福生科的案例,分析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提出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李晓光(2013)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通过分析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带给投资者的损失,探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方法,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国内外基于财务舞弊的研究成果及其丰富,从其研究成果来看,公司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我国因为经济体制的原因,在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上,大量的研究偏重对国有企业等特殊的企业治理问题。因此,这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案例研究提供了大量理论上及实证性的基础,但是,已有的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现今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当成熟的资本运作阶段,随着国企结构的变革转型,之前的部分理论及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公司企业,激励方法及手段也失去了效力。因此,如当今中国资本环境下的公司企业又有哪些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动因之后反思如何解决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以及为何造假之手不停的翻新升级,给国家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全面剖析,得出一些新的结论,希望我国财务造假的理论性及实证性方面的研究有略微的补充。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财务报告舞弊、会计信息失真案例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熟悉了解之前研究人员所得出的相关理论借鉴前人部分理论指导,再结合自己的看法意见,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全文以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为代表进行分析,在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下为何仍旧会有如此惊天的造假案发生,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背后的原因,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带来给当今经济人的启示,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并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案例过程中会结合相关的具体数据进行实证性识别研究,系统全面的分析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动因,通过实证性分析的结果进行反思,并对今后类似的事件提出预防及治理应对措施。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相关基本理论的认定,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得出不同视角下的各家的论点,再从集合各家论点综合进行分析本篇论文中所涉及的问题;2、比较研究法。通过国内外证券市场下的类似案例进行比较,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出我国目前的国情之下,所产生的特有现状,参比国外现状,来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研究;3、案例分析法。通过以最近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以其为代表来剖析我国证券市场下种种弊端,给予社会及投资者一个理性思考的分析平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