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的发展探究
【第一章】互联网金融产品建设研究绪论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影响
【3.1】典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3.2 - 3.4】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机理分析
【第四章】阿里金融业务布局机理与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互联网金融典型业务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互联网行业诞生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强大的联接功能源于它独特的技术平台和架构形式,脱离了传统的时域与地域的限制,不论是传输效率还是覆盖范围与时效性,都是传统行业不可企及的,实现了质变的飞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推进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不同产业间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相互交叉和影响,这种渗透也逐渐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思维和习惯。
学界内出现了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这样的研究机构,业界内也出现了一些涉足金融的互联网企业。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广义上讲,是指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的统称。狭义上讲,则是指依托互联网的媒介来实现货币的信用化融通。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个人网络理财、网络信贷等服务平台迅速崛起。据易观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总体交易规模为17.9万亿,同比增长了 43.2%.此外,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业务的发展也非常强劲,截至 2014 年 1 月 15 日,余额宝的交易规模已超过 2500 亿元,15 天内增长 35%.而作为网络信贷业务之一的P2P网贷,截至2013年底,其总成交额为700.62亿元,月均成交额为 87.58 亿元。其它网络金融服务例如网络代销保险、基金和担保等业务也都逐渐发展起来。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中国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同时也依赖于国家的支持与重视。
面对着全球经济的总体疲软与低速增长的主要表现,央行继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节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推动经济的良性健康增长。同时大力加强金融行业的改革,提倡各种创新形式的涌现,鼓励民间资本的注入,逐渐完善征信体制。2013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深化金融领域改革,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特别是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同年 6 月 19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2013 年 11 月 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等。
央行总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发展,规范和完善监管。2014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代表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已然进入中国政府高层的视野。2014 年 3 月19 日,央行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与会成员包括阿里、腾讯、百度、宜信等涉足金融的互联网公司。会上提到央行将牵头成立互联网金融协会,且已基本获得国务院批复,不久将挂牌。该协会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提供了自律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
而关于互联网金融的鼓励与监管的相关争议持续不断。两会期间,以马蔚华为代表的支持鼓励方表示"我国金融服务门槛较高,服务范围未能有效延伸到农村乡镇,小微企业和贫困人群,而当前最具普惠性、覆盖面和渗透率最强的金融创新当属互联网金融";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前副主席蔡鄂生也认为"支付宝、余额宝与银行业务不是对立关系,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而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为代表的支持监管方表示"只要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就应该被纳入金融法规监管范畴";央行副行长李东荣也表示"央行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需要规范发展".
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网络信贷、余额宝类理财产品迅猛发展的同时,资金交易的安全性引起了央行的高度关注。2014 年 3 月初,央行向支付机构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要求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 1000 元,年累计不超过 1 万元。而 3 月 14 日,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以及二维码支付业务。出于自身利润的考虑,3 月初,三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拒绝与余额宝合作,要求各自分行不得与余额宝旗下天弘基金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协议存款交易。
1.1.2 研究意义
就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与监管不同观点的争议,相信在不影响用户体验与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理性客观的沟通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一种金融创新,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革新。其大力支持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降低资金交易成本、提升效率的特征体现了"普惠金融"的要求,使金融能够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服务。同时,对于互联网企业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传统金融体系的业务创新和相应监管政策提出了新的启示,例如遵循"分业监管"、按互联网金融产品分类的原则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具体监管工作。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 1912 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基于解释经济发展周期和社会过渡问题提出的创新理论后,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西方金融领域全方位引进金融创新产品并引发金融业的巨变。基于这一现实,许多西方学者逐渐将金融创新理论引入研究中,并对金融创新产生的背景、因素、利弊等方面发表了见解,下面就对国内外金融创新理论进行归纳简述。
1.2.1 金融创新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技术推进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技术革命的兴起,金融创新主要源于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和设备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金融业务的通讯设备现代化,为金融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表现为:加速了资金的运转效率,浓缩了资金使用的时空距离,降低了资金调拨的成本,使全球金融业务一体化的交易变为现实,从而为不同国家和不同市场之间的资源匹配融合提供了实现的可能。经济学家Hannon 和 McDowell 作为技术推进理论的代表人物,通过实证研究指出,70 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化与新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由于他们研究的对象主要限于自动提款机技术的革新对于金融创新的影响,论据过于集中与单一,所以没能得到系统并整体的研究结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Coase 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表示,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从货币需求的角度分析,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否具有实际价值可以用交易成本来衡量。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技术进步的反馈,交易成本的不断下降会激发金融创新活动。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也阐明了,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利润是金融创新的根源。但微观经济的变化不完全是金融创新的原因,所以该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交易成本的下降是由诸多因素影响的,例如技术进步、竞争压力、营销策略等。
(三)财富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源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积累。随着财富的增长,人们对于财富管理、金融交易与资金安全的需求大大提升了,而这种需求激发了金融创新的产生。经济学家 Greenbum 和 Haywood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财富增长是主导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但该理论只是从需求角度分析金融创新的成因,没有考虑到市场、制度、资源、管理等因素的创新影响,并且假设了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放松金融管制为前提条件。另外,该理论忽视了替代效应即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率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约束诱导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产生是为了规避种种内、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内部制约是指金融机构内部各项管理指标,外部制约是指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各项管制约束以及法律法规约束。外部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当其变化违背了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的宗旨时,金融创新的需求就会产生。Silber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是从金融机构的产品和业务创新中来分析金融创新的成因,特别是从微观金融的供需方面研究金融创新的必要性。该理论的系统性较强,但也有存在着局限性。第一,利润最大化原则不论是金融企业还是普通企业,都是其追求的目标,是共性问题,不能体现金融创新的特性;第二,该理论主要强调"逆境创新",这使金融创新的内涵过于狭隘。例如 70 年代的转嫁对冲风险的创新和 80 年代的信用、股权创新无法被涵盖进去;第三,该理论单一强调了金融企业的作用,而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也足以引发金融创新。
(五)规避管制理论。Kane 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金融创新是为了追求利润而规避政府管制所产生的。而"税收"在很多时候被隐含在政府管制当中,金融机构为了使自身获得利润的盈利性活动不受阻碍,就会通过创新来回应政府管制。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创新活动危及到货币政策时,金融监管当局又来加强管制,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又会随之出现。
(六)制度改革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而产生的,降低成本以增加收入,稳定金融体系以防止收入不均现象的蔓延,例如存款保险制度等。North 和 Davies 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当政府的干预阻碍了金融市场活动时,就会出现各种金融创新活动来回避或摆脱管制。当这些创新活动对货币市场构成威胁时,政府又开始新一轮的干预和管制,形成了"管制-创新-再管制-再创新"的循环发展过程。该理论将金融创新与制度创新紧密相连,扩大了金融创新的外延,在学术界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金融创新的阻碍就是金融管制,而作为金融管制代表的制度规章应该被革新而不是延伸。
1.2.2 相关研究
金融创新的早期研究侧重于经济环境背景、技术的进步、产生原因、政策管制、利率汇率的波动以及规避通货膨胀等方面,其代表包含了凯恩、西尔柏、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渐渐发现了这种现象:即金融创新的发展与初始刺激变量不存在必然相关的联系。因此,对于金融创新的研究逐渐由宏观方面转向微观层面,更侧重于产品与模式的开发。
而基于互联网金融课题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内分别就互联网金融下不同业务模式进行了阐述。
首先,就第三方支付系统模式的概念研究,其主要代表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办的"支付宝".对于供给市场的群体关系和需求市场的特征划分[1],杨兴凯和张笑楠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对于由第三方支付系统向平台化方向发展进而带动了产业升级的问题[2],王丹萍在其研究中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而就第三方支付产业的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特别是虚拟货币与资金沉淀的风险管控问题[3],王雅龄、郭宏宇给出了全面的概括,同时提出了"伞形"的监管设计模式。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上防范洗钱问题的研究[4]
,范如倩等揭示出风险产生的缘由,为监管当局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思路参考。
其次,就网络融资模式的概念研究,其包含的主要方面有 P2P 贷款、众筹贷款与电商小贷。就如何通过新型的融资模式来服务于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上[5],梁卓和徐荣贞给出了指导性意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数据挖掘进行统计分析从而降低违约率的问题上[6],李广明给出了方法与思路,就增强风险控制和建设监管系统方面提出了建议。对于产业链融资方面[7],何娟和沈迎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形势,即场外融资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云仓"新模式。
最后,就投资理财业务与虚拟货币模式的概念研究,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创新金融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代表主要为"余额宝"和"比特币"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问世。就具备独特的匿名性与不受中央银行监管控制的去中心化特性的"比特币"而言,如何充分实现了货币职能和抵御通货膨胀与紧缩方面,中本聪给出了详细的阐述。对于"余额宝"产生的原因、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风险控制与今后的发展趋势方面的问题[8],朱小群在其研究中给出了系统的概述。
总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兴起时间比较晚,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已经初具成效,且覆盖面也逐渐拓宽。但是其研究主要停留在分散实证的解释说明,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所以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考究。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方支付、个人理财和 P2P 网贷三种典型业务,借鉴 SWOT 分析方法,从金融学角度对互联网金融兴起和发展的特征与机理进行经济分析;并以阿里金融为典型案例,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经济机理分析,剖析其金融业务布局的金融逻辑,以及指出我国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启示。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给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金融创新的主要理论观点和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文献,并给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内容。
第二章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现状,以及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
第三章就我国互联网金融典型业务包括第三方支付、P2P 网贷以及个人理财产品--余额宝的发展、经营现状及商业模式进行了阐述,结合 SWOT 分析方法对互联网金融加以分析说明,并就互联网金融目前面临的法律和监管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是案例应用,采用阿里巴巴金融集团为研究对象,从集团的发展历史、经营状况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开始论述,并对阿里金融的业务发展布局内在的逻辑关系加以论证分析,进而提出了对互联网金融市场未来发展和把握机遇的启示。
第五章是总结,主要梳理了全文的脉络并得出结论,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从而得出为电商企业的发展创新开辟新路径的启示。
1.3.2 研究框架
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归纳与演绎等研究方法,结合目前发展如火如荼的阿里金融实践案例加以佐证。
1.4 主要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运用 SWOT 分析方法,结合第三方支付、P2P 网贷以及个人理财三种典型的业务,从金融学角度对互联网金融兴起和发展的特征与机理进行经济分析,并就互联网金融目前面临的法律与监管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拥有大数据系统的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思路。
(二)案例应用部分采用阿里金融为研究对象,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经济机理分析,剖析其金融业务布局的金融逻辑,以及指出我国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