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国内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07 共49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文化产业融资路径探究
【第一章】 国内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研究引言
【第二章】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文化产业及产业融资模式现状分析
【第四章】国外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经验借鉴
【第五章】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选择的探讨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文化产业融资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1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而文化产业作为大家公认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却正当其时。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早已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 10%.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高知识密集、高创新性等特点,与我国今后将践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吻合,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一道,为和谐社会与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融资问题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制约作用凸显,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对接迫在眉睫。为了解决当前文化产业的融资困境、改革旧的融资方式便是当务之急,探讨新型与我国文化产业和市场环境相适应的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有助于推进文化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代表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产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但是机遇与挑战共存,与英美日韩等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尽管目前关于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研究的论文已经有一定的数量,但是系统性地涉及融资模式,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提出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研究明显不够深入。本文将从分析文化产业融资的相关基本概念入手,总结文化产业的融资现状和现存模式,在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文化产业创新的融资模式,为文化产业融资理论研究增添一抹亮色。
  
  2.现实意义
  
  从实践层面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经济低迷时期,我国的文化产业也表现出相对比较旺盛的增长势头。
  
  但是,文化产业特殊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其风险性大、资金投入多等产业特点。这也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遭遇了资金瓶颈,融资难成为文化企业共同的难题。这些问题,客观上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研究创新不仅是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在实践中指导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困境,走向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研究方法
  
  1.2.1 定性分析法
  
  对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融资包含的范围进行界定,规范分析了文化产业融资的概念及常见的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和特点。
  
  1.2.2 文献法
  
  查阅了有关文化产业的众多文献,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为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奠定基础,对文化产业的融资现状及现存融资模式进行全面解读。
  
  1.2.3 比较分析法
  
  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国外文化产业融资的策略及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遇到的瓶颈问题,并探讨分析了适合我国文化产业的新型融资模式。
  
  1.3 研究的创新点
  
  选取角度的创新。对于新型融资模式的探讨,本文从内、外两个层面,分析了内源、外源两种模式的融资选择,内外结合,以期带动文化产业融资的长效发展。外源模式选择时分析了外部环境的改善,探索创新了融资担保制度、中介服务平台等金融服务方式。
  
  模式选择既分析了传统外源融资模式的支持延续,又创新提出未来文化产业融资的新趋势。将PPP模式、众筹、新三板上市等现今炙手可热的融资选择引入文化领域,同时针对文化产业独有特点,笔者尝试总结3种文化领域创新模式并结合成功案例,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摆脱融资困境的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1.4 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文章的研究框架。最后,对本论文所涉及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评述。
  
  第二章: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首先通过多国对比对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文化产业的特征及其融资的特殊性,并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概念及分类,深入了解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现状分析。笔者详细描述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的现状及现行融资模式,对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章:国外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经验借鉴。本章的目的在于比较和借鉴国际上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的运作模式,并且对这些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在融资支持方面的经验进行研究,为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研究提供案例。
  
  第五章:适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探讨。主要阐述了我国文化产业内源外源两方面模式构建,提出大力发展 PPP 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众筹模式等创新型融资模式,并通过文化产业独有特点尝试总结 3 种文化领域创新模式。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5 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评述
  
  1.5.1 国外研究成果及评述
  
  1.文化产业相关概念的研究
  
  文化产业最早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德罗和霍克海默(1947)所提出的,他们在其着作《启蒙的辩证法》中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认为文化产业通过追求形式和内容、内部和外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制造了技术上特定的统一语言,并强制影响到整个民族语言,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①世界银行产业发展报告(2005)就曾指出文化产业投资是经济领域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
  
  2.文化产业融资情况的研究
  
  Laura Clayton 和 Hugh Mason(2006)深入调研并分析了英国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为:29.6%的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资金使用透支,8.2%使用设备租赁,13%使用股权融资,9.8%使用银行贷款等。他们发现,一个小型或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在货币需求和在英国创意产业的融资渠道方面是不同的。
  
  对于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其差异的大小,根据其产业价值链进行分类。他们提出,政府应重点支持那些成立时间尚短的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Greg Elmer(2005)通过对好莱坞电影拍摄资金来源的研究发现,国外直接投资是美国文化产业资金的重要构成部分。国际资本的注入对于美国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Stephen (2007) 研究了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状况指出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体系相对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文企提供担保,由民间成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会直接投资于文化企业。③Davis (2000) 研究了日本政府对于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尖端产业进行的政府投资或金融机构贷款发放。日本民间无形资产担保发展颇具规模,不断发展无形资产证券化。
  
  3.文化产业融资政策的研究
  
  意大利佛罗伦萨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2001)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点,而融资政策又是重中之重,一个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融资政策宽松程度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准确程度。
  
  ①金禅智(2006)通过调研指出韩国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了支持政策,例如“平台建设、贷款扶持、税收支持,同时总结出并购重组、投资基金、银行贷款以及无形资本的融资模式等。
  
  ②国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比国内早几十年,无论从文化产业的内容界定还是发展前景方面的研究都较为深入。国外文化产业融资水平总体比我国要发达很多,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融资体系的构建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的,由于基本国情不同,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参考其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
  
  1.5.2 国内研究成果及评述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真正开始对文化产业理论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权威文献有《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等,从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等角度进行了理论探讨,但对于阻碍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问题方向的研究还不多。
  
  1.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问题及原因的研究
  
  张伟等(2006)中对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难点进行了概括:有限财政资金难以满足文化企业所需;起步晚、高风险、规模小、抵押弱;资本市场不完善;民间资本准入机制不够宽阔。③陈波、王凡(2011)分析了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融资趋势、问题及成因。指出当前我国融资环境不完善,文企不了解融资渠道、缺乏专业团队、私募股权不发达。从自身属性、金融机构、服务平台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困境产生的原因。④吴鹤等(2013)分析了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指出在外部融资环境层面缺乏专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扶持政策受益的企业过少,并针对从事公益性、经营性两方面文化产业提出不同融资策略。⑤周慜、赵洪进(2013)就文化产业融资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担保不足是文企在银行贷款碰壁的主要原因,收益不确定性为融资设置了障碍,可操作性弱削弱了多层次融资平台建设。
  
  2.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
  
  厉无畏(2011)认为,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文化产业投资风险更大,风险特征更强。因此,必须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通过融资方式的创新来帮助文化企业进行投资、融资。①周正兵等(2008)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况,充分论述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在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要充分考虑国情,从实际出发,真正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文化产业。
  
  魏鹏举(2010)中梳理了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的系统性困境及融资环境的变化与趋势。文章通过文化产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模式分析,表明随着金融资本主动创新求变的努力下,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已不断改善,文化产业借助资本拉动文化内需,融资体制必将向利好方向发展。②王帅、张友祥(2016)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现有融资模式分析指出在互联网驱动下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设计,包含 O2O 模式、天使投资平台、P2P 网贷平台融资及”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的 A2P 融资模式等。③卢威、李曼(2014)通过分析美国、日本、韩国三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指出我国应该结合文化资产特殊性,建立以政府引导为基础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积极开展文化资产的抵质押业务,发挥文化企业的资产评估作用。目前以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的文化企业逐步增加。④高淑玲、安定明(2012)比较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指出当前我国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偏小,间接融资方式没有形成气候。应该加强银企合作,探索将专利权、销售合同、经过评估的文化项目等作为银行信贷抵押的方式。可以通过收购、注资、置换等资本运作方式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⑤李丽婷(2012)指出可以鼓励事业企业对文化产业直接进行投资,利用集团优势拓展中小文企融资渠道,加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合作,缓解文企与商业银行间的矛盾。建立文企信用担保基金及区域性的担保机构,支持融资需求。
  
  3.文化产业融资主体的研究
  
  纪建悦等(2006)中指出文化产业应有多元化投融资主体,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跨地区产业新格局,同时国家应该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融资法律环境。①吴有红在(2012)中提出为突破文化产业融资的基础性障碍,健全文化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培育成熟的文化交易市场是当务之急。同时,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提升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建立健全文化融资支持体系,强化政府引导作用。②杜广中(2008)中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主体游移不定的原因,指出投融资主体的稳定性对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提出融资机制的畅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坚强有力的保证,并着重强调政府在文化产业融资中的引导作用,从法规、结构等多角度力求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李倩(2012)指出应该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投入主体资质。国家对文化产业投入上坚持普遍支持与重点支持相结合原则,在基金使用上坚持”一臂之距“原则。同时吸引文化相关上市公司的支持并与国外投资商紧密相连,合作共赢。③综上而言,与国外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理论研究相对不成熟,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相对缺乏,融资模式的多元性有待提高。国内理论研究多是介绍国外成功融资模式,探讨如何基于我国国情对国外融资模式的应用,对于系统介绍国内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文献较少。同时国内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大的体制机制方面,集中于对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对于具体可行的模式的细节设计研究较少,缺乏具体模式的适用性分析。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融资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制度环境,具体化的提出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创新设计,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其可继续推广的可能性,以期脱离原有理论研究中融资模式纸上谈兵的设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