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悲剧色彩主要体现在人们追求功名利禄与自身状况的矛盾, 人类有限的能力与无情强大的大自然的矛盾。女性色彩解释了女性争取合法权益与现实中性别歧视的矛盾, 并再次强调女性为取得女权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小说创作色彩; 女性色彩; 悲剧色彩;
在新的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毕淑敏作为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 无论是从生活感悟还是哲理思考方面都比其他女性作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毕淑敏一生的经历, 为她日后小说内容的创作埋下了伏笔。毕淑敏生活在经济、政治、文化都不安稳的年代, 为了寻找自己精神的寄托, 将自身经历与所见所闻融入其小说的创作当中。因此, 毕淑敏的小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性, 其小说中蕴含的道理值得现在专家学者进行反复推敲。毕淑敏的小说涉及的范围繁杂, 覆盖的内容众多, 从人的本性角度出发, 结合自身的情感, 书写理性的小说内容, 从而引起读者的深思。
一、小说创作中的悲剧色彩
悲剧色彩的产生, 是因为人对在现实生活中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初衷以及对生命不可复制之间存在冲突, 从而产生了许多问题。
(一) 人因社会因素产生的悲剧色彩
1. 崇尚至高荣耀和生命价值的矛盾
如果把对功名荣誉的追求作为生命的本质来看待, 无视人的尊严、生命等, 那么个人真正的生命价值也会无法实现。在毕淑敏的作品中, 不乏为了功名荣誉而抛弃生命中最本质东西的人, 他们把功名利禄看作一切, 将上级的命令看作最崇高的使命, 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来实现其极力追求的自我荣誉。
在《昆仑殇》中, 军队代表着社会, 在这个社会之中有人们有自己的生存规则。而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人在遵循这个社会规则的同时, 也附带着自己原有社会的固有模式来生存着, 其无疑产生了一种矛盾的状态。在人们固有的生存模式当中, 人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与西方社会不同, 现代中国的社会依然带有浓重的之前人情社会的遗风。在这种社会中人情成为了每个人极力追求的一种精神状态。可是, 在军队这个社会里, 每个人却把服从命令, 争取功名荣誉当作最高的使命, 甚至有时候不惜牺牲人的生命来赢得军功。这一方面确实是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并且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以马革裹尸、以身报国为最高荣耀。但从生命的角度来讲, 的确是有违人之常情的。
《昆仑殇》中的一号, 是一位将军功看作一切的人。在昆仑地区海拔高达五千公尺的高原上, 冬天的温度能低到零下四十多度, 在这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下, 人活着就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活着成了一种奢望, 更别提保家卫国这样崇高的事情了。毫无疑问, 作为一名军人他是无比光辉荣耀的, 为了保家卫国, 为了守住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年复一年在这种极其艰苦之地奋斗着, 不管多累多苦都没有放弃过, 甚至把来看望自己的妻子赶回去了。可是, 在一切结束之后, 他看着一座座曾经和自己一起奋斗着的战士的新坟时, 他突然醒悟, 自己的荣誉和军功与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相比, 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烈士的坟前, 他对自己只有悔恨, 在他今后的人生中, 他也没有勇气去直视这么多年轻生命的凋零竟是自己亲手造成的。所以, 他既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 也是这场悲剧的最终承受者。最后的结果, 对他来说也是一场悲剧。
2. 女性地位和男权至上社会观念的矛盾
女性被当作男性的玩物, 不仅在生理上折磨她们, 也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多压迫, 特别是封建传统遗毒对她们的毒害。这些社会悲剧的出现, 是中国社会一直以来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突出表现。即使到了当代, 男女不平等现象也时常出现, 女性的社会悲剧也并没有消失。
毕淑敏的《阿里》中的游星就是一个典型的女性悲剧。游星勇敢大胆, 极力追求自己的爱情。在爱情无穷的吸引下, 她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和自己的心上人约会, 结果事情败露, 游星也被开除了党籍。在男权社会的压力下, 高傲的游星用自己的生命去反抗这社会的不公平, 用自己的生命去抵触残余的封建观念。可以看出, 同样是在追求爱情, 可是女性往往付出的代价比男性大的多。这是因为在男权社会中, 男性才被认为是可以左右命运的人, 而女性则处在服从、被压迫的地位。
在《血玲珑》中, 我们可以看出, 即使是在现代如此讲究男女平等的社会, 女性的苦难悲剧还是在上演。在男权社会的压力下, 女性为了生存, 为了生活, 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身体, 甚至人格尊严。
(二) 人因自然因素产生的悲剧色彩
在毕淑敏的小说《昆仑殇》中就有许多段关于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活的艰难。然而, 这就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一直试图改变的大自然。在恶劣的环境面前, 人的生命是那么脆弱, 那么不堪一击, 但生命倔强的本性却一直鼓舞着我们向前!我们企图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顽强的意志和大自然作斗争, 去征服它。但是, 大自然依旧冷酷无情, 用不怕死的精神征服它的最后结果是去承受生理的痛苦。这说明, 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 人承受着生理方面的痛苦, 人在自然中有着生理方面的悲剧。
所以, 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 尤其在恶劣自然中, 人的正常生存变得如此艰难。大自然总是用一种很稳重、很冷漠的眼神看着我们, 无论我们怎样嬉戏, 怎样试图改造它, 它都无动于衷。这让我们这些有着独立精神的人很无奈, 很气愤, 我们总想去改变大自然, 却最终被它改变, 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种惩罚既有生理上的, 也有精神上的。而这种悲剧也会始终伴随着我们, 直至生命终止。
二、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色彩
(一) 女性悲剧
虽然现在科技的进步让女性地位有了改善的空间, 但是男性依旧只是把女性当作自己的玩物, 甚至在心理上觉得女性就是卑微的。这虽然已成为男权社会大部分人的看法, 但是要注意到这大部分看法已成了社会发展的拦路虎, 在现代如此开放的社会依旧有男女不平等现象出现, 可见中国人在长期极其强烈的男女不平等的氛围中沉得太深, 而女性的地位不平等对待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说《补天石》中, 卫生科长袁镇是一个对女性有严重歧视倾向的人, 他觉得女性就是不如男性, 根本不配和男性平起平坐。他作为那些女性名义上的上司, 平时对他们只有敷衍, 只想着随便把她们打发了就可以了。由此可见, 女性在他心中是什么地位了。经过种种的磨炼和选拔, 朱瑞成为了可能上大学的候选人, 可是不管自己多么优秀, 多么努力, 袁镇长的一句话就把她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给否定了。是啊!有着同样的付出, 甚至可能这种付出比男性要多很多, 但是只是因为性别, 所有的付出全变成了泡沫, 这种不被肯定的滋味可能只有女性才能体会吧。我们不禁感叹:女性, 你究竟为谁承受了这么大的痛苦?
小说《昆仑殇》中, 面对着如此残酷的自然环境, 人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而更残酷的是, 女性在承受着和男性一样残酷的现实的同时, 更要面对独特的生理条件带给她们的压力。每个月的生理苦痛在正常生活条件下都无法忍受, 更别提在极端自然环境下了, 更是有女性因为生理特性在严寒的高原上丧命。这一切, 都是千百年来女性默默忍受的, 更是以后无法改变的一种悲剧。
(二) 对女性悲剧的反思
女性不能和男性平起平坐、女性不能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女性不能出席一些大型活动、女性……那种对男性唯命是从的态度, 对男性在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在乎自己的程度。男性拥有三妻四妾在社会上被认为是正常现象, 而女性如果嫁二夫, 却不被世人所接受, 不被这个社会所接受, 这种不公平压迫着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着的千千万万的女性。
在毕淑敏所创作的小说《女心理师》之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是女性开始进行反思的杰出代表。贺顿经历了非常悲惨的童年, 所以, 她比一般女生都要敏感, 她从小立志要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靠着自己的拼搏和努力, 终于在这个小城市中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这过程中, 她经历了让人无法想象的苦难:为了给自己的心理课筹钱, 她去卖有毒化妆品, 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脸做实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她向陌生人出卖自己的肉体;为了掩饰自己农村人的身份和过去, 她不惜改名换姓;为了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她下嫁给了房东的残疾儿子……所有的这些, 都可以看出贺顿无比心酸的过去。但是, 即使命运对她如此不公, 她也始终没有放弃过拼搏奋斗的信念, 在她的心中做这些事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我是女性, 我要活!而且要活出比男性更加精彩的人生!除此之外, 貌似这所有的种种是社会逼她这么去做的, 可是细细想来, 她才是推动这些故事向前发展的主人, 所有的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 包括自己的爱情婚姻也只是她一步步谋划好, 帮她走上事业巅峰的一个棋子。她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房子, 嫁给了一点也不喜欢的男人, 甚至在结婚后, 还是和自己的情人保持着暧昧关系, 而之所有结婚了依旧和情人保持暧昧关系, 更是为了情人对自己事业的帮助。从中可以看出, 在贺顿的心中, 自我实现已经超过了一切。贺顿的形象不仅说明了女性开始注重自我意识, 努力摆脱男权的压迫, 更说明了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力求在各个方面超越男性, 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贺顿的生活虽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改善, 但女权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现状的不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人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生活总是有希望的。这表现出毕淑敏小说启迪对人生思考的总基调, 也是对其小说创作精神的诠释。
总的来说, 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 已经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
(三) 圣母意识
毕淑敏的小说《生生不已》中, 女主人公乔先竹是一位平凡的主妇, 她没有安稳的工作, 更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可是, 面对生病的孩子, 她的付出并不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母亲少。她悉心照顾在病痛中的孩子, 恨不得自己去替孩子承受这一切的病痛。可是, 心爱的女儿终究离自己而去, 即使是面对这样的人生打击, 她也没有放弃做母亲的美好愿望, 她想把这份爱和亲情一直延续下去, 就算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位有点粗俗, 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她的关心和爱护都是很粗糙的。所以, 在面对生病的孩子的时候, 他吓得手足无措, 用头撞墙, 更无力像个男人一样去承担这一切的责任。所以, 她在心爱的女儿离去选择再生一个孩子的时候, 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 因为她不仅要承受生理的痛苦, 更要承受精神的空虚和女儿的离去这一块大坑洞。她不是只是单纯地生个孩子, 而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 如果能够再做一次母亲, 哪怕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 她也在所不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只要是涉及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个母亲都会有无法想象的能量, 看似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女性, 在真正成为一个母亲、承担作为一个母亲应负的责任的时候, 女性无疑是不可小觑的。
三、结语
从毕淑敏创作的小说内容与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来看, 无论是对悲剧色彩的诠释还是对女性角色的反思, 都表现了毕淑敏本人对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现象的思考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随着当今时代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 人们将注意力过多投入到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 从而忽视了对于自己精神世界的慰藉。毕淑敏作为现当代作家中的表率, 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以独特的笔触记录时代的发展变化, 从而呼吁人们对自己精神世界进行塑造。
参考文献
[1]张熙健.女性意识——毕淑敏的小说研究[J].文学艺术, 2013 (11) .
[2]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 .
[3]杜秀霞.论毕淑敏小说的女性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