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论述了体育、德育和智育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洛克认为体育、德育和智育都必须通过家庭教育来完成。尽管洛克的德育思想是建立在经验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有其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解决我国家庭教育的困境具有启迪作用。
一、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具体而言:
(一)体育
洛克把体育放在首要位置,实质是谈健康教育。“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1](P1)为了促进身体健康,洛克总结了几条极易遵守的规则:“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1](P19)总之,洛克强调儿童应该吃苦耐劳,父母不应该娇惯孩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德育
洛克认为德行是绅士最重要的品性,“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1](P114)他主张要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这才是通往幸福惟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那么,如何培养绅士的德行,洛克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理性克制欲望。“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1](P19)人的欲望需要接受理智的规范和约束,获得和增进这方面的能力要靠习惯和极早练习。
第二,惩罚和奖励。洛克认为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方法,只有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用,并且鞭挞应该沉着严厉,只有当儿童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和悲悔之后方可停止。洛克认为要适当奖励儿童,避免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他们和讨取他们的欢心。
第三,说理和榜样。洛克认为要把儿童看做具有理性的动物,“说理”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以适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为限度的。洛克非常重视榜样在教育儿童中的作用,“但在各种教导儿童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中最简明、最容易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1](P59)让儿童观察和模仿榜样比口头说教更能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德行和善恶。
(三)智育
洛克认为智育次于德育,“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1] (P127)洛克构建了智育课程体系,对导师提出了一些要求,提出了智育的具体方法。
洛克构建了囊括各学科知识的智育课程体系,包括阅读、写字、图画、法文、拉丁文、作文、做诗、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年代学、历史、伦理学、民法、修辞学、逻辑、自然哲学、音乐、击剑、园艺、商业算学等等。洛克认为在全部教育上面,大部分的时间与努力都应该花在日后青年人的日常生活里面最有结果、最常利用的事情上面。可见,洛克注重实用学科,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洛克对导师的要求是,“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当他有心去做的时候。”[1](P168-169)另外,负责教养青年绅士的人应该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与和善,并具备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关于智育的具体方法,洛克认为应该启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教员要集中和保持儿童的注意力;教学要循序渐进;教学要因材施教;洛克反对死记硬背,注重培育儿童的思维能力。
总之,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构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教育体系,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适应了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但是,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旨在为资产阶级培养绅士,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他的“白板说”坚持经验论的理论基础,又陷入了“教育万能论”的思想倾向。
二、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能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2]然而,我国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重智育、轻德育”是父母对教育观的偏见。
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拼的是学生的分数,父母一致认为分数考的高就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有机会进入名牌大学学习,以后能谋求更好的就业出路。所以,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周末和暑假送孩子参加各科辅导班。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它容易束缚孩子的手脚,阻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为中国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3].另外,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父母还迫使孩子参加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这种功利化的思想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结果是孩子的休息时间被课程挤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了。父母轻视德育,首先体现在轻视家庭美德教育上。现在的孩子比较淘气和任性,不懂得尊敬老人,甚至嫌弃老人,有时和父母拌嘴。
父母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当孩子生病时,父母立马送孩子去医院看病,希望他们尽快好转。然而,身体的健康并不等于心理的健康。中学时代孩子的学习压力特别大,他们容易有心理压力、嫉妒别人、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叛逆,这些都是父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后果。如果父母一直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心理扭曲和心理变态,以后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溺爱孩子和父母权威
溺爱孩子和父母权威是当下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体现了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失衡。溺爱孩子的行为使孩子成为家庭的主角,父母成为家庭的配角,父母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欲望。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独生子女人数逐渐增多。有学者统计,“2013 年底,我国独生子女存量约 21819 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独生子女约 15065 万人,占独生子女比重的 69.0%,农村约6754 万人,占 31.0%.”[4]独生子女成为家长的掌上明珠,父母爱惜孩子,往往娇惯孩子,对他们百依百顺,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
与溺爱孩子相对的是父母权威,这种教育方式体现的是父母在家庭中居于主导地位,孩子在父母的压制下成长。父母对孩子极其严苛,当孩子犯下一点错误时,父母就大声呵斥,甚至体罚孩子。这种不明事理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会使亲子关系紧张,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隔代教育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少年儿童施加的教育影响。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父母出于生计需要,他们出去务工,让老人照料孩子。隔代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老人溺爱孩子。
老人比父母更爱惜孩子,他们过度疼爱,甚至溺爱,这会产生两种不良的人格特点,即“要么专横跋扈、胆大妄为,要么性格孤僻、胆小退缩”[5].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第二,只是重视孩子的物质需要,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老人往往采取物质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缺乏道德品质培养和塑造。第三,父母角色缺失,淡化父母亲情。第四,代沟问题。老人比较保守,思想陈旧,教育方法简单,而孩子热衷于新奇的事物,他们之间交流存在困难。
三、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借鉴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抛弃这一思想的阶级局限性,笔者认为它对改善我国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以下启示:
(一)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做人做事,在长大成人后具备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和每个家庭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6]
1. 德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品德,要结合时代要求,配合学校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孩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洛克认为良好的礼仪是人生的一切身份与事件中必不可少的,礼仪是美德生出光彩的宝藏,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纠正孩子不恰当的言行和举止,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素养。父母还要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遇事勇敢和坚韧的品质。
2. 智育
父母要使孩子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督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学习表现,但不能迫使他们熬夜、上补习班等等。父母不要只看到孩子分数的绝对值,要看到孩子是否进步,帮他们分析进步的原因,吸取考试失败的教训。父母应让孩子热爱和亲近自己的母语,引导他们积累词语、成语、古诗佳句,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多读书,尤其是阅读中外文学名着和人物传记,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文学素养。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体育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培育其他素质的前提和基础。父母应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导师,他们需要懂得医学和保健常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乱用药物,要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要让孩子作息有规律。此外,父母应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结合他们的喜好发展某一方面的体育特长,这样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能发展体能,获得某一项运动技能。
(二)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
洛克提出了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榜样法、奖励和惩罚法、平等对话法等等,这对改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我国家庭教育要坚持生活化的育人理念。洛克说建立和巩固友谊与善意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互相信赖地闲谈心事与家常。所以,父母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对儿女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在游戏中增进父母亲情,体验生活的乐趣,让他们在真实的家庭生活情景中感悟家庭美德的魅力,激发他们敬畏道德的良心和义务,培养道德责任感。
第二,运用榜样的力量。洛克指出礼貌学习的方法与其依从规则,不如根据榜样。孩子具有可塑性和上进心,在他们面前树立榜样,会使他们向榜样看齐,从而激发内在的精神动力和进取心。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品德习惯对儿女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注重礼仪修养,通过高尚的品行去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人格,引导他们及早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三,运用奖励和惩罚机制。孩子具有自尊心,当他们取得进步后,父母要学会表扬孩子,给他们物质和精神奖励,但奖励要合理,不可过度,否则会使他们产生不良的欲望。当孩子犯下错误时,父母可以适当惩罚他们,但这种惩罚不是体罚也不是变向体罚,惩罚可以让他们做些家务或者写保证书等等,惩罚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记住教训,严格要求自己。
第四,当好父母角色。父母要反省隔代教育的弊端,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的成长着想,当孩子还是儿童的时候,父母角色不应该缺失,父母要多陪伴在孩子身边,要耐心、贴心和细心地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第五,父母要和孩子平等对话。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对方,要像朋友一样去谈心和交流,父母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孩子也要尊重父母的想法。父母要转变溺爱孩子和家长权威的思想观念,父母不可对孩子百依百顺,也不可居高临下,秉持家长式权威。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蔡元培,陶行知。教育十六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44.
[3]关迪。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误区和发展策略[J].东 北 师 大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版),2011,(6):199-202.
[4]姚引妹,李芬,等。单独两孩政策下独生子女数量、结构变动趋势预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94-104.
[5]王亚鹏。脑科学视野中的隔代教育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4,(2):44-47.
[6]冯刚。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提升质量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