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教育时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建议

来源:文教资料 作者:李冕
发布于:2020-04-15 共3402字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论文最新范文10篇之第六篇:学前儿童教育时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建议

  摘要:家庭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来说,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一些不足, 影响了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进行探讨, 分析当前在进行学前儿童教育时存在的不足, 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 学前儿童; 家庭教育;

  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 使其拥有良好的积极人格, 有助于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因素, 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 在生活中给学前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采用民主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 有利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

  1. 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过于重视孩子智力, 忽视孩子心理因素。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 但当前由于部分家长对教育观念因素存在一定偏差, 对学前教育认知不够全面。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对子女提早进行教育, 过多灌输知识内容, 在培养学生教育时更侧重孩子们的早期智力开发情况, 让子女过早认字、阅读课文、学习数学知识等相关文化知识。部分家长没有考虑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给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 一些学前儿童过早学习知识, 失去本该有的最美好的童年。过于重视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及文化课教育, 给学前儿童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智力情况, 忽视了孩子的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培养, 这种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1.2 没有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品质。

  学前儿童是孩子自我概念认知形成与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暗示和导向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家长积极的行为暗示与导向给学前儿童带来积极的作用, 使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是家长不良行为暗示与导向会给学前儿童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 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部分家长不表扬和鼓励子女, 在生活中忽视培养孩子的积极品质, 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重要性。部分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消极评价, 使孩子形成对自我认知存在错误的评价, 造成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认知存在一定的错误, 影响孩子健康发展。家长们的言行和价值观念给学前儿童带来很大的影响, 忽视对孩子日常积极品质培养, 助长孩子消极品质, 会影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3 教育方式存在不合理情况, 忽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民主型、溺爱型及专制型。当前由于一些家长常常对孩子进行专制教育、过于溺爱, 听从孩子的安排, 一味迁就孩子, 使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例如以自己为中心不会考虑他人感受、形成任性的性格等不良好的人格特征。部分父母会以家长的身份命令孩子, 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这使孩子在做一些事情时缺少自主性。在日常生活中, 存在家长采用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 这种不尊重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 会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好的、消极的影响。孩子在这种消极家庭氛围下成长会使孩子内心焦虑、恐惧, 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情绪消极。在教育学前儿童时, 忽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2.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2.1 积极心理学理论基本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 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范围广,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美德及自身发展潜力等, 具备积极力量及积极品质特征, 积极心理学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积极心理学情绪方面领域: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主要是强调人的主观上所具备的积极情绪, 例如人的乐观、满足、快乐、幸福及希望等积极向上的情绪。研究积极情绪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拓展与构建"积极情绪可以扩建个人的思想及行为, 并帮助人创建帮助自身发展的有利资源 (社会性资源、智力方面的资源及自身资源等) .积极情绪可以促进人们更好地发展, 然而消极情绪会阻碍人们的进步, 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人们都应该以积极情绪解决遇到的问题, 采用积极情绪有助于人们在未来更好地发展。其次, 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人格领域主要是指人们的积极品质及积极方面, 积极人格领域主要探究人的美德及具备的积极力量等积极人格。积极人格主张是人具有欣赏性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和人们的能力及潜力。培养人们积极人格有助于预防产生消极的品质, 有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 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社会组织体系方面, 主要是根据积极人格及积极情绪方面进行有效结合, 积极社会组织体系影响着积极人格及积极情绪。积极社会组织体系是根据人们建立的积极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等, 逐渐营造良好的积极氛围。

  2.2 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首先应改变家长以往的教育观念, 充分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因素,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情绪。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情绪体验, 有助于孩子在言行举止和思想方面都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帮助孩子提高认知能力, 不断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孩子积极情绪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活跃孩子思维, 培养孩子们的反应能力, 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家长应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因素对于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加强对孩子积极情绪的培养。在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时, 应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观念及家庭教育观念。在重视培养儿童智力时, 应根据学前儿童感兴趣的事情及孩子的实际能力, 给予适当的期望。不应过于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 忽略学前儿童的心理因素, 应该从学前儿童的兴趣出发, 适当引导,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逐渐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逐渐开发孩子的智力。

  在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时, 家长应该意识到自身言行举止对孩子们的影响, 在教育孩子时对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良情绪进行调节, 有效避免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 以积极乐观状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学前儿童在家长的影响下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应该以积极情绪面对孩子存在的一些消极情绪, 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正确发泄一些不良情绪、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表达内心不好的情绪。家长在进行适当的引导过程中, 逐渐加强孩子的积极情绪体验。在进行培养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时, 家长应该给孩子创作更多的机会适当满足孩子们的内心需求, 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积极氛围, 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并给予更多的认可和鼓励, 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其次, 充分重视培养孩子的积极品质, 在生活中应对孩子做的事情进行客观评价, 逐渐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人格。父母应注重孩子积极品质的培养, 多注意孩子在生活时的具体表现, 不仅需要发现在生活当中孩子存在的问题, 还需要充分挖掘学前儿童自身的优势及能力。学会挖掘孩子的优点, 采用积极方式多表扬和鼓励孩子。父母针对孩子的表现应该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例如性格、学习能力、孩子的需求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客观评价, 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及自我概念, 逐渐树立自信心。为了更好地发挥孩子的优势, 应该给孩子们创建良好的条件, 发挥榜样作用。日常生活当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并用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 从而逐渐培养孩子的积极人格, 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3. 结语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家长应该与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 详细了解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日常表现, 并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适合学前儿童的有效对策, 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给学前儿童营造温暖、愉悦、民主、积极的家庭氛围, 有助于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志敏, 刘文, 林琳琳, 张雪。学前儿童互惠行为的发展、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17 (7) .
  [2]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2.
  [3] 徐文萍。学前儿童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学院, 2005.
  [4]曹艳。情境化呈现方式对学前儿童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5]罗娜。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点击查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原文出处:李冕.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9(14):153-15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