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三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探析
【第一章】父母对初三学生的心理作用探究绪论
【第二章】贵阳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心理研究方法
【第三章】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结论/参考文献】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的关系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
1.我校初三学生普遍存在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等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是由于学生进入初三之后,学习节奏明显加快,学业压力变大;二是学习负担加重,一种新的知识刚刚完成,新的知识又需要学习,学生感觉很难应付,时间长了,就会感到疲惫,会感觉失落或者无法适应;三是家长或老师会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切,他们感到力不从心,精神恍惚,本来简单的问题也变成了难题,出现知识恐慌和能力恐慌。
2.父母亲对孩子温暖与理解处于经常偏下的水平,父母普遍对孩子的关爱不足。我校位于城市的新区,学生的父母多是生意人或者工作单位不在贵阳,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父母工作忙,很少回家,对子女的关注程度不足。还有的父母是由于文化程度有限,管不了孩子,在与子女心灵沟通方面往往力不从心。
3.父亲惩罚严厉对情绪不平衡有负向影响。父亲过分干涉对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有负向影响。父亲偏爱对情绪不平衡有负向影响。父亲在家庭中通常处于主导地位,过分严厉或偏爱孩子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在父亲教养过程中,情感亲疏得当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4.父亲拒绝否认对适应不良有、情绪不平衡有正向影响。父亲过度保护对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有正向影响。初中生的认知建立主要基于父母,老师,同学,尤其父亲对孩子的回应,直接反馈给孩子的是对其行为的认可或者否认,通过这些孩子形成如何建立亲密关系、社会关系等的基本机制。
5.母亲过分干涉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有正向影响。母亲在初中生的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亲表达爱的方式适当与否,在不同孩子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6.母亲拒绝否认对强迫症状有负向影响,母亲惩罚严厉对焦虑有负向影响,母亲偏爱对强迫症状、焦虑、情绪不平衡有负向影响。和父亲教育的类似,母亲对孩子行为适当的反馈,有助于孩子建立关系并形成合理的认知。
7. 综上所述,子女是否性格开朗关键在于父母是否给予足够的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负面情感越多,子女越容易感到敏感和紧张,更容易产生强迫症状、也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负面情绪,尤其是母亲的过度干涉和保护,更容易导致子女感受到学业压力,是导致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J. Richer 等研究发现,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若父母表现出明显的拒绝子女的态度,或者经常惩罚会导致子女成年后采用内向的、针对情绪的应对策略[21].如果父母对子女的干涉过多,拒绝给予独立思考的权利和空间,会影响子女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发展,从而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父母的惩罚过于严厉,会使子女生活在恐惧之中,缺乏安全感,没有存在感,从而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进而造成自卑心理。子女的自卑感会随着父母关爱的增加而减少,父母的关爱越多,子女越容易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
第五章 建议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性格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社会地位的差异等都会形成独特的教养方式。父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子女的性格、气质、心理特点、交友范围等来寻找最合适的教养方式。
为了寻找最佳的教养方式,父母必须不断学习,关心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状况,在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子女和父母的共同进步。
面对子女的错误的认知和行为,父母应给与耐心的指导。在明确约束的同时,也该给子女充足的表现自我的自由。若子女有意见时,能公平对待子女的意见,教导子女协商处理问题的正确态度,不依靠羞辱或者暴力来操控子女。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树立权威而非专制,使子女能感受到安全感,认为自己有价值,能自信的面对困难。发生冲突时,父母应该利用处理亲子关系的技巧避免冲突的增多。子女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赏,当他们进步时能得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可以在情绪上产生愉悦,心理得到满足。积极的内心体验的增加,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要给与适量的关爱,既不让子女感觉被冷落,也不会感到过分的宠爱。因为父母的溺爱容易纵容子女的不正确行为,导致子女的独立意识、抗压能力等偏弱。子女在面对生活挫折时,容易产生自卑和丧失信心,难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现代社会对要求人们具有积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娴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父母采取正确的养育方式。对待子女多一些情感温暖、理解等证明情绪,少给与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否认拒绝。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教导学生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和家长保持联系,改善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取样范围只局限在一个中学的 100 名初三年级学生,调查学生占整个学校初三总人数的 80%,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75 份。取样人数过少,研究范围也不够广泛,难免会在结论分析中有偏颇之处。我校有一部分学生是非独生子女,而在本次调查中,没有比较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54
[2]李鲁。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
[3]姚天荣。走近科学引导他们焕发生命活力--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甘肃教育,2007,10(B):11
[4] Carolyn WS,et al. Preventing conduct Problems,Promoting social competence:A parent and teacher training partnership in head start.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2001.(3)。
[5] 王秋英。 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12(5),276-277.
[6] 郑林科。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成长影响的预测。心理科学,2009,32(5),1267-1269.
[7] 钱铭怡,夏国华。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8-94
[8] 钱铭怡, 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J ]. 心理科学,1998, 21(6): 553
[9] 胡蕾,唐茂芹,王爱荣等。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4):393-395
[10] 徐伏莲,黄奕祥。 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2):255 -256.
[11] 肖利敏,陶芳标,陈钦,等。 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 症状及其影响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9) : 785-787.
[12]齐原。 家庭教育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6):45-46.
[13] 王梅,王玲,何海英,等。 北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调查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46(3) : 1691 - 1693)
[14] 朱新春等。青少年生理与心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5] 刘金同,张敏悬等。父母养育方式对个性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
[16]Farrington D P,Jolliffe D,Loeber R,Stouthamer-Loeber M,et al.The concentration of offenders in families,and family criminality inThe prediction of boys'delinquency[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1,24( 5) : 579-596
[17]Jaffee S R,Moffitt T E,Caspi A,et al. Life with( or without) father: the benefits of living with two biological parents depend on the father's antisocial behavior[J]. Child Development,2003,74( 1) :109-126
[18] 薛敏,廖大凯,薛涛。(2011)。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358-361.
[19]刘美渭,余华。初中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m.心理科学,1995(1)
[20]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1994
[21]杨丽珠。儿童心理学纲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2] 徐伏莲,黄奕祥。 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2):255 -256.
[23] 肖利敏,陶芳标,陈钦,等。 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 症状及其影响分析
[24]张文新等。Olweus 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
[25]Baumrind D Authoritarian versus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Adolesce-nce,68:55-272.
[26] 张文新等。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
[27]Richter J, Richter G, Wiseman M. Parental rearing , depression and coping behavior. A pilot study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J]. J of Social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1991, 26(2): 75
[28]高晓云。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期待和小学儿童性别认同的关系[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29] Ricky,F.D,Rinat,B&Pavel,GAggression and conduct disorder in former Soviet Union immigrantadolescents: The rol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ego identity.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01,33( 6) ,918-926.
[30] 徐学俊,伍姿,谢云天。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教育导刊,2007,(3):52-54
[31] 凌辉。中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96-297
[32] 李瑾,周海渤。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2)。
[33] 王义。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09(22)。
[34] 王欣,苏晓巍,王岩,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14(5):344-345.
[35]李旭, 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2):83-85.
[36]罗新坚,叶敏捷,德国等。重性抑郁障碍儿童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 7) : 91-95.
[37] 朴志芳。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21)
[38]张莉,孟软何,飞等。山西某市中学生焦虑及抑郁情绪现况调查[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6( 5) : 324-326.
[39]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