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保健和维护日益重视, 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深受各方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引发因素主要源于学校教育、个体心理以及家庭环境。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从心理普查、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防范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免疫力, 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危机, 促使其心理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防范; 教育学思考;
Abstract:Due to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mental health care and maintenance,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deeply concerned. The main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 college students are education, individual psychology and family environment. In the growth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protected from psychological screen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and personal morality education. It is beneficial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immun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an help college students survive the crisis, and promote their mental health to grow into a talent.
Keyword: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
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 大学生在生活、人际交往、成长与情感等方面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 各种压力剧增, 导致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愈来愈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和维护也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重视。由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教育不精准、不到位, 或者因为高校没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干预反应机制, 可能由此引发恶性事件,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而使得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教育问题成为心理教育者与实践工作者深感困惑与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深受学术界的关注。
一、心理危机与大学生心理危机
(一) 心理危机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林德曼最早提出了心理危机这一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危机干预理论鼻祖卡普兰于1964年首次完整地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他认为心理危机是由负性生活事件引起, 个体自动思维式或惯常的支持系统无法应对目前的困境, 从而引起个体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 有可能引起个体精神崩溃或自杀[1]。
Gilliland&James (2009) 认为, 危机是一种认识, 危机个人的困难和境遇已经超过了当事人目前所拥有的资源和应付的能力, 个体无能为力解决目前的困难, 不能自主地处理自己的生活。假若没有及时有效缓解, 就会使得个人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出现失调[2]。
Punukollu (1991) 认为, 危机是指个体运用自己最大的能力仍不能有效应对或处理目前的威胁与挑战时, 身体外部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Kristi Kanel认为,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去解释心理危机的实质和发展过程, 其实质都包括三个基本部分: (1) 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 (2) 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 (3) 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 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功能失衡。
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 心理危机的本质是伴随着危机事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涉及危机的困难程度和个体应对素质及对事件发生环境的评估, 重视个体的应对能力和潜能。
(二)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实质上与心理危机的概念没有太大差异。由于大学生所处环境和年龄阶段的特殊性, 使得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有其特殊性。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由于其从中学青少年向社会成年人过渡的这一特定发展时期所发生的心理危机, 当个体遭受情感失败、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等危机事件时, 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个人能力以及本身资源还不足以应付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挫折或打击, 从而容易产生焦虑、自我否定, 在没有及时疏导的情况下日积月累而导致的一种心理严重失衡的状态[3]。
二、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难以发现的根源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着学习环境与方式的不适、就业竞争的压力、情感的迷茫与挣扎、经济的物质的攀比与诱惑等影响, 如果没有完整的教育与健全的措施进行防范, 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深层次挖掘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 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防范教育与引导。
(一) 学校教育的原因
1. 心理普查存在问题, 预防机制不健全
高校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让学生使用互联网络做一些问卷与量表进行自评, 获得相关的数据结果。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数据的有效性值得商榷。其表现在:一是没有及时修订心理普查量表, 时效性不高。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心理量表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 通过学者进行修订获得的, 基本不是根据我国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性质直接编制, 修订建立的全国常模是基于我国70后和80后, 没有针对90后和00后的特点及时更新。目前高校对测试的大学生群体很少进行相关专业指导, 很多学生不清楚心理普查的作用和意义, 导致有部分大学生在测试过程中随意填写。有些使用者缺乏系统的训练, 不能按规范施测, 导致心理测量准备性和科学性一泻千里[4]。
2. 教育力度不够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由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专业教师直接负责的, 但由于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人数较少, 高校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 直接导致心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足。同时, 由于高校没有组建严格的心理危机预防队伍, 很难形成一定的工作机制。在我国高校中, 有着心理学学科背景的辅导员人数较少, 理论素养不够及干预技能等都比较欠缺。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高素质人员少, 没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所以, 在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 工作人员无法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行动迟缓、思想不积极等因素会给心理危机预防带来不利影响。
3. 教师专业素质有限
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但是我国依旧受到以往的“社会本位论”教育理念影响, 过于功利化、工具化。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 但教师大部分是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 使得学生没有很好地领悟生命的价值, 没有把握好生命至上的原则。许多高校将发展的重点及核心放在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上, 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却不重视, 导致许多学生因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心理扭曲, 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理疾病。这不仅与学生个人有关, 还与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关, 因此, 教师要转变教育工作方式和干预措施。
(二) 个性心理因素
1. 个性缺陷原因
个性缺陷是指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表现为性格偏执、孤僻, 情绪过于控制、自制力弱、敏感多疑。有个性缺陷的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 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自卑, 也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 经常陷入自我挣扎的消极对抗中。当遭遇一些负性事件时, 他们也不会换一个角度思考, 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引发心理危机。由于这部分学生对外界的评价高度敏感, 把自己的大小事都当作自己的隐私, 特别是那些自己已经深感压力无力解决的困难, 既不让人知晓, 自己又无力化解, 日积月累引发心理危机。还有些创伤, 表面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像已经淡化, 但是在当事人的心理依旧是一个永远的伤痛点, 只是程度或大或小。他们因害怕再次遭到伤害, 一般把过去的痛点深埋心中, 但同时内心也感受到孤独和压抑, 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实际一直没找到宣泄口, 长久下去, 这种创伤心理因外界的刺激又引发一定的危机, 有可能使当事人产生自残、心理危机爆发等极端危险性行为。
2. 人际交往关系不和谐, 求助方式单一
我国学者丁瓒曾说过:“人的心理适应, 主要是对人际交往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 大多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低年级的大学生, 以前的中学时代, 同伴大多数都是来自一个地区, 有着相近的习俗习惯;而大学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经济基础等都有差异。面对这些全新的复杂的人际关系, 有些承受力弱的、适应慢的学生往往很难适应, 很难处理好这些复杂关系。有些同学因为自身原因, 在交往中表现不自信、胆怯。有些同学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方式, 有些同学因为害怕自我表露带来风险, 有些内向的学生不能与其他同学很好的交往, 等等, 这些都会引起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 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内心冲突, 个性缺陷而又没有倾诉对象时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三) 家庭环境的影响
1. 父母教育观念落后
当前, 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 望子成龙的心很迫切。部分家长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 把成绩作为孩子优秀的唯一标准, 很多家长对孩子事事求“完美”, 与孩子的交流也局限在学业成绩方面, 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沟通, 导致了家长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无从知晓, 久而久之学生也不愿意跟家长说心里话, 有压力藏在心里, 从而容易导致心理危机。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一味宠爱, 尤其是过度溺爱家庭长大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多性格任性、偏执,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理性的心态。当他们离开那个以他为中心的家庭来到大学环境,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会使得他们中的一部分因人际适应关系的紧张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而家长们由于认识上的错误, 以为自己达到了养育子女成人的目标, 以为子女上大学了家长就不需要操心了, 关注的重心往往只放在吃得够不够、穿得暖不暖等外在的物质条件上, 对于子女在入学后的交友、环境适应问题、心理变化等没有太多的了解, 当大学生遇到重大压力事件时, 也无心向父母提起相关事情。有些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呈现与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相关的行为, 但是由于父母缺乏相关的心理学常识, 以为只是考大学压力大, 所以没把这类事放在心上, 等学生到了大学后, 一旦遭遇挫折可能触发以往的心理创伤, 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已经有家长因自身的能力有限, 缺乏相关的危机识别能力, 因没及时识别子女自残或心理危机倾向, 以至于子女出现心理危机爆发, 酿成大祸[5]。
2. 不和谐家庭问题的影响
据以往的调查, 孩子的问题大多数都来源于父母的问题。在父母长期争吵的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 性格冷漠。父母关系不和谐容易使子女留下心理创伤和性格的畸形发展。父母长期争吵或婚姻破裂, 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也会更少, 其子女常常会陷入愤怒、悲观、无助的心理, 并且对此事特别敏感, 会觉得丢脸, 当遇到相关难题产生心理危机时, 只会自己默默承受。还有部分家长受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 对待子女的方式简单粗暴, 家庭教育环境严肃、紧张, 父母与子女关系等级明显, 这样的压抑的家庭成长环境容易让子女形成压抑、自卑、封闭、偏执等不良心理品质, 也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当子女在大学里遇到相关的困惑时, 因缺乏最有效的家庭支持, 他们大多在产生危机时感到孤独和无助, 进而产生危机行为[6]。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的教育对策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一个有效的心理危机防范教育对策体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免疫力, 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危机, 同时有利于家庭、学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 “全方位”的心理普查
1. 及时修订量表
教育说到底是形成人的活动, 教育活动不是工具性的“物的世界”而是一个伦理性的“人的世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者、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而传统教育方法通常忽视受教育者作为有生命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因而过去的量表编织者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学生的特点, 但还是把学生当作客体来看待, 可以利用和改造, 可以按测试量表的内容把学生的内心世界测试出来, 但实际上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 每一个人对外界的指引信息建构不一样, 这样的结果使得量表测试出来的结果受到影响, 不能很好地预测和筛选出更多的有问题的学生。所以, 量表编织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 把学生当作主体, 关注学生的自我建构性。因而量表编制应根据90后、0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结合我国本土文化大众的心理特征, 在以往的量表基础上进行编制和及时修订[7]。
2. 监控测试质量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 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活动。在学校心理健康普测中, 学校教育者应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了解。学校要加大对分管测试的辅导员、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 减少因教师的原因导致的误差。在测试前, 辅导员、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指导, 明确心理测试对大学生作用和意义, 消除大学生的顾虑, 让其能够很好地理解测验, 不加掩饰、如实地回答;提前告知学生, 在测试过程中按自己的感觉进行独立作答, 不大声喧哗, 不干扰其他同学, 保证环境的安静。对于量表的选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上级的相关规定, 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量表, 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及时调整相关量表的选择。通过普测, 一方面测试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另一方面最大化筛选出具有心理危机问题的学生。
(二) “多途径”的心理危机防范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完善公共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个性化心理咨询教育与扶助教育, 努力避免因大学生心理危机而发生悲剧。
1.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免疫力
(1)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 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 培养大学生积极认知思维和情感体验, 促进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 奠定坚实的心理危机免疫力心理人格基础。高校要通过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的基本规律, 以合理的心理宣泄、转移、升华等方式, 使自己心境得以转换, 增强对心理危机意念的抵御能力。 (2) 充分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等大学生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引导大学生体验围绕着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种种现象去思考判断他们自身的经验, 形成健康的心理模式, 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免疫力。实施团体心理教育辅导, 依据大学心理危机意念产生的原因设计干预因子, 主要围绕人格和认知两个核心要素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让学生领悟到挫折、压力冲突是人生必经的历程, 学会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积极心态乐观地面对, 提高大学生心理免疫能力, 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能力。 (3) 在系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教育心理学方法, 指导和帮助心理存在一定隐患的大学生。要帮助他们克服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生存适应问题, 要努力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知自我, 理性地接纳自我、完善自我, 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心理, 最大地消除认知偏差, 提高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适应能力, 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免疫力教育培养的力度。
2. 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风险重点对象,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临场扶助教育
高校首先应当通过深入地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意念形成的心理机制, 为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扶助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让大学生在心理困惑时随时可以求助老师、同学, 及时有效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意念与行为倾向, 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其次, 高校教育扶助系统要对有心理危机意念的大学生个体采用认知疗法及其派生的问题解决疗法进行积极教育引导, 要么通过改变心理危机意念产生的认知结构, 纠正其不合理的心理危机意念, 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最后, 为了精准测量大学生心理危机意念教育转化效果, 高校要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方法, 根据中国国情修正心理危机意念评估问卷的影响因素, 科学考察心理危机教育扶助与干预方案实施的现实有效性。
(三) “多视角”的心理危机防范生命教育
生命观教育应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突出主题。高校要全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通过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养成教育全面滋养学生的生命, 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可以较好地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意念的发生发展[8]。
死亡观教育应是生命观教育的题中之义。高校要从认知、情感、态度、价值信念以及行为几个层面展开死亡观教育, 旨在大学生打破对死亡的禁忌态度, 使其在面临困境时积极应对, 树立生命至上原则, 以开拓更有意义的人生理想。死亡观教育更要帮助学生追求积极的生命价值, 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境特征来组织教学、给予关怀、施以尊重, 展开对学生死亡错误认知的纠正性引导。
生命教育要充分重视向着生活世界的细微与幽深之处开放, 强调生命实践活动的作用, 利用不同的路径来丰富学生的生命根底。高校要从生命的完整性与个体生命意义的源泉出发, 精心设计生命教育载体,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生命的自然维度体味、感悟生命, 增强生命的责任感。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 体现大学生生命观的整体性, 注重设计多元的课堂教学目标, 充分调动提升生命力的各种积极因素, 使每个大学生都获得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轻盈与愉悦, 帮助大学生反思和获得生命价值和意义。此外, 高校生命观教育的有效开展, 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规范与完善、资源整合与配套、实践指导与协调, 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9]。
(四) “多渠道”的心理危机防范个人品德教育
1. 建构以人格健全为基础的心理韧性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苏格拉底说:“人有了人格的尊严, 必不甘堕落为禽兽, 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学校教育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较为脆弱, 高校要通过强化以人格健全教育为基础的心理韧性教育, 引导大学生探索个人的内在力量, 客观、全面、辩证地对待现实中的挫折, 保持内心坚定的信念、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在提升大学生心理觉察与调节能力的同时, 让学生主动自我建构, 深刻认识自身内在的错误观念, 不断丰富其自身积极心理资源, 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10]。
2. 强化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的价值观教育, 提高大学生缓解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
首先从实际出发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 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乐观的心态;从建构理论出发, 教会学生建构新的认识, 使其有困难时积极向外界主动求助, 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内化, 建构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韧劲, 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几率[11]。
其次, 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感恩意识教育, 让学生能够知恩、识恩、感恩, 让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危机问题时不能只求自我痛苦的解脱, 还要充分顾及各种社会责任, 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感恩社会、珍惜生命价值的人。
四、结语
总之,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客观存在是高校不可回避的问题, 高校应当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提升大学生积极应对危机的潜能, 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免疫能力,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Caplan, C. The Principlesof Preventive Psychiatry[M]. NewYork:Basic Book, 1964.
[2]GS Everly, RB Flannery, JT Mitchell. Critical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A review of literature[J].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000 (1) :23-40.
[3]汪明春。高等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实践探析[J].成人教育, 2007 (12) :77-78.
[4]谭玉。大学生隐匿性心理危机及其教育对策[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 2017.
[5]郑希付。临床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6]杨洪玲。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及干预机制探索[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 :44-45.
[7]廖桂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类) , 2007 (6) :91.
[8]吴彩虹, 曹建平。大学生自杀防控的教育学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 2017 (2) :127-130.
[9]章周炎, 汪丽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J].当代青年研究, 2012 (7) :77-80.
[10]漆明龙, 龚广军。跨文化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 (5) :15-18.
[11]唐海波, 谭园。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J].大学教育, 2014 (4) :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