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培养理想的幼儿师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8 共511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张雪门幼儿教育观念探究 
【第一章】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内涵论述绪论 
【第二章】张雪门幼教观的产生背景及形成基础 
【3.1  3.2】源于生活的行为课程 
【3.3】培养理想的幼儿师资 
【第四章】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特色 
【第五章】对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张雪门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 培养理想的幼儿师资

  张雪门认为“教师,是受家庭和社会的依托,对儿童的学习负有完全的责任。教师在课程中,与其说是教授儿童,还不如说是指导儿童。教师的职务,不单在于知识的传授,乃在于能够利用儿童对于活动的自然倾向使之和几种境遇相接触,因而唤起需要知识的觉悟。”[52]

  由此看出,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担任着指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其职务就是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唤起儿童生活的需要和学习的需要。所以,张雪门主张培养理想的幼儿师资,希望通过提高教师的人格和学识修养,来实现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

  (一) 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

  张雪门将我国当时一般幼稚园的教师分为三类:第一类教师是为了维持生活而选择教师这一职业,他们并不是正真热爱教师这一职业,而是迫于生存的需要,才选择从事这一职业。第二类教师是在传统经验的影响下,拘泥于现实社会的要求,只注重儿童的成绩,而忽视了儿童的需要和能力,一味地勉强儿童由“不会”

  做到了“会”,严重的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这类教师从表面上看成绩是优异的,从动机上看是好心的。其实他们内心体验不到儿童的身心和教育的真正价值。第三类教师是把幼稚教育当做了自己的生命。儿童是他们生长的细胞,儿童的进步退步时刻与他们的密切相关。这类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就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学问,他们的学问和生命都不断地向前奋进。总之第三类教师才是我国当时幼儿教育所需要的幼儿师资,才是张雪门理想的幼儿师资。所以他提出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即能为普及平民幼儿教育和广大农村幼儿教育造就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师。他们既具有一个理想的幼儿教师应有的熟练的技能技巧,更有坚定、牢固的专业思想。”[53]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主张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格与学识修养。

  (二) 幼儿教师必备的修养

  张雪门提出“教师要具有精湛的学识,高尚、坚贞而优美的人格修养。”[54]

  因为教师只有具备健全的学识,才能做到教书育人;教师只有具备伟大的人格,才能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所以幼儿教师必备的修养如下:

  1、 伟大的人格

  张雪门认为“教师第一种重要条件,是他自己的人格。人格的伟大,对于学生的影响有不可思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是人格的形成不是由于先天的遗传而是由于后天的陶冶。”[55]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伟大的人格呢?这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立得志定。张雪门提出“人格第一件重心点,就是放在立志上。志不立,行为直是无着力的地方。”[56]

  立志对于人而言,就好比舵对于船而言。有舵的船,把得舵定,努力向前,即使遇到风浪,也能到达彼岸;无舵的船,风平浪静时,可以轻驾缓行,自由来往,一遇风浪,沉覆立显。而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复杂性,需要具备伟大的人格才能胜任,然而伟大的人格不是天生就具有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只要立得志定,便可以把“不能”做到“能”,把“不会”做到“会”,直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次,要身体力行。张雪门主张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只要明确理想的目的,并对理想的目的投入无限的热诚,那么教师自会勇往直前地做去,这样才会有实现的可能性。再次,要自我省察。他认为教师伟大的人格不是通过空想就能达到的,需要通过在每日的处事接物后的自我省察。然而教师的自我省察最好是在工作完成之后,因为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省察,会使教师的行为受到阻碍。教师在自我省察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优缺点,不断的改进,日益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就像论语中所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7]

  最后,要选好环境。张雪门认为“环境的势力影响于个人的人格,也极其重要。

  选择环境,虽由于人,但选择以后,便不得不与之发生关系。”[58]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是指所处的地方,还包括朋友、书籍等。关于交友,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善人交,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馨;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59]所以在选择环境时就像选择书籍一样,好的书籍会使读者因受到启发,而改变气质。例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书籍,虽然所写的人物性情和背景不同,但都有改变读者思想倾向的真实力量。

  总之,张雪门认为伟大的人格,需要教师自己后天的努力。教师要想培养自己伟大的人格,就必须努力做到立志、力行、省察、选好环境。因为立志可以使教师坚定的自己的方向,不断的克服困难;力行可以使教师将理想的目标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进步;省察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选好环境则可以使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气质。然而教师仅具有伟大的人格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具有健全的学识,因为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备修养。

  2、 健全的学识

  张雪门提出教师不但须有伟大的人格,且须有健全的学识。学识的修养要与时俱进,随着教材和教具的不断更新,教师的学识要不断的改进,不断的丰富。

  首先,他认为教师要明白各种材料连带的学科。如以幼稚园的故事为例,其中材料的来源,在文学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各种学科的关系,都需要教师掌握。其次,他认为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因为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学历,才能更好的教育儿童;教师只有理智的成熟高于儿童,才能帮助儿童和材料相联络,使他们获得新的经验。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困难并产生疑问,可以请教在校的其他教师,也可以和朋友进行讨论,更可以从书本上研究,来解决问题,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学识。

  总之,张雪门理想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伟大的人格和健全的学识。因为教师只有具备这些修养,才能更好的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一名理想的幼儿教师。

  (三) 重视实习的培养方式

  张雪门认为要想培养理想的幼儿教师,离不开幼儿师范教育,幼儿师范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他说:“幼教的良窳,由于主持幼教者的师资,而师资的由来,实由于师范教育的培植。如果我们研究幼稚教育仅限于幼稚园的教育,抛弃了师范教育,这无异于清溪流者不清水源,整树者不整根本,绝不是彻底的办法。”[60]

  所以,他积极的开办幼稚师范学校,如星荫幼稚师范、孔德幼稚师范、北平幼稚师范等,并确立了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即他们既具有一个理想的幼儿教师应有的熟练的技能技巧,更有坚定、牢固的专业思想。”[61]

  然而,当时的师范生每天在师范学校,除上下课外,很少与社会相接触,也就使得他们与社会产生隔阂,缺乏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为了改变师范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状,他在主持北平孔德幼稚师范时提出:“骑马者应在马背上学”的口号。他认为师范生只有通过在幼儿园里的实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相反,师范生无论在学校积累多少书本经验,无论对教材的理解的多么深刻,一旦进入幼儿园教育儿童,与儿童面对面的相接触,还是会手足无措。要想克服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实地实习。

  总之,张雪门非常重视有系统和有组织的实习。他认为“有系统组织的实习,第一须有步骤,第二须有范围,第三须有相当的时间,第四更须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62]

  所以张雪门将实习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参观阶段

  参观是实习的第一阶段。张雪门认为这一阶段的指导教师是以实习导师为主,以幼稚园教师为副,相互配合共同指导师范生进行参观。参观的时间规定为两学期,参观的对象是教学设备、教学过程、师生仪表等,使师范生通过参观这些对象,对幼稚园有一定的了解。

  张雪门把参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的范围是自己的中心幼稚园,参观的时间是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参观的目的是培养师范生对幼稚园形成基本观念,对儿童有一定的了解。在质的方面要有系统性,在量的方面不能过多,这样比较容易形成基本观念,有利于师范生顺利进行下一阶段的参观。第二阶段活动的范围相对的扩大到各种幼稚园、低级小学、社会教育等。参观的时间是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参观的目的是使师范生更加坚定自己形成的基本观念。在前一参观的基础上,对于经验不仅要求量的扩充,还要求质的进展。然而张雪门扩大参观的范围是有其重要目的。比如参观小学的目的是使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与幼稚园的异同以及如何将二者合理衔接,他要求师范生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而参观却能为其提供机会。参观社会的目的是使师范生增加社会的知识,了解社会的真相,并唤起他们对改造社会的兴趣与决心。

  总之,张雪门给师范生提供充足的参观时间。扩大了师范生参观的范围,纵向从幼儿园前后延伸至托儿所和小学低年级;横向扩展到社会教育和社会建设等。

  这样安排参观不仅能使师范生形成对幼儿教育完整观念,还能使师范生在参观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的加以改正。

  2、 见习阶段

  见习是实习的第二阶段。张雪门认为这一时期的指导教师应以幼稚园教师和实习导师为主,而以实习主任和担任教育科的导师为副,时间为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见习的对象是从供备材料到整个设计活动中的参与。这一阶段活动的范围是中心幼稚园,这样不但省时省力,还便于理论与实践相衔接。见习的目的是使师范生的认识更加清楚,观念更加坚定,了解到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还应有相当的热情和技能。这样可以使师范生更好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与原任教师的工作相衔接,更好的为将来试教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重要的一点,每次见习结束后,还要开展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是见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将讨论内容以文字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供参考。

  总之,张雪门指出参观和见习阶段的师范生的活动方针是:“看的是什么,记的就是什么;记的是什么,做的就是什么。客观上须认清了现代儿童,主观上更须忘掉自己。”[63]

  他认为,参观时是“看”和“记”,在见习时便是“做”.“做”便是根据“看”的,这是见习的第一步方法;然后便得接谈和考察;最后便得翻查书籍,或寻教材,或求理论。这样安排,不仅可以在实践中补充理论知识,还可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3、 试教阶段

  试教是实习的第三阶段。张雪门认为这一阶段的时间为第二学年,经过一年的参观和见习,师范生不仅对幼稚园形成了基本观念,还对儿童、民族、社会也一定的认识和兴趣。所以为了使他们的学识进一步提高,给他们一个独立负责的机会,采取了第三阶段的试教。他认为在试教过程中,凡是幼稚园里教师要从事的所有工作都由师范生来担任,实习教师则退居顾问的地位。试教的时间,要求师范生每天上午照常在师校上课,下午便到幼稚园去独立完成工作。幼稚园教师和实习导师会不时地去参观师范生的工作。一个月后,教导主任每周去抽看一处,并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建设的批评。两个月后,校长也会去抽看。这样每个月有不同的指导人去抽看,不仅可以增加新鲜感,还可以督促师范生的工作。

  总之,张雪门认为,“没有做事的机会,就没有做事的能力。”[64]

  应尽可能的为师范生提供试教的机会,培养师范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例如,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有时每个幼稚园仅留一名师范生担任,把其余的人分出来,使每个人都有独立负责幼稚园工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教育实践能力。

  4、 辅导阶段

  辅导是实习的第四阶段。张雪门认为这一阶段的时间为第三学年,在前三个阶段顺利完成之后,师范生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了,但是这种经验更多的集中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其对教育的情感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要进行辅导阶段,借此来提高师范生对教育的情感和态度,使他们通过实践来理解教育的真正价值,获得伟大的人格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然而要想加深师范生对教育的情感和态度,就必须扩大辅导的范围。使辅导的范围在纵向上,由儿童队伍延伸至儿童家庭和学校,其中儿童家庭包括家庭访问和亲职教育,学校则是前后延伸至托儿所和小学低年级;在横向上,由幼儿园广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区调查、营养站、卫生站等。这些工作,都由三年级师范生独自负责,他们要自己计划、分配、检讨并改进,实习导师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指点。总之,这一阶段的实习,要求师范生既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又要全面的开展儿童福利工作,最后达到幼儿教育的合理与普及。所以张雪门对师范生未来的期望是不仅要成为一位的幼稚园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儿童,使儿童成为新一代的国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张雪门非常重视实习的培养方式。在时间上,他将师范生的实习时间由传统师范教育规定的一学期,延长到师范生的三个学年;在空间上,他将师范生的实习场所,从幼儿园扩大到整个社会。所以他提出的实习方式,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改变了师范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状,从师资来源上就提高了未来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