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小学教育生活不幸的剖析与批判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08 共46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学教育对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探究
  【绪论】小学教育生活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研究绪论
  【2.1】小学的教育生活幸福吗
  【2.2】小学教育生活不幸的剖析与批判
  【第三章】小学教育生活的本质
  【4.1 - 4.3】播种行为,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4.4 - 4.6】回归自然,保护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4.7 - 4.10】保护童心,发育美好的心性品质
  【结语/参考文献】个体回溯下小学教育生活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2.2小学教育生活不幸的剖析与批判

  教育,从其目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幸福能力;就其过程来说,它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生活、一种幸福。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的教育中这种背离生活、背离幸福的教育现象大量存在,它们并没有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幸福能力,更没有为个体生命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反而在“引导”学生远离生活。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在学校里越来越不幸福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育目的等同于分数

  分数是用来表明学生进步的尺度,是学生内在素质的一种量化的表现。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其直观简便易行而受到很多老师、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追捧。分数本来是一种外在的的符号,是检验某段学习的方式之一,它应该是为人服务的,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时候人在围着分数转,盯着分数来表现自己。

  把分数作为教育的目的,容易带来很多的弊端。教育中,很多的知识很难用统一的精确的分数来衡量,所以教育者便对那些易于数字化的知识特别的重视,而对于那些精神层面的比如情意、态度等领域则比较忽视。标注化的考试就是追求分数的一个很好的表现。标准化的考试只能检验出学生已知的知识,但是不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更多的思考。人们不是因为发展素质的需要而考试,而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所以现在的小学教育趋向于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学习考试的内容,导致学习的内容越来越窄化。以分数为目的的教育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行为,对短期的教育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的终身发展的角度看,并不利于长效素质的培养。

  分数使个体丧失了创造性。考试是根据标准答案来给分的,而标准答案在哪里呢?在书本上,只有书上写的才是“真知”.于是学生在答题时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按照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来答题。这种答案可以拿满分,但是却缺乏自己的见解。我们现在的学校生活不再是一种自由的生活,而是一种他控的生活。学校生活受到标准化、技术化的外物所控制,导致儿童心理自由思想的空间也受到了限制,妨碍了他们心理自由空间的绽放。我国科学家顾均分析,学校教育的关键是缺少胆量的教育,所以,学生缺少敢闯、敢试、好奇、百折不饶的精神。因为从学校教育的现实看,那些胆小乖巧的学生更得到老师的青睐,所以,使学生机械化、模式化的而各种教育大行其道,培养出的“优秀”的学生多是呆板、麻木、缺乏活力的个体。但是从社会生活的现实看,往往是那些在小学活跃、好动、调皮、成绩一般的学生在社会上反而更有成就。为什么跳楼最多的是清华北大等名校,而不是一般性大学的学生?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标准化、技术化的东西缩小了人对生活的想象。我们要拓展创造的空间,就要活化人的生存空间,不至于让学生存在的空间物化。

  任何一种知识,只有与人的生活、人的生命发生关系,才是健康的,鲜活的,才有利于个体生命的发展。当学生被过多的标准和技术框起来后,就很难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当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时,他们是很难体会到教育生活的快乐的。因此,小学教育就应该是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不是过早地把人的发展框起来,这样才使得想象伴随着个人成长,而个人逐步拥有活泼、开放、创造的生命。

  (2)教育内容局限在教材的学习

  教育是传道授业的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是传授经验的过程,传授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似乎不太可能变成活的百科全书,我们不能将教育的内容等同于学教材。当然,今天的小学教材中有一些生活需要的知识,但是从个体生命发展的角度看,传授、掌握这部分知识教育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

  其实教科书只是老师教学的一种中介,但是有些老师将教育活动只是停留在这个中介上,并没有将精神层面的东西传达到学生那里去。这种认识导致的是只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注重知识的创新,只注重外在的显性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内在学习兴趣的激发。其实,小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生对书本知识记得多少,而在于在已知的基础上创造出未知。而这正是支撑个体终身发展的力量之源。只可惜,很多教育者把教育活动当做简单机械地重复训练,把人当做机器来对待,因此教育生活中充斥着是模仿、服从而缺少了创造和自由。最后学校教育培养了大批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但是,对于人所具有的情感、态度、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关照却不多。

  把教育局限在教材知识的记忆上不能给学生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只有当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实践才有可能产生。于是学生的精神满足感越来越少,他们将逐渐失去学习的内在乐趣,长此以往,他们他们只能靠外在的刺激来坚持学习。

  把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上不利于学生精神的熏陶。按理说,教育无所不在,大千世界本身就能够对一个有灵性的人,从他小学阶段就施以教育。山林草木,飞禽走兽,都是教育他的东西,但是我们离这种教育越来越远,我们完全用一种固定化的内容在教学生,尽管这些内容有代表性,但是这种代表性往往也是与片面性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改变,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精神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对学生精神真正有影响的反而是教材之外的内容。矛盾回忆自己的小学,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门口那副对联:“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他一辈子牢牢地记住了。

  钱穆在小学二年级因一篇作文得到老师的奖励的一本课外书《太平天国野史》,他八十几岁写回忆录时称,自己生平爱读史书,从头到尾通读的这是第一本。跳级后,一篇作文受到老师奖励,一本书《修学篇》,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里面介绍了欧洲国家自学成为名学者的几十人,钱穆说自己初中毕业,没有上大学,有志于自学,受这本书的影响很大。

  我们看到这些对学生影响之深,让学生记忆犹新的知识并非是教材上的内容。教育就是滋养生命的活动,生命是活生生的整体,仅靠教材上有限的内容怎么滋养个体生命呢?

  (3)教育方式:“驯服主体”,忽视儿童独立的人格

  我们来看看纪伯伦的《给孩子》: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儿女。他们通过你,但并非来自你。就算他们和你在一起,也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纪伯伦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儿童文化的核心要素:儿童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心灵、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

  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必然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让他们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

  这就要求学校让学生快速的适应、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当过度强调规章制度时,被驯服的灵魂和肉体就会就此形成。教育需要必要的纪律和制度,但是真正的教育也排斥将人处于监督、改造、规约、惩罚下的规训。

  每个儿童都需要被爱、被关注、被肯定、被奖赏,这就需要我们用爱心、耐心、宽容心、同情心来对待学生,不吝啬我们的鼓励、赞扬和奖赏。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真正的教育是关照儿童内心真正需要的,如果我们不关注学生独特的人格特性,只是按照成人理解的需要去关心儿童,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现在学校教育中总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将儿童的这种渴望得到关注、表扬的需要等同于建立某种奖励制度,其结果是学生内心需要和渴望没有得到满足,反而使教育越来越物质化。现在,成人的意志和愿望不断地侵入小学教育生活中,“它可能以一种关怀的方式进行干预和控制,如为了你的未来你必须怎样怎样……在成人看来,他们的干预是为了不让儿童走弯路,是为儿童造福。”

  “这都是为了你好……”的话语体系就是在这种“成人僭妄”下的产物,正是这种温情式的控制方式,造就了缺乏自我主见,一切听从安排的“驯服的主体”.缺乏自我主见的不独立的人格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生活的方向,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最想要的,如何享受当下的生活同时通过不断的努力创造更好更有意义的生活。

  (4)教育过程:“压抑当下”,忽视个体生命发展的连续性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这样一种理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按照这种思想,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重视将苦和甜必然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人一生中所受的苦都移到前半生体验,而把要甜移到后半生享受。但是人的一生可以掌控吗?很明显是不能的。那么这种逻辑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其直接忽视了人发展的连续性。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很流行“将来准备说”,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灌输这样的道理:现在在学习中所受的“苦”是为将来的美好人生做准备,或者前三十年吃苦后三十年享福。所以,从小学开始的教育过程就应该是苦的,当然这种苦也是值得的因为现在吃的苦越多有可能将来越幸福。但是,难道成人的生活就没有将来吗?成人之后也有将来,人不能忽视当下的生活只为那渺茫的将来吃苦啊。

  实际上,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任何人的发展都是在以前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叠加的,而这种连续性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而且体现在人的精神和心理的成长上。所以,连续性是正确看待人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弗洛伊德认为很多成年后患有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童年时期受到某种心理伤害或者有心理阴影,这一理论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既然童年的心理伤害会对人一生的发展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人童年时期的所受的教育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精神发展对人一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言:“将伴随一个人对一生的对待学习的态度,正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形成的:此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接触知识可能成为现实,也可能无法实现。正是在这一时期,每个人都在获得有助于提高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判断力和责任感的手段,也都在学习如何对周围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美国一个心理学团队的一项调查表明:“个人持久的特征对快乐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对五千名成年人做了10年的跟踪调查,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的观察到个人生活经历积累下来的一切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都会对人的成长产生作用。并且这种持久的心态对人的影响非常的深远。我们可以说快乐的教育生活中成长的孩子也将成长为快乐的成年人,痛苦的教育生活中成长的孩子我们很难想象他的一生是否会过的幸福美满。如果我们只重视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而忽视人性中的连续性,那么我们很容易忽视当下学生教育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现在教育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文化从不同的侧面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那就是通过当下的苦来获得以后的更好的发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违背人性的。

  正是人成长中连续性的特质,使得人一点一点的积累个体生活的“习惯”,而这些“习惯”有可能成为他今后生活或者取得成就的关键点。人的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的,而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小学生来说,学校的教育生活对其影响至关重要。

  可见一个人长期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决定了他会形成什么样的行为、情感体验、人生态度。对教育来说,儿童早期的教育经历和生活对其成人后稳定性的习惯特质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以养成的习惯特质又影响着个人成人后的生活。如果教育能在人孩提时期就创造一个使其快乐生活,享受美好的环境,就能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积极的、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