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是指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以及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适度的考试焦虑可以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让学生集中注意、思维活跃 ;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记忆过程、瓦解思维,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为了了解我校毕业班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我以本校九年级学生为对象,测量其考试焦虑状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连云港市赣榆县城头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共120 人,其中男生 68 人,女生 52 人,年龄在 15~16 岁。
(二)测量工具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测评所设计的考试焦虑自测问卷,实行团体测试法。
二、结果
调查显示,92% 的学生存在考试焦虑,其中 62% 的学生存在轻度考试焦虑,28% 的学生存在中度考试焦虑,2%的学生存在重度考试焦虑 ;只有 8% 的学生没有考试焦虑。这说明被试存在普遍的考试焦虑现象。
调查显示,女生的考试焦虑略高于男生,但是男女生考试焦虑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原因分析
(一)生理原因
九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 15~16 岁,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担心自己的学习,非常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很容易产生考试焦虑。李新旺在《生理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大约有 15% 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父母和同胞兄弟姐妹也具有焦虑的特征 ;大约有 50% 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同卵双生者也有过类似的病症”。 因此,考试焦虑的产生和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心理原因
首先,存在不正确的认知方式。不正确的认知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不合理的认识与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又称情绪ABC 理论,认为,我们的情绪(C)不取决于诱发事件(A),而取决于我们对诱发事件的认知(B)。有些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考试焦虑,是因为他们对考试有不正确的看法,例如 :这次考试一定很难 ;我肯定考不好 ;如果这次考砸了,就一切都完了,等等。
其次,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九年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涯的重要一页——中考。面对这样的考试,学生出现紧张情绪属于正常现象。但有些学生往往在考前或考试过程中情绪波动比较大,处于极度兴奋或极度抑郁状态,一点小事也会引起巨大的心理反应,情绪难以自控,从而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
(三)社会原因
第一,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我校是一所苏北的农村初中,大部分学生世代是农民,对他们来说,上大学是走出农村、摆脱贫困非常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途径,所以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甚至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年轻时没好好学习,造成现在生活很辛苦。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更严格,希望学有所成。
第二,私立学校和公办学校的竞争加重了学生的压力。我县有六所私立学校,它们花费相当的财力、精力和公办学校“抢”生源。加上它们大都在县城,硬件设施比农村的公办学校好,所以成绩好的学生大量涌入私立学校。像我校这样的农村初级中学,要想生存,就得提高升学率,严抓管理。因此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任课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学习方面的原因
第一,负性学习事件的影响。经历过考试挫折的学生,更容易害怕考试,考前产生考试焦虑。
第二,学习方法不当,知识准备不充分。有研究表明,只有 25% 的中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缺少可行的学习计划。另外,相关研究也表明,80%的考试焦虑是因为考前复习不充分。缺少可行的学习计划,复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就会造成考前知识准备不充分。这样,学生就难以对考试充满信心,就会产生预期紧张,过分担心考试结果,总是处在紧张和焦虑之中。
第三,缺乏应试技能。良好的应试技能是发挥考试水平的必要条件。
四、应对措施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考前做好准备。学会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考前知识准备。良好的应试技能是考好一场试的必要条件,应试技能与考试焦虑有一定的关联。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应试技能辅导、技巧辅导,做好心理上、知识上、技能上和物品上的准备。
(二)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方式。首先,思考自己为何会对考试产生焦虑,并将自己的想法依次写在纸上,如: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要是考砸了,我就全完了等。其次,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如 :这次考试,我就没有考好的可能吗?考不好,是不是自己的人生就没希望了等。第三,用比较合理的想法代替之,如 :这次考试我有可能考不好,但并不是说我一定考不好。只要调整好状态认真复习,考好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我校拥有专业的心理教师,这在苏北农村初级中学来说,是很难得的。但是由于认识不足,加上学校师资紧缺,我们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专业的心理教师转而去教生物、地理等学科。这对学校和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四)家校联合,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长和学校,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将精力花在平时的学习中,而不是过分看重结果,忽略过程。临近考试,教师和家长要注意沟通,不能张口闭口都是考试。在家中,家长注意营造和谐、温馨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活泼、轻松的考试氛围。
参考文献 :
[1] 杨眉 . 与焦虑同行 . 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1 :152.
[2] 李新旺 . 生理心理学 . 河南 :科学出版社,2001 :145.
[3] 郭念峰 . 心理咨询师 .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 :116.
[4] 江光荣 . 心理咨询与治疗 . 安徽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