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系统的有效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23 共4131字
论文摘要

  对校园危机事件的研究最初源自“公共关系学”学科。美国是最早研究和研究成果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专职机构专门研究校园危机事件,从主管部门到学校都十分重视危机事件的管理研究。其中最着名的当属勒纳( Lerner) 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概述了对美国校园的自杀、校园吸毒、意外伤害、药物滥用、怀孕试婚、性骚扰等急性精神创伤( Acute Traumatic Stress) 开展了对策研究和培训教育。被誉为一套校园危机的综合反应计划。

  我国对危机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校园危机事件管理的系统研究始于 20 世纪末。1994 年,周贝隆提出“中国教育的危机”,开创了校园危机研究的先河。近十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心理热线、危机干预中心、自杀预防中心等类似组织,但是危机管理及危机预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致使危机管理和危机预防的研究与学校及社会发展极不同步。针对高校危机,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校园危机管理体系的研究都是在一系列重大灾难及危机事故之后才得到一定发展,并且多数学者将精力与目光聚焦在应对和预警上,对于危机后的善后处理和恢复评估研究显得势单力薄,可借鉴的成果少之又少。而每次危机过后,给学生及学校必然带来创伤和破坏。所以,高校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及恢复评估工作做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高校管理者的信心,对于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及表现

  ( 一)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遭遇了超出他们资源和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一种心理解体的状态,导致个体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功能失调,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容易发生自毁和伤害他人的行为。

  自杀和死亡是典型的危机事件。另外例如暴力侵犯、丧失亲人、突发灾难、性侵犯等事件,也属于危机事件。

  ( 二)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之中,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缺乏,心理承受力较差,难以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尤其当他们面临来自家庭、学校及自身等各方面的特殊情况,而又无法通过以前的方式去应对,便容易陷于惊惶失措中,这时如果没有得到来自外界的帮助,有一些学生就会迅速滑向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由学习原因造成的心理危机。大学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经历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后,每门课程都比高中课程进度快,难度大,大学新生难以马上适应,即使适应了也要面临所学专业是否与自身兴趣相匹配的问题,加之独立学习能力不足、竞争压力加大、角色地位的改变等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学习焦虑、学习动力缺乏、注意力涣散、记忆减退及考试焦虑等问题,有的甚至出现逃课、上网等厌学现象。

  第二,由家庭经济原因造成的心理危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后勤食堂社会化以及物价上涨等原因造成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很难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部分学生为了维持基本的学习生活,不得不利用课外时间勤工助学,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相比有一种潜在的自卑感。

  第三,由人际交往造成的心理危机。由于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相对来说,他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和自私倾向,当相处于一室,自然而然,矛盾冲突油然而生。

  第四,由感情原因造成的心理危机。恋爱现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的一抹景象。有恋爱就有失恋,面对感情问题,大学生们理性不足而冲动有余,久而久之,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造成了一系列感情危机。

  第五,不可预见性危机。非学生主导的各种危机,如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群体性交通事故、传染性疾病蔓延、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伤亡等等,这些危机具有群体性和不可预见性。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内涵及现状

  ( 一)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是指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关机制,具体指高校为避免或者减轻大学生心理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对应策略,包括心理危机的规避、心理危机的控制、心理危机的解决与心理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 二)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现状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不仅会对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而且还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失,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心理危机管理的体系不健全。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 缺乏危机管理的政策与法规,许多危机事件的处理仍停留在经验摸索阶段; 没有心理危机管理的具体计划,没有形成包括危机预警、危机识别、危机干预、危机管理、危机后处理在内的一套系统的工作体制与工作机制; 没有制定规范的危机管理和危机处理程序,以指导相关学生、老师和家长应对危机事件; 没有将相关人员纳入学校心理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之中,形成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

  第二,高校领导及师生危机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某些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大学生危机管理问题不够重视,认为高校的主要责任是搞好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认为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每个学校都有,即使是按照比例也有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高校各层次人员缺少危机管理主题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有些领导和老师往往认为所谓危机管理就是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如何进行处理。学生与教师相比,更缺乏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意识。

  第三,相关人员心理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匮乏。学校领导、院系领导、辅导员、授课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干部、寝室同学、宿舍管理人员等所有相关人员都是学校心理危机管理各环节的重要一员。他们中的任何一员都有发现危机的机会,但是如果由于上述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即使遇到心理危机现象也不能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使得危机事件得不到及时果断的处理,从而酿成悲剧。

  第四,危机后缺少相应的跟踪回访与评估。目前高校在成功地解决了学生危机事件后,一般很少进行跟踪回访和总结评估。以为只要学生摆脱了危机事件就万事大吉了,岂不知学生在经历了危机事件后,在心理上仍然会有一定的阴影存在,需要老师勤于沟通与交流,以达到巩固疗效、完善人格的作用。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系统的有效途径

  ( 一) 提高认识,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若得不到成功解决,便可能导致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大学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高校各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问题应高度重视,要站在维护学校及社会稳定的高度去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高校要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形成包括危机预警、危机识别、危机干预、危机管理、危机后总结评估在内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系统,制定出规范的危机管理和危机处理程序,以为相关学生、老师和家长应对危机事件提供参考和依据。

  ( 二) 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管理方面的理论培训与研讨

  加强有关人员危机管理知识的培训是做好学校心理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管理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可以邀请专家到校做理论培训,又可以选择相关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咨询师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研讨,这样,既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又可以使学生中暴露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三) 创新理论学习的载体,拓宽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渠道

  各高校除了通过举办各类心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展览以外,还可以通过创办心理网站,利用学校的贴吧、班级 QQ群,上传有关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组建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各种心理沙龙、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管理方面的素质。

  ( 四) 重视心理危机预警,发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重视心理危机预警能力,及时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快速控制心理危机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心理危机管理队伍。因此,要通过加强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学生骨干、宿舍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发现危机、识别危机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学生家长建立网络联系的平台,及时交流有关学生的心理动态,使学生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增强对家长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和干预技能的教育和指导,以形成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宿舍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等共同构成的支持系统和危机应对立体网络,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转介、早治疗。

  ( 五) 危机处理后进行跟踪回访,及时总结评估

  危机当事人在危机发生一段时间后虽然痛苦的感受会减轻一些,但危机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却是客观存在的,它会在当事人以后的生活中反复出现,一旦新的刺激或事件发生,就会把人带回到危机事件的感觉之中,所以对于危机之后的大学生要进行跟踪回访,及时把握其心理动向,以帮助大学生走出阴影,完善自我。另外对成功处理后的危机事件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以为相关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该系统对保护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大学生和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引起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并进行积极研究与探索,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以指导高校具体的危机事件。
  
  参考文献
  
  1 章成斌,“海恩法则”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启示,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 年 8 月,第 24 卷第 4 期,Chinese Medical Eth-ics
  2 林可.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2) : 150 一 152
  3 解公林,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有效途径,《教育界》,2010( 4)
  4 李健,试论高校预防预警系统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 3 期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