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提出
恋爱关系(romantic relationship) “由亲密、激情和承诺三部分组成的,是情侣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是青少年阶段社会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Sternberg,1986)。青少年早期的恋爱关系与其后期的恋爱关系有质的不同。早期的恋爱关系是一种同伴之爱,与友谊关系密切;而青少年后期的恋爱关系是一种包含亲密、承诺和性爱的强烈情感 ( Bucx & Seiffge - Krenke,2010)。Collins,Welsh 和 Furman(2009) 认为青少年恋爱关系是以性的吸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认可的、至少持续一段时间的、强烈的情感联系和互动关系。青少年的恋爱关系是其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青少年独立性发展、身份识别、亲密行为能力,以及冲突解决能力都有重要影响。青少年早期的恋爱经验还是其后期恋爱关系的保证,也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基础(Seiffge - Krenke,2003)。
文化心理学家指出恋爱关系在体验和价值方面是有差异的,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Jackson,Chen,Guo,& Gao,2006).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恋爱关系上,存在显着差异。由于国内的主流价值文化对青少年的恋爱关系多持否认的态度,在研究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对自己的恋爱关系加以隐瞒。因此,采用研究中常用的自我报告法测量青少年恋爱关系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寻求其他的方法。Wilson 和 Lindsey 等人于 2000 年提出双重态度模型(Dual Attitudes Model),并认为人们对同一客体的态度会同时存在外显与内隐两种不同的评价。能够被人们意识到并可通过自我反省表现出来的态度称为外显态度,而人们无意识地对态度客体所表现出的自动激活反应则称为内隐态度。当需要对客观事物进行态度评价时,内隐态度会立即自动激活,而外显态度则需较多的心理能量与动机才能从记忆之中被检索出来。因此,当人们有充足的心理能量与动机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外显态度的强度超越了内隐态度时,人们会报告外显态度;否则,人们只会报告内隐态度(张林,张向葵,2003)。因此,在研究国内青少年恋爱关系时,采用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可以解决青少年恋爱关系外显态度中的隐瞒,具有探测心理的功能。运用内隐关系评估程序(IRAP)可以测查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发生倾向,借助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 - IAT)可以反映青少年对恋爱关系的内隐态度。
此外,已有研究发现亲子关系质量、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之间互动经验均会对青少年的恋爱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刘文,毛晶晶,2011)。其中,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更是导致青少年恋爱关系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恋理论的一个发展性假设是早期的亲子关系是以后恋爱关系模式的原型(Crowell &Treboux,1995 ) .Connolly 和 Johnson ( 1996 ) 认为,恋爱关系的质量与早期以及当前的亲子关系相联系。基于与父母的早期经验,青少年能将这种认知观念发展到此后其它的亲密关系上。个体的依恋模型与其冲突解决能力密切相关,个体早期不安全的依恋模型会降低青少年浪漫冲突的解决能力。Bucx和 Seiffge - Krenke(2010)指出,异性父母对儿女交往技能的发展具有特殊作用,儿女与异性的交往能力主要是从其早期与异性父母的交往中获得。此外,良好的同伴关系也有助于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发展。Furman 和 Wehner(1994)认为,与朋友的关系质量是影响青少年恋爱关系质量的关键。朋友是青少年获得社会支持以及了解有关恋爱关系信息的重要源泉,因此,朋友具有获得并维持恋爱关系的功能。Connolly,Craig 和 Pepler(2004)的研究指出,同伴与恋爱关系具有直接联系。同伴群体能够提供适宜的异性交往模式,且混合性别组与同性别组相比,具有更好的恋爱关系稳定性。近 10 年来,研究者更将青少年恋爱关系置于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系统中,考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与青少年恋爱关系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杨林佩,石伟,2011)。那么,在本土文化背景下,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中的两个重要变量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以及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内隐态度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研究拟结合个体内隐态度、父母及同伴依恋等因素,对个体、家庭及同伴等相关因素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的影响进行综合探讨,具体假设如下:
(1)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发生倾向存在显着年级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着。(2)青少年对恋爱关系的内隐态度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随年龄增长,青少年对恋爱关系的支持性增加,但男女生性别差异不显着。(3)恋爱关系内隐态度、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对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发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2 研究方法
2. 1 研究对象
按照方便取样的原则,从某市三所普通中学随机选取青少年 204 名。其中初一学生 34 名(均龄12. 5 岁);初二学生 34 名( 均龄 13. 5 岁);初三学生34 名( 均龄 14. 5 岁) ; 高一学生 34 名 ( 均龄 15. 5岁);高二学生34 名(均龄16. 5 岁);高三学生34 名(均龄 17. 5 岁),且每个年级组男女比例相当。
2. 2 研究工具
2. 2. 1 青少年恋爱关系 IRAP 程序
内隐关系评估程序(implicit relational assessmentprocedures,IRAP)是 Barnes 等人于 2006 年基于关系结构理论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测量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王沛,王凯,2009)。该方法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让被试完成对不同目标词间相互关系的计算机判断任务,从而考察个体的内隐态度。针对此方法的有效性,一些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检验。Chan,Barnes - Holmes,Barnes - Holmes 和 Stewart(2009)采用 IRAP 对北美和爱尔兰人工作与休闲的内隐态度进行研究,其结果与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结果有更高的 一 致 性。Power,Barnes - Holmes 和 Stewart(2010)也用该方法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了测量,结果同样证明 IRAP 是测量社会群体内隐态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验采用 E - prime 软件所编制的 IRAP 程序,对青少年的恋爱关系状态进行测量,让被试对一系列的词汇关系进行按键反应。
2. 2. 2 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测验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 - IAT)是 Karpinski 和Steinman(2006) 提出来的,主要用来测量单一态度对象和不同态度评价之间的联结强度。并在他们的研究中将 SC - IAT 的信度进行了检验,发现与以往研究中从 IAT 观测到的内部一致性也是相似的,具有较 好 的 信 度 ( Greenwald,Nosek,Banaji,2003;Nosek,Greenwald,Banaji,2005).实验根据标准的 SC - IAT 模式自行设计计算机程序。SC - IAT 中目标词的选取均来自先前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恋爱关系词如恋爱、约会等,积极的态度词如支持、同意等,消极的态度词如反对、厌恶等。
2. 2. 3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 The Inventory of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
采用宋海荣(2004)编制的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该问卷用于评价青少年对自己与父母和同伴间关系的感知,包括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又包括信任、沟通和疏离三个维度,将信任和沟通总分相加再减去疏离的总分即可得到个体依恋质量的总分。每一分量表均由25 项题目组成,采取 5 级评分方式。在本研究中该问卷各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 . 686 ~ . 793 之间。
2. 3 研究程序
2. 3. 1 开放式问卷和教师访谈
在设计实验程序之前,对 204 名青少年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填写《词汇开放式调查问卷》,以收集有关恋爱关系与态度的词汇信息。然后对所收集的词汇进行频数统计与整理,并对在校教师进行访谈,对词汇进行筛选。
2. 3. 2 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测验
采用内隐联想研究中的 IRAP 实验范式进行恋爱关系的内隐状态测量,其中共有 12 个目标词,其中 6 个词汇与恋爱关系有关(恋爱、约会、爱情、亲吻、拥抱、承诺),6 个词汇与非恋爱关系有关(单身、孤独、孤单、寂寞、友谊、光棍)。
IRAP 评估程序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呈现实验指导语。电脑屏幕上会同时呈现四个词汇。其中样板刺激(处于/未处于)显示在屏幕顶端的中间,一个目标单词在屏幕正中间呈现,两个关系术语“是”或“否”分别显示在屏幕的左下方和右下方(随机转换位置)。同时按键任务的左右反应选项(D 键和 K键)也会出现在屏幕上。
被试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目标词与屏幕最上方的样板词之间的关系做出判断(是/否)。若被试反应正确,则所有刺激将在屏幕中消失,下一测试在400ms 后呈现。若被试反应错误,那么一个红色的“× ”将出现在目标刺激下方的屏幕中心,直到被试做出正确反应后才消失。实验中,为平衡实验的顺序,正式测验分为处于恋爱---处于单身任务和处于单身---处于恋爱顺序任务两个单元,如图 1 所示。【图1】
2. 3. 3 内隐态度测试
SC - IAT 程序由计算机控制,所有被试均要完成包含 2 个独立的两阶段测试。每一阶段包含 24个练习测试(组块 1 和组块 3)和紧跟着的 72 个正式测试(组块 2 和组块 4),且 72 个正式测试由 3 个包含 24 个测试的组块构成。在每一阶段开始前,屏幕都会出现一套有关分类任务要求以及相应反应按键的指导语。在第一阶段(消极 + 恋爱关系),要求被试区分状态词(积极、消极)以及类别词(恋爱关系)。被试要对“消极”或“恋爱关系”类别按“I”键,而对“积极”类别按“E”键。而在第二阶段(积极 +恋爱关系),要求被试区分状态词(积极、消极)以及类别词(恋爱关系)。被试要对“积极”或“恋爱关系”按“E”键,而对“消极”类别按“I”键。在实验中,目标词在被试做出反应之前一直呈现在屏幕中央,最多呈现 1500ms,并且对被试的反应进行正误的反馈。
2. 3. 4 父母依恋与同伴依恋测试
当被试完成内隐测验后,向被试发放《父母同伴依恋问卷》,对青少年的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程度进行测量。
2. 4 统计分析
2. 4. 1 IRAP 处理
IRAP 实验记录被试的毫秒级的反应时间。被试的反应时超过3000ms 时记为3000ms,少于300ms时记为 300ms,不记错误反应时(Burton,LoCasto,Krebs - Noble,& Gullapalli,2005) .然后将每一被试的反应时数据转化为 D - IRAP 分数,计算 D -IRAP 分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只使用来自测试组块的反应时数据;从数据库中去除反应时超过 10000ms 的数据;如果被试在正式测试中有超过 10% 的测试反应时数据低于 300ms,那么将该被试从数据分析中去除;计算四种测试类别测验的 12 个标准差(组块 1和组块 2、组块 3 和组块 4 以及组块 5 和组块 6 各 4个);计算每一组块中 4 种类别测试的共 24 个平均反应时;根据第 5 步所得数据,对每一对组块通过用处于单身模式组块的平均反应时减去处于恋爱模式组块的平均反应时,计算每对测试组块中每种测试类别的差异分数;用第 6 步所得到的差异分数除以第 4 步中相应的标准差,得到 12 个 D - IRAP 分数---3 对测试组块中每一类别测试 1 个 D - IRAP 分数;通过计算每一类别测试在 3 对测试组块中的平均分得出 4 种类别测试的 D - IRAP 最终分数;通过分别计算 2 个关于恋爱关系和 2 个关于非恋爱关系的类别测试分数的平均分,最后得出 2 个被试有关恋爱状态和单身状态的 D - IRAP 分数。
2. 4. 2 SC - ST 处理
采用 Greenwald 等人(2003 年)提出的 D 分数计算法,将 SC - IAT 测验中错误率超过 20% 的被试数据从分析中排除。每一阶段中的 24 个练习测试不进入统计分析。去除反应时小于 350ms 的数据,并将错误反应时改为该组块的平均反应时加上 400ms的错误损失时间。然后用组块 2(消极 + 恋爱关系)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组块 4(积极 + 恋爱关系)的平均反应时,所得之数除以组块 2 和组块 4 中所有正确反应时的标准差,获得最终的 D 分数。
2. 4. 3 统计处理
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发展情况的年级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的年级和性别差异进行定量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与其内隐态度、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
3 结果与分析
3. 1 青少年恋爱关系发展特点
3. 1. 1 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的比较
本研究根据 IRAP 测验的统计要求,在去除4 名被试的无效数据后,对青少年恋爱状态的 D - IRAP分数进行 2(性别) ×6(年级组)两因素方差分析,所得结果见表 1.【表1】
由表 1 可知,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性别主效应不显着(F =. 094,p >. 05),存在年级主效应显着(F =3. 328,p < . 05,η2= . 088),性别和年级组交互作用不显着 (F = . 1323,p > . 05)。事后检验(LSD)发现,高一年级的恋爱关系发生倾向显着高于初一年级(p <. 001),高一年级的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也显着高于高三年级(p < . 05)。因此,在初中阶段,其恋爱关系发生倾向迅速提高,而进入高二后略有下降。其中初二到初三年级增长最为迅速,高一年级达到最高值。由此可见,高一年级是青少年恋爱关系发展的敏感时期。
3. 1. 2 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的比较
去除 9 名错误率超过 20% 的被试数据后,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得分进行 2(性别) ×6(年级组)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2.【表2】
由表 2 可见,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得分性别主效应不显着(F =. 307,p >. 05),年级主效应不显着(F = 1. 582,p > . 05),性别和年级组交互作用显着(F =4. 095,p <. 05,η2= . 037) .进一步做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见图 2.【图2】
结果表明,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在初高中阶段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上升的。但男性在初中高中阶段中发展上升趋势较不稳定,在初三到高二阶段发展最快(p <. 05),在初二到初三与高二到高三期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女性相对男性在初高中阶段发展较稳定,在初二和初三阶段发展最快,随后趋于稳定。
3. 2 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3. 2. 1 青少年内隐态度、父母及同伴依恋与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的相关分析
计算青少年母亲依恋、父亲依恋与同伴依恋在问卷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得分情况,并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父母及同伴依恋与恋爱关系发生倾向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 3.【表3】
由表 3 可知,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与母亲依恋及同伴依恋呈极其显着的负相关(p <. 001),对母亲及同伴的依恋程度越强,其恋爱关系发生倾向就越低。相关分析显示,内隐态度、父亲依恋与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之间的相关未达到显着性水平。
3. 2. 2 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将母亲与同伴依恋程度作为自变量,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stepwise)分析,以考察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 4.【表4】
表 4 的回归结果显示,母亲依恋是青少年恋爱关系 发 生 倾 向 的 主 要 预 测 变 量,F (1,183) =84. 969,p ﹤ . 001,△R2= . 315,同伴依恋最终并未进入到回归方程。用 Y 表示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用 X 表示母亲依恋,则统计结果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 = -1. 06E -02X +1. 100.
4 讨论
4. 1 青少年恋爱关系发展特点
4. 1. 1 青少年恋爱关系倾向发展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具有年级差异,高一年级是青少年恋爱关系发展的敏感时期,学生较易出现恋爱关系。首先,这可能与青少年生理成熟有关。Halpern(2003)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时间、荷尔蒙水平是影响青少年恋爱关系的主要生物因素。荷尔蒙的分泌可直接激发恋爱关系兴趣、性冲动以及恋爱关系的发生。随年龄增长,青少年生理发育日趋成熟,他们更可能吸引异性同伴的注意,为恋爱关系的发生提供更多的机会(Lam,Shi,Ho,Stewart,& Fan,2002)。由于中学生的性发育、性成熟普遍提前,其恋爱关系的发生倾向也存在低龄化的趋势。因此,从整体来看,高中生的恋爱关系发生倾向要显着高于初中生,且青少年初一年级恋爱关系发生倾向较低,但进入初三年级后,随生理、心理的不断发展,恋爱关系发生倾向迅速提升。其次,青少年恋爱关系受所处环境的影响。
对刚进入高中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新的异性同学的出现为恋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在日常交往中偶然与异性所撞击出的“火花”便可能误以为是恋爱关系,并加以发展。最后,教育因素的影响。高二之前恋爱关系发生倾向逐渐提高,尤其在高一达到最高值,这是因为此时的青少年还未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沉重压力,但进入高二年级,尤其在高三年级,青少年面临高考,来自学业上沉重的压力以及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干涉,使得青少年将主要精力并未放在与异性的交往方面,特别是将恋爱关系进行压抑,所以出现高中后期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略微下降的现象。
4. 1. 2 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代表了其对恋爱关系的支持性与积极性,内隐态度的得分越高,表示青少年对恋爱关系越积极。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存在显着的年级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男性在初、高中阶段中发展上升趋势较不稳定,在初三到高二阶段发展最快,在初二到初三与高二到高三期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初、高中阶段,相比于男性青少年,女性的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发展趋势稳定。
随年龄增长,青少年对恋爱关系的支持性总体在增加。根据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所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青少年期所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发展亲密感、克服孤独感,即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亲密友谊关系的发展以及恋爱关系的建立。张景焕、李慎力等(1996)的研究也表明,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愿望会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而根据张进辅(2004)所提出的青少年性心理发展阶段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由最初的疏远异性期、接近异性期到后来的向往异性期与恋爱期。
与假设有所不同的是,虽然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性别上却呈现出不同的增长稳定性。
这也许与男女不同的情感联系方式有关。有研究发现,从初中到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对父母的情感需要逐渐增加,而男性则逐渐减少。女性对朋友和情侣的情感需要从初中到高中变化不大;男性在该时期则是随年龄增加对朋友和情侣的情感需要逐渐增长(Takahashi & Sakamoto,2000)。相对于女性,初高中阶段的男性对于情侣的情感需要一直增加,但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却相应减少了,减少了他们情感经验的获得。因此,在“中考”以及“高考”的重要复习阶段,他们的恋爱关系积极性由于情感经验的不足,所受的影响会加大,从而出现不稳定现象。
4. 2 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的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与内隐态度、父母及同伴依恋进行的相关分析中,可以发现,母亲依恋与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呈现出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母亲依恋程度越强,母子之间的沟通就越频繁,信任程度就越好,亲密性也就越强,青少年更易在沟通中获得母亲对其恋爱关系上的教育引导,在与母亲的交往中获得安全感与亲密感,从而使青少年阶段恋爱关系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而在同伴依恋上,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与之呈现出微弱程度的负相关。Connolly 等人(2004)的研究指出,同伴与恋爱关系具有直接联系。同伴群体能够提供适宜的异性交往模式。然而,内隐态度、父亲依恋与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之间的相关未达到显着性水平。一方面,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发生倾向更多的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个体内在态度并不是影响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但从本研究中也会发现,内隐态度越积极其恋爱关系的发生倾向可能越高。另一方面,与母亲相比,父亲在青少年日常教育与引导上的作用并不突出,因此父亲依恋程度与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之间的相关并不具有显着性。李文道、孙云晓和赵霞人(2009)曾对我国的父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父亲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因而,父教观念的缺失也是其根本原因。
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青少年母亲依恋程度对恋爱关系发生倾向有显着预测作用,母亲依恋是预测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的重要因素。依恋关系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会信念与个人关系取向,进而影响青少年的恋爱关系发生(胡平,孟昭兰,2000)。由于母亲是孩子情感的支柱,对孩子的性格、人生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母亲依恋程度较低的青少年更易成为过早卷入恋爱关系的高危人群。此外,从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角度,由于早期青少年对于恋爱关系概念的理解尚不深刻,他们的认识来源较多的来自于与母亲的交流。因此,母亲依恋程度成为了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的主要预测因素。
5 结论
(1)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高一年级是青少年恋爱关系发展的敏感时期。
(2)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的性别与年级组交互作用显着,相比于男性青少年,女性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态度在年级组上发展更平稳。
(3)青少年恋爱关系发生倾向与母亲依恋及同伴依恋呈极其显着负相关,其与母亲依恋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恋爱关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