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只"教"不"思""、教"与"思"严重脱节的问题,提出"教、学、思合一"的解决对策。笔者结合20余年的成长经历,立足课堂,发现问题,读书学习,分析问题,开展反思,解决问题,总结出"教、学、思合一"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技巧,以及在推广应用中取得的实践效果与成绩。
关键词:教师; 课堂教学; 反思; 三位一体;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teaching"is not"thinking"and"teaching"is seriously separated from"think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teach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Based on more than 20 years of growth experience,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classroom, found problems, reading and learning, analyzing problems,carrying out reflection, solving problems, summed up the specific operation methods and skills of"teaching, learning, thinking",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results and achievements obtained in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teacher; teaching; learning,; reflection;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职业,随着教育迈向现代化,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化性质便更加明显。推进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也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
在我国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增强科研意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学生要发展,教师先成长。新课程强调: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学反思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教学反思不能孤立存在,不能脱离"教"与"学".而目前教师在专业化成长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绝大多数教师只注重"教",不注重"学",更不注重"思",教、学、思严重脱节,造成老师们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进展缓慢(1)。
一、教、学、思合一的实践源泉与价值
教育正迈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若教师只凭借已有旧经验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双管齐下。教师要一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一边要将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笔者在长达25年的专业成长经历及教师培训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段六步成长模型",申报了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个人项目,正在深入研究。
(一)"三段九步成长模型"的构建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段九步成长模型"将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六步。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成长阶段"(3~5年),实现这一阶段的三步是:教、学、思合一,即课堂教学、读书学习、教学反思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段九步成长模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构建了以职业理想为源动力,以生涯规划为路线图,以"三段九步"为操作策略的教师持续不断、全面发展的理想框架。"成长模型"也叫"二三九成长模式",即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内、外两个因素的制约(内因是自我发展,外因是培养培训),在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成长、成熟、创新)对应具体的"九步"(教、学、思、研、训、行、导、创、转)成长路径。
(二)实践价值
"成长模型"突出教师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为主体,培训部门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支持,教师研修院、培训机构及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开展培训,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践价值为:
其一,尊重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在总结自身成长的基础上,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即"三段九步成长模型",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与解决办法。
其二,将教师的职业生涯以时间序列的方式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提供必要和及时的培养培训,为培训机构针对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培训项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课程等)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其三,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段九步成长模型",将教师的专业成长置于职业生涯的大背景中,把教师的专业成长视为一个完整、连续的发展过程,在教师培训方面实现了三个结合:研究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学校培养与教师培训相结合,教师的培养培训与教师的生涯规划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孤立的培训模式。
其四,根据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而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把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设计培训课程的基本立足点,使受训者切身感受到培训对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益处,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培训高、大、上,理论讲授满堂灌。
其五,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形成民间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是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研究精神的教师自愿组成的网络学习平台,它以共同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分享合作、互利共赢"为目标,以教师的全面发展和专业成长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民间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
二、教、学、思合一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而教学反思不能孤立存在,它是紧紧依托实践的。教师在实践中生成问题,然后以读书学习,向别人请教这样的形式去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和批判标准。没有理论作支撑的教学反思,则会流于形式,不能提升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不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教师专业成长则难以发展。
教师反思的理论知识包括教师教学所需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学科教学知识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经常阅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看一些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还要关注身边的具体案例,留心电视中的事件,积极参与一些校本教研活动,参加外出培训等。教师在学习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反思,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课堂作为实验室,以自己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以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为研究目的。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教学,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教学,从中捕捉案例;通过课堂观察、观课议课、评课磨课等形式,在集体备课、集体研课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刊杂志中的案例。
(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教育研究形式,是涉及课堂全方位,内涵较丰富的活动。通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经过详细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加以总结归纳,反思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种案例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教后反思、作业反思、试卷评析、班主任工作反思等。
(三)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就是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出现的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教学随笔的形式写出来,以便重新审视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发扬。这种案例研究就是以自己在上课中遇到的特定情况或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己或群体的努力,课后进行主动的分析、批判、总结的过程就是课后小结。经常撰写课后小结,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思合一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一)教、学、思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是基础,"学"是关键,"思"是根本,"教"是用文化知识指导实践,"学"是对实践中的问题或现象做出分析和解释,"思"则是将问题形成专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或建议,并反思效果,写成一篇教学反思(呈现形式)。"教、学、思合一"是一种循环发展的过程,体现经常性和持久性的螺旋上升式的效果。它适合所有的一线教学工作者。
古人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说:教而不学则浅,学而不教则空。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必须加强学习,广泛涉猎以求"博",学习业务以求"专",还要向学生学习,以求共进。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到老,学到老,还要思到老,做到"教学思合一".教、学、思,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教师专业成长,追求自我发展,重塑教育个性,挖掘自身潜能,获取教研乐趣。它改变了以往只是孤立地提倡教师进行反思的做法,忽视了反思的前提是教学实践与读书学习,导致了反思流于形式。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现状、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理智地对待与思考,引发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真正提升。
(二)教、学、思合一的操作流程
教、学、思合一的操作流程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发现问题。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教师对特定问题进行关注,并围绕该问题从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多角度收集资料。
第二步:分析问题。教师通过读书学习、合作探究、自身审视,对问题进行剖析,认清问题的本质。
第三步:解决问题。教师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着手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去尝试,以改进现状。
第四步:教学反思。对解决问题之后的效果(收获体会、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进行总结,形成教学反思。整个过程可用图1来表示:
图1 教、学、思合一的操作流程
四、教、学、思合一的实践应用与推广
二十余年来,笔者坚持教、学、思合一的做法,提高了自身素质和教研水平,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还对周边教师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评为吉林省科研型名教师,东辽县四星级名师(全县仅1人)。养成了反思习惯,八年集成35万字的专著《课改日记》,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吉林省教育学会第八次教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马云鹏教授说:"王永明的《课改日记》,记录了农村课程改革、新课程实践中一位农村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成为珍贵的教改历史资料。"
在语文教学中形成"开放语文"教学风格,构建了"人人都是第一名"的教育理念。在东辽县安石二中、安石一中实验后,教师反映:这种做法符合农村教师实际,易于操作,效果显著。吉林省教育学会会长张茵、原吉林省教育学院院长张笑庸、张德利,原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东北师大农村所洪俊等专家,多次到我县实地调研,听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认为有推广价值。这种做法在国家级语文研讨会上得到专家的认可。在吉林省的德惠市、通化市、辽源市举行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给教师培训10余次。2009年11月4日,应邀在吉林省农村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座,得到省级骨干教师的一致好评。2020年12月4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峰论坛"会议上,本人作为"东辽县王永明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了"'三段九步成长模型'在名师工作室教师培养中的实践应用"的经验交流。2020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艳梅、吴刚、周旭晔等研究生以此为素材,确立课题,开展研究,并撰写了毕业论文。2014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王永明与开放语文》一书,标志着"开放语文"初步形成个人教学特色。2019年,出版了《开放语文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充电包》,是在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知识断裂、缺少衔接而开展研究的最新成果。
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办手抄报,参加作文竞赛等,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变成了研究性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封闭式学习变为开放式学习。教学成绩提高了,学生愿意上语文课了。实验前愿意学习语文的只占55%,而现在,95%的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2005年中考,本人所教班级有33人考入县重点高中(升学率在全县排第五)。2007年全县抽考,谷松桓以112分为全县最高分,全班平均成绩为七校第二名。2008年全县抽考,周红博以112.5分为全县最高分,实验班平均分全县第二。2009年期末考试,年级前30名我班就有13人。学生作文在国家、省级报刊上发表54篇,在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32次。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等思想感情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专业能力提升了。笔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不断积累总结,在核心期刊《中小学教育》《中学语文教与学》以及《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研究》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成立"拓荒队"的经验与做法在东北师大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开展的"我和玉米共成长"活动,为当地高产增收提供了思路。开发校本教材10本。2007年11月,在辽源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绩优秀,被评为辽源市农村课改先进工作者,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个人,全国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骨干教师。2018年度"中国课改杰出教师".2016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省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第五批拔尖创新人才。
"教、学、思合一"在吉林省东辽县安石一中推广后,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水平,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十一五期间,我校共承担课题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4项课题全部通过验收,顺利结题,有3项成果获奖。学校领导撰写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获吉林省教育厅调研报告优秀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共有38位教师执教市县级示范课,外派教师70多人次参加国培、省培计划及其它培训活动。教师撰写论文150多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2篇,汇编教研材料集5本,出版教师专著1部。有28位老师分别获省、市、县级奖励,有52位教师在各级的课件、讲课、论文等评选活动中获奖,在全县督导检查中被评为校本培训先进单位等。由于我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5年中考,出现了2名中考状元。
"教、学、思合一"在东辽县推广后,教师反映:此做法符合实际、易于操作、效果显著。笔者在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申报的"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开放语文的实践探索"评为吉林省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部分省市推广。"教、学、思合一"的教育教学成果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三等奖,在颁奖会上得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晓娅的高度赞扬。作为东辽县四星级名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尤其在教育管理领域,成立"东辽县王永明语文名师工作室",培养青年教师,提炼成长规律,总结出"三段九步教师成长模型",主持的"东辽县王永明语文名师工作室"荣获"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称号,本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先后培养青年教师50多人成为教学骨干,其中名师工作室成员牛丽娟成为吉林省教学新秀,贾元红评为吉林省教学精英,对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教、学、思合一"只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还要通过其他形式,如:建立区域内学科教研网,拓展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的空间,成立民间教师成长联合体,打造教师自主成长、自我发展。当然,这一成果还在进一步打造与探索中,还需要专家的批评指正,以期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赛,李光君。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策略[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6(03)。
[2]吴成德。在教科研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科技信息,2011(06)。
[3]王永红,董文辉。如何避免反思能力浅层化[J].内蒙古教育,2008(08)。
[4] 史金霞。教学反思引领教学成长[J].教学创新,2007(09)。
[5]朱煜。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4(03)。
[6] 周艳。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7]李广达。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J].辽宁教育研究,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