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幼儿逆反心理造成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作者:黄璜
发布于:2020-03-07 共2206字
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第三篇:幼儿逆反心理造成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摘要:指出了幼儿逆反心理是幼儿成长阶段的必经过程,属于正常现象,分析了幼儿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 逆反心理; 原因; 应对方法;
 
  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心理中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1]。很多人普遍认为,逆反心理只在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男少女身上普遍存在,然而,现实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逆反心理,只不过逆反心理,对不同性别、性格和年龄阶段的人群,表现强弱差异不同而已。对处于3至6岁的幼儿而言,其逆反心理有着独特的表现。在我们周围,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的抱怨,“哎呀,我小孩不知怎么了,越大越不听话,我们说东他就说西,我们不要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这种情况正是幼儿逆反心理的开端。
 
  分析造成幼儿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笔者经过多年的幼教实践,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期逆反心理是幼儿成长时期的必经阶段
 
  幼儿的成长一方面表现为生理的发育,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心智的发育。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的增强,开始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眼前的未知世界,并且随着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对父母的要求和指令不再一味地接受,变得具有选择性,也即开始学会说“不”,而这种选择性正是幼儿自我意识增强和创造性提高的正常表现。因此,幼儿期的逆反心理并不可怕,家长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烦恼不已,因为这正是幼儿心智发育正常的表现。幼教专家认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幼儿成长的标志,父母眼中的“逆反”行为,对幼儿来说却是他们迈向自立的人生第一步[3]。
 
  2. 幼儿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幼儿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里,幼儿通过图书、电视、网络以及父母的交谈等所获取的信息量比我们幼儿时期要多得多,因此他们表现得对新鲜事物更加敏感,充满了好奇心。然而,有些父母对幼儿的这些言行进行限制或者禁止,因为有些父母对幼儿不断地问重复的问题或者他们无法回答的问题而感到厌烦,或者因为幼儿损坏了家庭财物而生气,甚至打骂幼儿。事实上,家长的这种行为,限制了他们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幼儿自由发展的权利。而且有些事物被禁止后,反而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各种猜疑和推测,甚至寻根究底,久而久之,幼儿必然会形成逆反心理。
 
  3. 家长缺乏对幼儿的足够尊重
 
  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如何正确去爱,不少父母对幼儿的爱更多的是表现出私有或者支配,他们试图把幼儿的每件事情都安排好,或规定好,却忽视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主观意愿和选择。即使是幼儿,他们也有自尊心,也希望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赞许,也有自己独立判断和选择的需求。当然,幼儿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对正确和错误的判断能力尚不具备,很多事情并不能自行判断和选择,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但是完全的包办代替,或者强行要求,只会严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甚至自信心,导致幼儿的逆反心理不断滋长。
 
  4. 父母缺少和幼儿的有效沟通或说教过度
 
  幼儿在刺激物强度过大、容量过多、机械重复次数过于频繁的情况下(如父母的反复说教)比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又称为“超限逆反心理”,指的是外界刺激超过人的忍受限度之后产生的逆反心理[5]。如果幼儿长期处于这种说教环境中,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而即使明明知道家长说得有道理,但他们也不乐意听,不愿意改。
 
  5. 过分溺爱和过于严格的两种极端表现是造成幼儿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父母对幼儿的爱,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现实,其一是过分溺爱。长此以往,幼儿容易形成自我、自私、我行我素的性格和行为,而一旦有些要求无法满足他们时,便会大哭大闹不止;另一种是过于严格,家长式的专横作风容易引起幼儿产生对立的情绪,进而形成叛逆的性格,造成亲子关系紧张[6]。因此,父母的这两种极端表现对幼儿的性格养成和行为规范都有不利的影响。
 
  幼儿的逆反心理虽然有利有弊,但是过分强烈的逆反心理容易造成儿童的心理缺陷,而且会给家长带来很多烦恼,因此,正确对待并科学处理幼儿的逆反心理现象是我们教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师和家长应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法,正确对待,合理引导。
 
  (1)正确对待幼儿的逆反心理,合理引导;(2)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宽严适度,让幼儿有所适从;(4)学会冷处理;(5)根据幼儿个体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寓教于乐;(6)老师和家长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辉.浅幼儿的逆反心理学[J].学前教育研究,1998,(1):16-17
  [2]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200
  [3]文其云,方方.幼儿逆反行为的分析及应对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153-153.
  [4]王曙光.如何面对幼儿的四种性格缺陷——关于任性、自卑、逆反、依赖的矫正思考[J].家庭教育,2004,(Z1):23-25
  [5]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J]探索,2000,(5):54-55
  [6]张朝凡.幼儿逆反心理的形成及其教育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0,(2):99-104
  [7]董淑珍,蒋波.对幼儿逆反心理的反向思考[J]教育导刊,2002,(Z3):54
  [8]伦秋风,伦健娜.幼儿“逆反心理期”的正确对待[J]科学之友,2006,(6):82-83.
  [9]尤登星.浅析幼儿的逆反心理[J]教育导刊,2006,(6):27-28
  [10]李丹.对顽皮幼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1):201-205
点击查看>>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原文出处:黄璜.幼儿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9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