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工业建筑节能的激励性政策探究
【第一章】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优化探析绪论
【第二章】激励政策理论基础及工业建筑特殊性
【第三章】国内外建筑节能激励制度的启示
【第四章】我国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工业建筑节能经济促进政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工业建筑节能发展政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面临全球化的能源危机,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Club of Rome(关于未来学研究及研讨全球问题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1972 年出版的第一部研究报告THE LIMITS TO GROWTH,让世界明白,能源以及其他我们生活必须的资源是无法再生的,无限制的使用,会导致我们最终耗尽所有的资源,人类的发展也将走道尽头。今年来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我们应该更加意识到节能的紧迫行。因此,全球范围内,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的传统型经济早已不被提倡。节能经济,才是我们能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
工业建筑发展的过程漫长悠久,但往往人们关注的是工业建筑在技术层面的可使用行及合理性,其舒适以及工业建筑节能往往不是设计、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侧重点,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在改善工业建筑使用舒适度的同时带来工业建筑能耗的增加的问题。中国的工业起步较西方国家完很多,工业建筑,如:车间、厂房、库房等,功能单一、形式简单,仅以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为主。同时因为该类工业厂房高度高、跨度大、对室内环境的维持要耗费相对普通建筑数十倍的能源。另一方面,工业建筑不同于房地产行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的主管部门及机构都不一样,要求每一个行业或类型的主管机构制定出适用于本行业类型的建筑节能政策存在的困难较多,政府也无法对该类部门统一作出要求。我国现有节能技术多为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但工业建筑领域内,仅改善建筑的维护结构带来的节能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工业建筑节能必须对厂房厂区的整体布局做出优化,多利用生产余湿、余热等多种方案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新型设备、技术的研发与采用也是工业建筑节能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针对高大空间采暖及制冷的新型环境控制技术少之又少。而这些问题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科研水平不够高,同时也因为工业建筑节能在目前还不被社会所全面认同,参与者缺乏主动积极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好的市场经济调控以及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在我国,关于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关于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以及强制性政策也有成型的相关条例。但由于工业建筑本身的行业特性,一般的政策条文有时难以在工业建筑范围内发挥长期、有效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市场经济特性为出发点,结合既有建筑节能以及经济激励机制设计的研究,通过分析工业建筑自身特性以及以往经济激励政策在工业建筑领域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尝试对我过的工业建筑节能工作在经济激励政策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从而填补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的空白。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工业建筑建设及使用周期短,初期投资高,工业建筑节能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投资人缺乏为了降低工业建筑运行能耗而提高初期投资的动机。而相反,往往为了节约初投资,而更大地增加了工业建筑运行能耗。而整个社会的能耗也因此加大。另一方面,工业建筑本身存在生产产品的不同、工艺要求不尽相同的独特之处,因此无法以一个统一节能标准来衡量及要求,不可能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随意性强。以上是工业建筑节能最大的阻力。
虽然工业建筑的建筑能耗占工业能耗比重没有一般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大,但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加上我国工业生产消耗能源之大,工业建筑能耗的数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工业规模的继续扩大,工业建筑能耗仍有巨大的上涨空间。早日意识到工业建筑节能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前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有利于我国发展过程中能耗控制,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模式走的更远,同时可以保护环境,改善我们亦即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本文的研究如果能为国家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或有参考价值的观点,那么本文的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主要现实意义在于:
(1)利于推动开展工业建筑节能工作。目前,采用节能措施的建筑初期投资都高于不采用节能措施建筑,因为采用节能方案会导致初期成本增加,所以光依靠市场规律的作用,是难以达到对该领域的最优资源配置。但是仅仅的强制性政策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总有漏洞可以钻,这种情况下,激励政策的效果会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补贴、融资、信贷和降低税收等优惠政策。提高了参与者节能意识与主动性,从经济效益上给予更多激励才是行之有效的最好方法。
(2)可以推动新节能技术的开发与使用,达到改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效果。经济激励政策是指引方向的指路牌,但是好的节能技术才是节能工作的根本,在经济激励政策的刺激与引导下,技术人员、商家、投资人等才有更强烈的愿望来研发、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技术,有更多节能技术作为支撑,建筑节能工作才能走出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的束缚,建筑节能工作自然而然的会大范围、自主性的开展起来。
(3)可以实现能源节约,带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集中面临着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不仅有助于鼓励全社会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进而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利益的驱使作用,引导一部分企业从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节能环保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富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
1.3 建筑节能及经济激励政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建筑节能一般技术措施
(1)维护结构改善措施:维护结构改造是目前最普遍、最简单的节能措施。通过改变建筑物外维护结构材料的保温性能以及减少门窗比和透风率以提高室内环境的封闭性,从而减少维持环境温度湿度所消耗的能耗。曾经美国、欧洲等科技先进国家建造的建筑物的保温系数可以达到 90%以上,几乎没有热量散发,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室内空气质量的下降,长期居住在这样的房间里的人都因为长期呼吸低质量的空气而患上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并发症。我国已经对于墙体及屋面等维护结构有许多强制性规定,目前建造的房屋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强制性的通过节能计算,不通过节能计算的设计是不允许进入实施阶段的。
(2)热湿回收技术:一般建筑的空调系统可通过热湿回收技术减小新风与排风之间的热湿差,也就是利用热湿回收系统(排管、透平轮等)使引进的新风的热湿值更接近与室内要求的环境温度,此类技术初期增加成本高,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其最大阻力就是设备为全部国产化,过于昂贵,性价比低,成本回收时间过长,需要强大的政策支持。
(3)辐射供暖/制冷技术:相对与传统的对流传热与强制对流传热,辐射供暖/制冷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温度调节方案,尤其适合工业厂房、车站、商场等高大空间内采暖/制冷的方案,在美国及欧洲各国已经广泛被采用,但在我国的推广过程中因基础设施、能源类型、技术标准及消费认可度等原因,尚未大面积推广。
1.3.2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动态
(1)建立了基本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目前,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备案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已经接近 5000 个,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很多建设标准涉及到了民用建筑项目、城镇建设项目、房屋建设、工业建筑等项目,例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等。这些建筑标准有效地保障了民用建设项目节能性。在节能区域性建设方面,建设部从制定《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结合全国各地区域气候和季节特点,制定了广泛覆盖的全国性民用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准的内容从采暖改造、节能改造到外墙保温施工、照明技术改造等等,包含在建筑项目节能性能的设计、规划、施工和验收的全过程。民用建筑节能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能技术的创新性不断提升,节能技术已经由传统的节约能源向能源可持续利用转变,很多新型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源等等都被应用在民用建筑节能领域之中,初步实现了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延伸和拓展。从这个意义来说,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没有进行统一。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制定工作相比,目前我国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尚未实现标准的统一。很多设计到工业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之中。现有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都以行业性规范为主,散见于相关行业的总体建筑技术标准和规范之中。例如《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中对于医药企业的建筑节能标准进行了规定,包括医药生产设备安装、厂房建筑、供电、供水、供热系统建设等等。在该建筑标准中,建筑节能要求都是描述性和定性式的规范,并没有大量的可操作性的量化标准。再如《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中针对石油企业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用能进行了规范,并对于增强油库的隔热能力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其他诸如机械制造行业、水泥生产行业、钢铁加工制造行业等等的行业标准中也都有相关的节能定性或定量标准,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工业建筑节能标准规范。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着手研究相关问题,并在主要的工业行业领域中将相关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归纳和整理,争取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
1.3.3 经济激励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般经济激励政策应同时具备以下四条基本要素:
(1)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提高经济效率是经济激励政策最根本的目的,政府通过一些财政税收的补贴以及其他宏观调控的手段以经济激励政策的方式对市场消费进行引导,减小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距,以解决诸如节能经济、环境污染之类的外部性问题。提高各体收入是经济激励政策的方法或者手段,提高社会收益才是经济激励政策的最根本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任何一方面的却是,都会是经济激励政策失去作用。
(2)减少不公平性:经济激励政策应对的问题都是具有外部性的问题,例如节能、环保,这些问题如果单单以强制性条例去约束,会造成参与者主动性不强,同时必定存在个别个体钻空子的请款,只罚不奖的政策对于服从管理、遵章守法的企业相对与投机取巧的企业付出更多而没有回报,有失公平。而经济激励政策是强调对先进个体的奖励,在这种机制下,根据相关政策投入的越多,得到的回报与实惠也越多。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等手段向某些群体实行倾斜性的收入再分配,从而增进社会公平。
(3)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在激励某种行为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整体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不能违背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以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在鼓励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失业和降低通货膨胀的大原则。
(4)执行国际经济政策:经济激励应注重国际化因素,减少地方保护和其他的贸易壁垒,保护全球经济环境,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达成共识,开展多项交流与合作。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内容展开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探讨:
(1)制定经济激励政策的根本原因以及经济激励政策相关基础理论站在经济学角度,引入建筑节能经济的外部性以及市场失灵两个概念阐述建筑节能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得出单纯的市场经济下是无法驱使人们自发的进行建筑节能活动的,必须予以强制性政策干预及经济激励政策引导的结论。再通过阐述强制性政策干预在工业建筑领域内的局限性及不足来突显出经济激励政策制定的全面性以及重要性。
(2)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使用范围根据工业建筑及工业建筑节能的自身特点,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周期、带来的边际收益、节能措施给建筑物投资初期带来的成本增加来区分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主要面对的主体,分析我们所制定的经济激励政策应该主要面对哪些类别的、哪些行业的工业建筑。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应当针对不同的主体及参与对象区别对待。
(3)引导激励工业建筑节能的政策研究从既有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研究出发,以具体经济激励政策在制定、执行、考核等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来反应出工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据此来提出工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制定的策略。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同时从技术的研发、工程的设计阶段就下力狠抓,并且对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予以渗透节能经济激励的概念来引导消费,促进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强政策实施走向、提高公众节能意识。使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够达成应有的效果。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系统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工业建筑能源消耗情况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现阶段工业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负面影响等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建筑节能激励机制构建情况的对比分析,推论得出我国构建工业建筑技能激励机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对比法结合类推的方法通过系统对比中外构建工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诸多措施的优劣,为我国提供参考。同时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制定和完善我国相关政策措施的措施。
(3)辩证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对于工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的制定问题,不同的国家根据国情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际标准模式。但是在制定建筑节能激励机制的方针原则问题上,还是有一致的标准可循。我国在制定和完善建筑节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现成模式和经验做法,而是要在广泛学习、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并应当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标准。因此,需要对西方各国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进行辩证分析。
1.4.3 技术路线
(1)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学习有关“激励政策”相关理论。
(2)分析工业建筑的自身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工业建筑节能带来哪些阻碍。
(3)参考国外已有相关关于工业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并从中得到启示。
(4)分析工业建筑节能工作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5)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得出一些对工业建筑节能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