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瓦当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构件,富有独特的东方美学意蕴,它既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见证着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演进。对于瓦当制作工艺的研究与梳理,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单纯工艺制作方法的讨论,更重要的是其工艺背后体现出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在不断的技术演进中所蕴含的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 瓦当; 制作工艺;
瓦当是筒瓦下端用以保护木构建筑屋檐椽头并起到装饰作用的建筑构件,它的发明与使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瓦当的发展既闪耀着劳动人民创造智慧的光芒,也见证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变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缩影。瓦当在西周就已经出现,到春秋时期逐渐普及,及至战国、秦汉达到制作使用的高峰期,尤其在汉代,瓦当纹饰多样、变化无穷,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汉代以后,瓦当的制作逐渐衰落,花纹较为单一。到元明清时期,随着建筑形式的演变和要求,瓦当的生产和使用数量更加减少。
瓦当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研究的不仅仅是它所体现出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审美意蕴与文化内涵,它的制作工艺更体现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在不断的技术演进中所蕴含的文明的发展。
制陶工艺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水和土的糅合与火共舞,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通过化学变化使一种物质属性产生转换,改造成为另一种物质的技术手段,这是人类改变自然界天然物质的成功开端,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根据最新考古发掘提供的资料,中国境内多处遗址包括陕西宝鸡桥镇、神木石峁、延安芦山峁、山西襄汾陶寺和甘肃平凉乔村、蒋家嘴、硷头等遗址,均陆续发现了庙底沟二期文化到龙山时代的瓦。据目前所知碳十四测年数据,芦山峁遗址的瓦是中国境内迄今所知年代最早者,距今4400-4200年之间。芦山峁遗址出土的瓦主要有槽型板瓦和筒瓦两种,槽型板瓦应该是屋顶平铺的仰瓦,而筒瓦应该是覆盖两列仰瓦缝隙的覆瓦,二者组合使用,组成屋顶排水的建筑材料。说明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建筑上就已经开始使用瓦等陶制材料,这使得建筑物的坚固程度大大增加,为大型建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到了西周时期,大型建筑遗存上已经普遍使用瓦作为建筑材料。瓦出土数量的增加和种类的丰富,都表明这一时期制陶技术的进步。
从出土资料看,早期瓦当的胎质多为较为粗糙的泥质灰陶,也有少量属于泥质红陶或者泥质黄灰陶,有半圆形和圆形,多为素面,少部分有简单的纹饰。从结构上看,瓦当与筒瓦连接在一起,位于筒瓦较窄的一端。春秋时期筒瓦和瓦当的一端还出现了瓦榫头,它的作用在于使筒瓦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同时也可以使屋面上使用的筒瓦看起来比较统一、平整。总体而言,瓦当的制作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当面及边轮。
主要制作步骤是:(1)先用圆形有厚度的陶泥饼来制作瓦当当面,其上手绘或者模印纹饰。其中模印花纹需要使用瓦当范,范面花纹与瓦当当面花纹凹凸情况相反。材质一般为陶质或者木质,陶质瓦当范坚固耐用,木质瓦当范模印出来的花纹较为舒展。使用时先和制好泥料,然后将泥料制成泥饼,再将泥饼按压嵌入瓦当范内并使之充实无缝隙,随后在瓦当背面切削或者补泥使其平整,等稍干之后将瓦当范与瓦当分离。为了减少黏连,使分离顺利进行,瓦当与范之间会有隔离措施,如撒入草木灰或者使用麻布等。并且瓦当范在制作时常常使内璧稍稍外敞,便于瓦当与范的分离。瓦当范的使用缩短了生产时间,大大增加了瓦当的产量,而且生产出来的瓦当整齐统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2)采用泥条盘筑法在已经装饰好的瓦当周围塑造边轮。目前出土的瓦当有的有边轮,有的无边轮,无不边轮的当面制作省去了第二个步骤。约到西汉中期开始,瓦当的当面与边轮制作不再分开进行,而是使用瓦范一次成型。筒瓦也通常只做一半,不再使用切割的方法,这样的方法简化了制作过程,使当背光滑平整,不再出现切割痕迹。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别使得不同时代的瓦当在形状上出现了细微的差别。比如秦代瓦当的边轮较狭窄,因为主要为手制,故边轮宽窄并不均匀。而汉代瓦当绝大部分因为模制的原因,边轮均匀整齐。
(2)制作筒瓦。
筒瓦的制作大概分为几类:一是手制,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制成,不使用内模具,制作不是很规整,通常表面拍印绳纹做装饰,这种多见于早期。第二类主要使用模具,采用泥条盘筑法,使用内模。内模由微带弧度的数条木棍或者表面呈弧形的厚木条对接成圆柱形组成。处于方便脱模的考虑,内模与制作筒瓦的陶泥之间需要使用麻布等材料衬垫,最早还可能使用一些植物纤维等作为衬垫,因此出土的筒瓦凹面上常有麻点或者布纹出现。除泥条盘筑法以外,也会在内模上使用泥片,泥片有一定厚度,相互叠压,工匠用手将泥片之间压紧捏实,使接缝处完全融合,如果这一步处理不好,在晾干或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裂隙或者断裂。
无论手制还是模制,在泥坯稍湿润时还需进行拍打,此时内模还没有去除,能起到支撑作用,拍打时不会使泥坯变形塌陷。拍打使用的工具一般为绳纹的滚轮或者绳纹陶拍,会在筒瓦表面形成纵向连续或者交错的绳纹装饰。拍打之后再对筒瓦凸面采用手抹和使用较平整圆滑工具等方法进行修整。取出内模后,再修整筒瓦的凹面,这样做主要为了使连接缝隙黏合更为紧密,避免开裂,同时也可以使瓦壁厚度比较均匀。有时为了增大凹面的摩擦力,使其不易从建筑物上滑落,还会刻意在上面拍打凸点等纹饰[1]。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出土的筒瓦还会在瓦头和两侧外壁附加花边式泥条堆纹,用以加固瓦的边缘。陕西扶风周原召陈西周宫殿建筑遗址还出土了带有锥状钉的筒瓦,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瓦筒相应部位打上一个圆形孔,将瓦钉根部植入圆形孔内,再将根部和瓦壁抹平粘接。
(3)连接瓦当与筒瓦。
瓦面与筒瓦都制作完成后,由于瓦当与筒瓦相连的特殊性,因此其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三类:(1)先制作好瓦当,然后在瓦当背面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筒瓦,然后用绳子、竹片、木刀等工具趁泥坯尚未干透时从筒瓦另一端开始,将筒瓦及端头的瓦当均匀纵切为两半,这种方法适用于半瓦当的制作。另一种切割方式是从筒瓦另一端平均纵切,切至当背时改为横切,去掉一半筒瓦,瓦当保留为完整的圆形。或者先从当背开始横切,然后再均匀纵切,去掉一半筒瓦。切割的制作方法会在当背上保留有清晰的切割痕迹。从出土资料来看,这种工艺技法主要使用在西汉中期以前;(2)瓦当与筒瓦分别制作,然后将筒瓦与瓦当相连接,最后再进行切割,这种方法制作的瓦当背面也会有切割痕迹。从出土情况看,秦到西汉初期这段时间此种工艺方法使用较多。这类技术制作出的瓦当由于当心套接于筒瓦之中,因此筒瓦的前端被当心稍稍撑大,因此瓦当外廓前沿的直径会大于后部的直径;(3)瓦当和筒瓦分别制作,筒瓦切割好以后再与瓦当相连接,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瓦当无切割痕迹。这种技术主要从西汉中期开始,将生产过程进行了简化。
(4)修整。
由于瓦当制作工艺中有很多瓦当与筒瓦分开制作,然后再进行连接的情况,所以当二者连接以后需要对接合处进行修整。据出土瓦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修整方式:(1)使用刷子等工具将当背以及瓦当和筒瓦连接处抹平;(2)为了使筒瓦和瓦当接合更为牢固紧密,同时也因为一部分使用的筒瓦内模由厚木条或者木棍对接成圆柱的组成,垂直放在当背制作筒瓦时稳定性较差,所以需要将筒瓦模具用力在当背按压,当背因此会留下凸起及环绕凸起的凹槽,这样就需要将当背拍平,最后用刷子等工具将接合处抹平。
(5)晾干与焙烧。
以上工作全部结束后,将制作好的瓦当放在通风干燥处晾至八九成干,然后在入窑烧制。经高温焙烧后,材料变得坚固耐用。
从出土瓦当来看,汉代的瓦当制作工艺就已经非常成熟,出现了标准化生产。汉以后随着陶瓷烧制技术的进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用陶继续得到发展。这一时期陶场众多,规模较大,陶器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尤其北魏时,建筑用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筒瓦凸面上花纹已经很少见,多为素面无纹,凹面多为布纹。此时早期的云纹、人面纹瓦当胎质较为粗糙,厚度较薄,边轮不规整,宽窄不一。后来的兽面纹、莲花纹瓦当胎质较细腻,质量大大提高。材质主要为灰陶,呈灰色或浅灰色,尤其宫殿建筑使用的瓦当,制作较为精美。从工艺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制作延续了来自于战国秦汉的工艺传统,在制作过程中有细微的工艺区别。例如在很多瓦当制作完成后,工匠会在当背上刻出一个半圆形凹槽,凹槽宽度大约为1~2cm,其作用是用来套接制作好的筒瓦。筒瓦套接进凹槽以后,再在缝隙间塞入泥片捏紧拍实进行加固。筒瓦凹面与瓦当的结合处因为处于内侧,使用时扣在屋顶不易看到,所以此处加固的泥片较多,常修整成斜坡状。另外从出土瓦当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瓦当的当面与边轮属于二次制作,并非使用模制一次成型。并且边轮的制作往往放在瓦当与筒瓦对接完成以后,这样的做法使得边轮正好与筒瓦的前端紧贴,并且边轮稍宽,与筒瓦和瓦当当面看起来更为和谐整体。
值得注意的是,北魏时期在建筑用陶方面已经使用琉璃瓦,主要用于宫殿建筑,为元明清时代琉璃瓦和瓦当的颜色丰富以及大量使用做了技术性铺垫。宋代琉璃瓦的制造和使用更为成熟,《营造法式》中就详细记载了琉璃瓦的制作材料及方法[3]。
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艺术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型宫殿建筑的技术手段及装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此时的瓦当以莲花纹为主,兽面纹也仍然在使用。除了泥质灰陶为主的瓦当外,还有少量红褐陶瓦当。平面皆为圆形,胎质较细腻,基本使用模制,部分瓦当还经过了打磨磨光处理,因此表层呈现出一定的光泽感。此外这时还产生了一种新的瓦当品种———琉璃瓦当。琉璃瓦当主要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上,与之前的瓦当相比,不仅色彩更为丰富缤纷,而且也具有十分优良的性能,具有强度高、平整度高、吸水率低、抗冻、耐酸碱腐蚀、不易褪色和风化等特点。琉璃瓦当在制作工艺上多采用二次烧成,在瓦当坯制成之后素胎先入窑烘烧,然后施釉,再入窑低温烧制而成,烧成温度大约为800℃~1000℃。所使用的釉料为生铅釉,再配以长石等,用铅丹做助溶剂,用金属氧化物的锰、铜、钴、铁等来做着色剂。施釉的方法有主要有浇釉和浸釉两种,对于技术有较高的要求。釉色主要有青、黄、绿、紫、蓝几种,有单色的,也有几种颜色混合的。琉璃瓦当所用的特殊的釉料使得它具有光华闪耀、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装饰效果,与雄伟的建筑相得益彰,丰富了建筑色彩,增加了建筑的华丽感。
到宋元明清时期,建筑用陶中瓦当的使用虽然也比较普遍,但是其装饰功能开始逐渐退化,瓦当体积也变得比较小。在制作工艺上基本沿袭前代,只是在个别生产步骤的操作上具有细微的差别。琉璃瓦当在这一时期大量地生产和使用,尤其从明代开始,琉璃瓦和瓦当的使用超过了以前各个时期,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皇家的宫廷建筑以及庙宇寺院大量使用琉璃瓦,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清代。除了传统的泥质灰陶瓦当与琉璃瓦当之外,这一时期有些建筑物上还使用了金属瓦当,金属瓦当从材质上看主要有抹金瓦当、黄铜瓦当和铸铁瓦当,应用并不广泛,主要用在皇家园林建筑和寺院建筑上,通常搭配在铜片上包裹赤金的金瓦、铜胎鎏金瓦等一起使用,映光之下,辉煌富丽,气势宏大。
如果说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乐章,那瓦当就是乐章中闪亮跳动的音符。在这些浸染了苍凉岁月痕迹的瓦当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千千万万个无名工匠的心血与智慧。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瓦当也见证着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演进,诠释着东方美学的独特意蕴。
参考文献
[1] 蔡彦,腾铭予.战国汉初瓦当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
[2] 考古学报.2017(3):360.
[3] (宋)李诫.营造法式.中华书局,2006,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