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表皮材料视觉特征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19 共37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建筑表皮材料视觉特点探究
  【第一章】建筑表皮材料视觉特征探析绪论
  【第二章】建筑表皮视觉表现力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1】通过材料的视觉要素进行变化
  【3.2】通过建构手法来改变建筑表皮材料的视觉表现力
  【4.1 - 4.3】玻璃、混凝土及石材视觉特性及优秀案例分析
  【4.4 - 4.6】金属、木材及砖石视觉特性及优秀案例分析
  【5.1】改变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的具体创新手法
  【5.2】有助于建筑表皮材料视觉创新的理念
  【结语/参考文献】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艺术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我国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建筑的形体、空间布局、体量关系等要素来讲,建筑表皮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不太被重视的因素。然而,近些年来,尤其是在我国,建筑师在建筑密度较大的城市中进行建筑设计时,在地块地形限制,各种规范的约束及开发商"寸土寸金争取最大容积率"的商业要求下,经常在建筑形体上无法"施展拳脚",而不得不做出形体相对普通的建筑。这时,建筑表皮在对建筑视觉效果方面的天然优势就凸显了出来:由于它只存在于建筑表面的一层,所以受外界地形、容积率等约束较小。又因为它像衣服一样存在于建筑的最外面,所以如果建筑表皮设计的好,不但可以取得优秀的视觉效果(图 1.1),而且可以节约能耗。再加上它相对于不规则建筑形体而言,具有低风险、低造价的优势,所以建筑表皮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并出现了很多创新。

  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整体上对建筑表皮材料的创新不足,大多数建筑师习惯于使用在产的、常用的表皮材料,当然,这样做有很多实际的好处,比如成本低、风险低、材料易获取、表皮材料的施工也相对简单。但是,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在建筑表皮材料方面的创新,造成了我国建筑表皮材料在材料使用上单一乏味、搭配手法贫乏单调、缺乏对建筑主题呼应等状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以下我们将从我国建筑表皮同质化与低技化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
  
  1.1.1 建筑表皮严重同质化

  从我国国际性的大都市,到偏远地区的山村;从耗资数十亿元的摩天大楼到农民的自建宅基地,建筑表皮的严重同质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业主方面审美素养不高,对设计方案胡乱改动,造成最终建筑无法体现设计方水平的原因;也有施工方施工水平不高,建筑表皮在建造时施工工艺落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也有因为建筑资金压缩过于严重,无法使用合理材料造成的建筑表皮同质化。但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设计方没有创新动力,懒于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所致。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建筑表皮严重同质化是以上因素造成的、难以避免的必然结果。

  首先我们在研究"同质化"的同时,不妨研究一下它的反义词"多元化",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或许能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问题的根源所在。

  "同质化"定义为:建筑的形式、外观甚至建造理念与施工工艺都非常相似,只有少部分有些许变化,但整体上给人的印象大致相同。

  而"多元化"是指建筑中建筑形式、建筑文化、建筑理念具有根本性的不同,比如建筑中的地域性,解构主义等。

  从这一对反义词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基于同一理念下的建筑也不是肯定会同质化,比如生态建筑、绿色建筑都是以节约能耗为最终目的,但由于方法工艺表现手法的不同也丰富多彩。

  我们还发现,多元化与同质化是建筑发展中一直存在的两个方面,同质化促进了一个建筑理念的普及,而多远化则催生了新的建筑理念。从概念上对二者有了了解之后,我们回头再看二者在我国建筑表皮发展上的作用。

  首先,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快速促进了建筑的发展,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技术落后,建筑研究也与西方国家的实力相差很多,借鉴西方的经验,学习优秀案例无疑比闭门造车更具效率。而近几年中国到处大兴土木,惊人的建造速度是以往建筑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巨大的建造量与相对较短的时间的双重压力下,似乎中国建筑的同质化也在所难免。但是,是不是基于上述的原因就要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任何事情都有度,我国的同质化显然已经超出了合理的"度"的范围走向了极端。严重的同质化只会让人审美疲劳,处处大同小异的建筑会让人觉得沉闷枯燥(图 1.2)。所以,当今的中国,需要的是建筑的多元化。

  我去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建筑表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偏偏是那些由质感粗糙的原生性材料所建造的建筑。这些建筑也没有夸张的造型,但面对四处千篇一律的外墙瓷砖表皮,它独特的质感马上就吸引住了我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些原生性材料天生就带着很强的自然气息,并由很强的亲和力,当你看见它就想伸出手去触摸它,感受它。那些常见的瓷砖与它相比,就像是一些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生气的物体,我感觉不到它们的语言,甚至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它们没有地域特点,没有人文传承,没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建筑表皮材料严重的同质化使很多建筑失去了应有的表现力,这在如今的中国,是建筑师们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1.1.2 建筑表皮普遍低技化

  这里说的低技化并不是说技术的简单,也不是说建筑中"低技派"派别,而是指建筑表皮的设计理念浅薄,缺乏细部推敲,施工粗糙野蛮等。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还是建筑师对建筑表皮的研究不够,思想意识懒惰,不想创新,以赚钱为目的,对自己的作品不尊重。

  环顾我们周围的建筑,与建筑形体丝毫不搭的建筑表皮材料被随意的贴到墙上,施工工艺粗糙不堪,材料搭配衔接更是没有章法,还有那些没有经过认真配比的恶俗颜色或深或浅的出现在建筑的表皮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视觉污染(图1.3)。这些建筑表皮从设计时就没有得到建筑师应有的重视-建筑表皮的材料没有经过实际比对,没有经过小规模建模实验,而仅仅通过计算机渲染时,软件库中所带的贴图材质来决定。我曾亲眼见到一个建筑师在渲图的时候让渲图员顺便帮他选择建筑表皮材料并进行渲染,而这个渲图员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选择完毕!

  这是个怎样的建筑表皮材料选择过程,要知道建筑表皮可是占到建筑视觉传达的70%以上!即使是卒姆托、坂茂、隈研吾等久负盛名的建筑界大师,在选择材料时也是亲自对材料反复比对,去材料加工厂不断考察,在施工时更是严于监督,不让建筑表皮的表现力因为施工的原因而出现瑕疵。这样的投入与精神才能真正的了解材料的本真属性,才能创新出材料的新工艺,才能设计出真正优秀的建筑表皮。而我国的建筑师,先不说能力,单是对建筑表皮材料的付出上,就已经"低技"了。没有对建筑表皮材料研究付出时间,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就无法透彻了解,再加上材料商妙语连珠的推销与各种行业的潜规则,一个建筑的表皮材料就这么荒诞的被选定了。

  有很多外国建筑师说中国的建筑师非常大胆,敢于拿实际项目做实验。我想他们是在说中国的建筑师对业主极度不负责任,缺乏最根本的职业素养。自己在对一个方面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去做仔细研究,就敢拿别人或者公共的巨资去建造,去实验。这样的心态,肯定会产生许多垃圾建筑,其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还有就是建筑表皮在施工过程中表露出来的低技。安藤忠雄曾说中国当代建筑很难有值得推敲的建筑细部与构造,这句话说的一点不为过。国内施工企业长期处于低技化状态,而且顽固不化,这种顽劣不仅仅体现在施工的技术上,还体现在从管理层到具体施工人员的心态上。在国内,衡量一个项目经理的主要"能力"似乎并不是他可以把工程建造的多么优秀,而是他推诿扯皮,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把原本不合格的工程在验收时想办法通过验收等歪门邪道上的能力。这种心态的产生有个人,乃至一个群体思想上的劣性,但也有整体的政策偏颇。同样的价钱,如果把一个项目给一个负责人的施工企业来做,他可能所得利润微薄。而给一个不负责的施工企业来做,他则可能赚的盆满钵盈。说到底,还是建筑施工市场监管不到位,用心做,按规范施工的企业由于成本相对太高而没有竞争优势,最终不得不倒闭或者被迫降低施工标准。

  通过以上对我国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表皮材料在整体上还处于一种初级的启蒙阶段-虽然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建筑表皮用材,但大多同质化严重且技艺粗糙,真正精致独特的表皮材料并不多见。抛去社会上的原因,建筑师对材料本身特性的不了解、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材料构造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认识深度不够等情况也是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所以研究建筑表皮材料视觉特征与美学的关系,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建筑表皮材料的视觉表现力进行深入分析调研创新,对发展我国建筑事业来说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方面。

  1.2 研究方法

  1、举例论证法: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研究由于是个视觉性的命题研究,所以本文在阐述观点与进行理论研究时会列举大量优秀的案例进行表述或印证。

  2、普通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材料的视觉表现力研究有普通的共性,但不同的表现手法或者不同的案例又会有它自己的特殊性。采用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的普通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会使研究更为全面透彻。

  3、实地调研的方法:正如任何理论都要联系实践进行不断验证,不断完善一样,任何建筑理论都无法脱离实际案例坐而空谈。建筑表皮材料视觉表现力研究是个非常直观的感受,仅仅依靠理论去推测是不行的,还必须不断的进行实地调研,用实践来不断验证理论,用实践来发展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检验过的理论才可以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1.3 论文框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