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据说是根据汉代末年发生在民间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唯美的爱情故事,不仅使很多人为刘兰芝的遭遇而感慨,更为焦母的蛮横而感叹。故事中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不为焦母所容而被遣送回家,自己决心不再嫁人,但是刘兰芝的家人逼婚,所以刘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听闻这个消息也吊死于树上。深究这个故事本源乃是封建婚姻制度所致,本文从封建婚姻制度的角度来解读汉代《孔雀东南飞》。
一、汉代母权的高高在上与出嫁女子低下的地位
诸多原因促成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的悲剧,例如刘兰芝兄长的逼婚、县令和太守的逼婚、罗敷的存在。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焦仲卿母亲与刘兰芝之间的婆媳关系。其中焦仲卿母亲高高在上的地位决定了她不仅可以训斥儿子同时可以指责儿媳妇,她的专横和独断直接促使了这场悲剧的产生。汉代母权的上升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西汉吕太后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夫妻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刘邦死后,吕太后执掌朝政大权长达八年之久;窦太后是景帝的母亲,她宠爱梁王,从而迫使景帝让梁王与太子享受同等的待遇,并且为了巩固其地位肆无忌惮地诛杀异性王,并且迫使汉武帝杀死很多朝中大臣。并且在景帝去世之后,作为太皇太后的她也曾经执掌朝政长达六年之久。因而民间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从而也非常崇尚母权。焦母作为焦仲卿的母亲一方面失去了丈夫,一方面过分依赖自己的儿子,由于心灵的孤独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子,从而对儿子产生了一种近似变态的溺爱。面对漂亮、贤惠、温柔集于一身的儿媳妇,她的爱显得有些单薄,从而老太太心中难免会有一种威胁感。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她开始对自己的儿媳妇进行打击甚至是迫害,因为焦仲卿的父亲与兄长都不在人世,因而焦仲卿的母亲就成为了焦家的核心人物,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对刘兰芝百般挑剔和刁难。
虽然嘴上说要为儿子娶东家的罗敷为妻,实际上罗敷真正娶到家里的下场恐怕与刘兰芝相差无几,因为焦仲卿的母亲嫉妒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儿媳妇这个职位,她想独自占有儿子的心胸是非常狭窄的。只要有儿媳妇在,她就不会停止自己的战争,她会去消灭一切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的障碍。
与高高在上的母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嫁的女子,这些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因为汉代的封建礼教用各种制度约束妇女的权利和行为准则,给这些出嫁的女子带上了种种枷锁,使她们失去反抗的能力和意识。在当时人们的意识里儿子娶媳妇首先是对父母对宗族的一种交待,其次才是自己的各种需求,在这种思想的束缚下封建礼教就赋予了父母挑选儿媳妇的权利,因而妇女毫无选择自由可言。
二、汉代的遣归习俗分析
女子嫁人为妻就应该以夫家为家,但是如果一旦离婚女子就必须离开夫家,在当时也叫做“出”、弃妻、休妻等。《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将刘兰芝遣送回家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焦仲卿母亲口中可以看出,在她眼里刘兰芝是一个不守妇女之道、举动无拘无束之人。但是通过解读《孔雀东南飞》可以看出即使刘兰芝被遣送回家也是有礼有节,无论是着装还是言行都非常得体。焦仲卿知道这件事情后企图上堂与母亲辩礼说“:我的妻子举止端庄,为何您不满意呢?”焦仲卿的母亲说“:姑嫂关系不融洽。”但是,刘兰芝离开时与小姑别,却是“泪落连珠子”,可见她不仅懂礼貌而且容易相处,否则也不会对小姑子恋恋不舍。刘兰芝回家后对母亲说“:女儿实在没有罪过”,可见刘兰芝自己心中也是一片委屈,回家不到十天就有县令和太守上门提亲,这也从反面说明刘兰芝是一位很守封建礼教的女子,否则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县令和太守再提亲。在汉代如果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没有丈夫的陪伴则会被认为是在丈夫家里做了错事而被遣送回家,这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刘兰芝虽然自己告诉目前自己没有过错,但是进出家门也是很惭愧,因为当时女子被遣送回家是件很丢脸的事情,家人都会因为此事而脸上无光。刘兰芝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女儿回来就问“: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母亲以为女儿不会有什么过失,因而看见女儿被遣送回来很是不解,并为之担心。但是听到女儿自己说自己并没有什么错误时候,一方面为女儿无错而欣慰,一方面为女儿遭受不公平待遇而痛心,但是作为封建礼教下的妇女刘母也是力不从心。
三、汉代的再嫁观念分析
从汉朝史书来看,汉代要求女子遵守贞洁,但却没有严格要求女子从一而终。在汉朝,皇帝和太子不嫌弃再嫁妇女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如:景帝的王美人就是先嫁给了金王孙生有一女后又嫁给了景帝并且生下了武帝;成帝也纳曾经侍奉别人的张美人入后宫;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在失去丈夫后独自生活,由于长期的孤独就私自接近董偃。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统治者荒淫,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保守贞洁没有非常强烈的要求。再例如,东汉皇帝刘秀身为东汉的皇帝,主动劝说守寡的姐姐胡洋公主改嫁,并为其寻觅了一个如意郎君,这个人就是东汉的大臣宋弘,但是宋弘非常珍爱自己的原配夫人,对皇帝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从而回绝了皇帝。虽然这件事情没有达到皇帝的目的,但是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皇帝对于改嫁这件事情也是非常默许的,甚至是赞同的。
王公贵族都这样承认这件事情,普通百姓更是对其比较放松。
卓文君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丈夫,守寡在家,司马相如弹奏了一首别有风韵的曲子,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文君也为司马相如的相貌和才能所倾倒,当夜就私自跑去司马相如的住地进行侍奉;朱买臣休妻的故事众人对其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批判,但是休妻后,他的妻子也进行了改嫁,而且后来的丈夫对其非常友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贞洁已经比较开放。从上可以看出刘兰芝再嫁在当时的社会上也是非常普通的“,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一个被休妻的女子竟然有如此多的媒人来提亲,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妇女再嫁是比较赞同的。但是刘兰芝由于与焦仲卿有约在先说“,黄泉下相见”所以选择自杀,并不是不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
四、婚姻之间的等级观念分析
刘兰芝称自己是出生乡野,这只是她的自谦之词。同时也是焦仲卿母亲用来抬高自己儿子身份的幌子,因为我们从后来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焦仲卿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吏,而媒人却说刘兰芝家里有宦官,虽有夸张之词,但是也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家世不比焦仲卿差,焦仲卿的母亲只是为了夸耀自己的儿子从而来贬低刘兰芝而已。刘兰芝开始嫁给一个小吏,但自从被遣送回家后,来提亲的都是县令和太守,在当时社会中县令的官位要比小吏高很多,而且所提的这些亲事都是第一次结婚。小吏与太守的差别正好说明当时的婚姻等级没有严格的限制,不同等级的人之间通婚是非常可行的。汉代的婚姻制度中对婚姻等级没有严格的限制,甚至宫中有很多皇后和妃子就是从女婢中选拔的。相反,汉代比较重视相貌和才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例子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司马相如只不过是一介书生,他家徒四壁,令卓文君心动的就是他的相貌与他非凡的才能。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送回家焦仲卿母亲所编的那些理由并不是真正的理由,实际上汉代并没有执行严格的婚姻等级观念。
五、汉代的愚孝之风分析
作为官府小吏的焦仲卿虽然在仕途上没有飞黄腾达、在家中没有抗争的勇气,但是他对爱情却是一心一意。在妻子遭受不公平待遇后,他没有抗争的勇气而是选择自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他自身的性格软弱之外,也有其不敢违抗母命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把孝放在了很高的地位,汉代崇尚儒学,而儒学的基本要求就是遵守忠和孝。汉代儒家大师董仲舒通过奏请皇帝得到允许后开始实行“举孝廉”制度,这个制度就是由各个地方官员推举各地有名望的孝廉之士进入仕途,这样孝与不孝不仅是做人的标准,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人能否被朝廷重用的标准。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汉代涌现出一些有名的孝子,例如江革和蔡邕。曹操也曾因孔融不孝而将其杀害,曹操作为一代奸雄诛杀孔融不仅有其政治上的因素,同时也有孔融不孝的原因,因为如果当时社会上不崇尚孝,曹操怎么会借不孝之名而将孔融杀害,曹操尚且尊重这种风气,更何况普通百姓。
这种环境下焦仲卿作为一介小吏更是不敢违抗母命,因为违抗了母命不仅落个不孝之名,同时也会丢失自己的小小的官职,这种愚孝之风促使了焦仲卿在对与错面前不敢正面抗争,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表达自己对刘兰芝的真心。社会上像焦仲卿这样的人非常多,《孔雀东南飞》只是这种现象的一个缩影,他们的退却和对自己幸福婚姻抗争的放弃,最终必然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场场婚姻悲剧。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白族长诗《青姑娘》与《孔雀东南飞》之比较[J].民族文学研究,2008(2).
[2]黄玲青《.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与思想意义新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8(1).
[3]田翠英.从《孔雀东南飞》看汉代婚姻法律制度[J].兰台世界,2006(16).
[4]付爱玲.孔雀哀哀向东南[J].西部大开发,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