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在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6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66例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50例,年龄18~60岁,平均(32.6±10.2)岁。患者病程为1~15年,平均(7.9±2.6)年。依照随机抽样方式将6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3例。
1.2方法
1.2.1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是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健康指导、基础性心理护理等。
1.2.2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语言及心理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1.2.2.1语言沟通护理人员在正式进行语言沟通时,需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信任。在沟通中运用积极乐观的话语,帮助患者建立康复意念。对于已有一定疗效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支持与鼓励,进一步提升其治愈信心。语言沟通中,要始终保持温柔、亲切及和缓的态度语气,便于患者更好地接受护理[1].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护理人员需告知基本病情与发病缘由,帮助患者增强社会适应力。
1.2.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自身先要怀有一颗温和亲善之心,不应轻视、嘲讽患者[2].充分了解掌握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增强心理护理的针对性,让患者充分拥有安全感,更加信任、依赖护理人员。要从患者角度,依照其心理状况制定好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计划,有效消除患者心理上存在的消极负面情绪,进一步提升其治疗信心。另外,对于患者的情绪变化也应加强关注,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心理状态对比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15.1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9.39%,存在明显差异(P<0.05)。由此表明,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能够获取到较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有效消除心理上的负面情绪,见表1.
2.2SAS、SDS评分对比经过相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值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对比两组患者评分值发现,联合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可见,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极为优良。
常规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t=12.1,P=0.036;护理前后SDS评分对比:t=11.6,P=0.039.联合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t=24.2,P=0.026;护理前后SDS评分对比:t=24.3,P=0.023.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下降幅度对比:t=11.3,P=0.039;SDS评分下降幅度对比:t=12.6,P=0.037,见表2.
3讨论
精神病主要是指受到外界环境、心理学、生物学等多种因素较大程度上的影响而导致大脑功能失调、行为、情感等多方面出现障碍的疾病。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病情好转后心理上会出现较大的负担[3].因此,需要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鼓励。
如果对精神病患者说出一些伤害性的话语则会进一步增加其心理负担,导致心理上出现多种负面情绪,进而产生自残、自杀等行为。所以,在此类患者的日常护理中,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极为重要[4].
本研究发现,采取语言及心理护理的联合组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值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且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科学有效的语言及心理护理,患者心理负担得到有效缓解,能够进一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治疗配合度。运用适宜的语言沟通可有效缩短与患者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对患者疾病的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5].
参考文献:
[1]王紫云。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556-557.
[2]郭亚萍。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探析[J].健康之路,2013,12(11):383.
[3]张红。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28):48.
[4]赵立。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35):47.
[5]张旭芳。浅议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