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杭州护理人员关于临终关怀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20 共1777字
论文摘要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旨在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以满足晚期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Mittinen等人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护患交流及舒适的治疗环境对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严重,临终病人数量也日益增多,临终关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孝道”及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终关怀在中国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阻力和较多的障碍。为了解目前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识,本文针对杭州市四家医院的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关于临终关怀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杭州市四家医院在职的11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问卷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对临终关怀工作的态度;临终关怀知识;获取临终关怀知识的途径。

  2、结果

  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3.3%。

  2.1调查对象112人,年龄20~50岁,女101人,男11人。

  2.2护理人员临终关怀工作的态度被调查的112名护理人员中,有80人(71.4%)支持临终关怀的工作,并表示愿意接受该项工作。有28.6%的护理人员表示不愿接受该项工作(表1)。

  2.3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调查显示,有73.2%的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掌握良好的只占6.5%;还有26.8%的护理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表2)。

  2.4获取临终关怀知识的途径调查表明,大部分护理人员通过查阅杂志书籍和大众传播媒体的途径了解相关知识,但是仍有12.5%的护理人员表示并不关注该方面的学习(表3)。

论文摘要

  3、讨论与分析

  3.1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持支持态度大部分护理人员(71.4%)表示愿意接受临终关怀的工作,但少数人员表示不愿接受,该结果与杨晶等人报道的关于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该项工作带来的压抑、忧伤等负面情绪以及工作压力过大等。

  此外,20~30岁年龄组的支持率最高,可能是由于随着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年轻护理人员在校期间接触相关知识相对较多。临床中许多护理人员害怕病人问及预后和死亡的问题,会有意或无意躲避临终病人,对病人造成伤害。

  因此,开展死亡教育,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是推广临终关怀的前提。

  3.2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不足大部分人对于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处于一般水平(≥60分),仅6.5%的人员能够较好的掌握(>90分),还有26.8%的护理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分析原因可能是医院护理人员人手紧张,工作繁重,无法安排学习,而且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机会也较少,导致知识获取更新缓慢。

  3.3护理人员缺乏自我学习的平台大部分护理人员通过杂志书籍和大众传播媒体的途径了解相关知识,医院组织的培训教育相对较少,故加强对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4、建议与展望

  健全医疗体制和保险制度,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寻找适合中国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与老龄化发展的速度规模相比,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且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加强临终关怀的制度建设,增加临终关怀的服务供给,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介入临终关怀是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加强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总体素质。目前,从事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工作者约5万人左右,但由于传统死亡的影响以及医院投入的不足等因素,临终关怀服务的医务人员仍在照搬临床治疗方法,阻碍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因此,医院等机构应为护理人员提供利用各种有效地学习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途径,以满足病人的需要。

  加强大众教育,解除传统观念的禁锢及文化环境限制。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因此无论是家属还是医护人员大部分都会尽力去延长人的生命,而不太考虑生命的质量。因此,为了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呼吁政府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加强科学死亡观教育,使临终关怀能够被更多的人理解,成为全民积极参与的一项社会事业。

  综上所述,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临终关怀事业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是,临终关怀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具有崇高目标的事业。我们相信,经过长期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将会逐渐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孙玉美.临终护理的进展[J].现代护理,2001,7(8):49-5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