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绘画论文

民俗思维与陶瓷绘画的关系及其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8 共3864字
摘要

  陶瓷艺术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陶瓷艺术品凝聚了人类的智慧与汗水,融入了时代的审美意识,植入了不同历史时期最重要的人文信息,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陶瓷艺术品源于劳动人民之手既受到宫廷王室的厚爱,又能得到黎民百姓的珍爱,因此,具有雅俗共赏。综观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陶瓷绘画深受民俗思维的影响,大多陶瓷题材绘画围绕安居乐业、吉庆祥瑞,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暗示。

  一、民俗思维与陶瓷绘画的关系

  1.民俗思维是陶瓷绘画的内驱力

  人类社会历经朦胧的审美意识形态,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民俗习惯,精神的内驱力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的绘画艺术历史悠久,例如起源较早的岩画,它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人们审美观念的一种体现。在原始人类长期同自然环境的斗争中,为求得生存,需要懂得趋利避害,就要选择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山洞是原始人类适合居住的所在,因为山洞冬暖夏凉,而且往往山洞还存在生活所必需的水源。岩画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作息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功能:一是传授知识的记录事件的图画,比如刻画的一些方向指示图案;二是受宗教信仰所支配二表达出的某种神灵崇拜图像,在某种程度上是接近于巫术之类的;三是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图画,通过对生殖器、乳房、臀部等部位进行夸张表达,这在原始社会是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四是宣泄某种娱乐化的情绪,如舞蹈图案就有可能是部落之间的战争取得胜利,或者狩猎收获颇丰等等。这反映到陶瓷绘画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出土的人面鱼纹盆、鹳鱼石斧彩陶纹、舞蹈纹盆的图案都蕴涵着当时人们的心理、精神内涵。鱼有着悠游自在的特征,并且在大海中自由自在,这是原始人类的真实精神诉求,渴望世界安宁平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充满自由。鱼纹贯穿于半坡文化彩陶的各个时期,而且无论是鱼纹、龟纹、蛙纹,都是以鱼类水族为主体的图腾纹样。原始人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并通过各种绘画行为来表现,这种原始图腾创作也渐渐地形成了人们的世俗观念,并在以后的陶瓷发展中均有体现,影响着陶瓷纹样的世俗取向。

  2.陶瓷绘画是民俗思维的表现形式

  民俗因素在陶瓷绘画中的表现,大多受人们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影响的。从市场角度来看,这叫市场认可度,陶瓷绘画作品上至皇家御用,下至普通黎民,使用范围十分广泛。而不同的群体之间有着某些共性--都希望祥和瑞气,福寿吉祥,这是基于传统文化既成的民俗思维。譬如,这两年市场上盛极一时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该鸡缸杯以母鸡带领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作为画面,除了寓意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之情外,还有"鸡"谐音"吉"的美好愿望。每一段历史典故都能为一个陶瓷绘画的题材作最好的注解。现代陶瓷绘画依然以"鸡"寓意吉祥,就出现很多陶瓷艺术作品如《大吉大利》《紫气东来》等。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鸡被认为是重明鸟转世。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后来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自古以来,鸡在民俗中特别受到重视,称它为"五德之禽".即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由此就不难理解陶瓷艺术家为什么那么钟爱画鸡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以画鸡闻名,他画的鸡神采奕奕,有种昂首信步的霸气,举"首"投"足"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3.民俗思维与陶瓷绘画具有共生性

  陶瓷绘画是一项兼具美术与设计的艺术,因为陶瓷绘画不单独在二维平面上的进行艺术表达,还要在三维的立体空间如瓷瓶进行艺术创作,需要根据器型进行构图设计。因此陶瓷绘画需要考虑如何让作品布局得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与民俗思维有着相生性,就是两者都是从人的内心出发,追求审美对象内心的更高接受程度。

  陶瓷绘画的题材与内容充分反映着民间习俗的各种事象,更反映着民间代代相传的习俗规制。在民俗中,画老虎是很有讲究的,家中挂老虎画也颇有讲究,譬如虎画一般分为上山虎与下山虎,上山虎一般采用抬头望月的姿势,饰以松枝明月作掩映,意境宁静深远,寓意平安吉祥。而下山虎采用饿虎扑食的姿势,威猛无比,常常配上雪景山石,突出虎威,用来避邪。从民俗思维角度看,猛虎下山要伤人,有形即有灵,下山虎是会伤人的,给人不安的感觉。因此一般黎民百姓家室内很少挂下山虎的画像,因为感觉"镇不住"就会破坏家中凝聚,平生事端。

  有这样的民俗忌讳,在陶瓷绘画中选择画虎就显得颇为谨慎了,因为它的"受众面相对其他题材就显得太有限了。民俗思维为陶瓷绘画提供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让陶瓷艺术家从民俗中捕捉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从而实现艺术家与欣赏者的互动,实现心灵上的"对话".

  二、民俗思维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陶瓷绘画以多种形式将民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让世人对民俗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一方面,民俗思维从题材、内容上引导陶瓷绘画的选材方向,让陶瓷作品更好地被世人接受;另一方面,民俗思维就像一种无形的桎梏制约着陶瓷绘画的发展,以至于陶瓷绘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依然绕不开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题材的囿限。

  1.民俗思维对陶瓷绘画的导向作用

  中华民族向善向美,这种植根于内心深处的"向善向美"心理,对陶瓷绘画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表现为有什么样的民俗思维,就会产生与之对应的陶瓷绘画作品。

  陶瓷绘画的题材与内容与民间习俗的有着较强的对应关系,如喜庆吉祥的画面会对应着乔迁、婚嫁、晋升、添丁等喜事;这些喜事又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大事,题材的选择、绘画的内容都是根据这些喜事所包含的民俗活动进行提炼的,因此,这些题材的陶瓷绘画作品一直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我国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艺术与宗教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宗教信仰对于陶瓷绘画的导向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自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来,人们过上定居的生活,安居乐业是他们内心渴望的,许多欲农业相关的神灵图腾成为人们的信仰和精神依靠,据《海州志》记载:"海州土广而贫瘠,田野不辟,米粟不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十分贫苦,希望有一种谷物神灵能帮助这里变得肥沃富饶,给人以恩泽、幸福,因此,谷物神被人们寄托了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并且生活月艰苦,这些愿望就越显得虔诚。

  在原始人类看了,谷物神也和人类一样,有生命,有思想,有子女,也食人间烟火,只是这个谷物神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庇护这里的人们,有威严,有神力。因此,在中国以农委主业的国家,谷物神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的民俗一代传一代,到了周朝,已然演化成稷神,每年的春种秋收时节,各地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求得风调雨顺,谷物丰收。这种民俗到了今天,在偏远的农村,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教育小孩不要浪费粮食,否则会受到稷神的责罚。

  许多陶瓷绘画艺术家借鉴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加上宗教的教化意义,形成深受民众喜爱的陶瓷绘画作品,如《八仙过海》《神农尝百草》《一苇渡江》等。

  2.民俗思维对陶瓷绘画的制约作用

  陶瓷绘画中的题材多数取材于民间习俗,这些题材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吉祥幸福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将民间百姓信仰中神灵通过艺术手法加以刻画,渗透到无意识的层面进行创作,无论对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是乐于接受的,又丰富、充实了民俗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情境。比如,关于陶瓷的民俗中,就有许许多多的动人的美丽传说,比如在每年国际陶瓷博览会都会举行的瓷业三圣公祭民俗活动,通过对"瓷业三圣"--陶神宁封子、瓷业师祖赵慨、风火仙师童宾的公祭,展示了景德镇作为瓷业之都的千年陶瓷民俗风情。许多陶瓷艺术家将此入画,赋予陶瓷作品更多的民俗记忆、民俗传承、民俗情怀,深受热捧。

  在历代的陶瓷绘画中,许多作品在民俗思维下进行陶瓷绘画创作,结果是无论是釉上彩还是釉下彩,一些题材还是沿用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题材,毫无新意。一些如"八仙庆寿""岁寒三友""喜上眉梢""南极仙寿""四君子"等,这在无形之中就将陶瓷绘画的题材范围束缚住了,这样导致一些艺术家一辈子就画一种题材,比如画花鸟的一辈子就画花鸟,再也画不了其它的,一般来分析,术业有专攻,也是不错的,能将花鸟画画到极致也是很好的,但结果是,陶瓷绘画作品变得索然无味了,因为受到民俗思维的制约,图的每件作品几乎都成了复制,没有注入新的创意和思想。

  艺术不是简单的劳动叠加,而是要寻求创新,要有"让艺术改变生活"的想法,不断深入自然界,从中挖掘、发现美,从而提升艺术创作的境界。

  民俗思维为陶瓷绘画的多元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取材范围,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有不一样的民俗,我们不光要看到民俗思维对陶瓷绘画的制约作用,还要以民俗思维,拓宽陶瓷绘画的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尝试从审美的角度将民俗融入陶瓷绘画中,探求用陶瓷绘画表现形式和方法来表现民俗活动的超越世俗,强化陶瓷装饰中的民俗倾向,是推动陶瓷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新时期的陶瓷艺术家需要以一种"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勇气,探索将那些濒危失传的民俗活动以陶瓷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是解决民俗思维对陶瓷绘画局限性的根本办法,也是寻求陶瓷绘画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熊青珍。《民俗艺术与陶瓷装饰的相生性》。艺术百家,2008(S1)。
  [2]李少兵。《民国民间传统礼俗文化研究--地方志、田野调查的综合考察》。历史档案,2003(02)。
  [3]陈年彬。《历代陶瓷与吉祥图案的联系与发展》。景德镇陶瓷,2003(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