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绘画论文

不同时期中国花鸟画的特征及特色

来源:文化产业 作者:曹若葱
发布于:2021-12-18 共4875字

  摘    要: 花鸟画和人物画、山水画并称为中国三大画种。虽然被称为花鸟画,但绘画对象远远不止花和鸟,绘画内容以及题材也比较丰富,飞禽、虫、鱼等都是花鸟画的主要内容。花鸟画在多年的发展中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吸收了国人的审美理念及思想情感,既可以体现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和技艺,又可以侧面反映我国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面貌。文章便以此展开研究,探讨中国花鸟画的主要特色,以及不同时期的绘画特征与文化根源,以供参考。

  关键词 :    中国花鸟画,文化背景,特色

  花鸟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独特的艺术特色。由于花鸟画的绘制内容与山水画、人物画有着较大差异,再加之我国不同时代人的审美不同,使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当前,中国花鸟画不仅拥有独特的本土特征,还形成了固有的创作规律及特色。

  中国花鸟画的文化背景

  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其凭借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我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风格来看,中国花鸟画可以分为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从技法表现手法来看,中国花鸟画可以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工笔设花鸟画等。中国花鸟画的创作对象丰富,注重托物言志,作者会将自己的情感、思想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得花鸟画具备艺术情感。中国花鸟画注重骨法用笔,不提倡对自然光源、自然形象的复原。从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花鸟画文化背景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早在石器时代和殷商时代,就出现过鱼虫鸟兽与花鸟的画法。中国花鸟画的文化背景以唐朝、宋朝最为突出,其奠定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趋势与走向。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的辉煌时期,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时期,汉文化得到了充分发展,持续向周边少数民族传播,且汉文化还大力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在绘画艺术领域中,以花鸟为创作对象的绘画逐渐出现,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绘画创作相关的评价标准也得以确认。唐朝时期的花鸟画发展与前朝相比有了显着的发展,题材范围更加广阔、花鸟画家数量也逐步增多。这与唐朝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唐朝文化昌盛、经济发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花鸟纹样作装饰,或以花鸟画作礼品。唐朝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使得中国花鸟画出现了一大批承上启下的画家[1]。

  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崇文时期,艺术文化发展全面复兴。一大批出身寒门的士子经过科举进入了仕途。一批批艺术文化修养较高的士大夫开始涉足艺术领域,使得宋朝艺术得到了创新发展。宋朝的本土文化高度集中,几乎停止了与中亚各个国家的联系,本土艺术繁荣发展,不断追求自我完善、自我优化。与唐朝绘画艺术中厚重的外来民族特色相比,宋朝的绘画艺术风格更加纯粹,与民俗文化、文人市民更加接近。以宋徽宗为首的一大批画家,作画时十分注重贴近生活现实,提倡细致入微。更有甚者相传,宋徽宗能辨别花蕊在四季、朝暮的异同。宋朝这种追求自然、真实,注重细节的绘画艺术风气充分反映到了花鸟画作品之上,形成了宋朝花鸟画独有的风格。

  当代中国花鸟画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变得更加多元化。不少当代花鸟画画家逐渐认识到传统花鸟画创作的局限之处,且通过不同方式对其进行优化改进,实现了当代花鸟画的个性化发展。当代中国花鸟画的文化背景处于大繁荣阶段,画家们逐渐摆脱了传统花鸟画观念的束缚,形成了更加广阔、深入的创作空间。很多中国花鸟画家在实践创作中不断丰富自身笔墨,激发自身对花鸟画画法的创新,使得自身作品更加成熟。中国花鸟画的文化传承与延续并未停滞不前,而是与时代共同进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花鸟画形成了多元的表现形式,如当代花鸟画家方金炉在传承传统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创新,汲取了部分西方现代艺术思维,创造出了属于自身独特的花鸟画风格。

1.png

  整体来看,不同时期中国花鸟画的文化背景各有迥异,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是随着文化背景持续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不同时期人的艺术审美观。在花鸟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要持续进步,紧贴时代的文化背景,积极面对不同的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超越自我,赋予花鸟画作品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当代花鸟画家需要立足现实,展望艺术文化发展趋势,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突出时代特色。

  不同时期中国花鸟画的特征

  先秦时期

  我国花鸟画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在陶器、青铜器等物体上绘制飞禽等花鸟画形象,到春秋战国后,其创造力有所提高,打造出该时代最经典的龙凤图案。龙凤在人们心中被称为祥兽,有着吉祥、美好之意,在《人物御龙图》等帛画中发挥点缀、渲染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帛画主要有祭祀、招魂等作用,这也是先秦时期绘画艺术的主要功能。从先秦社会的花鸟画作来看,帛画中绘制的鱼、鸟、鹤、雀等形象并非核心,其与画作主体相搭配起到点缀作用。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大部分花鸟形象都还只是一种陪衬物,花鸟画大多与人物画相结合,还没有完全脱离点缀化属性,但却给后代画家的绘画提供了灵感与素材。

  秦汉时期

  秦灭六国,中国首次完成统一。此时,绘画艺术也进入全新发展的格局,画家数量越来越多,绘画不再只是民间工匠的创作对象,也吸引了许多士大夫阶层人员的参与。从绘画题材的角度来看,秦汉时期可以称得上是花鸟画的萌芽阶段,从该时期美术绘画的创作题材中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花鸟画除了包含花、鸟、木、马等题材外,还增添了兔、玄武、虎、九头鸟等新鲜题材。花鸟画形象在与工艺品相结合后,虽然只是发挥点缀作用,但凭借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及价值,给花鸟画独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秦汉末期,绘画艺术逐渐与工艺品脱离,成为两个独立存在的领域,这对于绘画艺术而言,不仅提高了艺术欣赏价值,更推动了花鸟画独立、持续发展。南北朝时期,花鸟画与人物画结合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传神。比如,顾恺之笔下的《洛神赋图》便有花鸟画的创作形象。该时期出现的大量人物画画家,在花鸟画创作上有独特的想法和造诣,在人物画中添加花鸟画形象,可以借助人物画推动花鸟画的发展[3]。

  唐朝

  在我国汉朝时期,虽然已经有画家创作出独立的花鸟画作品,也诞生了一些在花鸟画层面有极高造诣的画家,但是中国花鸟画分科的真正独立朝代为唐朝。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辉煌朝代,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有显着发展,这对于花鸟画的独立发展而言是一大契机,同时也为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花鸟画也是从唐朝开始正式与人物画分离,成为单独存在的画科。此时,在花鸟画画科领域,无论是画家数量还是规模都有所提升。这一时期花鸟画所获得的艺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工笔画方面。当时,画家十分注重细节观察与真实写生,可以充分捕捉花鸟的瞬间变化,创作出生动逼真的形象,追求“真”与“似”,将“妙得奇珍”作为花鸟画创作的至高境界。例如,唐朝初期,薛稷十分擅长画“鹤”这一形象,韩滉则十分擅长绘画“牛”这一形象,其笔下的《五牛图》流传至今仍被称为经典。并且,唐朝时期花鸟画的绘画技法、水平也有了显着增强,从最初的鱼、鸟等形象一直到羊、牛、虎等形态更加复杂的形象,画家通过高超的技艺将这些自然生活形象刻画得极其逼真,这也给五代“徐黄二体”绘画作品的出现奠定了一定基础。

  五代

  如果说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那么五代则是绘画艺术最鼎盛的时代,花鸟画在该时期已形成专属的体系和艺术追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徐黄二体”——为花鸟画的长远发展开辟了两条新路径[4]。“徐黄二体”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徐熙和黄筌,两人生活的环境、身份、地位有较大区别,这便使得两人虽然都专注于创作花鸟画,但风格、题材内容却有极大差异。徐熙虽出生于名门贵族,但却没有选择做官,而是喜爱在观赏大自然时用肉眼收集世间万物,如花、竹、蔬果等,并将其呈现在纸上。在花鸟画的绘画手法上,通常先使用墨绘制花卉的枝叶、花蕊等,再添加色彩。黄筌则在宫中做官,后续又成为宫廷画师。与徐熙的题材内容不同的是,黄筌所创作的花鸟画形象大多为宫廷事物,绘画风格透露出浓厚的贵族气息[5]。黄筌十分重视绘画内容的写实特征,对绘画形象与实物的形似度要求极高,在绘画手法上先勾勒出事物的整体轮廓,再使用墨或色彩进行渲染,这种手法使画作色彩鲜艳且逼真,与当代贵族的审美特征相符。“徐黄二体”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提供了工笔画、写意画两大路径。

  中国花鸟画的主要特色

  丰富的题材内容

  我国花鸟画自古代起描绘的题材内容便十分丰富,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大部分事物都可作为花鸟画的绘画对象。按照内容题材分类,我国花鸟画有走兽、蔬果、花卉等支科。我国花鸟画的绘画题材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与西方绘画题材有较大差异。西方绘画艺术并没有针对花、鸟等自然事物设立独立分支,一般将其视为写生或创作组合对象。比如,花卉在西方绘画领域大多放置于花瓶之中,鸟等生物则大多为标本,鱼在画纸上没有生命力,完全处于静止状态。但在中国的花鸟画中,生活与自然中一切具有生命的事物,呈现在纸上后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当事物处于不同季节或时间段时,它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但这些都可在花鸟画中得以体现。花鸟画足以体现国人对大自然的赞赏和崇尚,这是花鸟画的一大特色。

  借画抒意

  “意”主要是指画家的创作意图、情感思想等,借画抒意则是指,画家在绘制花鸟画时,会将个体的情感、意图一同渗透到画作中,通过完整的画作传达自身的情感与意图。在众多画家绘制花鸟画时,基本都会融入自身对大自然与生活的情感,而意境则是抒意的重要内容,画家们通过专业手法、技艺打造虚实相交、充满意蕴的诗意空间。在正式创作前需要明确自身的创作意图或情感,比如,该画作主要想表达什么核心思想或情感,需要用哪种题材加以表现等,如果没有提前立意并明确具体的表现手法,则无法提高画作内容的生命力。由此可见,立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花鸟画的成功与否。我国历代花鸟画画家大多有着广博的学识和宽阔的心胸,这对于花鸟画的立意而言有极大的帮助,使其可以在花鸟画中蕴藏丰富的情感及社会色彩。例如,作为中国画一代宗师的八大山人,其笔下创作的鱼、鸟等生物大多显得孤独、冷傲,再加之整体意境较荒凉,可从中体现画家的不满和抗争[6]。再如,齐白石所创作的《不倒翁》,画作名称可以使人联想到民间小玩具,但画作上方的题诗却揭示了贪官的丑恶嘴脸,作者借助“不倒翁”这一民间事物对贪官进行大胆的抨击,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体现出画家齐白石的清廉之气。

  神形兼备

  “形”主要是指事物的外在形象,“神”则是指事物内在隐藏的东西,相比之下,“形”具有显性特征,“神”则具有隐性特征,需要进行深度挖掘才得以体现,将“形”与“神”共同体现在画作之中,通过事物的外形表达本质[2]。站在绘画艺术领域的角度来看,如果画作只有“形”而缺乏“神”,则无法赋予该画作灵魂,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推动花鸟画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画家通过眼睛收集事物的外在形象,并在大脑中形成形象思维,再经过详细提取、创造后构建出全新的艺术形象。有些画家在创作花鸟画时,会对相同事物的核心特征、本质进行综合提取。比如,徐悲鸿笔下的《马》、徐渭笔下的《杂花》等。大多数事物在经过提取与创造后会生成更生动的形象,且可以给人强烈的真实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综上所述,花鸟画是我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得到完善与丰富。中国花鸟画经历了奴隶社会、秦汉、唐朝、五代等多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绘画特征各不相同,是画科和艺术追求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期的花鸟画发展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不仅体现在丰富的题材与内容上,还体现在借画抒意以及神形兼备的创作手法上。

  参考文献

  [1]刘静芝中国花鸟画中的生活意趣[J].艺术品鉴2020(20): 135-136

  [2]安超.中国花鸟画清供题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

  [3]姚远两宋花鸟画的发展语境分析[J].美术大观,2020(04)-54-55.

  [4]李思娜浅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气韵[J]艺术评鉴,2019(11):14-15+22.

  [5]郭路芳.写意花鸟画中构成元素和文化背景的相互融合与促进[J]美术教育研究, 2020(03):16-17.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原文出处:曹若葱. 中国花鸟画的文化背景与特色研究[J]. 文化产业,2021,(33):133-13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