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创新理念和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选择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永续利用方式 3 个方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解决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转变农业组织方式,提高农业管理效率,达到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保护环境资源的目的;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增加农业生产者从整个农业产业链中获得的收益,规避农业生产者单纯依赖环境资源的掠夺性经营; 通过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应用节水、节肥、节药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利用率,降低流失率,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11].创新理念和思路,把农业污染问题在生产生活单元内部解决,把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寓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一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场地与农民居住场所紧密相连,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安排,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二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推进,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把废弃物变为农民所需的肥料、燃料和饲料,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减少农业生产的外部投入,实现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三是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协同推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柴、节油、节粮、减人等节约型技术使用,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清洁生产[11].
2. 3 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下,构建新型农业集约化模式,将资源高效、环境安全与作物高产并重,改变片面追求高产的传统集约化生产模式。
2. 3. 1 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地力培育为核心的可持续高产模式在我国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粮食主产区,以高产、高效同步为目标,将资源高效与作物高产并重,改变片面追求高产的传统集约化生产模式,重点解决我国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高强度利用带来的耕地质量下降、肥料和灌溉水利用率低、秸秆还田困难、农艺与农机脱节,确保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持续高产。
2. 3. 2 以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清洁生产模式在我国 “菜篮子工程”基地和城郊地区,改变以往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大量外部物质投入的生产方式,应用低污染的环境友好型种植、养殖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严格控制外源污染,减少农业自身污染物排放。
2. 3. 3 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治理为核心生态农业模式在我国农畜业主产区和西部生态脆弱区,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推进资源多级循环利用、流域综合质量、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具有生态和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并突出抓好农业、农村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 3. 4 以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多功能农业模式在我国经济发达区、都市农业区及西部山区等非农牧业主产区,挖掘农业生产在环境美化、景观生态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功能,开发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潜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为宜居城市提供生产、生态和生活服务,有效限制城市无序扩张,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 另一方面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3 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与制度安排
按照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通过工程措施、制度建设、科技支撑和政策引导,推进现代农业实现 3 个功能的转变。一是由生产功能型向兼顾生态社会协调发展转变,二是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型向循环型转变,三是要由粗放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技术体系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 1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 1. 21 亿 hm2,基本农田不低于 1. 04 亿 hm2;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增效农业; 治理和防治水土流失,搞好小流域治理; 坚持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实施草原保护重大工程; 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强化水生生态修复和建设;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 实施封山育林,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开展农业资源的休养生息试点工程,在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域开展修复试点。
3. 2 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和改土培肥等主导技术,保证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创建安全、肥沃、协调的土壤环境条件,建立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偿机制,鼓励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采取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保护性耕作,建立高效的耕作制度; 改进畜禽舍设计,发展装配式畜禽舍,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在北方地区建设节能型畜禽舍,降低畜禽舍加温和保温能耗; 发展草食畜牧业,推进秸秆养畜,加快品种改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 加快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贝藻类养殖,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健康、生态和循环水养殖技术,节约养殖用水,降低能耗; 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培育门类丰富、层次齐全的综合利用产业,建立秸秆全量化利用的长效机制。
3. 3 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
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产业、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高效有机肥产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循环链接,形成无废高效的跨企业、跨农户循环经济联合体,构建粮、菜、畜、林、加工、物流、旅游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完善 “公司 + 合作组织 + 基地 + 农户”等一体化组织形式,加强产业链中经营主体的协作与联合; 根据产业链的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动循环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绿色种植-食品加工-全混饲料-规模养殖-有机肥料”多级循环产业链条; 重点培育推广畜 (禽) -沼 - 果 (菜、林、果) 复合型模式、农林牧渔复合型模式、上农下渔模式、工农业复合型模式等,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 (小区),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技术,发展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 支持深加工集成养殖模式,发展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禽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一体化养殖业; 发展畜禽圈舍、沼气池、厕所、日光温室的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 积极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建立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发展设施渔业及浅海立体生态养殖,促进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效对接,实现鱼、粮、果、菜协同发展。
3. 4 实施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
3. 4. 1 实施一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上将资源高效和作物高产并重,调整目前农业和科技部门片面追求高产的政策与技术导向。需要对现行的科技部门、农业管理部门的技术政策导向进行调整,不再以简单的产量指标作为主要目标、任务和技术攻关方向,而应该将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友好等内容等同时共同作为核心目标。以国家投资为主支撑,建设一批提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包括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建设、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耕地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大中型灌区及配套工程建设、适度新建水源工程、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 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开展对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试点,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等。开展提升农业物质装备工程、国家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3. 4. 2 农业环境治理与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针对农业废弃物过多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菜篮子”基地清洁化,实施以农村生活、生产废弃物处理利用和村级环境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包括秸秆全量化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再生利用、国家 “菜篮子”基地清洁生产、美丽乡村建设等,建设一批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综合示范区。
3. 4. 3 生态友好型农业科技支撑工程整合优势科技力量,集中开展现代农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打破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对现有的单项成熟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形成适宜于不同地区的技术模式,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规模和范围,重点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清洁生产、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尽快形成一整套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
3. 5 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型的制度创新
十八大三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尤为关键。
3. 5. 1 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国家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完善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友好型农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建立我国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从税收、金融保障、财政补偿等方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出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建设节约型农村社会依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逐步构建农业清洁生产认证制度。
3. 5. 2 加大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技术模式创新,可能会影响短期内生产者效益。因此,要通过政策支持,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生产者自觉采纳生态友好型的生产行为,引导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针对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分工细、废弃物产生集中等特点,为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化高效循环利用,按照 “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与对象,量化补偿标准和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土地承载力的畜禽养殖准入与退出机制,以及土地流转、确权、交易等保障机制。对生产者采纳清洁技术行为,如: 使用新型肥料、农药、地膜的价格差或额外成本费用,政府要相应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补贴,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等。
参考文献
[1] 毛飞,孔祥智。 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 改革,2012,(10): 9 ~21
[2] 向晶,钟甫宁。 人口结构变动对未来粮食需求的影响: 2010 ~2050.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 (6): 117 ~121
[3] 陈印军,肖碧林,方琳娜,等。 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 (17): 3557 ~3564
[4] 姜长云。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前景。 经济研究参考,2012,(40): 12 ~35
[5] 高云,詹慧龙,陈伟忠,矫健。 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灾害学,2013,28 (3): 79 ~85
[6] 张利庠,彭辉,靳兴初。 不同阶段化肥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基于 1952 ~ 2006 年 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农业技术经济,2008,(4): 85 ~ 94
[7]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土壤学报,2008,45 (5): 915 -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