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天津子牙产业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促进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15 共3714字
论文摘要

  一、天津子牙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概况

  2001 年子牙产业园区建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园区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截至 2013 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实行现代化管理.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35 平方公 里 ,现有企业 187 家 ,实体项目共占地 8469.95 亩 ,总投资超过 100 亿元,年吞吐能力 150 万吨. 子牙产业园区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市场,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原材料铜 45 万吨、原材料铁 30 万吨、原材料铝 25 万吨,其他材料20 万吨.

  2.资源环境状况

  ①资源能源供应概况.子牙产业园区已经与欧美和日本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将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同时也从国内市场寻找园区发展的原材料供应. 子牙园区所在的天津,是传统的北方老工业城市,人口众多,产业体系比较发达,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量大,园区将会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拆解利用,为再生资源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②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 子牙产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园区内已经建成道路里程 42 公里, 园区绿化面积达到 107 万平方米, 修建围墙 2 万多米,铺设排水管道 5 万多米.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载体功能不断提升.截至 2013 年,园区的很多与环保相配套的工程均已经建设完工,比如,日处理能力达到 1000 吨的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运转中心、废旧机电和电线集中处理中心等. 目前子牙产业园区的环境标准已经达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技术规范》的要求.

  ③环境质量. 2005 年 7 月,子牙产园区开始实行封存管理,这种做法在国内同类园区中首屈一指.对企业产生的不可重复利用的垃圾废弃物进行封存管理,然后转交给天津危险品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园区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管体系,引进公安、税务和环保等有关部门进驻园区, 从经济和体制方面进行监管,使得子牙产业园区的废弃物利用率逐年增加,目前,园区的废弃物处置率基本达到百分百.

  3.天津子牙产业区循环经济发展成效

  ①废旧资源回收体系初步建立,再生资源产业逐渐壮大. 园区依托天津市的再生资源社会回收网络的基本骨架,加强对企业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的引导,加快建设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和塑胶的回收再利用等项目的建设. 初步建立起了废旧资源回收体系,并围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步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电子废弃产品和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完善了废旧资源的处理和再利用,加快了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进程. 再生资源产业已经逐渐壮大并得到天津市乃至国家的重视.

  ②试点建设初显成效,示范和影响作用增强.目前,子牙产业园区已基本成为北方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加工龙头区,已经和国内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年进口废旧机电产品约占全国总进口量的 1/4,成为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中心和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

  ③人才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子牙产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外资的合作;另一方面,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从国外引进了废弃物拆解、加工和无公害处理的先进国际工艺技术,同时与周边大中专院校合作,引进人才,制定了一系列园区发展与实施规划,并初步建立了再生资源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可为园区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二、天津子牙产业区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链条有待继续完善

  子牙产业园区还没有建立起社会化的产业分工体系,再生能源回收产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组织化程度低.另外,从业人员还处于无序经营和不规范管理的状态,未能建立起有序经营和规范管理的大型废弃物回收处理公司,从而不能为园区适时、批量、连续提供所需加工的原材料.

  2.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不明显

  子牙产业园区进驻的企业大多是个体企业发展起来的,企业的规模和产值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同时本市再生资源产业空间布局也比较分散,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导致园区难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特别是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的周边地区也有雷同产业发展,这是园区发展的一个巨大挑战.

  3.原料来源和回收渠道单一

  园区与国内同类园区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原料来源渠道不畅、总量不足的窘境,这在国内外同类园区的发展中屡见不鲜.目前,国内以废旧物资拆解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发展迅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了废旧物资去向分布零散,原料难以为继,单个园区的加工经济规模很难达到,企业的开工率不足.

  4.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尚需优化

  再生资源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期,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投资、税收、信贷、价格、管理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和天津市有关再生资源的法规政策体系还很不完善, 在立法理念、立法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无序化和市场秩序混乱.从产业发展政策上看,存在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工利用激励和引导政策的缺位,使产业发展得不到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同时,一些政策因缺乏系统性、配套性而难以全面实施.

  三、促进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构建社会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①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按照"便于交售"的原则,城区每1000-1500 户居民设置一个简易收购站点或固定收购站点, 乡、镇 1500-2000 户居民设置一个简易收购站点或固定收购站点,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可设立流动回收车.

  ②增加废旧资源收购品种.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含流动回收车)的必备收购品种目前暂定为四大类:废旧报纸书刊及纸包装类、废旧橡塑类、废旧家电类、废旧玻璃类. 随着社会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规模的扩大,配合垃圾减量,要逐步增加收购品种(国家、市政府法令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品种除外),广开再生资源回收渠道.

  ③增设再生资源集散分拣中心.再生资源集散分拣中心规模不应低于 3 万平方米,根据行业特点,再生资源集散分拣中心应符合城市服务功能与环保要求,与居民区相对隔离,避开学校集中地区,且便于运输,以外环路附近为宜.再生资源集散分拣中心须按规划设立,不符合规划的应及早迁移.

  2.构建物流服务体系

  ①建设物流中心网络.物流中心的建设不仅要适应区内企业个体的最优化, 更要能达到整体再生资源产业供应链条的最优化.一是政府直接投资建设机场、车站、港口等大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二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由管委会、民间资本金按照规划要求投资建设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

  ②建设物流信息平台. 通过区内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并优化供应链. 一是建成源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在仓库、码头、港口等节点解决好 GPS卫星定位处理问题, 安装自动识别装置和自动采集数据装置;二是设立信息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各类指标体系和各类信息编码的标准和规范;三是建立技术平台.通过技术平台,实行数据传输格式、接口的标准化,根据电子商务与物流日益融合的需要,建立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

  ③培育物流服务市场.规划建立的物流服务市场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企业的物流功能,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满足区内物流市场需求,围绕用户要求,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并以此引导和开发区内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 同时要规范区内物流市场秩序,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强法制建设,改变物流市场部门分割、低效、不畅及恶性竞争状况,建设好物流服务市场网络体系,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3.构建科技研发体系

  ①发展科技支持工程.一是聘请国内外循环经济领域知名专家,成立"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循环经济建设专家委员会",为子牙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二是在循环经济区组织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专业研发机构,吸引一批相关领域的人才进入研发机构工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平台;三是循环经济区组建或创建新型科技中介机构, 形成循环经济技术推广普及力量.

  ②发展技术资金引入工程.建议由天津市及静海县政府设立"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连续支持以"再生、减量、循环"为核心的技术研发与科技工程,推动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集中大院、大所、大企业科研力量, 建设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再生资源与绿色产业研究院,推广一批适用技术,形成强大的技术支持,重点解决一批关键技术和难题;在企业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③发展企业创新工程. 坚持节材、节能、降耗的方针,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通过制定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对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投入,为区内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给予必要的奖惩政策,建立生产流通全工程的节约机制.鼓励企业同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院所合作,加大研发合作力度,切实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兴利.积极开发"城市矿山"全面协调发展循环经济[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9):3-5.

  [2]黄少鹏.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再生资源产业[J].再生资源研究,2006(6):9-13.

  [3]朱玉丽,王丽萍,徐嘉怿.基于循环经济的再生资源及其产业发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1):10-13.

  [4]王志中.关于扶持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9):13-15.

  [5]周宏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0(4):22-2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