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遗传资源的价值分类体系与评估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31 共7306字
论文摘要

  生物遗传资源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 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价值) 的,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包含物种及物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亚种、变种、变型、品种、品系、类型) ,涵盖个体、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DNA 片段和基因等多种形态。我国是世界上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辽阔的地域、复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物种。遗传资源具有商品使用价值、生态功能价值和伦理价值等多方面价值。据估计,世界经济中的 40%是以生物遗传资源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基础的。世界上贫穷人口 85% ~ 90% 的食品、燃料、药品、居所和交通等都来源于遗传资源及其产品,其商品的全球市场价值在 5 000 ~ 8 000亿元之间。可以看出,遗传资源为国家带来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巨大的。

  遗传资源社会经济价值评估是对遗传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遗传资源成为世界各国为占领21 世纪生物经济高地竞相争夺的重要目标,并日益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1992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把构建世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作为 3 大主要目标之一,遗传资源经济价值的充分与合理评估已然成为遗传资源供给与获取的各方利益相关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遗传资源社会经济贡献的研究大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只是针对某一个物种或种以下资源进行评价。如王健民等初步评估了人体基因、野生大豆、Bt 转基因棉的经济价值; 吴楚材等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效益进行了经济评价; 韩嵩等对我国大熊猫和野猪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

  一套完整的遗传资源社会经济价值评估体系包括遗传资源内涵的界定、遗传资源价值分类以及价值评估( 包括评估方法与评估个案的研究) 。该研究在详细阐述遗传资源社会经济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对遗传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并且从经济效益评估和社会效益评估 2 个方面对遗传资源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进行了评述。

  1 遗传资源的价值分类体系

  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如 MCNEELY 等、TURNER、PEARCE 等的研究奠定了生物多样性价值分类理论研究的基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也都是在继承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行了分类。国内方面,徐嵩龄从自然资源功能出发,将自然资源价值分为存在价值、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3 类; 李金昌又进一步将环境价值分为资源价值( 有形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 无形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 2 类; 薛达元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分为直接实物价值、直接非实物价值、生态功能间接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 。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2 大类。前者又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 后者分为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

  遗传资源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内学者对遗传资源价值的分类基本继承了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分类体系。王智等将 Bt 转基因棉花遗传资源经济价值划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未来价值和存在价值 4 大类。王健民等将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按不同方法进行了分类,按类型划分为自然存在价值和社会利用经济价值 2 大类,按时间尺度分为历史价值、现代价值和未来价值。徐海根等将生物遗传资源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利用价值、研究与开发价值以及保护价值。

  2 遗传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评估

  2. 1 研究方法
  在遗传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中,由于遗传资源功能、价值种类繁多,所以现实中不存在适应所有情形的评估方法。不同的价值形式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遗传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贡献的研究方法借鉴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核算方法或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方法。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其中直接市场法又包括市场价值法、生产率变动法、疾病成本法或收入损失法、机会成本法、防护费用法和重置成本法等,替代市场法包括旅行费用法( TCM) 和资产价值法( 内涵资产定价法) 等,假想市场法最主要的方法是意愿调查评估法。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研究中,TCM 法、享乐价值法、规避损害法、预防疾病费用法、生产函数法和条件价值法( CVM) 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 CVM 法运用最多,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可以对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

  《生物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技术导则》对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 分为市场分析法( 包括直接市场价值法和生产率变动法) 、功能替代法、机会成本法、有效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和意愿评价法。王智等按照价值分类,主要运用市场分析法、生产函数法、损失成本法、支付意愿法和影子工程法等对 Bt 基因抗虫棉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 DENNISM 等采用 TCM 法来评估美国爱荷华州的鹿狩猎价值; SMITH 等采用支付意愿法研究了人们保护海边残骸的支付意愿; JAKOBSSON等采用 CVM 法讨论了濒危物种的保护价值,强调了对被评估对象的准确描述、严密的调查问卷设计以及应用和结果的分析; MOONS采用 TCM 法对比利时 Meerdal-Heverle 森林的休闲娱乐价值进行了评估。

  可以看出,上述 3 类价值评估运用的方法大体是一致的,只是在表述上有所区别。现有的遗传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价值贡献研究的方法基本上继承了 OECD 于 1996 年划分的 3 类评估方法,即市场价格法( 市场分析法) 、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法,其划分的原则主要依据评价对象的市场信息完整与否进行。当前遗传资源社会经济价值研究中,大量学者对森林以及野生动物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行评估。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个层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可以对前文中的理论部分起到修正和完善的作用。

  在经济效益评价方面,学者们对于森林经济价值 的 评 估 角 度 和 方 法 基 本 上 是 一 致的。笔者从森林资源价值分类角度概括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表 1) 。在社会效益评价方面,学者们对森林社会效益内涵的界定不同。纵观学者们关于森林社会效益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森林社会效益定量核算至少包括环境美化、疗养保健、森林游憩、增加就业人数和提 升 森 林 的 科 学 文 化 历 史 价 值。有 些 学者对森林社会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较为深入,笔者对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主要评价方法见表 2。SHAW和 KING在对野生动物价值进行的早期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野生动物价值体系。之后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相似的价值分类体系,普遍认为野生动物资源价值包括游憩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生物和生态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一般来说,野生动物价值的评估方法有 3 种,即直接市场法、间接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直接市场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费用支出法、市场估值法、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间接市场法是利用替代市场评估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主要的方法包括 TCM 法、替代花费法和保护性支出法等。假想市场法在评估野生动物资源的游憩、生态和存在价值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选择试验法则是一种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技术,包括联合分析法和选择模型法 2 种。GANDINI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当地品种,运用 SWOT( 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分析工具,选取来自欧洲 6 个国家的 13 个黄牛品种进行了价值评估研究。【表1-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对遗传资源价值评估常用的方法进行分类: 在有明确市场价格参考的情况下一般选择市场价值法,例如对林木果实价值、动物活体和产品价值的计量等; 在有可用于参考的相似物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时,常采用替代花费法和机会成本法,例如森林生态价值、动物资源在食物链中的平衡价值的计量等; 在不存在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常用 TCM 法、生产率变动法、费用支出法和意愿调查法,例如景观的游憩价值和教育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计量等。
  
  2. 2 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
  遗传资源对区域的经济贡献主要体现在其直接利用经济价值方面,包括直接提供的各类食品、药材、工业加工原料及景观服务等,评估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价值法和生产率变动法。当前有关遗传资源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在植物遗传资源及作物遗传资源、动物遗传资源及家养动物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面比较多。植物遗传资源是农业和食品生产的重要生物性基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也曾提出,全球家养动物供应了人类食品与农产品需求总量的 30%。

  2. 2. 1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的研究有荒野地物种中提取药物的经济价值、植物基因资源应用的商业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单项服务和景观价值等。PEARCE 等估计,1980 年全世界从荒野地物种中提取药物的经济价值超过 400 亿美元·a-1,其中热带雨林的药材植物产量价值在 262 ~ 1 000 美元·hm-2之间; MEN-DELSOHN 等观测到热带地区存在大量未被人类使用的药材,并对其价值进行了估算,认为其全部价值约为 1 500 亿美元( 48 美元·hm-2) ; 美国种子产业部在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植物基因进行提取的过程中,估算了可用于繁殖的基因( 小麦、玉米和大米) 的价值,约为 20 亿美元·a-1; 美国农业部估算认为,植物基因资源使生产力每年约提高 1 倍,总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a-1。REID 等采用市场价值法估算生命有机体的价值为 52 ~ 46 000 美元。

  据 PETERS 等的研究,从秘鲁热带雨林获得的生物原材料( 橡胶、水果和木材) 的净价值为 6 330美元·hm-2,是可利用木材价值( 490 美元·hm-2)的 13 倍; PRESCOTT-ALLEN 等对北美野生和半野生动植物的价值进行了货币计量,得出此价值约为美国和加拿大国民生产总值( GNP) 的 4%; 在加拿大地区,哥伦比亚河盆地是重要的木材产地。调查发 现,娱 乐 性 狩 猎 与 垂 钓 占 总 评 估 价 值 的19. 3% ,而且其中有一半的区域尚未开发。

  贝利提出,野生动物的价值必须从 2个方面来评价,即野生动物在商业、娱乐和生物学上的正反 2 个方面的客观价值及在哲学、情感、科学、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价值; SHAW则提出了比较全面的野生动物价值体系: 美学价值、游憩价值、生态价值、教育与科学价值、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2. 2. 2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在植物遗传资源及动物遗传资源方面都有研究。植物遗传资源价值方面,王健民等对野生大豆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认为其存在价值约为 9. 71×1013元·a-1,未来价值为 1. 17×1014元·a-1。王智等对 Bt 抗虫棉中 Bt 基因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认为其存在价值、功能价值、直接价值和未来价值合计约为 15. 886 亿美元·a-1。

  丁晖等对生物物种资源价值进行评估,认为在 3大产业中所有生物物种资源行业的总产值为 9829. 89 亿元·a-1,增加值为 2 548. 15 亿元·a-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16. 43%。在动物遗传资源价值方面,韩嵩分别从主导价值和资源价值 2 大方面对我国大熊猫和野猪的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吴楚材等采用 TCM 法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估,认为其游憩效益约为 1 694. 30 万元。2006 年我国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及贸易总产值约为 1 500 亿元。陈琳等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选取北京市居民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支付意愿的经济价值约为 18. 47 亿元。

  2. 3 遗传资源的社会价值评估
  遗传资源对区域的社会贡献反映在其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上,这些资源能被视觉感知或可被直接消费。例如森林植被可带来环境美化、疗养保健、固碳释氧、增加就业人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7 个方面的效益;家养动物种质资源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肉、蛋、奶、毛和皮等优质产品。某些物种、品种、品系和种群具有珍贵的 DNA 密码顺序、特殊的生理特性和适应能力以及为生物模型研究提供机会。资源非实物直接用途价值的大小反映了资源能够满足人类非实物需求能力的大小,因为非实物需求没有明显的实物形式,所以其价值的判定不能以实物价值体现,一般可以根据被服务对象的货币支出或被服务对象接受服务后产生的效益或某种服务的替代花费等方法进行衡量。

  2. 3. 1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于遗传资源社会效益的评估一般是伴随经济效益的评估统一进行,很少单独进行社会效益评估,其估算方法主要是 CVM 法、TCM 法等。

  PEARCE 等提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碳储量等用途。FAO 数据表明,2011 年人类从森林中获取了约 18. 6 亿 m3木材用于燃烧。WILLIS 等针对绿色空间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指出绿色空间可以增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减少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结肠癌的患病率,并用经济方法对预防事故疾病发生的价值进行概述。REGE 等认为,家畜除了为社会提供肉、奶、皮、毛、畜力、粪肥和燃料等直接经济贡献外,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促进环境健康、传承社会文化及改善贫穷状况等方面的效益。NUNE等指出森林可提供生物质能源,其中供家庭消费的占 92%,其余用于小工业或食品企业,而且林业部门为城市和农村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森林资源带来宝贵的环境效益,防止水土流失及保护下游农业,通过提供栖息地使得大量植物和动物得以繁衍。LOSEY 等采用损失估计法对美国野外昆虫所提供的 4 种昆虫服务价值进行估算: 粪便掩埋、害虫控制、授粉和野生动物的营养供给,并估算出美国昆虫年生态服务价值至少为 570 亿美元。

  2. 3. 2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在遗传资源社会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及森林公园的社会效益评价。如王幼臣等在评价张家界森林公园的社会效益时,分别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增加社会分配效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化服务、增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和促进野生动( 植) 物保护等 13 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 孙景翠等提出了国有林区森林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 3 个方面共建立了 12 项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 张颖对森林社会效益价值的评价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得出学术界对森林产生的社会效益研究内容共同之处主要为提供就业机会和森林游憩,其次为森林的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并且当前研究对森林提供就业机会的评价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和指数法,对森林游憩价值的评价主要采用 TCM 法等,对森林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的评价主要采用指标评价法、CVM 法和综合模型评价法等; 王昌海等也在评价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时,将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指标分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增强人类健康和改善社会生产生活 3 种类型 11 项指标进行货币化计量,得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每年产生的社会效益总货币量约为 11. 68 亿元,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社会文明进步效益为 1. 68 亿元,增强人类健康效益为 1. 62 亿元,改善社会生产生活效益为 8. 37 亿元。曾祥谓等在对江西森林社会效益核算研究中指出,2008 年江西省森林资源产生的社会效益总货币量约为 280. 08 亿元,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森林游憩效益约为 122. 72 亿元,森林提供就业的效益约为 92 亿元,森林脱贫效益约为 28. 64亿元,森林的科学文化价值约为 36. 72 亿元。

  在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贡献研究中,评估对象大多为植物遗传资源,尤其是作物遗传资源,动物和家养畜禽遗传资源方面的评估较少;其次主要集中于作物遗传资源及畜禽动物遗传资源的各种优良性状的经济价值评价,以及为了保护土着遗传资源传统特性而进行的保护价值评价,而物种层次的遗传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较少。对于遗传资源的社会价值贡献研究主要是从提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目前对于遗传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很多,然而实际应用最多的就是市场估值法、TCM法及意愿调查法。虽然研究者试图尽可能全面地评估遗传资源的价值,但由于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价值表现出的复杂性,在评估中往往忽略许多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研究中基本上是先选取单一指标进行价值评估,然后将结果累加起来,这种方法容易存在重复计算,从而夸大其价值量。

  3 结语

  遗传资源对于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和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许多遗传资源蕴含高产、抗病、抗虫或抗逆等各类性状的优良基因,一旦被育成农作物新品种并成功推广应用后,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增产,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广义的遗传资源应符合当前研究的需要,因此将遗传资源界定为生物遗传资源( 基因、种及种以下层次) 和人类遗传资源( 细胞、血液、骨髓、组织和器官等) 。该研究对普遍使用的遗传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分类,即有明确市场价格参考的情况、有可用于参考的相似物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以及不存在市场价格的情况,然后分别指出相应情况下常常采取的评估方法。

  不可否认,在国内外区域遗传资源社会经济价值贡献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应在充分理解遗传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完善各个层次遗传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贡献的研究。可以采取抽样调查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评估遗传资源价值。借鉴较为主流和前沿的资产价值计量法,对一些难以测量的指标进行计量。比如采用意愿调查法和 TCM 法对动植物的游憩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计量,开展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种案例的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探索可行性评价方法以逐渐完善评估方法体系等。由于遗传资源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其社会经济价值测算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才能形成一套更加科学完整的计量和评价体系,还需在理论和方法上做大量研究。

  参考文献:

  [1] HJ 627—2011,生物遗传资源经济价值技术评价导则[S].
  [2] 孙昊亮. 论我国遗传资源区域性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J]. 河北法学,2008,26( 7) : 31-35.
  [3] LEESSER W. Sustainable Use of Genetic Resources Under the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Exploring Access and BenefitSharing Issues[C]∥Sustainable Use of Genetic Resources Under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Exploring Access andBenefit Sharing Issues. Oxford,UK: CAB International,1998.
  [4] 秦天宝. 论我国遗传资源安全的法制完善[EB/OL]. ( 2005-11-04) [2013 - 08 - 20].
  [5] 范云六,张春义,贾继增. 我国农作物生物技术的成就与展望[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21( 1) : 11-15.
  [6] 联合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Z]. 1992.
  [7] 王健民,薛达元,徐海根,等. 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4,20( 1) : 73-7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