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资源型城市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5)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11 共9810字
  3.2相关指数分析
  
  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体现了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其需求量与资源利用效益成反比。2004-2013年晋城市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减少,从2004年的1.42hm2/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0.54hm2/万元,表明在经济增长带动需求消费增加的同时,晋城市对生态资源的依赖度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体现了不同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利用的丰裕度以及生态足迹分配的公平度,其值越高,说明生态足迹的分配越平等。2004-2013年晋城市生态多样性指数总体保持不变,平均值为0.94,表明晋城市的各类土地类型利用的丰裕度与均衡性良好,进而说明晋城市经济发展对各类生态生产性用地的利用影响较小。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是通过利用系统产出的大小与系统的组织结构(多样性)来描述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能力,其值与GDP成正相关。2004-2013年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64上升到2013年的2.47,其中2004-2009年增幅较小,2009-2013年增幅较大,说明晋城市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在逐年提升,且近年来增长迅速。生态压力指数可以体现地区生态 环境承压程度的大小。2004-2013年晋城市生态压力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2.79上升到2013年的4.07,可见晋城市生态环境承压程度逐年增大,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3.3原因分析
  
  依据生态足迹和相关指数分析结果,结合晋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晋城市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4方面:(1)人口总量增加。2004-2013年晋城市人口规模由2004年的212万人增至219万人,人口的增加使得生态需求增大,人均生态供给减小,从而导致生态赤字不断增加;(2)经济增长带动消费水平提高。随着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生产总值由26.8亿元增至103.2亿元,增幅284.56%,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由2004年的3 638元增至2013年的13 759元,资源消耗的加大使得生态足迹逐年增加;(3)能源需求所占比重较大。晋城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依赖第二产业的效益,2004-2013年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平均值为63.64%,能源用地生态足迹平均值占总生态足迹的65.14%,增长量占总生态足迹增长量的61.57%,可见能源消耗占总生态足迹的比例较大,而相对应的生态承载力则为0,导致生态赤字随能源消耗的增大而增加;(4)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虽然近年来晋城市对各类土地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总体利用效率水平仍较低,2004-2013年未利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平均值为5.48%,仍有大部分土地闲置,农用地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值为4 329.74kg/hm2,低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4 755kg/hm2,非农业建设用地产出率低,全市人均建筑用地面积平均值为315.86m2,远超过国家规定人均100m2的标准,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能力不足以支撑当地消费水平,导致生态承载力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4结论与讨论
  
  本文采用生态足迹综合法账户模型,对晋城市2004-201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引入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足迹发展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四项指标,从不同维度综合分析了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得出以下结论: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