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结论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及其产业化一方面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另一方面也使得因其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得到关注。鉴于我国页岩气分布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页岩气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勘探开采技术和运输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并实现页岩气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利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应加大对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目前,页岩气开发利用中无论是环境保护、矿业权归属还是市场监管等方面都缺乏充足的法律基础,亟需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或制定专门的页岩气开发利用条例。
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预防、管理和监督页岩气开发利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对公众的权益进行救济保障。按照功能不同,可将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制度分为风险防范型法律制度、监控规制型法律制度和救济保障型法律制度。
风险防范型法律制度主要作用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预防,典型的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通过对页岩气开发利用进行风险预测、评估和分析,以预防页岩气开发利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程度。信息公开制度主要通过政府和勘探企业公开页岩气开发利用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预防由于信息公开范围模糊等问题产生的环境纠纷等问题的发生。
监控规制型法律制度主要作用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管理和控制领域,典型制度包括环境保护行政许可证制度和环境标准制度。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主要通过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企业或相关主体,在从事有害或者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的审批和许可,降低页岩气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环境标准制度主要通过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中环境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准,以对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进行规制。
救济保障型法律制度主要作用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救济领域,典型制度包括财政调控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财政调整制度主要通过财政手段,激励清洁技术研发和约束勘探开采企业的勘探开采行为,以实现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中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生态补偿制度主要通过对由于页岩气开发利用而遭受利益损失的相关主体进行物质和技术等方面的补偿,以实现对公众和自然资源所有权人的权益保障的作用。
为了实现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转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完善现有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措施。由于我国目前并未制定专门的页岩气开发利用法律法规,加之现有的页岩气开发利用法律保护制度中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难以得到全面保障,对于其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难以可以的预测和分析。为了保障页岩气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应积极完善页岩气开发利用风险防范型法律制度、监控规制型法律制度和救济保障型法律制度,从而为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亦有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进程。
参 考 文 献
一、着作类
[1] Erica Levine Powers& Beth E. Kinne, Beyond the fracking wars: a guide for lawyers, public officials, planners, and citizens,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2013.
[2] Lambert M Surhone, Mariam T Tennoe, Susan F Henssonow: Shale Gas, Betascript Publishing 2010.
[3] Weston. R. T.: Development of the Marcellus Shale –Water Resource Challenges, Kirkpatrick & Lockhart Preston Gates Ellis LLP. 2008.
[4] Sandra Steingraber, Michelle Bamberger, Robert Oswald: The Real Cost of
[5] Fracking: How America's Shale Gas Boom Is Threatening Our Families, Pets, and Food, Beacon Press 2014.
[6] 汪劲编着:《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7] 汪劲编着:《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8] 王灿发编着:《环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9] 胡静、傅学良等编着:《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年版。
[10]肖乾刚、肖国兴编着:《能源法》,法律出版社 1996 年版。
[11][美]约瑟卡·P.托梅因理查德·D.卡达:《美国能源法》,万少廷译,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
[12]叶荣泗、吴钟瑚编着:《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能源立法战略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版。
二、期刊论文
[1] Jiang, M., Griffin, W.M., Hendrickson, C.T., Jaramillo, P., VanBriesen, J.M., and Venkatesh, A: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Marcellus Shale Ga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1, vol. 6(3)
[2] Mariana Papatulica: Arguments Pro and Against Shale Gas Exploitation Worldwide and in Romania,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4(8).
[3] 王灿发:“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载《中国法学》2014 年第 3期。
[4] 肖钢、白玉湖:“基于环境保护角度的页岩气开发黄金准则”,载《天然气工业》2012 年 9 月。
[5] 陈更生、董大忠、王世谦:“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载《天然气工业》2009 年第 5 期。
[6] 江怀友、宋新民、安晓璇:“世界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载《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 年第 6 期。
[7] 王曦、易鸿祥:“关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立法的思考”,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 2 期。
[8] 王玉振、金辰欣:“战略环评——从国际经验到中国的实践”,载《中国环境管理》2011 年 12 月。
[9] 秦萍、吴鹏程:“我国页岩气开发潜力和环境影响评价”,载《能源与战略系列报告》2013 年 12 月。
[10]袁向华:“排污费与排污费的比较研究”,载《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2 年 S1期。
[11]曹明德、毛涛:“国外环境税制的立法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 年第 3 期。
[12]孙开、韦广存:“我国能源问题的财政视角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 11 期。
[13]汪劲:“论生态补偿的概念——以〈生态补偿条例〉草案的立法解释为背景”,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1 期。
[14]刘国涛:“生态补偿的概念和性质”,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5 期。
[15]曹明德:“对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再思考”,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5 期。
[16]丁岩林、李国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演进与展望”,载《环境经济》2012 年第 99 期。
[17]文琦:“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载《生态学报》2014 年第21 期。
[18]张大伟:“加速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战略构想”,载《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 年第 4 期。
[19]崔青、高金龙:“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及我国勘探前景”,载《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 年第 11 期。
[20]车长波、杨虎林、李富兵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政策思考”,载《天然气工业》2008 年第 12 期。
[21]胡文瑞、翟光明、李景明:“中国非常规油气的潜力和发展”,载《中国工程科学》2010 年第 5 期。
[22]郑卫军、孙德强、李小燕:“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载《天然气地区科学》2011 年第 3 期。
[23]黎红胜、汪海阁、纪国栋:“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载《石油机械》2011 年第 9 期。
[24]赵勇、杨海波:“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哼歌开发页岩气的关键因素”,载《中外能源》2011 年第 7 期。
[25]顾向一、陶蕾:“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由厦门沧海 PX 项目迁址建议议案引发的思考”,载《2007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7 年8 月。
三、研究报告
[1] 耶鲁大学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所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借鉴国际经验:中国页岩气资源环境友好开发之路》,2012 年。
[2]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与对策》2011 年。
[3] 张大伟:《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勘察开发的基于与挑战》,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 2012 年。
四、硕博论文
[1] 徐晓明:“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载《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 彭高旺:“促进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研究”,载《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年。
五、网址及其他
[1] Gas Drilling Companies Hold Data Needed by Researchers to Assess Risk to WaterQuality, last visited June 20, 2014.
[2] Marcellus Shale Appalachian Basin Natural Gas Play,last visited June 18, 2014.
[3] EIA: Overview of Greenhouse Gases, last visited June 20,2014.
[4] 国土资源部:“我国页岩气勘察开发稳步推进”,最后访问时间 2015 年 2 月 1日。
[5] 国土资源部:“页岩气开发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最后访问时间 2015 年 2 月 1 日。
[6] 国土资源部:“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结果公布”,最后访问时间 2014 年 12 月 10日。
[7] 埃克森水资源与页岩气开发报告,最后访问时间 2015 年 1 月 8 日。
[8]《页岩气行业研究报》,最后访问时间 2014 年 12 月 20 日。
[9] 全球页岩气资源全球分布状况,最后访问时间 2012 年 12 月 18 日。
[10《]世界页岩气开发利用进展》,最后访问时间 2014 年 12 月 18日。
[11]昔日"骨头缝里的肉"今被抢食重庆争当页岩气开发主战场,最后访问时间2015 年 1 月 1 日。
[12《]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司法审查调研报告》,最后访问时间 2014 年 12 月19 日。
[13]新华网:“页岩气‘争夺战’:开发存在环境污染隐患”,载,最后访问时间2015 年 1 月 2 日。
[14]页岩气开发监管体系亟待完善,最后访问时间 2015年 1 月 2 日。
[15]涪陵区礁石镇农业农村信息网:“涪陵区页岩气开发利用实施方案”,最后访问时间 2015 年 1 月 10 日。
[16]百度百科:页岩气,载,最后访问时间2012 年 11 月 9 日。
[17]维基百科:“水力压裂”:最后访问时间 20014 年 5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