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我国国内需求的现状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经济主要是由“三驾马车”来推动,即扩大国内投资,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外贸出口。对外出口即外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内需。
改革开放至今,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口导向发展策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以上,但是2008年年底美国爆发金融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的外贸出口开始大幅缩水,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把目光从外贸出口转移到了国内需求上。
(一)我国的消费现状
1.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而有效需求不足
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指数就已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近年来更是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7,西南财大发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报告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财富开始不断向政府、企业、城镇、沿海地区、垄断行业的少数人集中,而且是城乡、地区、行业的差距在全方位的扩大。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农民,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的保险、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实际的差距就更大。以垄断行业为例,我国18个行政性垄断行业的职工总数为全国职工总数的10.8%,而其工资总额却占了全部城镇职工工资的17.2%,电力、电信、水电汽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三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实际的收入差距就更大。目前,我国有64%左右的人属于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这类人群虽然有消费需求,却不敢消费。因此从总体上看有效需求不足。
2.居民即期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逐年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2011年初,央行公布的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高达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这是1999年进行问卷调查以来的最低值。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这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对于高储蓄率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储蓄跟文化有关系。中国人有节俭的习惯,甚至亚洲国家的储蓄率都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第二,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很多人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未来不时之需,比如用来解决失业、医疗等方面的问题。第三,我国的消费金融不够发达。例如买房,如果信贷发达的话,可以通过信贷的方式解决买房问题,而不需要储蓄。第四,国内的消费有一些被低估。因为目前有很多服务类的消费不在我们统计范围之内,或者很难精确的统计,比如像租房子的开支也是重要消费内容,但目前却很难在税控范围之内。与储蓄率居高正相反的是,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逐年减弱。
3.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消费市场从总体上看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一是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例如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水银刀鱼等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二是进口商品充斥消费市场,缺乏过硬的民族品牌。洋快餐、洋品牌、美国好莱坞的大片,韩国的韩剧,日本的动漫……每年都从中国赚得盆满钵满。2009年,仅仅一部《阿凡达》就从中国拿走了三个亿,缺乏民族的独立品牌使得我们的生产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使得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三是物价问题,市场的核心机制就是价格机制,而现在我国的物价正在呈上升趋势,物价不稳定使得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心日益增加,也使得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实际上变成了负增长。
4.消费观念有待转变
很多人在消费观念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表现之一就是“新奢侈主义”,即有钱了就拼命追求物质享受,把钱用在面子消费上。山西煤老板的7000万嫁女,由婚礼演变成了老板们炫耀财富的秀场。消费误区之二就是消费层次不高,缺乏文化底蕴。我国阅读率逐年走低,据统计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不到5%。
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误区之三就是国人的消费方式还不够科学,能源浪费破坏环境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二)我国的投资现状
1.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投资的方向缺乏理性。我国这些年投资一直上升很快,消费却上升得很慢,同时也凸显了很多问题,如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未来发展经济的方式,决定着我国是否能从经济大国跃升为经济强国。
2.政府投资所占比例偏重,挤出效应明显。我国一直存在政府投资比重过大、对民间资本挤出效应明显的现象,而且政府投资大多给了国有大型企业,民间的中小企业目前仍然面临融资难等诸多瓶颈制约。例如2009年至今,民营石油企业倒闭了80%,很大程度上是民间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口等问题,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下风,所以国家应该给予民间资本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他们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生存空间,这不但是对扩大内需,而且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3.GDP导向投资和政绩工程依然存在。长期以来,个别地方领导为片面追求GDP的增加,在追求政绩的冲动下不顾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乱上项目。比如“史上最牛高尔夫球场”———湖南长沙月岛高尔夫球场,它竟然建在了浏阳河防洪大堤里,最终做为典型违章建筑被拆除。地方政府要时刻牢记科学发展观,投资时多考虑当地发展实际,将投资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二、扩大内需的原因
(一)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需要
当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中国经济遭遇了新世纪来最严峻的挑战,西方各国纷纷采取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惩罚性关税、反倾销等手段,减少对中国的进口,建立起森严的贸易壁垒。要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必须走中国自己的路,在内需上下功夫,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才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扩大内需是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需要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内需不足,必然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提高,这样就增加了宏观经济的运行风险,所以必须努力构建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能够培养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不至于在危机到来时受制于人,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自主发展的经济模式。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内因素而不是国外因素的支撑得以实现的;二是居民消费主导的经济模式。居民消费主导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三是大国才能具备的经济模式。因为大国区域广阔,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空间很大。因此必须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而不是把扩大内需作为应对危机的一时之策,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
三、扩大内需的策略
(一)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让城乡居民有钱消费。贫富悬殊建不成和谐社会。所以要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切实提高劳动者收入。收入增加各种予盾会得到有效缓和,而且会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既有秩序,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2.改善人们消费预期,让城乡居民敢于消费。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才能让百姓敢于消费。例如教育,近几年财政部门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启动了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等,解决人民的所得所养所教所医所居的问题,减轻群众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大胆消费、放心消费。
3.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让城乡居民乐于消费。一是要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价格监督力度,防止通货膨胀。抓住一切机会,积极打造民族品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努力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比如家政服务、网络购物、旅游、文化、健身等新型消费业态。
4.改变旧的消费观念,让城乡居民善于消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机制体制,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让百姓善于消费。
(二)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优化投资结构
1.加大投资力度,注意投资的方向。国家今后应注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如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基础设施等,此外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投入,让国家的投资真正为民生服务是今后投资的主方向。
2.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以江西省为例,他们按照重点项目保障用地,优质项目优先供地,所有项目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控制项目用地范围,引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对高污染、高能耗和土地利用率不高的企业进行坚决关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借鉴日本的经验,它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三倍,国土面积小到不及我们的云南省,但日本通过科学系统的国土资源开发,以相当高的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现在依然维持着66%的森林覆盖率,这在全世界也是很罕见的,被称作是小土地上的大作为。所以投资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重点应放在提高投资的效率上。
3.要注意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防止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今后政府应给予民间资本更多的财政支持,更广的发展空间。让民营资本成为一支推动消费,促进就业的主力军。扩大内需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程,但只要我们自觉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大势,紧紧抓住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及时采取有力战略举措,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必然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