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4189字
( 四) 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影响着经济的运行,而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影响货币供给因素,而新常态经济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发生了新变化。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有序推进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用好增量”与“结构优化”的措施,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支持企业走出去等等
  
  ( 五) 供给侧改革
  
  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对立,需求侧管理认为是需求方的问题导致了经济下行,因此从需求一方进行刺激经济增长,而供给侧改革认为是供给方出现了问题导致经济萎缩,因此应该从供给方一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我国经济的减速主要是结构性减速,而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收入分配结构上,结构的问题导致了供给与需求出现了较大的不匹配问题,因此要从供给这一端进行调节,这样能够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创新力,而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生产性消费品和生活性消费品的结构,在经济增长动力上,生产结构要适应内需,而增长方式由投资、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二、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总的来说,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没有极大的推进经济增长,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国内生产总值为63. 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 4%,根据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2014经济发展成绩主要有以下体现: 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2013年的1310万人。经济结构上,经济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达到51. 2%,占了一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8. 2%,高于2013年的46. 9% .人民生活水平上,居民消费价格仅上涨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 2%;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
  
  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 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6. 9%,在合理区间范围内,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为50. 5%,经济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为66. 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进展。互联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人民生活方面,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 4%; 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 5%,新增4万多亿元;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可以看到人们生活得到改善。
  
  三、总结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发生了转变,本文对2014 - 2015年的凯恩斯的政府刺激需求、“一带一路”计划、互联网加万众创新、弗里德曼货币供给理论、供给侧改革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总结,虽然这些政策并未取得较大的GDP量上的增长,但在其质量上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并给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经济已经开始由粗狂型增长转向了集约型的增长,更注重创新、质量和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熟知的数量型指标正发生着向下的变化,而我们过去比较陌生且重视不够的质量、效益型指标正发生着向上的变化,与此同时,改革在不断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刘伟,苏剑。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J].经济科学,2014,04:5 - 13.
  [2] 李扬,张晓晶。 “新常态”: 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 [J].经济研究,2015,05:4 - 19.
  [3] 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 [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5 - 18.
  [4]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5]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