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探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3575字
当前的速度换挡与过去长期累积的矛盾和问题有关。过去经济增长离不开人口红利,但是现在人口红利消失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这一系列数字反映在经济上就是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2010年全国农民工平均工资1690元/月,2014年2864元/月,2015年3072元/月。当然,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如果是由于劳动力素质提高,基本劳动生产率提高,创造的财富增加则是良性的;如果因为人口红利小而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会直接形成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急剧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东南亚,如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转移。更加表明我国过去靠廉价劳动力生产低成本商品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必须加大供给侧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方面,人口红利消失,另一方面,老龄化迅速推进。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现状。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是两条:一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二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符合其中一条即说明进入老龄化。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是2.2亿,超过1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4亿,两个标准都达到了。发达国家人均GDP几万美元才老龄化,而我国人均GDP 8000美元就已“未富先老”了。日本1955年进入高速增长期,用15年时间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是至今日本经济已经持续低迷近20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龄化。日本商场里销售的老年人尿布的数量已超过了婴幼儿尿布数量。进入老龄化后,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研究如何将人口数量红利转到人口质量红利上来。过去的高增长伴随着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要化解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同样需要把增长速度降下来。
另外,需要正确认识的是,增长速度虽然在回落,但是回落的程度是有底线的,一是就业,二是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而且在这两条底线基础之上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即2020年要实现两个翻一番:GDP翻一番,收入翻一番。用倒推的方法,2020年翻一番,那么这几年年均增长速度不能低于6.5%.这也是一条底线。正是因为有这几条底线,所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后的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关于6.5%的理解,则要从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中求进”中找答案,即增长速度换挡是五挡换到四挡,而不是一下换到一挡。
结构优化。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是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农业还是相当薄弱。目前诸多农产品的价格都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如玉米高50%,水稻、小麦高30%~40%,根本原因是组织化、规模化、机 械化程度比较低。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第二产业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是工业大国,在联合国统计的440种重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81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其中,汽车2400万辆,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25%,机床产量第一,发电设备世界第一……尽管工业产品体量庞大,但问题在于缺乏核心技术。第三产业服务业,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5%,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但是与国际相比还较低,如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80%.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有两个特点,可以用两个70%说明,一个是服务业的比重占整个GDP比重的70%,一个是服务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占到70%.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于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文化产业等。
结构优化的具体涵义就是要让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工业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动力转化。中国经济增长先要转换动力,过去的动力靠大量资本投入、大量资源投入和大量劳动力投入。三个大量投入目前都遇到了瓶颈,大量的资本投入遇到产能过剩,大量的资源投入遇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大量的人力投入遇到人口红利消失。因此,必须让创新和技术进步替代大量要素投入,让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一点也是新常态核心的变化。
围绕五大新发展理念落实五大任务
把握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发展理念。要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落实五大任务。
第一,去产能。去产能的难题在于职工安置,要让一些“僵尸”企业退出,一些企业需要破产清算,就涉及到职工安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财政赤字将由2015年的2.3%提高到2016年的3%,这增加的赤字中将有一部分专项支出用来解决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问题。第二,去库存。主要指房地产,一方面,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热点城市房价疯涨;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仍然库存量太大。第三,去杠杆。主要是化解金融风险。第四,降成本。 2015年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是85.97元,再加上费用等,企 业 的 利 润 率 非 常 低,所以要降成本。如何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减税。第五,补短板。 2015年五次降息、五次降准,效果并不理想,说明在需求侧方面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边际效应递减。
中国深层次的问题在供给侧,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却供给不足。如2015年全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游客”消费力惊人。另外,诸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如医疗、教育等。供给既包括资本的供给,资源的供给,劳动力的供给,同时也包括制度的供给。实际上,供给侧改革并不陌生,过去解散人民公社,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制度供给。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始终坚信,恰恰经历了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国经济才能 够 走 到 一 个 更 新、更 高 的 发 展 阶 段,而 这 个 历 史 阶 段也必将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创造重大的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