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辉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时间:2014-07-15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3124字
论文摘要

  1概 况

  辉发河是第二松花江上游的一支较大支流,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龙岗山脉中部。河道流向为东北向,流经清原、东丰、柳河、梅河口、辉南、磐石、桦甸7个县(市),于桦甸市头道沟附近注入第二松花江,汇合后一并汇入松花湖。主源在山城镇以上河段当地称杨树河,山城镇至辉南县三统河河口之间的河段,当地称大柳河,辉南县三统河河口以下称辉发河。干流全长267.7 km,吉林省境内为234 km,河道平均坡度0.05%,总流域面积14 896km2。下游距丰满水库坝址160 km。

  2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现 状

  辉发河流域是吉林省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既是吉林省主要工业区,又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长期以来传统产业的发展,对该流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直接影响到松花湖的水源安全,特别是由于这一流域部分市、县至今还没有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辉发河,使辉发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尤其冬季枯水期更为严重。特别是辉发河在桦甸市境内的河段,水质十分混浊,丧失水体自净功能。

  2.2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2.1水质污染严重

  辉发河自吉林省环境监测站1985年来对其实施监测,在通化境内设海龙水库、梅河口、辉南3个监测断面,监测河长201 km。到目前为止,积累了较长系列的资料。用辉发河3个水质监测断面2011年12次监测值的均值监测结果表明,见表1。海龙水库监测断面全年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较好;梅河口监测断面全年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体受到重度污染;辉南监测断面全年水质类别均为Ⅴ类。因此,辉发河水系的水质污染,无论是从污染河长,还是从污染物种类的多少,以及从污染深度来说,都是相当严重的。辉发河上游海龙水库监测断面,水体中只有高锰酸盐指数的含量达到Ⅲ类,水质良好;中、下游水体水质达到劣Ⅴ、Ⅴ类,水体水质受到重度污染。中游梅河口监测断面水体综合类别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
  经过调查,由于梅河口市、海龙镇、辉南县和沿途一些工厂的排污,以及被严重污染的沙河、一统河、挡石河的汇入,水质污染十分严重,一直超过Ⅴ类,其主要支流沙河、一统河、挡石河的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各监测断面均超过Ⅴ类。可见梅河口市、海龙镇、辉南县、东丰县、柳河县、磐石市以及沿河的一些工厂对辉发河水系水质污染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是主要的点污染源。辉发河水系主要污染因子有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分析原因主要是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和工、农业生产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辉发河干流2000—2007年水质对比表
  2.2.2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

  辉发河是松花江的支流中泥沙含量最高的一条河流。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影响,辉发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逐步退化,河流泥沙量增多,河道淤塞严重,属于东北地区中低山水蚀区的代表地区,流域大部分属于低山丘陵区,夏季又是暴雨洪水高发期,又是吉林省主要农业区,随着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受人为因素影响,坡面侵蚀比较严重,因而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流域内土壤侵蚀模数为200~300 t/km2·a。近些年来,由于森林的砍伐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而且随着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和人为活动的增加,辉发河流域水土流失逐年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的物理性状恶化。当暴雨来临时,土壤大面积流失,土壤流失导致生态恶化、河床抬高等问题。由于水土流失,水旱风沙灾害多发,干旱、洪涝、沙尘暴天气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大风扒地毁苗、埋没淤顶、吞噬粮田的现象时有发生;水土流失又使大量泥沙进入水库、河道,造成河库泥沙淤积,目前辉发河的某些河段,河床已高出地面1m多,成为东北地区的“地上悬河”。

  3生态环境修复对策

  辉发河的污染问题由来已久,而且情况比较复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影响河流水体水质的最直接因素,辉发河流域内的各市、县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是辉发河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而且辉发河上游的污染最为严重。针对辉发河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以下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废污水的排放

  辉发河流域的主要工业污染源要达标排放,尤其是对水体污染较重的化工、造纸、制革、冶金等行业,其工业废水必须做到达标排放,各主要的工业企业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废水排放量。另外,在流域内城镇发展中不应再发展那些耗能大、用水多、占地多、运输量大、污染扰民的工业,工业结构的调整应以降低单位工业产品或产值的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负荷。在促进城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尽量减少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生产落后工艺向农村转移所带来的污染。辉发河流域工业发达的城镇应尽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减少城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辉发河,因此,完善城市排污管道建设、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势在必行。

  3.2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取水许可制度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对于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言的。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是从水资源保护角度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对水资源需求将水体划分为相应的功能区,然后根据河段的水文特征、入河排污口分布、水体功能水质目标,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得出水功能区的最大纳污能力,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方针,技术可能性提出入河污染物时段允许纳污量,进而把允许纳污量分配到支流口、入河排污口。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目的是遏制辉发河沿岸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改善辉发河水质,使有限的辉发河水发挥最大效益。另外,建立取水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管理手段,对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尽管目前辉发河流域很多工厂都达标排放,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取水许可制度,建立相应的水资源保护体系。

  3.3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需水量

  自生态环境需水量提出之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求考虑生态环境需水量。辉发河的流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时的差距较大,在冰封期时污染更为严重,尽管在其支流上有很多中小型水库,但在干流上建设的水库少,可控能力弱,枯水期的环境用水得不到保证。由于缺乏制度保障,现有的水库追求经济利益,在水资源分配上还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用水。今后要求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时候,要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鉴于辉发河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径流量年内水量变化幅度大的特点,加上枯水期与冰封期同时出现,河流的自净能力低,导致河流污染更加严重,需要大量的稀释水,稀释污染物才能达到环境要求,修建水库等控制性工程是“储丰补枯”的重要措施。

  3.4减少水土流失,降低面源污染

  辉发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且流域是吉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也很严重。水土流失会降低土壤的肥力,致使粮食减产,为达到丰收的目的,农民增加化肥施用量,加重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大量的泥沙会淤积河道,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增加水灾发生的可能性。

  3.5保障措施

  1)针对辉发河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议水行政部门结合辉发河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建立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对河流污染应急处置方案,积极采取措施使辖区内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保证辖区内的河流水质在要求的期限内达到规定的目标。
  2)加强排污管理,对工矿企业排污,凡污染严重、有毒、有害及不易生物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不允许直接排放,必须自行处理达到国家现行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林业、水利和农业等部门要与流域内的各级政府密切配合,加大对辉发河两岸农业生产的管理,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少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做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工作。
    相近分类:生态环境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