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成效与建议(2)

时间:2017-06-29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作者:刘国彬,上官周平,姚文 本文字数:7492字
  2.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对20世纪70-80年代、90年代、2000年和2010年4 个时段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表明,近 40 年来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如图1、图2所示。
  
  (1)耕地先增加后减少。由 20 世纪 70-80 年代的17.96 万 km2增加到 90 年代的 19.67 万 km2、2000 年达 20.64 万 km2,到 2010 年减少至 19.98 万 km2,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8.7%、31.47%、33.00%和31.83%.
  
  (2)林地持续增加。由20 世纪 70-80 年代的 7.38 万 km2增加到 90 年代的 7.72 万 km2、2000 年增至9.25万km2,2010年增至12.35万km2,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1.80%、12.36%、14.80%和19.68%.
  
  (3)草地呈减少趋势。由 20 世纪 70-80 年代的31.15 万 km2减少至 90 年代的 30.22 万 km2、2000 年减至 25.99 万 km2,2010 年减至 24.61 万 km2,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9.70%、48.34%、41.56%和39.21%.
  
  (4)居民地增加,未利用地减少。黄土高原前期耕地增加的原因是“以粮为纲”的政策,后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对陡坡耕地的退耕;林地和居民地的增加,除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外,还与持续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后人们对自然的干扰减少有关(图1、图2)。
  
    
    
  黄土高原中部是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也是土地利用变化最显着的地区。该区域典型样区(面积约 400 km2)统计表明(图 3),耕地先略为增加,然后减少,如吴起样区耕地由 36.70% 增至 41.44%,然后减少到 14.43%;林地增加,如吴起样区林地由1.33% 增至21.05%;草地的变化有增加(如绥德)、稳定(如吴起)和减少(如延安、离石)3 种情形。草地的增加或稳定(吴起和绥德),与本地区耕地急剧减少有关;草地的减少(延安和离石),与当地耕地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林地明显增加有关。
  
    
刘国彬,上官周平,姚文艺,杨勤科,赵敏娟,党小虎,郭明航,王国梁,王兵.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01):11-19.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