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生作为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是否具有环保素质显得尤为关键。课程融合与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解决高职环保教育存在的弊端。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高职生; 环保; 实践教育;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actice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iu Huiting
引言
当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与民众热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牵涉到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要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光靠资金和技术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对民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国民整体环境素养。
高职教育主要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多数高职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行业与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是否具备环保素质、是否掌握与环保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
一、高职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师环保教育自觉意识不强
一是在没有开设环境类专业的高职院校,环境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不多,在没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情况下,或者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教师想要将环保问题深入讲解,是很困难的;二是大多数教师自己同样缺乏环保理念,在课堂中主要讲解课本内容,课外强调行为规范,很少会将课本知识和行为规范与环保联系,将环保理念渗透进课程中;三是对于教材中的环保内容,教师常常忽略或进行简单化处理,照本宣科或一笔带过或要求学生自学。
(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首先,环保教育的教学方法滞后。教师在讲解环保问题时,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传统方法,极少涉及实践活动,这样容易使学生认为环保只是口头强调而已,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其次,教材存在缺陷。非环境类专业并没有环保教育读本,或涉及到环保教育的内容在教材中占比过少,且多数是重复中小学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最后,教学手段单一。虽然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教师在讲解环境污染问题时,主要靠展示数据、图片、视频等。这样的讲授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属于有益尝试,但环保教育仍然停留在课堂层面。
(三)校园环保活动重“量”不重“质”
一是活动目的不纯。很多环保活动的开展并非为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而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指派任务,所以很多环保活动形式大过内容,开展的过程中常常敷衍了事。二是环保活动创意不足。在校园中开展的与环保相关的活动主要有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学雷锋活动、观影活动等,这些活动属于有益尝试,但会让学生误以为环境保护只是说起来重要罢了。三是活动效果不够。这些活动的效果仅仅停留在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认识到污染的严重性,达不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目标,造成“说起来都会,做起来就废”的现状。
(四)学校对环保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职院校对环保教育认识略显不足。在招生和就业的压力下,学校首要考虑的是学生专业成绩是否优秀,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是否达标,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能否得奖,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而是否接受环保教育对于非环境类专业学生来说并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这种思想必然导致学校对环保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无法引进环境专业背景教师;二是无法对现有师资进行相关培训;三是难以对相关课程进行环境教育方面的规划和统筹;四是校园环保宣传力度不够。校园环保宣传方式主要是宣传栏、板报、标语、广播等传统方式,有一定效果,但不明显。如每年只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一些特定纪念日里进行宣传,纪念日一过宣传活动便销声匿迹,缺乏连续性和深入性。
二、高职生环保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准确掌握高职生所受环保教育情况和所具备的环保知识情况,我们对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专业的高职生发放了《高职学生环保意识及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350份,有效回收问卷322份,回收率92%),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出以下几点:
首先,大部分学生所掌握的环保知识严重不足,很少关注社会上的环境问题。其次,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环境破坏及污染问题,如垃圾污染、水污染等现象的认知度较高,但是对于因环境污染导致的沙尘暴、尘肺病、雾霾等结果的认识却不够深刻。再次,能够意识到当前环保形势严峻性的学生占90%以上,94%的学生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对于近期自己是否做过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行动时,有41%以上学生说没有。最后,对于当前学校的环保教育,学生普遍反映有印象但不深刻,对于是否可以在课堂上融入环保理念,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
三、课程融合与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较短,在非环境专业设置专门的环保课程不太现实,但是在一些公共基础课中穿插环保教育,进行相关环保实践活动,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我们将随机选取的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专业如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护理、医学检验的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在学校公共课《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开展了课外环保实践。这种实践教育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在提出问题——书本学习——实地调研——提出解决策略”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环保知识,培养了环保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在环保教学中,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首先将环保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潜移默化加深学生对美好和谐自然环境的向往;再通过环保主题辩论和实地调研,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环保专业知识,让他们对环境问题进行自觉思考;最后,通过拍摄环保宣传短片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和感悟,能够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明确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一)课程与环保教育融合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大量传统文学作品中梳理出关于绿色环保的语句和段落,并进行翻译,如,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天地之塞吾其题。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让学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环保理念用现代方式演绎出来;在写作课中针对身边的环保话题与优秀人物事迹让学生进行写作,畅谈感想。在教室、学生寝室中创建绿色文化墙,让经典绿色环保语句在教室、寝室随处可见,时刻提醒和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如:“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洗手池边“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等语句;平时可以就环保主题排练小品、设计游戏等趣味活动。
(二)社会热点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宜春市作为赣西区域的着名休闲旅游城市,近几年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方面不遗余力,宜春市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2018年宜春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治城市环境卫生,这其中引导教育市民自觉遵守文明礼仪,主动并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尤为关键。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能够快速学习并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在学校学习期间养成文明习惯、掌握环保技能,在家庭中就可引导家长遵守文明准则,协助家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对学生群体进行环保教育契合社会要求。在学校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中,如果学校能够承担起学生环保教育的重任,将对宜春市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密切结合热点问题,设计实践环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需求及个性,设置不同的实践内容,形式和内容的多样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环保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形式:
1. 环保主题辩论
在此环节中,根据近期舆论热点话题,设置三个辩论主题,如“环境保护重要还是经济发展重要”、“不使用塑料袋,靠制度制约还是靠个人自制力”和“共享单车应该被鼓励还是被抑制”,将每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选取一个主题,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规则与普通辩论赛规则略有不同,增加了自由辩手发言环节。正反方各9人,除4人为主辩手之外,其余5人为自由辩手。自由辩手可在其中一个环节中进行轮流发言——或对自己的辩题进行补充、或针对对方的破绽进行“攻击”、或向对方辩手提问。开展辩论活动的主旨在于让学生在辩题的准备阶段,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校园环保调研
配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调研活动。设置六个调研主题,分别为校园垃圾分类普及情况调查、校园外卖垃圾情况调查、校园食物浪费情况调查、校园快递垃圾情况调查、学生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调查和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将每班学生分为六组,每组约8——9人,每位成员承担一项任务,如实地调查、访谈、拍照、录制短视频、撰写调研报告、制作汇报PPT等。完成调研后,让学生在课堂集中展示和讲解,通过多媒体PPT、大量图片和视频展示小组成员们实践的成果和心得体会。展示结束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通过调研活动接触和学习到更加实用的环保知识,能了解到学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状况、存在的问题等,以及大学生们对保护环境的见解和意见。
3. 校园环保宣传
根据校园调研情况,针对学校在环保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在环保知识方面的缺失,开展校园环保宣传。将每班学生分为8组,拍摄校园环保教育宣传片。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学生需充分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现状,发现环境问题,再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切入点,拍摄制作成5分钟的短片。制作完成后,利用课余时间集中播放展示,并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通过学校的平台进行播放宣传,在学生中普及教育。让学生自己拍摄制作环保短片的目的在于一是弥补本校环保宣传片不足和不贴近学生生活的现状;二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以往学习到的环保知识升华为自己的理解。
结语
高职院校的环保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实践能力。将环保理念、环保知识、环保技能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是高职生环保教育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需要学校大力支持、教师积极配合、学生主动参与,以此共同建设美丽校园、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驰轩.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基于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现状的调研[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247-249.
[2]石峰可.“基础”课环保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10):56-59.
[3]计灵敏.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J].教育科研论坛,2006,5(43):71-72.
[4]刘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环保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