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浙江海洋学院毕业论文:关于中国海洋发展问题的论文(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1-22 共16874字
  二、中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作为沿海国家,中国有着约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周边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我国经济将持续发展的同时,资源日趋减少,也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增长问题,随之而来的会是资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我国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在海洋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人类面临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已不堪重负,陆上资源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一)海洋蕴含着各类丰富的资源

  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70.8%,而且海洋拥有相对于陆地资源千倍以上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海洋拥有的物质资源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种,仅仅海洋空间就蕴藏了80%的气球生物资源,除此之前海洋拥有20多万种以上的动植物资源,海洋更是有着难计其数的微生物种类,可见海洋的开发空间和潜力是无法估量的。海洋中的非生物资源指的是油气资源以及各类矿产资源。据目前数据估计,海洋的油气资源占全球石油储量的45%。有的专家认为最后探明海洋的油气资源总量有可能占全球的70%。海洋还蕴藏着及其丰富的能源,海洋能源是21世纪人类值得重视的替代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等。

  中国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沉睡海底,单说南海石油资源储量就达到了275亿吨~400亿吨,天然气储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可燃冰”储量大概占油气资源的50%。这对人口众多而陆地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来说,简直是茫茫大海上的一根救命稻草。最近专家还预测,南海的可燃冰总量可相当于650亿吨的石油,如果充分地开采,可供我们国家用130年。海洋拥有非常丰富的各类资源,各国对此虎视眈眈毫不懈怠,世界未来的发展与海洋资源息息相关。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而陆地资源有限,只有拓疆海洋,中国才能从紧张的资源局面中得以持续发展。

  (二)海洋运输是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命线

  目前,中国的海上生命线主要分为两条,这两条主要航线承担着中国绝大部分的对外贸易航运,一条经东海和日本海远赴太平洋和美国、加拿大的西海岸;一条经南海赴东南亚、印度洋和中东国家。中国走向世界海洋走出国门的前提条件都离不开太平洋、印度洋的海上航运的安全稳定和畅通无阻。但是就在中国有着重要战略的海域,仅美国就控制了全球16条海上战略通道,其中就有五条位于太平洋,两条位于印度洋,而美国在这两大洋的战略布置较大西洋上而言,对中国的威胁近在咫尺,因此这种海洋战略格局也对我国的战略意义影响更大。

  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点是背陆面海,陆地与海洋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地缘政治环境。第二,中国不管是陆上还是海上,周边强国林立、战略力量集中,有关领土领海的问题极度敏感,战略碰撞很容易发生。根据亚太地区海上战略发展形势,海洋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大部分依靠海洋运输,可以说海上航运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经济市场的重要纽带。加上东南沿海地带又是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密集区,同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前沿。在世界多元化和相互依存的现实格局中,中国对外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畅通的海上贸易交通线、持续稳定的海外资源和能源供给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前提。试想,如果中国海上航线被遏制,周边海域不在控制中,中国将会失去自己持续发展的血液补给,防御能力、经济发展能力都会被大大削弱。目前,中国面临着东海和南海的岛礁主权、海洋资源之争,就像活火山,时不时爆发一次。从地缘角度看,台湾和南沙群岛这两个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领土对中国的未来格局举足轻重。

  (三)世界大国加快节凑调整海洋战略

  自从《联合国海洋公约》颁发以来,每个国家对取得更多的海洋发展和生存空间有了法律依据,针对公约里对国家领海、大陆架等做出的新规定以及对国家在不同海域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规定,各国都纷纷按照公约的新规定对海洋法规与政策进行了调整,以迎接公约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在签约公约之后,针对公约的新规定先后颁布了《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取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另外修改了一系列相关旧法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这一系列的修改,使得我国在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利方面与国际同轨的同时,有法可依,推进了我国海洋管理法制化。此外,为了提升我国海域管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海洋事务,比如参与了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两次会议和参与《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定制修改工作,为我海洋事业和国际海洋和平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对海洋的开发有着巨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对海洋的重要战略地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人类缓解资源紧缺与生态坏境恶化等重大问题的关键。主要海洋国家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海洋经济政策和战略调整,纷纷把未来发展的主要目光投向海洋。本世纪初,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海洋战略发展领先大国纷纷提出了本世纪海洋开发战略,尽管海洋发展战略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走向海洋求资源、求发展。美国早就明确提出:“新的美国国家海洋政策应是协调性和综合性的政策。”美国出台法案明确海洋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总统任命组成海洋政策委员会,专门对美国海洋发展政策、海洋利用管理方面的问题调研和全面评估,并于2004年9月向国会提交了《21世纪海洋蓝图》的报告。美国并于2004年底公布落实这个报告的《美国海洋行动计划》。欧盟也不甘落后,2006年6月以来就相继出台了《欧盟综合海洋政策绿皮书》、《欧盟海洋综合政策蓝皮书》、《欧盟综合海洋政策实施指南》等文件。德国更是制定了“北极战略”加大对海洋战略的投入和关注。英国2010年《战略防务与安全评估》报告突出了借助外力扞卫英国海洋大国地位的新思路。而日本则在更早时期公布了《新世纪日本海洋政策基本框架》,在海洋战略框架里面提出了“了解海洋”、“保护海洋”和“利用海洋”三个海洋经济政策调整的基点,日本对钓鱼岛更是紧锣密鼓毫不松懈,和中国频频发生海权争端。

  三、中国海洋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国家间资源和主权纷争

  中国面临着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得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中国触及的海域除了渤海没有存在划界问题,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所在海域都存在划界之争。中日钓鱼岛海权之争时不时爆发大新闻,中日关系也围绕着钓鱼岛事件和日本历史态度曲线波动。根据《联合国公约法》的规定:“岛屿可以像陆地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沿海国有权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2海里领海和24海里毗边区”。岛屿具有数万倍的增值能力,因此凡涉及海岛的主权归属,各国绝不相让。海上邻国都主张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权利,坚持各自的划界原则,我国与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八个海上邻国都存在海域划界争议。

  除了炙手可热中日钓鱼岛海岛之争,近几年来,中国与周边海上国家的争端间歇不断。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在约有12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还处于争议中。海上油气资源是海洋纷争最集中的争斗。中国与周边海上国家表面上是岛礁之争,实质上是资源争夺。我国海洋岛屿就经常出现无依据的被侵占、分割海洋海洋资源被掠夺的严重局面。存在争议的海洋面积就占中国海域辖区的一半以上。越、菲、马等国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40个岛礁和大片海域,还加大投入寻求法理依据和政治支持,不断强化军事占领,抛出各种否定中国主权的解决方案,还企图使美、日等地区外大国卷入以遏制中国的行动。

  南沙群岛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沙群岛一旦落入他手,中国通向太平洋、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将会被控制,中国的海上防御屏障也会大大缩小。而且,南海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的补给。南沙群岛岛礁数量众多,而中国只控制着其中9个岛礁,其中还包括了属于台湾的太平岛,其他大部分岛屿都不属于中国控制岛屿。

  (二)海上航运的安全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下,我国有3O多条远洋运输航线,大部分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90%依赖海上运输,海洋航道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中国最主要的两条海上航线都必经一些必经狭窄的海峡,即使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最窄处也仅宽37公里,这样狭窄的水道和容易遭到所在国家的政治封锁海洋海盗袭击。除台湾海峡附近外,我国走向大洋的必经海峡都被他国控制。当国家间外交不和谐时,就很难保障海上航运的安全稳定。一直以来,海盗、海上恐怖势力泛滥都是我国海上运输不可小觑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我国以及众多国家的海上航运安全。“非洲之角”的索马里有着凸显的地理位置,索马里海域世界商船往来频繁,是中国以及亚洲国家走向欧洲、非洲国家的重要路线,全球绝大部分的对外贸易和海洋石油运输都要通过这片海域。但是,这几年来,由于索马里海域附近国家的政治、宗教、经济等多方面爆发的国家问题,更加助长了海盗问题的频繁发生。海盗日益猖狂,给多个海外贸易国家带来经济的巨大损失,也严重危害着海上的航运安全。

  (三)我国陆上资源短缺与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与有限的陆上资源矛盾日趋凸显,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人口众多、陆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陆地资源分布不集中,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日趋减少的陆地资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资源开发使用不当,导致资源浪费和坏境破坏。近15年来,河砂资源被过度使用,我国海岸挖砂约为4.5亿吨。有些地方甚至利用海砂出口形成巨大的产业链大量出口海砂,而大部分海砂都是未经研究就作为普通建筑材料使用或买卖,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给海岸坏境造成了破坏。

  (四)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技术问题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还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低。发达国家在滨海砂矿开发和选矿技术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而我国的开采技术则与这些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用矿物回收能力差,综合利用程度低。技术和装备的落后也制约着我国油气开发,多年来我国的油气开发比较集中在渤海、东海等内海部分海域,在南海的开发大部分也只是在浅水区。可以说,我国在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方面进展十分缓慢,占中国领海面积3/4的南海地区,油气开发几乎空白,不多的几口油井都集中在离陆地和海南岛不远的区域。

  (五)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海洋不仅关乎海上航运,还给我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各种资源,人类在地球上的蓝色家园。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断深化,在利用和开发海洋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盲目开采,而忽略了对海洋的坏境生态保护,海洋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破坏问题。“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94%的海水水质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近岸海域污染问题依旧突出,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高于2007-2011年15万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也表现不佳。”“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海海域的面积较上年明显加大,约1.9万平方公里。 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还有海湾等非常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则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入洋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依然 严重,河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灾害多发,局部区域土壤盐渍化、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

  海洋污染是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海洋污染物大部分来自陆上的生产活动,人类日常生活的废弃物,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等,一但流入海洋,不仅会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破坏海洋健康的生态系统,更严重的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进几个世纪来,人类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大量海上的工程建设,缺乏科学论证的危害造田活动,泛滥无节制的捕鱼活动,严重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滋润了人类,一旦海洋生态平衡系统被破坏,将产生毁灭性的后果。

相关标签:环境问题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