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困境探析
【第一章】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因素研究导论
【第二章】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国际经验分析
【第四章】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分析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途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国际经验分析
市场是经济调节的杠杆,在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货币的利率是货币的价格,也是借贷货币的成本,其价格高低也是由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是需要在市场中由市场的价格机制决定,所以利率要求市场化也是合乎经济学意义的,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它自身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这就需要国家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加以干预,也就是说各国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是建立在市场优先于政府的理念上,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国家,过度依赖于市场,忽视了政府在市场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除此之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上采取的措施,遇到的困难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我们将通过分析,比较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找出一般规律,从而获得一定的经验和启示。
一、美国、台湾、智利利率市场化进程
自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发达国家接踵而至地踏上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道路上,并且较为平稳顺利的完成了改革的任务,建立起市场化的利率体系,这其中以美国和日本的改革尤为突出,下面我将以美国为发达国家的典例进行分析。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1.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早在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利率开始撒手,奉行的就是完全的市场化,直到 1929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内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在这次大萧条中,美国损失最惨重的要数金融业。由于危机之前,各家银行因为利益的驱使,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等手段,展开了恶性竞争,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之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的金融行业,而金融业的崩溃又使得大萧条持续的时间更长久,危机程度更深。
美国政府为了挽救本国经济和银行业,开始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市场改革,空前加强了对金融体系的监督和控制,特别是强化监督管理,利率管制是改革的重点。美国国会于 1933 年到 1935 年颁布了着名的《格拉斯。施蒂格尔银行法案及修正案》(简称 Q条例),该条例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作了严格而又具体的限制,例如规定,美国的商业银行不仅设定了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最高利率,而且从此商业银行不再向活期存款储户支付利息。除此之外,各州也严格规定了州内银行放款的最高利率限制。从此,Q 号规则管制的范围逐步扩大,以至于扩展到了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以及所有美联储会员银行和非会员商业银行,自此美国的利率政策进入了管制时代。可以肯定的是,在 Q 号规则实施之初,其在防止银行业争夺存款的恶性竞争,保证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以及对当时维持美国政府和恢复美国金融秩序,提升民众对银行的信心方面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长远意义上讲,对经济会产生抑制作用。
Q 条例对美国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管制较为严格。明确规定了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但却忽视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价格的约束。大萧条以后,美国经济逐步复苏、恢复和繁荣,并且以强劲有力的势头发展的愈来愈快,国民与此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就会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使得手中的钱生钱。然而当时美国政府对利率最高限制的制约,使得民众对本国银行储蓄失去兴趣,转而愿意把眼光投向其他市场领域,甚至着眼于国际市场。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大量的资金被迫流向证券市场,还有一部分被放逐到欧洲货币市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功能受到极大地削弱,由于存款规模的减小,美国国内银行业经营状况恶化,出现了严重的“脱媒”危机。
2.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由于美国利率的严格管制已经不能适应美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废除 Q 条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 1970 年到 1986 年,美国逐步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其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分别以台湾和智利为案例。台湾的改革是成功的代表,但是智利的改革却以失败告终。
(二)台湾利率市场化进程
1. 台湾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在国内革命战争刚刚结束之后,台湾地区仍然在蒋介石集团控制下,刚刚结束的战争使得岛内局势动荡,宏观发展环境更谈不上稳定,这给岛内居民带来了严重的不安,除此之外,政府在市场中,投放大量没有实际意义的纸币,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这更令岛内居民显得格外局促紧张。当时台湾地区并没有像“中央银行”那样的权威机构进行管理,但为了尽快消除社会不安定,安抚民心,同时稳定金融市场,台湾当局就授权台湾银行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货币及利率调整政策,行使“中央银行”的有限职能,直至 20 世纪 60 年代年代,台湾央行重振旗鼓,把之前下放给台湾银行的权利掌握手中,对岛内金融市场调节处置。
1946 年,台湾金融管理局对岛内的存放款利率开始管制,并公布了相关条例,在审核程序上,台湾银行在划定利率水平时,需要报审“中央银行”,由“央行”审验,批准核定合格之后,才可以按照该利率标准执行,否则将不予授权。在具体标准上,要求所以银行的放款利率不得低于其存款利率,台湾地区的《银行法》一直沿用了将近二十年之久。1947 年,台湾金融管理当局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其进行全面修改,规定各地区银行存放款最高利率,由同业公会与当地中央银行产生,或者参照附近地区的标准制定,就在同年年末,“中央银行”收回了放款利率的核定权。
20 世纪中叶,我国台湾地区面临着极高通货膨胀率的压力,产生较大的经济泡沫,工厂生产不足,居民消费过高,虚假繁荣,出现了供需矛盾的尴尬。台湾政府为了抑制和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在 1950 年初颁布了《优利存款储蓄的办法》,该办法规定,将原来年利率为 20%的存款利率提升到年利率 125%的水平上,这对储户来说无疑产生巨大的诱惑。所以,政策一发布,就有大批大批的居民将资金存入银行,在短短的不足一年的时间内,银行储蓄额突破 5000 万人民币,大大的扩展了银行存款业务。由于大量资金有效的归入银行,减少了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因此通货膨胀率也逐渐下降,宏观经济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平稳发展。
20 世纪 60 年代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强盛时期,在这整整十年时间内,台湾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加强,在此基础上,政府和企业重新定位了新的发展方向,勾勒出了崭新的发展蓝图。之前,台湾地区发展程度偏低,在贸易结构上,主要是进口大于出口,但在这十年黄金发展阶段,台湾对资源进行深一步的挖掘,依靠特色产业,把视野放宽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经济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超过了 11.5%,CIP 年均上涨率 4.3%.同时在此期间,银行也以较低的利息将资金贷给企业,这间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规模的扩大提供助力。
20 世纪 70 年代上半叶,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台湾地区物价水平陡然上升,由此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经济比例失调。鉴于与此,台湾权威金融机构积极做出调整,在一年时间内频繁地对岛内的利率指标节节提高,目的是为了将市场中流动的闲散资金回笼银行,降低通货膨胀率。台湾金融机构的此种行为,对当时局势控制是有很大帮助的,也是必要的。当危机解除之后,台湾金融机构又再次的利用其职能,对贷款利率进行下调,目的是为了刺激企业、工厂融资,协助企业缩减成本开支,促使其为台湾经济发展做贡献。台相关部门的措施被证实是正确的,终于在 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之际,经济恢复高速增长。虽然政府通过对利率严格的上下调控,达到了在经管方面设想的目标,但是却是以牺牲金融体系的公平、自由、效率为代价的,这种由政府主动引导的资金流,不能真实写照台湾地区自由的经济发展趋势,金融机构在政府直接干预下越发丧失活力,严格管制的金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此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浪潮席卷世界,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台湾施加压力,台湾利率市场化呼声日趋高涨,进行利率改革势在必行。
2. 台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总体来说,在经过五年的准备之后,台湾于 1975 年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首当其冲的是存款利率,台湾当局从法律层面打破了长期以来对存款利率的管制,其后又用了9 年时间将利率市场化改革在金融的各个领域全面铺开,其大致可分为6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台湾当局于 1975 年放松了利率管制,准许存款利率可以在《银行法》所规定的上限以内自由调整。随后逐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贷款利率调整幅度由银行公会决定,并上报台湾央行核准后施行。由于放松了对存贷款利率浮动的限制,使得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水平出现了一定差异。
第二个阶段,台湾地区于 1976 年开始逐步建立货币市场,成立了票券金融公司,货币市场的利率由短期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实行市场化定价,随着货币市场交易量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利率能够反映出台湾地区资本市场中资金的供需关系。
第三个阶段,1980 年,台政府就规范利率,颁布出台了《银行利率调整要点》,一定程度上调高和降低存贷款利率,自此利差被逐渐放大。
第四个阶段,台湾地区各家银行于 1985 年开始实行“基本放宽制度”,贷款利率的加码基础不再由之前央行核准的利率范围决定,而是由台湾地区各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评级,对级别较高的客户降低短期贷款利率。
第五个阶段,存款上限利率的简化。台湾央行于 1987 年深入扩宽了银行存款利率幅度,将短期存款利率上限提高至 4%,提高中长期存款利率的上限至 4.25%.
第六个阶段,利率完全市场化。台湾当局于 1989 年出台了新的《银行法》,取消了央行对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核准,自此全面解除了对利率浮动的限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彻底达到由市场调节利率的目的。
(三)智利利率市场化进程
1. 智利国家利率市场化背景
智利作为一个农业国,一个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资金实力不雄厚。20 世纪30 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又给智利的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从此智利便转向内向型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本国制造业等中级产业,通过国家外汇、利率、关税的管制刺激并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例如,管制银行利息率,控制贷款资金流在各部门的分配,控制信贷规模等。1970-1973,是“阿连德”执政时期,在此期间,大部分的银行都被其控制,在其强权政治的迫力下,金融机构流出的款项大多都集聚在制造业、矿业等重要生产部门,而相对的其他行业,由于资金匮乏,企业缺少活力,得不到充足的发展。
正是这种不协调,不平衡的的发展,智利的 GDP 增速的势头减弱。再接下来,智利政府不合理的经济规划导致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并且逐年递增,终于到了“阿连德”执政的最后一年,智利经济已经步入即将崩溃的边缘,国家政权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紧接着发生了政变,“阿连德”政府被以皮诺切特为首的军政集团推翻,皮诺切特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智利从此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2. 智利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 1973 年智利的武装政府夺取了总统权力,随后国家便进行了自由化改革。由此可见,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下开始的。这就为其改革失败埋下了隐患。智利的市场化改革大致按照以下三个步骤逐步展开的。
第一个阶段:1973 年--1975 年,智利政府准许私人金融公司的设立,放宽了对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同时提高各种利率管制的上限。
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76 年,智利大量缩减政府开支,国内需求随之减少,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同时实行银行私有化。在此期间,智利政府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一并取消;另一方面使得本国的货币贬值。
第三个阶段:1976 年--1979 年,由于产品成本尤其是进口产品价格的提高,间接抬升了智利的通货膨胀率,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局面,政府允许外国企业入驻本国,进行直接或间接投资。与此同时,对本国的汇率进行严格把控,但是结果不尽人意,在短短一时间内,由于外汇的超额涌入,冲击了本国企业和工业,紧跟其后的便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动,智利政府企图以此改善国内经济不健康的状况,但是失败了。改革后智利的实际贷款利率上升了 35%左右,而实际存款利率变动较小,智利出现非常大的利差,称为利率“超调”现象,而这一现象到 1978 年以后才开始好转。虽然在这一时期,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扭转,但之前留下的后遗症较严重,国内通货膨胀已经非常严重,所以大量企业倒闭破产,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终于在 198l-1988 年智利国内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在 1982 一 1983 年间,为了保护本国存款储户的财产安全,智利银行全部归为国有,由智利政府承担存款保险的责任。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1988 年,智利央行持有的,即将面临破产清算的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大约占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迫于种种现实问题及压力,智利央行不得不重新对本国利率加以管制,智利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遭遇沉重的“滑铁卢”.智利本次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改革过于激进,而且在国内金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的,除此之外,政府监管不到位,没有对银行间的竞争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控制,致使银行间的竞争激烈,从而出现“超调”现象。
二、各国及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1978 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向前迈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与此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幕也正在徐徐拉开。这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在这场金融改革的浪潮中,中国的自由化改革犹如邯郸学步的孩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稳步前行。同时需要借鉴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中摸索出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少走弯路。从上述对美国、台湾和智利不同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和进程的总结比较中,我也受到以下启发。
(一)积极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
一个国家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同时需要积极的财务状况做支撑。若经济过热时进行改革,很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相反,若在经济衰退时推行改革,又有可能因为银行之间的恶意竞争,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受到冲击。只有在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中,政府才能有效的通过政策的颁布,逐步推进改革进程,不至于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例如,从美国、台湾和智利的改革进程,可以看出,美国和台湾的改革是成功的典范,在国内和地区经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改革,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健康增长,而智利的情况正好相反,国家的政局动荡、经济混乱,当改革出现风险时,国家束手无策。因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础。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败与否,途径的选取尤为重要
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市场化改革,无疑都是通过逐步推进,政府逐渐放松管制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下,政府有一定的自信对利率自由宽度进行调节和把控,也就是说,刚开始实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能适应本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国家可以继续实施和推进。相反,若刚开始对利率的放松,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国家还有政策调节的余地。智利的改革就是一蹴而就的,政府对利率贸然放手,随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也是不可控制的,超出国家管控的能力,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应吸取后者的教训,借鉴前者的经验。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上的资金流动会更加活跃,更多的资本以贷款的形式流入各行各业,工商业的经营越来越依赖信贷,它们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风险越来越多地转嫁给了银行,银行的自担风险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融合,各银行性金融机构联系紧密,资产结构错综交织,彼此相关,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因此,我认为,渐进式的改革要结合适宜,切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滞后不前,不可盲目加快,也不可拖延缓置。
(三)寻找改革突破口与步骤的安排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利率市场化改革触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牵扯的面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合理的改革路径选择至关重要,比较各国改革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般都首先被作为突破口。美国首先放开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管制,而台湾地区首先批准了存款利率最高浮动范围。而我国大陆也不例外,首当其冲选择同业拆借利率,这也是很符合我国国情的。因为货币市场利率是市场中许许多多市场主体竞争参与的结果,是市场化的利率,同时也是决定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利率,由此可以看出,货币市场上形成的市场平均利率具有反映职能,它是通过内在归纳汇总的方式对数据加以处理,最终对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予以呈现。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遵循一定的原则,按部就班完成的,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货币市场,后资本市场;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以货币市场的发展为主阵地
利率市场化,需要打破金融机构的管制,取消国家严格束缚,但这同时需要有一个健康、成熟、稳定的金融货币市场做支撑。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股票债券、债券回购等市场,涵盖金融市场面广,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利率市场化首先应该以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为依托。因为货币市场具有有效的传导机制,在货币市场中,央行利用其“三大法宝”,调节资金供需状况,形成市场价格。
当货币市场发展到足够成熟的地步,其还可以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吸收更多的市场参与和竞争者,分散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反过来也促进了金融自由化。
(五)市场化改革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银行性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竞相追逐较高的利润,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会加重存贷款利率的风险,同时也会缩小存贷利差,降低银行利润,增加经营成本。如此看来,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对高额利润的追求。所以商业银行开始寻求新的利润制高点,避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这在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拓宽业务范围,改变经营战略,进行金融产品的革新,从而换一种经营思路。
(六)国家有责任搭建监管体系,以合理的方式加强金融监管
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废止,毕竟市场不是万能的,自身存在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利益的驱使,不正当竞争和不合规现象屡见不鲜。对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长时间的利率管制突然放松,极大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经济的波动。为了稳定政权,保护本国经济安全,国家应当以合适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干预金融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否则,一旦国家监管全面放手,任其发挥市场调节,很可能造成经济危机。例如,新西兰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合理的监管,使得新西兰在较短的时间内,放开所有利率管制,并且国内没有出现较大问题。而阿根廷、乌拉圭和智利在放松利率管制之后,国家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没有形成合理的监管机制。因此,当本国金融体系安全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威胁时,显得格外薄弱,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