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管理探讨
【第一章】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研究绪论
【第二章】国内外供应链金融模式文献综述
【第三章】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章】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价
【第五章】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控制
【第六章】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信用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总结/参考文献】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控体系构建总结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价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以及环节外包企业作为利益不同的主体,分别具有各自的目标、经营策略、内部结构和生存动力,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策略均互相牵制与影响。一般情况下,核心企业是与银行有较深入的业务往来的大型企业,在供应链中具有支配地位,其可以满足银行指定的授信条件、政策导向以及风险偏好。而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模式服务正是通过核心企业的实力来放大中小企业的信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境,同时银行也可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中小企业还款信用进行评估,降低其贷款的道德风险,也尽可能规避中小企业逆向选择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所面对的信用风险比传统授信业务更加复杂、多样,不仅有来自授信的中小企业自身的违约风险,也有来自核心企业等供应链中其他主体的违约风险。因此,银行要提高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信用风险点的识别能力,对于各相关指标全面客观地予以量化评价,为有针对性的采取信用风险防控措施奠定基础。
4.1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识别
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与传统授信业务模式差别较大,其信用风险点也不尽相同,将二者进行差异对比的同时,有效地识别、计量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对其信用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
4.1.1 供应链金融模式与传统授信业务的信用风险差异对比
供应链金融模式与传统授信业务虽有相似,但是差异也颇大,二者信用风险的管理工作也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将二者的信用风险进行对比,进而有针对性地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
(1)关注的视角不同。传统信贷模式中主要关注贷款企业本身情况,银行方面采用各种方法对单一个体进行细致的资格审核,也造成众多企业因无法满足其要求而没有办法获得贷款。但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虽然在信用风险管控时审核方向和普通信贷类似,但是放大了授信主体审查范围,不再只针对贷款企业,而是对其所在的整个供应链审查,根据整个供应链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贷款。另外,核心企业在交易环节移动流动资金去向,导致中小企业资金运作困难而产生贷款需要,所以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是满足其对流动资金的需求。
(2)信息采集成本不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可以间接的获取上下游客户的详细信息,使贷款调查变得简单,审查成本降低。
(3)风险水平不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通过对各相关企业的详细调查与分析,能够对贷款企业更全面地进行评估,因而其所具有的信用风险等级明显低于普通信贷方式下的信用风险等级。
(4)信用风险转移程度不同。普通信贷业务信用风险只是来源于申请信贷业务的个体自身,但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将信用风险扩大到核心企业为依托的供应链,当贷款客户没有办法按协议按时偿还贷款时,其他成员企业将会因此受到牵连。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模式与普通的贷款业务差异甚大,普通的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的方法与措施不能够适应于该模式。因此,针对供应链金融模式运作中可能存在的主要信用风险点,要有相应识别、评价与控制的办法与措施。
4.1.2 供应链金融模式运作中的主要信用风险点
要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就要把握其运作过程中信用风险的存在点。本文根据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主要参与主体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点,主要内容如下:
(1)融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点。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主要服务于供应链上自身难以满足信贷准入条件要求的中小企业,并且这些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信用缺失等情况,都会进一步引发信用风险的发生。所以,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估中,不容忽视对中小企业自身情况的评估。
(2)核心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点。核心企业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点,主要在于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行业特征、财务状况等情况。核心企业是顺利推进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的关键,其整体信用状况将影响银行对中小融资企业的信用等级甚至是整条供应链信用评级的评估结果,而且核心企业通过在银行的约定账户直接向融资企业付款或代为偿款,是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的关键还款源。银行需要对核心企业内部的运转效率、稳定性、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财务报表的相关指标以及履约能力进行全方位审核、评价。银行是否提供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核心企业为最重要的调查对象。
(3)融资项下资产的信用风险点。融资项下资产情况的风险识别,主要包括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与存货融资模式下的质物特征状况,要关注其价格稳定性、变现能力以及质物易损程度等。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则要关注应收账款的账龄与账期、退货记录以及授信人坏账率等。通过对质物的有效管控与了解,有助于防范其信用风险,有效降低信贷带来的信用风险。
(4)供应链整体运营的信用风险点。供应链整体运营风险识别,主要包括行业环境与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经营状况、供应链管理水平等情况。每个参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成员企业所处行业不尽相同,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也会有所差异。另外,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企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一个节点发生变动都会有连锁反应,导致整条供应链发生变动。因此,银行要特别关注供应链是否稳定,包括链条中上下游客户与核心企业是否存在长期合同签订的交易或者签订了长期交易协议等。所以,供应链金融模式使得银行的业务市场进一步扩大的同时,相应的信用风险也有一定增加。
(5)银行指定的物流监管方的信用风险点。银行指定的物流监管方的信用风险识别,包括物流方的信用水平、监管水平、业内声誉和专业评估水平等。银行对物流企业在业务能力、行业地位和在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产品把握能力的认可,主要体现为行业资质证明、行业经验丰富程度、货物仓储追踪系统完善程度、市场规模和认可度、运输与储存方法等。对于银行来说,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中能够对质押物进行评估和管理、帮助银行对申请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的中小企业进行筛选。因此,银行要慎重选择物流企业,对其单独审查、评价,确保整个供应链金融模式各环节正常运行。
4.2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价
普通的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关注单一的授信主体,而未将与其相关的成员纳入到信用风险评估范围,没有满足评估指标的全面性和相关性,无法为银行提供完整的、相关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信用风险评估结果;信用风险评价更多的以财务状况评估为主,无法客观、准确地评估财务管理规章等不够完善的中小企业,进而容易导致银行丧失具备产品和渠道优势的成长型的中小企业的客户群。所以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模式就必须结合供应链特点,全面选取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在现有分析的前提下对已有的评估体系进行完善。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将融资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经营环境纳为重点评价指标,而缺少对核心企业和供应链的评价。因此本文在已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借鉴其指标选取,着重分析反映核心企业和供应链稳定状况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其运用到案例中,并结合案例实际情况给出一定改进建议。
4.2.1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融资企业进行全面的信用风险识别后,通过评估体系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作评估。通过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指标选取、评估方法等的分析,更有利于选择与借鉴较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估过程中要选取全面的、重要的、科学的、准确的、易进行操作的指标。有效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全面地对借款企业、核心企业、整条供应链等信用风险情况进行评估,以促进银行通过正确分析、判断后做出正确信贷决策,银行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点的未来进展方向有一定把握与反映,有利于对未来的信用风险进行防控。一个良好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
(1)融资企业评价
银行对于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企业发展状况与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发展状况主要考察企业的经营者素质、职工素质、管理素质以及财务披露质量指标;企业财务状况主要通过其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潜力来衡量,主要考察经营周转能力、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营运能力现金流与流动负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来计算评分,以全面分析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
(2)核心企业评价
核心企业既是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还款方,又是融资企业信用保证方,是企业还款能力的核心,将直接决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信贷资金的恢复。银行对核心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体现在企业信用状况、行业特征情况和企业财务状况,其中核心企业信用状况只需通过信用级别评价,企业财务情况的评估指标与融资企业的相似,而企业行业特点略有不同。核心企业经营历史、经营范围、主导产品和产品的多样化程度能够有效地反映其所在行业中的地位,主营业务收入与企业整体收入的比率与变化,确定企业收入集中源,从而了解市场价格波动、原材料供应和技术进步因素对企业收入的影响。此外,应将企业营销网络与手段、对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依赖性等因素作为分析的重点。
(3)融资项下资产情况的评价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三种不同模式中,预付账款模式与存货模式主要涉及对资产质押情况的评估,而应收账款模式下主要是对应收账款的评估。因此,融资项下资产情况的评价,主要从应收账款和质物特征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对于应收账款特征主要通过其账龄与账期、退货记录以及受信人坏账率三个方面的指标来进行评价。质物特征的评价主要通过季节波动幅度来确定其价格的稳定性,结合质量、流量评估其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同时通过物质的自然属性明确其脆弱程度。
(4)供应链的评价
供应链的评价主要反应供应链行业状况、合作密切程度以及以往履约情况。评价指标包括:行业的增长率,行业环境的交易时间,交易频率,产品的可替代性,这五个指标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行业环境的状况直接体现在财政、税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上。核心企业与借款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交易,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5)银行指定的物流监管方的评价
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的第三方参与者,如物流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其对于该业务顺利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银行对其进行风险评定的方法不同于对借款企业的评估,有专门的评估与审查措施,主要包括业务能力、行业地位和对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产品的把握能力。物流企业对于融资企业进行监管,是确保供应链金融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银行要慎重选择物流企业,对其单独审查、评价,确保整个供应链金融模式各环节正常运行。
4.2.2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
通过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其信用风险评价的指标基本确定。银行在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用评价中,对于指标的选择及权重的设定完全是由专家根据以往业务经验给出,这种完全依靠专家对于业务的判断,使决策过于主观,影响对企业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因此,有必要在传统融资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前文对一个良好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所应具备的条件的分析后,本文参照熊熊、马佳等(2009)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 Logistic 回归方法所构建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价结构,改变了由专家进行打分所造成的评估结果有些主观的情况,使信用风险评价更能反映实情。同时,该评估方法下对借款企业相关数据上传,有助于将已构建的信用评估体系进行修改与完善,评估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该模型中整个评价体系分四大类,共 27 个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将每个信用风险指标依照优劣程度赋予分值,分别为 10 分,7 分,4分和 0 分四档,将客户数据代入模型预测信用状况,计算出客户的守约概率值。守约概率越接近 1,则申请人信用较好,越接近 0,则申请人信用较差,具体评价体系如下表4-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