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1]( 页41 -42)按照名词与量词的关系,把名词分为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和专有名词等五类.其中抽象名词是前头只能加"种、类、点儿、些"或"次、回、遍、顿、趟"等动量词的名词,如:( 一种、这些) 礼节、( 一种) 道德、( 一种) 风气、( 这种)观念、( 一场) 祸、( 一点儿) 恩情等.汉语语法界对抽象名词进行研究的主要有姜红[2]、李先银[3]等.总体上看,对抽象名词的研究成果较少.我们将运用容器隐喻理论,从述宾搭配角度对鸠摩罗什译经( 以下简称鸠经)①中的一些抽象名词进行研究.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一种认知方式,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都可以看作容器,这种容器是隐喻的[4]( 页29 -31).对于容器隐喻来说,其意象图式的结构成分是一个边界,它把相关的空间划分成内部和外部两部分,从而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一个容器的构型[5].
诸多学者已经运用容器隐喻对一些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如高顺全[6]指出"X 来/去"的引申意义跟与空间有关的容器隐喻、障碍隐喻等有关; 孙红娟、赵宏勃[7]从容器隐喻等方面对汉韩"眼"的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 李文浩[8]运用容器隐喻与套件隐喻分析了"满 +NP"与"全 + NP"的突显差异.运用容器隐喻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鸠经中一些抽象名词的部分述宾搭配特点,由此观察语义内容与句法形式的对应关系.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可以把人的思想、情绪、对外界的感受、所处的状态等抽象的、无形的概念看成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从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和量化,识别其特征和原因[9].Johnson[10]( 页21)将容器隐喻用容器图式表示如下:
由上,抽象名词可看作容器,我们根据鸠经中述宾搭配实例,进一步把原图扩充如下( 见下图) ,图式( a)有新元素进入到此种容器之中; 图式( b) 有元素出离此容器; 图式( c) 表明元素处于容器之中; 图式( d) 表明元素处于容器之外.前两者为动态,后两者为静态.如果不过细划分的话,图式( a) 、图式( b) 、图式( c) 都可以视为在容器之内,图式( d) 处于容器之外,与原图并无二致.但是细化之后的图式可以更好地解释鸠经当中抽象名词的述宾搭配现象.
容器隐喻概念并非任意的,而是来自人们的一种认知体验,是人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产生的一种认知完形模式."意、情、恩、欲、俗、家、律、罪"都可看作容器,人们通过判断元素与容器的关系,来选择不同的动词与之搭配.
一、心智被看作容器
【意】
抽象名词"意"与动词的搭配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说文·心部》: "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表"心思"义的"意",有个产生的过程,那么表示"产生、发展"义的部分动词,如"起",则可与"意"搭配,构成"起意",这些搭配当中,有些符合人们表达习惯,会被沿用下来,甚至会在高频使用中,不断固化,进而实现词汇化.
"意"产生之后,也可消失,人们会对"意"进行审视,判断它是否合乎人们的期望值,判断它是存在于"意"形成的容器内部,抑或外部,有了这一心理基础,那么能够表达是否符合心意的"如、从、顺"等动词,自然也可以与"意"搭配,实现语言传情达意的功能.
( 1) 故应起意于苦恼,众倍生慈悲.( 《大庄严论经》卷一二,CBETA,T04,no. 201,p. 322,b23-24①)
( 2) 佛告阿难: "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维摩诘所说经》卷三,CBETA,T14,no. 475,p. 553,b15-17)
( 3)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卷一,CBETA,T12,no. 389,p. 1111,c6-7)
( 4) 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妙法莲华经》卷四,CBETA,T09,no.262,p. 29,a14-16)
( 5) 所以然者,若不先习善心,设命终时,欲令心善,卒不从意.( 《众经撰杂譬喻》卷一,CBE-TA,T04,no. 208,p. 532,b8-9)
( 6) 愚痴无智之人,若食此食,初虽香美可意,食欲消时,有大苦报.(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CBETA,T08,no. 227,p. 548,c7-9)
( 7) 世间之人,不喜实说,但乐顺意.( 《佛藏经》卷一,CBETA,T15,no. 653,p. 788,c28-29)
( 8) 内心发誓愿,唯垂听我说,为欲所逼迫,失意作诸恶.( 《大庄严论经》卷一三,CBETA,T04,no. 201,p. 327,b28-c1)
( 9) 儿归白父母言: "向请舍利弗、目连,愿世尊明日屈意饭食."( 《众经撰杂譬喻》卷一,CBE-TA,T04,no. 208,p. 534,b1-2)
例( 1) 与例( 2) 的"起意"、"发意"为"萌发某种意念",表示心思的"意",可以从无到有,如图式( a) ,有新元素进入到此种容器之中.例( 3) 至例( 7) 的"称意、如意、从意、可意、顺意",有"合乎心意"、"顺从心意"的意思,因为满足了一定的条件,符合人的心意,也即存在于"意"之中,如图式( c) ,该元素处于容器之中.例( 8) 与例( 9) 的"失意"、"屈意"表示"不合心意",即不满足心愿条件,处于"意"之外.如图式( d) ,该元素处于容器之外.图式( b) 的例证未见出现.
二、情感被看作容器
【情】
( 1) 观六大如鸟高翔,身无所寄,以吞色钩,俛仰得度,离诸女色,更不起情,自然超出诸淫欲海.( 《禅秘要法经》卷二,CBETA,T15,no. 613,p. 258,b12-14)
( 2) 复欲何以自娱? 骋情极欲最是一生之乐.( 《龙 树 菩 萨 传》卷 一,CBETA,T50,no.2047a,p. 184,a25-26)
( 3) 凡夫迷惑,至死不觉,不知众苦,恋着难免,纵情狂惑,无所不至.( 《禅秘要法经》卷二,CBETA,T15,no. 613,p. 258,a25-26)
( 4) 夫含情受化者,天下莫二也.( 《马鸣菩萨传》卷 一,CBETA,T50,no. 2046,p. 183,c25)
《说文·心部》: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情"即"情绪、感情",感情、心情可以视作容器.例( 1) "起情"即"产生情感",符合图式( a) ,容器中产生新的元素.例( 2) "骋情极欲"为"极度放纵自己的情欲",例( 3) "纵情"为"放纵情欲",对"情"不加节制,任其随意发展,偏离了正常标准,符合图式( b) ,有元素逃离容器,容器对该元素的禁锢束缚作用减弱,乃至消失.例( 4) "含情"即"怀有感情",容器中包含有该元素,符合图式( c) .
【恩】
( 1) 假毁绝筋脉,形体皆枯干,不见四谛者,我终不休息,先灭结使怨,得胜报施恩.( 《大庄严论经》卷六,CBETA,T04,no. 201,p. 289,a2-4)
( 2) 为天祀弟子作大斋会,香华供养,香泥涂地,昼夜礼拜,求恩请福,悕望现世增益财产.( 《大庄严论经》卷十,CBETA,T04,no. 201,p.314,c20-23)
( 3) 夫闻是已,深生欢喜,作是念言: "王极有德,知恩报恩,过我本望."( 《大庄严论经》卷十五,CBETA,T04,no. 201,p. 347,a26-28)
( 4) 懈怠懒惰心,儱戾难与语,背恩无反复,小事发大恚.( 《大宝积经》卷七八,CBETA,T11,no. 310,p. 444,b16-18)
( 5) 佛兴大悲,常为一切故,头目髓脑,救济众生,何可放心,不专念佛,而孤负重恩? ( 《坐禅三昧经》卷一,CBETA,T15,no. 614,p. 277,b1-2)
( 6) 虽然犹负佛恩,设当念佛,空无所获,犹应勤心,专念不忘,以报佛恩.( 《坐禅三昧经》卷一,CBETA,T15,no. 614,p. 277,b5-6)
"恩"为"恩情",亦可视为容器.符合图式( a) 的有例( 1) "施恩"表"给以恩惠",与例( 2) 的"求恩",均表"恩"的施加,有元素"恩"的出现.符合图式( b) 的例( 3) "知恩、报恩",表示"恩"在于容器内.例( 4)"背恩"与例( 5) "孤负重恩",表示"背离恩情",不在容器内,可以用图式( d) 表示.
【欲】
( 1) 口说清净犹如风,犹如山谷中响声,知说音声亦如是,于诸音声不染欲.(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三,CBETA,T15,no. 625,p. 382,c29-p. 383,a2)
( 2) 时彼幻师而作是言: "尔众比丘见我行欲,便致瞋忿,见我断欲,杀彼女人,复致嫌责; 我当云何,奉事众僧?"( 《大庄严论经》卷五,CBE-TA,T04,no. 201,p. 285,a14-16)
( 3) 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多作释提桓因,智慧猛利,能以方便因缘,转诸众生,令离淫欲.( 《十住经》卷二,CBETA,T10,no. 286,p. 508,b25-27)
( 4) 若在饿鬼,受饥饿苦; 若在人中,贫穷困厄; 若在天上,失欲忧恼,常随汝故,令我受此种种身恼、心 恼、无 量 苦恼.( 《坐 禅三昧 经》卷一CBETA,T15,no. 614,p. 276,a16-18)
( 5) 佛告阿难: "此不净想观,是大甘露,灭贪淫欲,能除众生结使心病,汝好受持,慎勿忘失."( 《禅秘要法经》卷二 CBETA,T15,no. 613,p.254,c2-4)
( 6) 云何非乐? 新苦中生乐想故,一切无常性故,缘欲生故,是故非乐.( 《坐禅三昧经》卷二,CBETA,T15,no. 614,p. 285,a29-b2)
( 7) 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 《佛说华手经》卷一,CBETA,T16,no. 657,p.127,b14-15)
( 8) 如此相貌,皆是前身,毁犯禁戒,诸恶根本,无我计我,无常计常,不净计净,放逸染着,贪受诸欲.( 《禅秘要法经》卷一,CBETA,T15,no.613,p. 246,c11-14)
( 9) 常应求出家,常勤精进行,常厌秽诸欲,为离恶道故.( 《佛说华手经》卷七,CBETA,T16,no. 657,p. 176,c16-18)
( 10) 虽治诸国界,而不为放逸,能恶厌众欲,舍国行出家.( 《佛说华手经》卷九,CBETA,T16,no. 657,p. 193,c19-21)将"欲"视为容器,例( 1) 的"染欲",表示"欲"的出现,与图式( a) 的信息相同.例( 2) 的"断欲"、例( 3) 的"离淫欲"、例( 4) 的"失欲"、例( 5) 的"灭贪淫欲",均表示脱离容器,与图式( b) 的信息相同.例( 6)的"缘欲"、例( 8) 的"贪受诸欲",都表示有欲,在容器中,与图式( c) 的信息相同.例( 9) 的"厌秽诸欲"、例( 10) 的"恶厌众欲",表示欲不符合主体标准,属于排斥的对象,与图式( d) 的信息相同.
三、社会空间被看做容器
【俗】
( 1) 出家之后,是业因缘,反道入俗.( 《诸法无行经》卷一,CBETA,T15,no. 650,p. 753,b3-4)
( 2) 妇女言: "汝今若能罢道还俗,我当相从."( 《大庄严论经》卷六,CBETA,T04,no. 201,p. 288,a25-26)
( 3) 出家离俗,应行慈心.( 《坐禅三昧经》卷二,CBETA,T15,no. 614,p. 282,a21)
( 4) 于世间法,少欲知足,于出世间,求之无厌,而不舍世间法,不坏威仪法,而能随俗.( 《维摩诘所说经》卷三,CBETA,T14,no. 475,p.554,b24-26)
( 5) 所说虽同俗,而理出世间,善逝之所说,文字世流布.( 《大庄严论经》卷五,CBETA,T04,no. 201,p. 286,c6-8)
佛教称"尘世间"为"俗","尘世间"便可以看成容器.进入"尘世间",则到了容器之内,如例( 1) 的"入俗"、例( 2) 的"还俗",符合图式( a) .离开"尘世间",则可视为脱离这一容器.如例( 3) 的"离俗",符合图式( b) .从例( 3) "出家离俗"可以看出,"出家"即"离俗","家"与"俗"都可看作是容器.如果属于"尘世间",则位于容器内,如例( 4) 的"随俗"、例( 5) 的"同俗",符合图式( c) .
【家】
( 1) 尔时宅神礼佛足已,而说偈言: "我未睹佛时,愿大悲至家,见佛到家已,心中不喜乐."( 《大庄严论经》卷十三,CBETA,T04,no. 201,p. 330,a26-b1)
( 2) 王甚欢喜,大赐珍宝,放令还家.( 《灯指因缘经》卷一,CBETA,T16,no. 703,p. 809,a27)
( 3) 如是舍利弗、目连等诸大弟子次第至家,都不承待.( 《大庄严论经》卷八,CBETA,T04,no. 201,p. 301,a26-27)
( 4) 我今欲归家,还取于王位,集诸象军众,覆地皆黑色.( 《大庄严论经》卷十二,CBETA,T04,no. 201,p. 324,b13-15)
( 5) 和上当听我,忏悔除罪过,我今必向家,心意无愿乐,于出家法中,不得灭此怨.( 《大庄严论经》卷十二,CBETA,T04,no. 201,p. 324,b20-22)
( 6) 诸长者子言: "居士! 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CBETA,T14,no. 475,p. 541,c24-25)
( 7) 是菩萨摩诃萨,若欲舍家,勤行精进,须臾之间,于佛法中,便能舍家、妻子、五欲.( 《十住经》卷一,CBETA,T10,no. 286,p. 503,a20-21)
( 8) 称伽拔咤,先是长者子,居室素富,后因衰耗,遂至贫穷,其宗亲眷属,尽皆轻慢,不以为人,心怀忧恼,遂弃家去,共诸伴党,至大秦国,大得财宝,还归本国.( 《大庄严论经》卷十五,CBE-TA,T04,no. 201,p. 348,a2-5)
( 9) 若有菩萨,住是三昧,虽复在家,当说是人,名为出家,能不失是法界体性.(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三,CBETA,T12,no. 382,p. 1003,a13-15)
( 10) 居家名牢系,出家为解缚; 汝既得解脱,返还求枷锁,牢缚系闭处? ( 《大庄严论经》卷十二,CBETA,T04,no. 201,p. 324,c8-11)
( 11) 汝今处家,妻子眷属,僮仆使人,正应贪求,以用自营,能随佛语,赞叹少欲.( 《大庄严论经》卷二,CBETA,T04,no. 201,p. 267,b13-15)
进入家庭空间,则到了容器之内,如例( 1) 的"到家"、例( 2) 的"还家"、例( 3) 的"向家"、例( 4) 的"至家"、例( 5) 的"归家",符合图式( a) .离开家庭空间,则可视为脱离这一容器.如例( 6) 的"出家",例( 7) 的"舍家"、例( 8) 的"弃家",符合图式( b) .如果属于家庭空间,则位于容器内,如例( 9) 的"在家",例( 10) 的"居家"、例( 11) 的"处家",符合图式( c) .
四、社会规则被看作容器
【律】
( 1) 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维摩诘所说经》卷三,CBETA,T14,no. 475,p. 553,a14-16)
( 2) 瞋如彼利刀,割断离亲厚,瞋能杀害彼,如法顺律者.( 《大庄严论经》卷九,CBETA,T04,no. 201,p. 304,c1-3)
( 3)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CBETA,T14,no.475,p. 541,b28-29)
( 4) 于是二比丘言: "上智哉! 是优波离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说."(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CBETA,T14,no. 475,p. 541,b29-c1)
( 5) 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来问我言: "唯,优波离! 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CBETA,T14,no. 475,p. 541,b12-15)
社会规则可以包括风俗、法律、佛教戒律等,都可以看成是容器.把"律"看成容器,例( 1) "入律"即成为戒律,物体进入容器中,符合图式( a) .如果符合这种社会规则,则处在容器之内,如例( 2) 的"顺律",例( 3) 的"持律",符合图式( b) .例( 5) 的"犯律",便是触犯佛教戒律,则处于容器之外,符合图式( d) .
【罪】
( 1) 时此妓女,见是事已,手自执刀,到于王前,五体投地,伏罪请死.( 《大庄严论经》卷五,CBETA,T04,no. 201,p. 285,c24-25)
( 2) 欲忏悔者,欲灭罪者,佛虽不在,系念谛观形像者,诸恶罪业,速得清净.( 《禅秘要法经》卷二,CBETA,T15,no. 613,p. 256,a22-24)
( 3) 佛语: "公之积罪,如五百车薪,复如一岁衣之垢."( 《众经撰杂譬喻》卷二,CBETA,T04,no. 208,p. 541,c17-18)把"罪"视为容器,例( 1) 的"伏罪"为"认罪",主语开始意识到"罪"的发生,如图式( a) .例( 2) 的"灭罪"即"消除罪孽",从容器中脱离,如图式( b) .例( 3) 的"积罪"即"积攒罪过",这些积攒起来的罪过,如同"五百车薪"、"一岁衣之垢",肯定是在罪过这一容器内的,如图式( c) .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新事物不断涌现,这就需要人们在基于自身体验的基础上,用有限的词汇去表达对各种事物、现象的认识,需要人们对有限的词汇进行各种排列组合,来表达无穷的意境,而在这个过程中,隐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它使语言表达更丰富,更形象生动.作为隐喻之一的容器隐喻,可以使人们通过某一概念域去理解另一概念域,进而把各种抽象的、看似杂乱无章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寻求语言的一般规律,解释语言中一部分语法现象.
参考文献:
[1]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2]姜红. 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
[3]李先银. 容器隐喻与"有 + 抽象名词"的量性特征---兼论"有 + 抽象名词"的属性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 5) .
[4]Lakoff and Johnsen. Metaphors we live by[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5]袁毓林. 容器隐喻、套件隐喻及相关的语法现象---词语同现限制的认知解释和计算分析[J]. 中国语文,2004,( 3) .
[6]高顺全. 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J]. 汉语学习,2005,( 1) .
[7]孙红娟,赵宏勃. 汉韩"眼"的隐喻对比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07,( 1) .
[8]李文浩."满 + NP"与"全 + NP"的突显差异及其隐喻模式[J]. 语言科学,2009,( 4) .
[9]李瑛. 容器图式和容器隐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4,( 5) .
[10]Johnson. The Body in the Mind[M]. Chicago :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