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征及其“应用性”的辨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8 共6933字
论文摘要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教育界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国内普通高校和一些通过升格、合并与更名的新建本科院校,都面临“老牌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双重竞争压力。因此,从办学定位到人才培养模式,在对重点院校相应专业的效仿之外,纷纷探索如何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于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法,得到了众多普通本科院校的积极响应。

  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把教学目标和理念定位为“应用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既规避了对“高层次、综合性、多学科和一流水平”的盲目追求,也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阶段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就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教育部也针对一方面大量失业,一方面“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现实,提出了要改变人才培养的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特别是各行业紧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转型势在必行。

  然而,若从各个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看,其“应用性”改造所面临的问题又各不相同。相比之下,理工和财经、管理类学科人才的培养存在明显的层次性,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学模式存在鲜明的差异,而传统的人文和社会学科,由于缺乏明确的专业针对性和就业指向,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在“应用性”转型中就显得困难重重,不知所措。汉语言文学专业便是如此。本文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征及其“应用性”转型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容易陷入的误区。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征及其“应用性”的辨析汉语言文学

  ①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历史最为悠久、积淀最为深厚的专业方向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科”和复旦公学的“国文部”,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文专业则应是 1910 年 3 月 21 日京师大学堂分设的“中国文门”。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也基本稳定。

  ②全国各个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上都沿袭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学的理论课程为主,内容偏重于基础性、论述性和综合性以及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都是定位于传统的学术研究、中文教师、新闻宣传及编辑等专业人员。在授课方式上,基本以语言理论、文学史实和理论讲授为主,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学知识,领悟其载负的精神内涵,鉴赏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不太考虑在其他领域和行业的现实应用性。这种以精神交流和艺术鉴赏为主培养方式,缺乏鲜明的特点与运用性,在面临复杂的现实问题时缺乏可操作性。这一不足,并不是一所高校、一个地区所面临的,而是整个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对的困境。

  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社会分化日益复杂,社会需求追求实用性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出现就业困难就理所当然,专业的自我改革和调适也势在必行。这种转变在上世纪 90年代已经开始,但普遍推广主要在本世纪初的十年。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体系中,汉语言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上世纪 30 年代前后建立起来,在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保留下来的。这些专业往往具有很强的办学底蕴和师资力量,具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生源,是所在高校的强势学科,基本上走“精英”路线,以培养高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二是上世纪 80 年代建立的专业,经历了一段较好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一定办学基础和特色,以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综合类大学和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主,虽不能与上述重点院校比肩,但也有较强的教学和研究实力。三是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升本、新建或改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类专业往往依托所在学校的基础和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的积淀和师资相对不足。

  这些院校和专业的基础条件决定了他们在培养目标和思路上各有侧重。第一类主要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以及为上一教育层次输送人才为主;第二类虽不能与具有悠久历史和资源的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相比,但也具备较强的教学和研究实力,因此培养目标介乎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之间,主要定位于培养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和从事文化管理、行政管理、文秘、宣传编辑及其他文字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第三类则较为庞杂,有些和第二类重合,有些则是财经、理工、交通、政法等类学校开设,往往和这些学校的强势专业联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有学者认为,“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来分析,人才类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或科学型、理论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或技能型、操作型)人才。”

  上述三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亦可如此理解。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培养从事专业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大学和中学中文教师以及从事文学艺术管理和相关工作的人才,基本倾向于前者。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众化,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层次不断上移,由硕士和博士层次来完成,大中学中文教师也已逐步饱和,由此产生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因此,和其他专业一样,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面临着为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的“应用性”转型。

  那么,何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除了对祖国文化的传承和语言文字的推广应用外,其专业特征并不明显,它主要是一个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却短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缺乏较为明确的职业针对性,甚至在 2007 年前后一度出现了中文专业是“中国的大学最应该取消的专业”、“撤销大学的中文系,是解决中文专业就业难的问题之关键”的呼声。③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确呈现出就业针对性不强,岗位变化大的特点。

  从目前论者对高等教育“应用性”(应用型)的理解来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运用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所学知识要能够“用得上”;二是行业性,即能够尽可能发现和拓宽该学科的适用范围。这两个要求,前者是从学生所学知识的形态来讲的,后者是从所学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来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改造也正应从这两个维度进行。

  运用性的提高旨在突破传统的“言志”、“载道”的宏大使命的拘束,把教学重点由对语言进行理论分析、对文学作品的形而上的精义内涵赏析承传,降解为如何去提高“技”的层面的“听说读写”能力,即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面对现实问题能“看得清”“、说得好”、“写得顺”。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削减基础理论课的学时,增加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普通话语音、书法、教学法、办公自动化等实践技能课的教学量,强化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等环节的落实,切实提高学生在就业时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

  行业性则是在学术研究和师资培养之外,创办新专业,或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削减专业理论课的学时,增设其他行业的相关课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其实,早在 1988年,复旦大学就开设了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科专业,进行了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尝试。2003 年,北大中文系为适应时代变革,在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兴办了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其培养目标是“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与此目标相应,该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就有语言学类、逻辑和数学类以及计算机技术类三大类,具有较强的交叉性,以应对社会对汉字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这些重点院校优势专业的“应用性”尝试之外,更多的地方院校、行业院校(包括大多数升本和新建本科院校)在自身办学定位上就是“应用型”本科,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方向基础上,大都开设秘书学专业、新闻专业,还有些行业院校把汉语言文学或秘书学与其优势专业如政法、财经、交通、管理等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较为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和文秘基础,又具有相关行业知识的行业性应用人才。

  同时,“应用性”又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概念,不同时代对“应用性”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因此“应用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福建三明学院在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改革与实践”研究中曾对党政机关、教育单位、企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做过调查,结果表明“:企业需要会写、会公关的应用型人才占 89.5%;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需要会写、会办事的应用型人才占 88.4%。由此可以看出,会写、会公关、会办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是社会所欢迎的人才。”

  诸多调查也都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核心要素就是“说”、“写”以及对问题和材料的分析综合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素制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学生这三个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开设社会学、新闻学、传媒、法律、文化产业、影视文化及文艺方针政策等相关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变化,适应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应包含以下内涵:专业性、操作性、时代性。专业性即能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体现出其学科属性的专业素质,为进行具体的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操作性即能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一定的技能,如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文艺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公文处理能力、办公自动化、调查分析能力、公关策划能力等;时代性即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影视和网络传媒、文艺方针和政策、文化产业现状和趋势等社会现实的认识,掌握相关的综合知识与技能。

  二、目前“应用性”改造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由上面对“应用性”内涵的辨析可见,所谓“应用型本科”的出现,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传统精英化、研究型本科教育思路的拓展和变革。传统本科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职和中专教育注重实际工作中程序性、操作性较强的重复性工作,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素养,创新力不足。这二者之间的空当恰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专业出现的现实依据。

  从学理层面来讲,这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中。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转型中,容易陷入下面几个误区:

  1. 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学术至上观念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专业中,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管理层面一般都完成了整套设计,但在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学过程中,“应用性”的转变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教师大都是从研究型大学或师范类大学毕业的高学历人才,经过较为专业的学术训练,在学术倾向上也更重视语言文学的“道”的层面(即言志、载道及理论修养),而忽视外在的“技”。在教学中,教师必然会把这种学术至上的观念贯穿在授课和指导过程中,同时给学生也灌输这种思想,以研究型目标来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做到专、精、深,轻视学生的实习和模拟训练。这样,在有意无意中,那些技能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无形中被边缘化,造成所培养的学生只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一个毕业生调查,45.5%的人认为该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 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使用的技能。

  教师的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源于传统的学科认识论,即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是理论知识的运用,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所以理论知识要先于实践,并且要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因此,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过程,都是先学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并且理论占据绝大多数的教学时间,实践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在教学中往往体现为上课教师满堂灌,期末学生背笔记,考完学生大脑一片空白的状况。

  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改造中,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师对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认识,在教学中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积极进行各类课程,尤其是理论课程的应用性探索,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各种写作能力,要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前不仅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缩短甚至消除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时间。

  2. 应用性=技能
  在教学和管理中,另一种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把“应用性”等同于技能的培养,把“应用型”本科教育降格为高职甚至技能培训,过于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严重削减甚至取消了某些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弱化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

  在一片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呼声中,高校中延续已久的知行关系被迅速颠倒过来,各种实践性强的操作性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开设起来,基础理论课程似乎变得可有可无,课时被不断削减。这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大学教育变成了实际工作的“岗前培训”,仅仅注重技能和技巧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知识积淀,真正削弱了学生以后工作中的创新能力的基石。温儒敏在谈到北大的教学改革时就提到,“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了。”因此,如何处理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理论是对经验知识的升华,具有概括化、系统化的特点,它阐释的是人类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对理论的学习,可以缩短学生对对象的认识过程,使认识较为全面、深刻,相应的,也需要学习者具备较高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但是,理论往往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形式呈现出来,缺乏实践过程中事物的具体性,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活动则容易纸上谈兵。

  因此,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有密切关系。在这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也有不同的要求,现在高等教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在基础知识方面,研究型本科要求深厚、宽广、扎实,高职要求够用即可,应用型本科要求扎实;在专业知识的培养方面,研究型本科要求了解,高职要求够用、足够,应用型本科要求较扎实;在主要能力方面,研究型本科要求具备研究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高职要求具备相应的技能(操作能力、制作能力),应用型本科要求具备技术应用能力。可见,研究型大学侧重理论,高职注重技能,而“应用型”本科注重理论与应用能力的结合。

  在理工、财经、管理等以技术为主、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中,这种层次的划分相对明显,在教学中也相对容易体现出差异性。而汉语言文学就专业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基础性学科,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其能力的外在体现即流畅的表达、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各种文体的熟练写作等,都是内在的专业积累和综合心智的外化,内外是融为一体的,很难分出哪些是理论的,哪些是应用的。因此,“应用性”转型不是用技能的培训取代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由以前对理论知识、学术能力的偏重转向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通过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应用性改造,使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了以前被忽视或轻视的部分,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从高等教育的本质来说,还是应该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在二者的关系上,必然以间接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实践活动的目的也在于巩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的实践能力还是要放在实际工作中去培养。

  如果把二者颠倒过来,也就失去了高等教育的实质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作为从业者,我们要根据专业的内在特性和时代的现实要求,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专业性、操作性和时代性的内涵,确立清晰的专业培养思路,避免上述两种认识误区,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小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辨析[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4).
  [2]许祥云.应用型本科教育:现实背景下的差异化战略[J].江苏高教,2008(4).
  [3]邓天杰、廖开顺、余达忠、柳传堆、赖祥亮.汉语言文学专 业 应 用 型 改 革 与 实 践 [DB/OL].2009(3).
  [4]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文革”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5]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