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上古汉语“亡”“莫”“罔”等常可表“没有谁/什么”的意思,但它们的词性归属、来源和产生机制目前仍存争议。本文首先辨明,将该类否定词归入动词或副词都是不合适的,它们确属代词。然后通过梳理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材料中相关否定词的使用和发展情况,揭示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产生背景。最后,分析否定性无定代词系统的来源和产生机制,并厘清否定性无定代词与否定动词、否定副词的关系。本文认为,否定性无定代词来源于否定动词,其产生和发展受到语义、句法和语用的多重影响。
关键词: 否定性无定代词; 否定动词; 否定副词; 亡; 产生机制;
Abstract: The words “wang(亡)”,”mo(莫)” and “wang(罔)”were commonly used to express “none” or “noting” in ancient Chinese. While there is still some controversy on the part of speech, source and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is usage. This paper adopts the concept of negative indefinite pronouns to reveal the background of this kind of words by describing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relevant negative words in oracle inscriptions,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other early literature materials. It also analyses the system, source and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se words such as “wang(亡)”and “wu(无)”. At la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indefinite pronouns, negative verbs and negative adverbs. This paper holds that negative indefinite pronouns originate from negative verbs, an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are influenced by semantics, syntax and pragmatics.
Keyword: negative indefinite pronouns; negative verbs; negative adverbs; wang(亡); mechanism;
一. 引言
上古汉语中“亡”“莫”“罔”等常可表“没有谁”“没有什么”的意思。《马氏文通》(2009:83-85)将表“无人/物”义的“莫”“无”归入“约指代词”。马氏之后,诸家对这类词续有论述。有的称“无指代词”,如杨树达(1954)和杨伯峻(1963)、何乐士(1992),《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1992,2012:157)说:“无指代词表示没有人或物,排除一切对象。”有的称“否定性无定代词”“无定代词”,如王力(1962)、郭锡良(1999)和李佐丰(2004),王力(1962,1999:270-271)指出:“‘莫’字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现代汉语里没有和它相当的代词。如果要把它的意义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事情)’等等。”钱宗武(2004)则称“不定代词”。为讨论方便,本文统称否定性无定代词;无区分必要时,省称代词。
不过对于“代词”这一定性,学者们其实也没有形成共识。有人主张归入副词,周生亚(1964)认为“莫”是“表范围的否定副词”,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谢质彬(1982)、林海权(1983)。有人主张归为动词,韩学重(2000)认为“莫”是“表示‘未有’的概念的动词”,喻遂生(2002:63)亦将金文中通常视为无定代词的“亡”(按指“亡不”“亡弗”类)暂归为动词。
目前为止,对这类词的研究多为对某个或某几个词的描写、比较,缺乏系统考察。因此,本文想对此作一番整体性探索,就其词性认定、来源和发展轨迹、发生机制等,呈献我们的思考和意见。所用语料,主要是甲骨文、金文以及《尚书》《诗经》《周易》三种传世文献,有些地方也兼及秦、楚简牍与《左传》《论语》《史记》等材料。1
二. 词性归属
如上所揭,学界对“亡”“莫”“罔”等的词性归类有无定代词说、副词说和动词说。那么,哪种说法最合适呢?
我们认为,这类“亡”“莫”“罔”不应划入副词和动词。因为从句法功能看,这类词与它后面的成分的关系相对松散,指称性较强;尤其先行词缺省时(如“莫知我艰”“莫之敢指”),其指称性更加明显,充任陈述对象;同时,这类词在语用表述上也有自身特点。这里以“莫”为例略作说明:
(1)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2)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史记·陈丞相世家》)
(3)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4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2
例(1),韩学重(2000)认为,“莫”否定“我知”情况的存在,谓“没有知我的”。依韩说,则该句仅否定相关情况的存在,叙述性偏弱;而事实上,此句“也夫”煞尾,感叹叙述意味颇浓。若解作“没有人知我”,整体表示对“我知”的周遍否定,则更契合语境,与邢昺疏“言无人知我志者也”也正好相应。此“莫”指称性明显,在句中作主语。例(2),韩文认为“有标志的名词化结构‘者’字短语用作‘莫’的宾语”,言“富人没有肯(把女儿)嫁给他的”,否定富人中存在某类人。但这样理解,不仅“莫肯与者”与“平亦耻之”的对应关系被忽略,前后句衔接也不平顺。而将“莫”视为无定代词,“者”视为语气词3,周遍性否定叙述,谓“富人没有人肯(把女儿)嫁给他”4,则事实更加清楚完整,表述也更加自然。例(3)中的“莫”指称性同样明显,“莫敢仰视”谓“没人敢仰视”。必如韩文那样理解——“敢仰视”名物化,“莫敢仰视”是否定诸侯将中存在这种情形——实在纡曲难从。
综上,“亡”“莫”“罔”这类词,它们指称性较强,能充当主语,可表周遍,有明显不同于副词和动词的地方。我们赞同将它们定为“无定代词”。
三. 上古汉语中相关否定词的使用和发展概况
上古汉语否定词较多,为方便讨论无定代词的产生与发展,此处暂据有无代词用法将其分为两类:㈠,在甲骨文、金文、《尚书》等文献中已出现无定代词用法或类似用法者,包括亡、无、莫、罔、靡、毋5,统称“亡、无”类否定词;㈡,在上古汉语中没有无定代词用法者,包括不、弗、弜、勿、未等,统称“不、弗”类否定词。接下来我们将简要梳理甲金等早期文献中“亡、无”类否定词的使用和发展状况,并略述“不、弗”类否定词,以揭示无定代词产生的背景和基础。
(一)亡、无类否定词
1. 亡
1-1“亡”甲文中多作否定词。据我们统计,《合集》《补编》《屯南》《英国》《怀特》《苏德》《天理》《东大》《旅顺》《辑佚》八书中,“亡”总共出现了24602次,其中,近22000例作否定动词,近500例作否定副词。“亡”作动词,义为“没有”,如:
(4)贞:今夕亡。(12221[宾三])
(5)甲戌卜,贞:亡事?(22069[午组])
“亡”作副词,用法多同“不”,如:
(6)戊戌卜,贞:兹邑亡降。(7852[宾一])
(7)辛未,贞:亡壬小牢千劘四爵?(335村中南)
值得注意的是,甲文中有30多例“亡不”连用形式(多为“亡不若”),如:
(8)王佥曰:吉,余亡不若。不于划。(376[宾一])
(9)贞:(龙亡)不若,不劄羌。一贞:般亡不若,不劄羌。二(506[宾三])
(10)甲申卜,争贞:亚亡不若。十二月。一(5690[典宾])
贞:凶,亚亡若。(5691[典宾])
(11)辛未卜,贞:王劧不正。一贞:王亡不正。一(5354[宾一])
“若”在卜辞中多训“顺”,“亡不若”,无不顺;“亡不”为跨层结构。
1-2到了金文中,“亡”仍主要作否定动词、否定副词。用金文数据库统计,“亡”共123见,其中作动词43次,作副词15次。“亡”作动词表“没有”,如:
(12)尔有唯(虽)劅(小子)亡(无)戠(识),……(何尊西早11.604)
(13)农臣先王,得屯(纯)亡敃。(梁其钟西晚1.192)
“亡”作副词,多表“不”,如:
(14)□德不克劆(乂),古(故)亡承于先王。(师訇簋西晚8.4342)
(15)王曰:有余唯劅(小子),余亡动(康)昼夜,巠(经)剧(雍)先王,用配皇天。(助簋西晚8.4317)
金文中“亡”可否作无定代词用?《金文形义通解》(1996:2991,下文简称《通解》)明确指出,“亡”犹典籍之“莫、无、靡”。据我们调查,“亡”西周早期已经作无定代词使用。“亡”作代词两周金文共统计得23例,其中“亡不”形式20例;“亡敢不”1例,“亡弗”1例,单用1例。部分用例如下:
(16)余既眚(省),余既处,亡不好。(叔尊西早)
(17)文王孙亡弗褱(怀)井(型),亡克竟(竞)厥剌(烈)。(班簋西中8.4341)
(18)方努(蛮)亡不见。(史墙盘西中16.10175)
(19)(其)日(夙)夕氒劈(馨)香(敦)示于氒百神,亡不则劥(肆)夆(蓬)。(卫簋乙盖西中)6
(20)我乃至于淮,尖(小大)邦亡敢不撜务(具)逆王命。(驹父盨盖西晚9.4464)
(21)天降休命于朕邦,又(有)氒忠臣刘(赒),克刽(顺)克卑(俾),亡不率仁。(中山王劋鼎战晚5.2840)
例(17),前一“亡”字句,杨伯峻(1963)释为“文王之子孙没有人不想念先王法度”,是将“亡”作无定代词处理。武振玉(2006)认为“两个‘亡’指称的均是前面的‘文王孙’”,皆为无定代词。例(18),潘玉坤(2005:131)认为:“‘亡’是无定代词,作主语。‘方蛮’作‘亡’的先行词。‘亡不见’的结构是:代词主语+否定副词状语+谓语中心语。”“亡不”属于跨层结构。例(20),喻遂生(2002:62)、武振玉(2010:54)均将句中之“亡”视为否定副词;但考虑到“亡敢不”前有表否定范围的“小大邦”,将“亡敢不”解作“没有邦国敢不……”,周遍叙述,更贴合语境,事实上黄盛璋(1983)即解为“大小邦国没有一个敢不贡献其服贡,皆迎王命”。潘玉坤(2005:135)也视此“亡”为代词,并指出“小大邦亡敢不撜,具逆王命”与《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相类。
1-3很明显,甲文中包含动词的“亡不”式与金文中包含代词的“亡不”式形式相同。在我们看来,这种形同并非巧合。试比较上揭例(9)、例(16):
贞:(龙亡)不若,不劄羌。一贞:般亡不若,不劄羌。二(506[宾三])
余既眚(省),余既处,亡不好。(叔尊西早)
甲骨文的“亡不若”,金文的“亡不好”,共同的“亡不A”形式,“亡”与“不A”似可作两种理解分析——“亡1(没有)|不A(的)”或“亡2(没有什么)‖不A”,两种不同分析的背后又实有关联。甲文“亡不若”,前面的主语多是“余”“般”等单一个体,不提供否定对象的集合。是以,“亡”的语义常后指,否定“不若”的修饰主体(金颖2011:51-52,按即修饰的对象)。既然“亡”的语义指向与前面的有定主语“余”“般”等无关,而与后面成分关系密切,指称性不明显,同时“亡不若”若为周遍陈述,亦与卜辞命辞的性质作用不符,因此,解作“亡|不若(的)”才是合理的。统观甲文中的“亡”,有的学者认为是动词,如陈梦家(1956)、沈培(1992)、张玉金(2001)、杨逢彬(2003)等;有的学者认为是副词,如朱歧祥(1990)等;还有的学者认为既作动词又作副词,如管燮初(1953)、喻遂生(2002)等。我们赞同第三种说法,并认为这里的“亡”是动词性的。刘翔等(1989:277)主张:“‘?(有)不若’、‘亡不若’对举,则‘不若’是一个凝固的名词性结构。”这一观点恰好与本文所论相合。例(16),“亡不好”因先行词缺省,相较于甲文“亡不若”,此“亡”语义指向更自由,否定关涉的对象有更多选择;句子的周遍叙述意味较浓,“亡”的指称性明显;“亡”与后面成分的关系相对松散。是故此“亡”应判为无定代词,即“亡(没有人/事)‖不好”。
从指称和陈述角度考虑,更容易看清两种“亡不A”(推言之即“亡不VP”)的区别和联系。甲文“亡不若”的“不若”是表指称的,作亡1的宾语;金文“亡不好”的“不好”是表陈述的,作亡2的谓语。“亡”最初只作动词,其产生出指称义、作代词,应当与它后面成分的句法性质和语义功能有关。当“不VP”表指称时,前面的“亡”自不具指称性,合当分析为谓语动词;但当“不VP”没有指称性、而是对“亡”作陈述时,“亡”就该重新分析为主语代词。
综上,“亡”用于表否定,甲文主要作动词和副词,已出现“亡不”形式;金文除了沿袭动词、副词用法,又产生了无定代词用法,且用例不算很少。不过“亡”在《尚书》《诗经》《周易》中却未见有代词用例。就是说,早期汉语中,“亡”作无定代词主要见于两周金文,且多为“亡不”形式。
2.无
“无”字,甲金文写作“无”,甲文训“舞”,不表否定;金文始经常用于否定。用金文数据库统计,“无(无)”共出现580次,其中作否定动词480次,否定副词15次。“无”作动词,义为“没有”;作副词,义为“不,不要”。如:
(22)王至于刿(徙)劫(居),无遣(谴)。(小臣夌鼎西早5.2775)
(23)辛父其万年无强(疆),子孙孙永宝用亯(享)。(仲辛父簋西中7.4114)
(24)酉(酒)无敢剑(酖),有劎(祡)劏(烝)祀无敢劐(酬)。(大盂鼎西早5.2837)
(25)康(其)万年剂(眉)劒(寿),永宝(兹)(簋),用(夙)夜无劓(怠)。(伯康簋西晚8.4161)
(26)事(使)利于辟王、卿事、师尹、倗(朋)友、兄弟、者(诸)子、劬(婚)冓(媾),无不喜曰劔又父母。[棩吊(叔)多父盘,西周]
例(22)(23)用作动词,例(24)(25)用作副词。例(26)见陈梦家(2004:349),马国权(1981)首先正确指出此“无”为无指代词,后来武振玉(2006)等尊信其说。这是西周金文材料中仅此一见、他处无寻的“无”作代词例,弥足珍贵。(但谏簋之“某不”或应读为“无不”,详后)
传世文献方面,“无”,今文《尚书》120见,主要作否定副词和否定动词(钱宗武2004:157);《诗经》有298例,其中作动词128例,作副词159例,作无定代词仅4例;《周易》302例,其中动词257例,副词21例,无定代词24例(多为“无不利”形式,13例见于卦爻辞)。代词用例如:
(27)藐藐昊天,无不克巩。(《诗·大雅·瞻卬》)
(28)罄无不宜,受天百禄。(《诗·小雅·天保》)
(29)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易·屯》)
其后文献,延续了“无”作无定代词的用法,如:
(30)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1)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史记·高祖本纪》)
由上可知,“无”金文中经常表否定,主要作动词,其次作副词,个别作无定代词。今文《尚书》、《诗经》、《周易》三书亦主要作动词和副词。“无”的无定代词用法,《诗经》中数量很少,《周易》用例渐多,略与副词相当。
3.莫
“莫”乃“暮”之初文,甲骨文多用本义。金文“莫”据我们统计共16见,其中人地名物10例,无定代词6例(4例为“莫不”形式,出自《晋公盘》《晋公盆》)。作代词,“‘莫’约略相当于英语的‘none’,可指‘人’或‘物’”(周法高1959:253)。相关用例如:
(32)□□百努(蛮),广(司)四方,至于大廷,莫不来[王]。(晋公盆春秋16.10342)
(33)秉德劕劕(秩秩),劖(协)燮万邦,劗=(哀哀)莫不日劭(卑)劦(恭)。(晋公盆春秋16.10342)
(34)才(在)行之□,云(以)用云(以)只(获),莫敢劙(御)余。(姑发劚反剑春晚18.11718)
(35)赒曰:为人臣而(反)臣其宗,不羕(祥)莫大焉。(中山王劋方壶战晚15.9735)
例(32)的“莫”,陈初生(2004:72)、许伟建(1998:187)视为无定代词。例(33),吴镇烽(2014)称“‘栩=(哀哀)莫不日柹(卑)柺(恭)’是说众邦没有谁莫不日日恭顺于晋邦”(按原文如此),亦是将其中的“莫”作无定代词处理。例(34),《商周青铜器铭文选》(1988:365)训“莫敢御余”为“无人敢对我抗御”,《通解》(1996:100)明谓“莫”为无定代词。
“莫”作无定代词在金文中出现较晚,用例也少,然而早期传世文献中却比较常见。“莫”,今文《尚书》不见7;《诗经》91见,其中18例表傍晚、茂盛等非否定义,43例作无定代词,30例作否定副词;《周易》25见,19例作无定代词(仅2例见于卦爻辞),4例作否定副词,2例作时间名词。代词用例如:
(36)薄言震之,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37)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38)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诗·鄘风·蝃蝀》)
(39)莫益之,或击之。(《易·益》)
(40)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易·序卦》)
总的说来,金文中表否定的“莫”主要作无定代词,不作动词;《诗经》和《周易》中,“莫”主要作无定代词和副词,亦不作动词用。又据《楚简帛逐字索引》《秦简逐字索引》(2013、2014,以下简称《逐字索引》)统计,“莫”除《郭店楚简》多作无定代词(17例)外,其他秦、楚简中以名物和否定副词用法为主。另外,《论语》《左传》《国语》等文献中,“莫”亦主要作无定代词8,其次作否定副词,作动词很少。
4.罔
上古汉语还有一个无定代词“罔”。《古汉语虚词手册》(2005:376)说:“罔,代词,表示无指,排除一切对象,作主语,多复指所代替的名词,与‘莫’的用法相同。可译为‘没有谁’。”看《尚书》中的例子:
(41)今我民罔弗欲丧。(《书·商书·西伯戡黎》)
(42)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书·周书·酒诰》)
(43)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书·周书·召诰》)
据钱宗武(2004:158)统计,“罔,今文《尚书》87见,作无指代词凡34见,全部作主语”,“多与否定副词‘非’‘不’‘丕(不)’‘弗’连用”。“罔”在今文《尚书》中屡屡作无定代词是一个有意谓的语言现象。钱文又说:“今文《尚书》无指代词主要是‘罔’,而文献语言‘罔’一般作动词和副词,不作无指代词。今文《尚书》‘罔’主要用作无指代词,其次是否定副词,还可用作动词‘无’。”(2004:158)其动词、副词用例如:
(44)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书·商书·盘庚》)
(45)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书·商书·盘庚》)
(46)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书·周书·立政》)
例(44)动词用法,例(45)(46)副词用法。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罔”字不见于甲骨文和金文;《诗经》有14例,其中8例作否定动词,3例作否定副词,3例非否定义(罗网义,欺罔义);《周易》有4例,3例作否定副词,1例同名词“网”。可见,早期汉语文献中,“罔”的无定代词用法主要见于《尚书》。
5.靡
“靡”,《古代汉语虚词词典》(2006:275):“无指代词。表示‘没有什么(人、事、物)’,常与‘不’连用作‘靡不’,概括事物的全部,表示没有例外。”
传世文献中,今文《尚书》“靡”字未见9;《周易》2例,但不表否定;《诗经》77例,其中否定动词34例,否定副词29例(多为“靡有”形式),无定代词7例(主要在《大雅》《小雅》和《商颂》),相关用例如:
(47)侯服于周,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48)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诗·小雅·采薇》)
(49)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诗·大雅·抑》)
(50)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诗·大雅·云汉》)
(5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
(52)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诗·大雅·抑》)
“靡”,例(47)(48)作动词,例(49)(50)作副词,例(51)(52)作代词。甲金文献中未见“靡”字,但金文中有一例“某”,有人认为是借为“靡”,有人认为借为“无”。
(53)女(汝)某不又(有)(昏),母(毋)敢不譱(善)。(谏簋西晚8.4285)
《通解》(1996:1443-1444)从郭沫若《大系》说,认为“某”假为“靡”,是否定副词。《语序》(2005:130-131)认同杨树达的“某声古与无声互通”(《积微居金文说》),赞成其主张:“女某不又,即女无不有闻。”并进而分析:“‘某不有闻’若单纯理解为必须禀报,则禀报的内容就没有着落。若将‘某’视为无定代词,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在笔者看来,‘汝某不有闻’前实际可以补出‘小大事’之类的先行词来。”(“无不”之“无”可为代词前文已述)
综上,早期汉语中,“靡”较少作无定代词用,能够确认者只见于《诗经》。
6.毋
“毋”,初本写作“母”。据我们调查,“毋”甲骨文有182例,其中否定副词近160例,否定动词5例。相关用例如:
(54)癸亥卜,贞:我使毋其缶。(6834[宾三])
(55)己亥卜,母(毋)往于田,其又史。(288花东)
(56)其曰劆来。二毋。二(3057[宾一])
(57)□□[卜],韦贞:隹祖丁毋力。(1876[典宾])
例(54)(55)副词用法,例(56)(57)动词用法。金文中,“毋”出现174次,其中作副词近170例,个别作动词。作副词时,多表劝诫,意为“不要”(“毋敢”“毋弗”形式常见);少数表一般性否定,用法同“不”。作动词时,义同“无”。如:
(58)女(汝)母(毋)敢不譱(善)。(卯簋盖西中8.4327)
(59)女(汝)母(毋)弗帅用先王乍(作)明井(刑)。(毛公鼎西晚5.2841)
(60)见其金节则毋政(征),毋舍劜飤。(鄂君启车节战国18.12110)
(61)(侯)氏母(毋)母(毋)劝。(国差春秋16.10361)
例(58)(59),副词,表劝诫;例(60)副词,一般否定;例(61),动词10。西周金文中有两例“母(毋)不”形式需要辨析:
(62)余学事,女(汝)母(毋)不譱(善)。(闻尊西中或西晚)
(63)其隹(唯)我者(诸)侯百生(姓),氒(贮)母(毋)不即市,母(毋)敢或入努办(贮),(则)亦井(刑)。(兮甲盘西晚16.10174)
例(62),主观劝诫意很强,“毋”自然不是无定代词。例(63),前一“毋”字或会让人难以委决,然细玩文味,此处语境“暗含指令性的言外行为,即表面上是阐述道理,实际上是表露言说者的行动决心或希望听话者采取行动”(陈丽、马贝加,2008),主观性较强,就如《西周铜器断代》(2004:326)所说,“此铭对于中国诸侯百姓规定,凡贮必即于市,不得入于蛮宄贮”。此“毋”解为劝诫副词显然更合适。——以上表明,甲金文“毋”不作无定代词使用。
又据《逐字索引》,秦简中“毋”共见361例,主要作否定副词(204例),其次作否定动词(142例);楚简中共100例,绝大部分作副词,个别作动词。就是说,秦简楚简中的“毋”也不作代词。
再看早期传世文献。今文《尚书》和《周易》都不见“毋”字,《诗经》也只5见:4例作副词表主观劝诫,1例为发语词。副词用例如:
(64)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诗·小雅·小宛》)
(65)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
虽则如此,“毋”在先秦两汉也还是有无定代词用例的,如:
(6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11(《论语·先进》)
(67)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68)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史记·酷吏列传》)
由上可知,甲金文、战国简牍和《尚书》《诗经》《周易》均不用“毋”作代词;“毋”作无定代词出现时间偏晚,而且总体数量较少。
(二)不、弗类否定词
上古汉语中,“亡、无”类否定词可作无定代词,而“不”“弗”“弜”“勿”“未”等否定词则不作动词、不作代词,只作副词。它们或单纯表一般性否定,或主观劝诫意味强。对此,学界向有研究,一并简述于下。
1.“不”,甲文、金文中作否定副词(金文多用“不敢弗”“不敢不”等形式)。如:
(69)乙丑卜,王不其获鹿?不往?(10950[宾间B])
(70)贞:今夕不雨。(16551[典宾])
(71)效不敢不迈(万)年夙夜奔走扬公休。(效尊西早11.6009)
(72)不敢弗帅且(祖)考。(钟西中1.247)
2.“弗”,甲金文献中作否定副词,在句子中多表“不(能/会)”意。如:
(73)壬申卜,贞:[雀]弗其加[克]。(19191[宾间A])
(74)王弗朢(忘)氒旧宗小子。(盠驹尊西中11.6011)
(75)弗敢不对劤(扬)朕辟皇君之易(赐)休命。(叔夷钟春晚1.285)
3.“弜”,作否定副词仅见于甲骨文,用法与“勿”相近,如:
(76)贞:弜。七月。(25933[出二])
(77)戊子卜,才功,子弜射,于之若。一(2_2花东)
4.“勿”,甲金文中皆作否定词,多表劝诫,意为“不要、不宜”。如:
(78)王勿惟出徝。(32正典宾)
(79)女(汝)勿克余乃辟一人。(大盂鼎西早5.2837)
(80)余告庆,余以邑讯有,余典勿敢封。(六年召伯虎簋西晚8.4293)
5.“未”,作否定副词,否定行为动作已然发生。这种用法,甲金文中,仅东周金文有个别例句;传世文献则较常见,今文《尚书》见15例,《诗经》38例,《周易》64例,如:
(81)劢(寡)人劣(幼)歱(踵),未甬(通)智。(中山王劋鼎战晚5.2840)
(82)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书·周书·洛诰》)
(83)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总的来说,甲金文献中,“不”“弗”“未”多表一般性否定,“弜”“勿”多表禁止性否定。传世文献《尚书》《诗经》《周易》,不、弗类否定词的用法多与甲金文相类。12
四. 上古汉语无定代词系统及其来源
汉语否定性无定代词是在上古时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殷商时期,卜辞中出现了近似无定代词用法的“亡不”连用形式。逮及两周,否定性无定代词正式登上汉语历史舞台,可以确认的有“亡”“无”“莫”“罔”“靡”“毋”。其中,“亡”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金文,且大多与“不”构成“亡不”形式,但未见于《尚书》《诗经》和《周易》;“无”,见于西周金文、《诗经》和《周易》,不过用例较少;“莫”,见于东周金文、《诗经》《周易》以及《论语》《左传》《国语》等,是使用最频繁的无定代词;“罔”主要见于今文《尚书》,用例较多;“靡”见于《诗经》,但仅有数例;“毋”见于《论语》《史记》等,用例亦有限。大致说来,见于金文的无定代词只有“亡、无、莫”;除“亡”外,“无、莫、罔、靡、毋”均见于传世文献。
“亡、无”类否定词多可用作无定代词,但各自的出现时间13、发展情况及相互间的关系又各有不同14。
⑴我们的调查显示,无定代词“亡”西周早期金文已有,考虑到金文语言的程式化倾向和典雅性,“亡”用作无定代词的时间应该更早些。甲骨文中“亡”为动词的“亡不”跨层连用,与后来“亡”为代词的“亡不”形式相同,这说明“亡”作无定代词当与其否定动词用法有关,也可佐证代词“亡”出现的大致时期。
⑵无定代词“罔”虽见于《尚书》,但未见于甲金文献。“罔”,今文《尚书》中主要作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少数作否定动词;而《尚书》以外的其他传世文献中则多作动词和副词,因而我们认为“罔”的无定代词用法,可能是源于假借。据《说文》,“罔”是“网”的或体,增加了声符“亡”。“罔、亡”皆明纽阳部,声韵全同。二者的动词、副词用法相类,分布上也似有互补,应是“同音(或近音)借用而形成的同词异字”(李载霖2011:192)。武振玉(2010:60)说:“《尚书》《诗经》中‘亡’皆不用为否定词,而都是借‘罔’为之……两者中的‘罔’多为无指代词或否定动词,正相当于两周金文中的‘亡’。”可见,“罔”与“亡”的关系十分密切,无定代词“罔”的出现时间应较“亡”稍晚一些。
⑶“无”与“亡”也大有渊源。《说文》:“无,亡也。”“无”,明纽鱼部,与“亡”对转相通。喻遂生(2002:64)曾指出:“从金文起,其书写形式就开始逐渐用‘无(按即无)’字取‘亡’而代之,包括其动词副词诸义。”徐丹(2005)认为,“从出土文献看,(‘亡、无’)二者的替换是时间、地域的问题,而不是功能上的互补或更替”。故“无”之用作无定代词,亦晚于“亡”。
⑷否定用法的“莫”未见于甲骨文、西周金文和今文《尚书》,但在东周金文和《诗经》《周易》中可以见到,不过限于无定代词和副词,没有作动词的。本来表暮义的“莫”,大抵是先直接借作无定代词,然后逐渐虚化出否定副词用法15。“莫”,明纽铎部,《广雅·释言》:“莫,无也。”《同源字典》(1982:178)认为,“无、莫”对转同源。“莫”的无定代词用法当与“亡、无”有关。金文用例亦清楚显示,代词“莫”的出现时间明显晚于“亡”。
⑸否定词“靡”基本不见于甲金文献、今文《尚书》和《周易》。“靡”作无定代词仅见于《诗经》,且数量较少——“靡”在《诗经》中主要作否定动词和副词。“靡”,明纽歌部,《尔雅·释言》:“靡、罔,无也。”《同源字典》谓“无、靡”鱼歌通转(王力1982:178)。“靡”或系先作动词,再生发出副词和无定代词用法。从来源上看,代词用法应与“罔、无”相关联。
⑹“毋”作无定代词的文例很少,出现的时间也偏晚。“毋”,明纽鱼部,与“无”双声叠韵,与“亡”双声对转。《说文》:“毋,止之?也。”段注:“其意禁止,其言曰毋也。古通用无。”《甲骨文否定副词研究》(2003:27-28)认为“毋”是“亡”的分化词。“毋”与“亡、无”多相通,“毋”偶作代词盖受“亡、无”之影响。
总的说来,“亡”“无”“莫”“罔”“靡”“毋”这几个词,语音互转相通,出现代词用法的时间不一,使用情况差互,分布上也有交错;相互之间既有差异又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上古汉语的无定代词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亡”最早出现;“罔”字后出,“罔、亡”同词异字,“罔”用为无定代词是《尚书》语言的一个特色;“亡”“无”更替,“无”作无定代词是承袭“亡”的用法;“莫”与“无”“亡”音近,直接借作代词,使用频率颇高;“靡”和“毋”,较少用为无定代词,与“亡、无”用法多相关。
作为一个系统的上古汉语否定性无定代词,其来源究竟如何,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学者们的看法不尽一致。余德泉(1993:426)推测:“其(按指罔、靡、莫、无、毋)训‘没有(谁,什么)’,可能出自假借,也可能由表一般否定发展而来。”张新华、张和友(2013)主张:“否定动词由主语位置否定名词(按即无定代词)演变而来。”张敏(2015)认为:“通常所称‘无指代词’的用法……实为在意义上包含了存在物在内的存在否定形式,应是来自其一般存在否定动词的用法。”方有国(2015:289-322)也说,“或、莫、有、无”这四个词的无定代词用法都是由动词转化而来。
我们认为,原初否定范畴的形成始于对具体名物的否定,但随着语言的发展,为满足多样的表达需要,否定形式逐渐抽象和泛化,形成一般的否定动词;而当否定形式的指称性清楚显现时,便演变出无定代词的用法。无定代词应由否定动词生发而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第一,上古汉语中,“亡、无”类否定词可作无定代词,“不、弗”类否定词未有无定代词用法。这两类否定词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直接或间接都可用作否定动词“无”,关涉否定对象,表存在否定;而后者则表一般性或禁止性的非存在否定。Martin Haspelmath(1997:54)指出,一些语言以否定存在形式(Negative existential sentences)来表达否定性不定指代16。古汉语中作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亡、莫、罔”等词,其自身语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否定存在结构(这一点,下文将继续说明)。可见,“否定不定指代”与“否定存在”的关系匪浅。第二,从最早出现的无定代词“亡”来看,甲骨文中的“亡不”式句(“亡”动词性比较明显)与后来“亡”作无定代词的“亡不”式句很像,不同仅仅在于:前者形式比较单一,且先行词为单一个体,不关涉周遍。这可以佐证无定代词与否定动词之间的联系。第三,还可以比参肯定性无定代词“有/或”的发展情况。蔡维天(Tsai,2003)提出古汉语中动词“有”演变出一个类似于英语中some的代词,这一语法化过程早在先秦就已经开始,他认为“有”经历了“存在动词→代词”的演变。董秀芳(2014)也指出:“‘有’从原来的存在义发展出不定指代的含义……从存在义到不定指代义的发展,是一种转喻。”早期汉语否定性无定代词当皆由否定存在语义生发而来17。综上,我们认为,否定性无定代词确实来自于否定存在动词。
五. 无定代词的产生机制
王克仲、黄珊(1995)认为,“表示‘无指’意义的并不是‘莫’,而是这一句式的整体所表达的语义。”韩学重(2000)提出,“‘莫’字句中含有‘人/事/物’的意思是从‘莫’的宾语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方有国(2015:306)则称:“无定代词‘莫’从动词‘莫’转化来,促成这一转化有词义隐含和句法关系两方面的因素。”三家都指出无定代词的形成有句法方面的原因,方文还点明了“词义隐含”这一语义因素。我们认为否定性无定代词关涉[没有][指称]和[周遍]三方面:[没有],存在否定,属否定范畴;[指称],领起陈述,属指代范畴;[周遍],全值否定,属全量范畴。其产生与发展,当受到语义、句法和语用的多重影响。
语义方面。相较于“不、弗”类否定词,“亡、无”类否定词能作无定代词,盖因其可以否定关涉对象,表示存在否定。否定动词自身隐含着关涉对象,即被否定存在的人或事物。18当否定动词关涉的对象,因句式、语境的影响而显豁,言没有人/物……时,否定动词便转化成了无定代词。不难看出,无定代词表现为对关涉对象的存在否定,词义本身即是全值否定,能表周遍。如例(20)的“亡敢不”,没有一个敢不,周遍性双重否定;例(17-18)的“亡不、亡弗”,《语序》(2005:131)的分析是,“叙述客观事实,说明主语所表示的人或国家无例外地有什么行为或特征……可以对译为‘无不’或‘个个。’”前文时有提及“周遍”,周遍义是无定代词区别于否定动词、副词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而“全值否定”也正是无定代词可表周遍义的关键所在。综上:(1)否定动词单纯否定存在;(2)无定代词,否定关涉对象的存现,并领起周遍叙述,指称性明显;(3)存在否定为无定代词用法的产生提供语义基础。
句法方面。此处试从早期无定代词经常出现的句法语境来窥究其生成过程。上古汉语中,无定代词多出现在双重否定结构中,最早出现的“亡”便是如此。这类否定结构又主要有“否定词+否定词”(如“亡不”)和“否定词+敢+否定词”(如“亡敢不”)两种形式。两种否定形式皆属跨层结构,即“否定词+{(敢)+否定词+VP}”。这种结构,前一否定词的动词色彩还比较浓,[没有]义较明显;但由于所处的句法位置,其与后面成分的联系较为松散,否定词自身的指称性较易得到凸显;隐含的关涉对象变得显豁以后,便与后面成分形成“指称—陈述”关系,即“没有人或物‖(敢)+否定词+VP”。如例(18)即言“方蛮没有谁不谒见”。于此可见,无定代词多出现在双重否定式的前项位置。“否定词+(敢)+否定词”这类结构利于凸显否定动词的指称性,是生发无定代词用法的重要句法形式。甲文中出现的“亡不”形式,如例(8-11),虽与这类结构相似,但因有定的个体先行词(“余、般”等)限制了否定词的语义指向和关涉范围,否定词“亡”的指称性没能得到突显,故未能生成代词用法。简言之,句法结构能够凸显“存在否定”的指称性,为无定代词用法的产生提供必要条件;同时,语义、句法也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发生作用。
语用方面。无定代词常出现在句首或小句句首的位置,话语表达凸显否定动词的关涉对象,使其指称性更加明显,也推动了无定代词的生成。如例(39)中的“莫益之”、例(51)的“靡不有初”,“莫”与“靡”皆处于话题位置,且关涉事件行为主体,指称性明显。而从发生学角度看,推动无定代词产生的更为实质的语用原因是话语表达对周遍性否定叙述的需求,也正是这种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否定词的语义指向和关涉范围,并进一步凸显否定动词的指称性。如例(37)“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例(43)“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两句或显或隐皆有一定的关涉范围,需要周遍表达:“莫非……”是要表示“没有地方不是……”,“罔不”是要表示“没有人不是……”。但这种周遍表述也对关涉对象有范围要求,当否定词所涉对象为单一个体时,多不言周遍,其自身也不算无定代词。总之,语用表述为无定代词用法的产生提供直接动力,而语用、语义也会相互影响和作用。
“否定存在”是无定代词产生的语义基础,而指称性的显豁才是无定代词产生的必备条件,句式、语境凸显否定动词的指称性。基于以上,我们认为存在否定为指称性的获得提供语义前提,句式和语用为无定代词用法的产生提供必要条件和助力,其中,周遍性的叙述语用是根本,双重否定结构则是催生否定性无定代词的重要句式。
六余论:无定代词与否定副词、否定动词的关系
“无定代词”对关涉对象的存现进行全值否定,具有一定的指称性,能作主语,领起周遍性叙述。这些都明显有别于否定动词、否定副词和范围副词。上古汉语亡、无类否定词多可作无定代词。“亡”在甲骨文中首先出现类似无定代词的用法,降至两周,“亡、无、莫、罔、靡、毋”皆可作无定代词。这些词,语音相近,相互间既紧密联系又存有差异;其作代词,或由于自身发展,或因为假借。但总体而言,否定性无定代词系从否定存在动词生发而来,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句法和语用的共同作用。
无定代词与否定副词关系亦较密切。就前文所涉否定词的发展情况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平行发展,二者皆由否定动词衍化而来,相互间并行发展,如“亡”;第二类,虚化借用,副词用法由无定代词用法虚化而来,如“莫”;第三类,有些否定副词生来就与无定代词无涉,如“不”“弗”等。
至于无定代词与动词、副词的区分,我们认为无定代词与否定动词用法之间的最大区别是无定代词的语义特性即全值否定。因此,同样的词形,若强调周遍,大多应作无定代词看待。而对于无定代词与否定副词的区分,一直以来都主张看先行词、所处位置和句法功能。不过这几条在实际辨析中有时不敷使用,因为有些语例往往有先行词,否定词所处位置又皆在动词性结构之前,既可视为主语也可理解为状语,有两可性。为此,本文再补充一条:区分无定代词与副词,还可从语用角度去把握,看是否为周遍性表述;若有周遍需求,相关形式还是视作无定代词为好。如:
(84)般之辱尔,国人莫不知,盍弑之矣。(《公羊传·闵公元年》)
(85)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两例,韩学重(2000)认为是动词和形容词短语充当“莫”的宾语,言“没有不知的”“没有强过它的”;龙国富(1997)认为例(85)的“莫”作否定副词较妥。我们认为,“国人”和“天下”本身即有一定范围,两句均为周遍表述,故“莫”处理为无定代词更合理。
参考文献
(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1990《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
[]陈初生2004《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陈丽,马贝加2008《“莫”的语法化》,《温州大学学报》第4期。
陈梦家1956/2004《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
[]陈梦家2004《西周铜器断代(上)》,北京:中华书局。
[]董秀芳2014《从存在义到不定指代义和多量义:“有X”类词语的词汇化》,《历史语言学研究》第2期。
[]方有国2015《先秦汉语实词语法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管燮初1953《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
[]郭锡良等编1999《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锡良2005《试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郭锡良着《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韩学重1996《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中国语文》第4期。
[]韩学重2000《对“莫”的词性问题的几点思考》,《古汉语研究》第1期。
[]韩峥嵘编着2005《古汉语虚词手册(修订版)》,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何乐士编2006《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
[]黄盛璋1983《驹父盨盖铭文研究》,《考古与文物》第4期。
[]贾帅2014《〈左传〉代词语法分析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金颖2011《汉语否定语素复合词的形成演变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李载霖2011《古汉语语法学述略》,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李佐丰2004《古代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翔等编着1989《商周古文字读本》,北京:语文出版社。
[]龙国富1997《“莫为动词”辨》,《古汉语研究》第4期。
[]罗立方2003《甲骨文否定副词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文。
[]马承源主编1988《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
[]马建忠2009《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国权1981《两周铜器铭文代词初探》,《中国语文研究》第3期。
[]潘悟云2002《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中国语文》第4期。
[]潘玉坤2005《西周金文语序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潘玉坤2015《无定代词“有”与动词“有”及相关句子的辨别》,《中国文字研究》第21辑;2016《语言文字学》第1期。
[]潘玉坤2016《试析“莫之或V”兼说“或”作助动词》,《语言科学》第5期。
[]钱宗武2004《今文尚书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钱宗武2014《论古文〈尚书〉虚词的语法特点》,钱宗武、姚振武主编《古汉语研究的新探索第十一届全国古代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语文出版社。
沈培1992《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王克仲,黄珊1995《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刍议》,《中国语文》第2期。
[]王力1982《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力1962/1999《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2005《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镇烽2014.6.22《晋公盘与晋公铭文对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论文链接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7,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武振玉2006《两周金文中的无指代词》,《长江学术》第3期。
[]武振玉2010《两周金文虚词研究》,北京:线装书局。
[]谢质彬1982《论古代汉语否定性的范围副词》,《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徐丹2005《上古汉语后期否定词“无”代替“亡”》,《汉语史学报》第5辑。
[]许伟建1998《上古汉语词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杨伯峻1963《上古无指代词“亡”“罔”“莫”》,《中国语文》第6期。
[]杨伯峻,何乐士1992/2001《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逢彬2003《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
[]杨树达1954《词诠》,北京:中华书局。
[]叶建军2007《疑问副词“莫非”的来源及其演化--兼论“莫”等疑问副词的来源》,《语言科学》第3期。
[]余德泉1993《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喻遂生2002《甲金语法札记二则》,喻遂生着《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成都:巴蜀书社。
[]张定2019《汉语否定不定代词的类型转变》,《古汉语研究》第2期。
[]张敏2015《上古、中古汉语及现代南方方言里的“否定-存在演化圈”》,吴福祥,王云路编《汉语语义演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世超,孙凌安等1996《金文形义通解》,日本:中文出版社。
[]张显成主编2013《楚简帛逐字索引(附原文及校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张显成主编2014《秦简逐字索引(附原文及校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张新华,张和友2013《否定词的实质与汉语否定词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
[]张玉金2001《甲骨文语法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郑益兵2007《〈国语〉代词语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周法高1959《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
周生亚1964《“莫”字词性质疑》,《中国语文》第4期。
[]朱凤瀚2008《卫簋与伯?诸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朱歧祥1990《殷墟卜辞句法论稿》,台北:学生书局。
[]朱声琦1985《上古无指代词“莫”和“无”》,《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Martin Haspelmath.1997.Indefinite Pronouns.Oxford Clarendon Press.
[]Martin Haspelmath.2005.Indefinite Pronouns.In Dryer,Matthew S.&Haspelmath,Martin(eds.),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sai,W.-T.Dylan 2003.Three types of existential quantification in Chinese.In Li,Y.-H.Audrey and Andrew Simpson(eds.),Functional Structures,Form and Interpretation:Perspectives from Asian Languages.London:Routledge Curzon.
注释
1因文章旨在揭示早期汉语中相关词语的发生发展情况,故主要以甲金等早期汉语文献为主;部分地方为论述需要,兼及战国秦汉文献。甲骨文语料多来自《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等书,并参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1989),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释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曹锦炎、沈建华《甲骨文校释总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等;金文语料多据《金文数据库》(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近出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2002)和《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影器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等。文例出处:甲骨文例,合集以内,先列合集编号,后出分组分类信息,如12221[宾三],分组分类多据杨郁彦《甲骨文合集分组分类总表》(艺文印书馆,2005);合集以外,简列片号及出处,如149花东;金文文例,列器名、时代(西中,指西周中期,其他类此)及《集成》编号,如何尊西早11.604;《集成》以外材料,仅列器名、时代,如叔尊西早。
2例(1)、(2)皆是韩文中的例句,例(3)是笔者选取的同类型的例子。
3理解此种结构,可比参潘玉坤(2015)对“有……者”句的分析:其中之“有”有的是动词有的是代词,“者”也有语气词和(构成者字结构的)助词两种情况。
4朱声琦(1985)认为:“富人中没有人肯把女儿嫁给他。……‘莫’,无指。‘者’,语助。”
5另有“蔑”。有学者认为“蔑”可作无定代词,如何乐士(2006)。
6朱凤瀚(2008)认为,“亡不则勲夆”可理解作“亡不常肆蓬”,即无不经常陈设祭品以施放馨香之气味。
7但古文《尚书》有5例“莫”,2例作无定代词,3例作否定副词,均见《大禹谟》。
8可参郭锡良(2005:87)、郑益兵(2007)、贾帅(2014)等相关论述。
9但古文《尚书》见3例,1例作否定动词,2例表非否定义。
10动词相同用法见于传世文献者如《墨子·非命上》“言而毋仪”,《史记·酷吏列传》“郡中毋声”。
11刘宝楠《论语正义》(1990:466):“毋与无同。皇本作无。以,用也。言此身既差长,已衰老,无人用我也。”此句理解有争议,本文暂从刘说。
12钱宗武(2014)指出,“古文《尚书》的否定副词可粗略分为两类:单纯否定和禁止否定。绝大部分否定副词属单纯否定:不、非、匪、否、弗、罔、未。仅有‘无’‘勿’表禁止否定。”
13杨伯峻(1963:474)曾认为“‘亡’‘罔’‘莫’三字都是最早出现的无指代词”,后(2001:158)又提出“‘罔’在上古用作无指代词,《尚书》屡见。它可能是最早所用的无指代词,其后改用‘莫’”。
14潘悟云(2002)指出,“像否定词这样重要的虚词不大可能有不同的来源,所以最好的解释是它们的否定词都有同一来源”。我们认为否定词总体上皆源自假借,但某些小类(如作无定代词)的来源和使用,各词之间存有差异。
15王力(2005:135-136)曾指出“‘莫’字本来是无定代词,后来词义虚化了,才变为副词,与‘毋勿’混同起来”。叶建军(2007)和陈丽、马贝加(2008)分别从语义联系、句式语气和句法结构等角度详细论述了“莫”由代词到副词的语法化过程。
16如征引的Tafalog语(Schachter and Otanes 1972:521):Martin Haspelmath(2005:190-194)也提出:一些语言可能完全缺乏名词性的不定代词,它们用存在结构(Existential construction)来间接表达“某人”“某事”等不定指代。
17“亡、无”类否定词用作代词,或由于自身语义发展,或因为假借;但从根源上说,都源于否定存在语义的生发。
18方有国(2015:306)提出“动词‘莫’还隐含着被否定存在的人或事物,这种隐含的人或事物,就是无定代词‘莫’的代词义”。但先秦汉语中“莫”很少用作否定动词,特别是在金文和《诗经》《周易》这些早期文献中。我们认为“莫”的无定代词用法更可能是源于假借,但方文的部分说法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