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意大利语论文

意大利莫言译介过程中象征资本的流动与增值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作者:彭倩.
发布于:2020-09-08 共17234字

  摘    要: 意大利是海外译介和传播莫言作品的重要国家,目前已译介出版10部莫言小说。莫言作品在意大利的译介整体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连续性、组织性及计划性,官方机构、大型出版社及知名汉学家群体是译介的主要推动者。莫言小说在意大利文学生产场域中的发展受到权力场规则辖制,其象征资本动态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特点。莫言小说意语版的副文本信息反映出意大利文学场域对权力场域的迎合,封面设计大多采用符合西方对东方主义期待的摄影图片。而意大利权威评价体系对莫言的评论则体现出权力在文学场域中的渗透,行动者受场内位置结构与惯习影响,较热衷于讨论文学场外的政治因素。莫言在意大利的传播是文化场域中多方话语利益达成共识的进程,评论家、译者、出版社、评奖机构及莫言本人等多种资本占用者以复杂的方式彼此交叉互动,共同促成了莫言在意大利文学场域中象征资本的生产、流动、累积和增值。

  关键词: 莫言和意大利; 象征资本; 权力; 副文本;

  Abstract: Italy is an important country for translating and circulating Mo Yan's works overseas. It has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10 Mo Yan novels. The translation of Mo Yan's works in Italy is systematic,continuous,organized and planned. Official institutions,large publishers and well-known Sinologists are the main promoters of trans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 Yan's novels in the field of Italian literary production is governed by the rules of power field,and its symbolic capital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The paratext and peritext information of the Italian version of Mo Yan's novel reflects the catering of the field of Italian literature to the field of power. The cover design mostly adopts photographic images that are in line with Western expectations of Orientalism. The Italian author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s comments on Mo Yan reflect the penetration of power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actors are influenced by the position structure and habits in the field,and are more enthusiastic about discussing the political factors outside the literature. The spread of Mo Yan in Italy is a process of reaching consensus on the interests of multiple parties in the cultural field. Critics,translators,publishers,awarding organizations,Mo Yan himself and other capital occupant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a complicated way,and they together promote the production,flow,accumul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Mo Yan's symbolic capital in the field of Italian literature.

  Keyword: Mo Yan and Italy; Symbolic capital; Power; Paratext;

  引言

  意大利是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版图中的重镇,译介始于1994年,迄今共出版莫言的9部长篇小说和1部短篇小说文集。1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际,莫言邀请意大利译者李莎(Patrizia Liberati)及米塔(Maria Rita M asci)一同前往斯德哥尔摩。在仅有的7个外文译者名额中,意大利便占据2席,这足以证明莫言对意大利的高度重视及感激之情。莫言在意大利闻名已久,早在2005年,莫言便斩获第30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Premio Nonino),这对莫言在意大利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传播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意大利着名作家克劳迪奥·马格利斯(Claudio Magris)更是将莫言与福克纳、马尔克斯及巴西作家吉马朗埃斯·罗萨相提并论,称他为“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Magris)2。

  莫言在意大利的译介与接受整体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连续性、组织性及计划性。主要以官方机构、大型出版社及权威汉学家群体为推动者,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莫言作品的意语翻译具有一贯性和统一性,译者队伍及出版机构较为稳定。除2011年的《变》由“夜时”(Nottetempo)出版之外,老牌出版社“艾伊纳迪”(Einaudi,又称鸵鸟出版社)出版了所有的莫言作品意语译本。李莎与米塔是意大利莫言译介的重要传播者。意语莫言译着有一半由李莎翻译,她自2005年开始接手莫言小说翻译,目前共译介5部作品,分别为《檀香刑》《生死疲劳》《变》《蛙》及《四十一炮》;米塔则译介了《天堂蒜薹之歌》,编辑了《养猫人》《蛙》与《酒国》。
 

意大利莫言译介过程中象征资本的流动与增值
 

  莫言在意大利广受欢迎,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意大利收藏莫言译着的图书馆数量令人惊叹,如1997年“艾伊纳迪”版《红高粱》的收藏图书馆高达335家,共计有308家意大利图书馆收藏2013年“艾伊纳迪”版的《蛙》。意大利亚马逊网站为莫言开辟主页专区,2012年在Bookrepublic统计的意大利语电子书周畅销榜中,莫言名列第5位。2014年,莫言的《檀香刑》《养猫专业户》与《生死疲劳》斩获意大利电信公司的数字阅读(Timreading)平台畅销版前3名。可见莫言作品在意大利的受众并不仅限于汉学家或研习中国文学的学生,而是得到了普通读者群的关注。意大利对莫言的报道量大面广,主要见于主流报刊,仅在《晚邮报》点击搜索关键词“莫言”,显示结果就多达141条,文章考察角度多样,涉及内容广泛。3为庆祝莫言58岁生日,米兰孔院巧借“莫言将一天三顿吃饺子当成写作的动力”这一由头,于2013年2月18日举办集体包饺子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莫言在意大利的影响力。

  国内外尚未有学者对莫言在意大利的译介做系统研究,4本文将从布迪厄文学场域视角,探析莫言作品在意大利译介传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勾勒莫言在意大利文学场域中象征资本的动态发展过程。莫言小说在意大利文学生产场域中的发展受到权力场规则辖制,具体表现在译着副文本信息及评论导向上。意语版莫言小说的出版设计体现了西方对东方主义固着期待的镜像迷误,而意大利评论者的行动决策受到了场内位置及惯习的规导,倾向于讨论场外政治因素。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竞争影响了莫言在意大利文学生产场域中象征资本的生产、流动与增值过程,权威评价体系(着名作家、评论家、专栏作家等)、知名汉学家译者群体、出版社、文学奖项、莫言本人等均为文化象征资本占用者,各话语符码之间会出现交换融合。此外,象征资本具有再生产力,它们的逆向强化与转换有助于实现莫言在意大利文学场域中象征资本的快速累积。

  一、权力场域对意大利莫言译介的制约

  文学场域与权力场域存在制约或掣肘关系。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布迪厄1998:133-134),而行动者的位置则取决于在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他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同上134),因此场域是“客观关系的系统,它也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同上171)。同时,布迪厄指出“文学(等)场本身在权力场内部占据了一个被统治位置”,“它们还是要受总体的场如利益场、经济场和政治场的限制”(2011:192-193)。

  莫言在意大利的传播无法局限在文学场域,不能置身于真空的历史语境中,译着的传播方式、路径及效果必然会受到权力场域的限制。国家政治权力对文学生产机制会进行干预、影响与控制,中国与意大利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力量关系会导致文学场域在权力的渗透下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迎合。评论体系会顺从权力话语的影响,对权力场域作出配合和遵从。

  (一)副文本信息中的东方主义

  副文本是重要的旁注或补充信息,提供文本意义生成的特定场域,可影响接受者阅读期待的形成。法国学者热奈特在《隐迹稿本》中提出五种跨文本性,分别为互文性、正文和副文本关系、元文本性、超文本性、原文本性(热奈特68-81)。副文本泛指围绕或点缀文本主体的材料,正文和副文本关系即副文本性或类文性。根据副文本所在位置及其与正文距离的远近,可区分成内文本(peritext)和外文本(epitext)两大类(Genette&M aclean 261-272)。副文本包括封面、标题页、附录、装帧、护封、插图、字体设计、纸张选择、字号、致谢、序跋、前言、注释、译者注、新闻报道、采访、手记、海报等。出版商的装帧设计属于热奈特提出的副文本信息,可提供导向性要素,对构建作品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意大利文化场中的主流出版社,“艾伊纳迪”及“图书世界”(Mondolibri)5在莫言译着装帧设计和整体风格规划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迎合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固着想象。中国文化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仍处于弱势,中意文化的差距也造成了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不平衡。“艾伊纳迪”出版社的副文本信息体现出根深蒂固的东方印象,反映了权力场失衡可引发偏离现实或真实的镜像迷误。意大利将中国当成异域的他者来描述,意语版本封面设计大体遵从了西方对中国印象和期待中的固有模式。

  莫言意语译本的副文本特点鲜明,风格整体一致,大多采用具有魔幻色彩且极具冲击力的摄影作品,而非彩图、插画或艺术字体等方式。而“艾伊纳迪”的设计更是极具辨识度,采用白底封面,大量留白。图片占比较大,文字为次要信息,通常仅在上方用大写黑体字给出作者和作品名称,封面下方小字点明出版社,此外再无其他介绍性文字。莫言译本的封面装帧和扉页设计等副文本信息是重要的视阈,是读者对作品最直观和最直接的经验感受。

  莫言译本正文本的伴随符号信息大体满足西方对异国情调和遥远东方的审美需求和猜想。1994年第一部莫言意语译着《红高粱》由理论出版社推出,封面为一张红色背景的兵马俑图片。1998年圣保罗出版社出版《养猫专业户》,以9个中国娃娃简画做封面。2013年“艾伊纳迪”版《蛙》风格封面为多顶五角星军帽。2005年“艾伊纳迪”版《檀香刑》封面正中为一名手执长刀、正在习武的亚洲男子。2008年“艾伊纳迪”版《养猫专业户》封面为两名面黄肌瘦、眼神惊慌忧郁的亚洲少年。2009年“艾伊纳迪”版《生死疲劳》封面更是引发无限联想:一片中国建筑的颓塌废墟中,一双手从土坑中伸出,托举着一个身着白衣的白胖婴儿。2016年“图书世界”版《酒国》封面则为天坛祈年殿摄影图。

  但部分莫言意语译本副文本信息出现曲解或误解,反映了权力及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场域的渗透。2017年“艾伊纳迪”版《四十一炮》的封面为一高一矮两个着紫红裙的少年藏僧,两人在雾气中前行,背景为大树林。“图书世界”版《四十一炮》的封面同样为一个身披紫红僧裙藏僧的背影。但《四十一炮》故事主人公罗小通在五通神庙中皈依佛教,成为汉传和尚。汉僧与藏僧的服饰区别明显,汉僧身着青布衣僧衣,而藏僧着紫红僧裙。该版本误将汉传佛教理解为藏传佛教,或许与西方对西藏问题的误读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而2016年“艾伊纳迪”版《酒国》的封面似有混淆中日之嫌,封面为一个脸色苍白、嘴唇猩红、两道胡须的男子笑脸,更令人联想到日本能剧面具,而非中国传统形象。

  此外,出版社为迎合东方主义审美期待而未对部分副文本信息加以甄别及选择,并未深入考察作品内涵。2002年“艾伊纳迪”版《丰乳肥臀》的封面为两个大红汉字““茶食”,背景为一位中年女子侧影。这两个硕大的红字印在整张摄影图片上方,封面下半部分留白,而作者名与作品名被挤在封面最顶端,显得红字更为突兀。“茶食”也称茶点,泛指佐茶食用的点心,但该词与《丰乳肥臀》这部作品毫无联系,并未突出作品主题。况且莫言译着针对的读者并非仅限于中文爱好或学习者,显然出版社对封面中文的真正含义并不看重。或许是因为这两个大字的血红颜色,迎合了意大利读者关于“红色”与东方及女性的联想。

  (二)意大利权威评价体系中的权力迎合

  意大利文学场域的评价与行动者在场域中的位置及资本数量和结构有关,体现出权力场的影响。布迪厄将惯习与习惯相区别,指出惯习是一种“深刻地存在于性情倾向系统中”的能力(布迪厄1998:152)。场域会限制并形塑惯习,惯习的生成与行动者对身份的建构及维持有关。西方媒体常片面夸大“中国威胁论”等负面言论,文学评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意识形态的渗透。意大利评论家虽然对莫言文学性也有过较多探讨,但大多采用政治化视角阐释莫言的文学作品。

  意大利评论家对莫言的解读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倾向,在评论莫言作品时过多使用政治标准。意大利批评家热衷于讨论中国政治问题,如莫言的职务和军人身份,莫言作品中反映的中国政治问题、文学审查制度等。不少文章涉及莫言与政府的关系,为莫言冠上“政府喉舌”名号,或是称他为“亲政权者”“支持政权者”“体制内知识分子”等;还常强调莫言担任作协副主席职务及他的少校军衔,对“莫言”这一笔名作政治引申,影射他对中国的批判。与大部分西方媒体一样,意大利同样十分关注莫言的政治立场。在多数评论报道文章或是采访中,反复提及莫言对中国的理解,或是将其与高行健等海外作家相比较。1994年《红高粱》意语译本出版之际,《晚邮报》刊登一则对莫言的采访,记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为什么您无法来意大利?”(Chiti)而雷纳塔·皮苏(Renata Pisu)在《红高粱》译本附录评论中也不忘提及因政治原因,莫言未能获准出国,无法前往意大利推广《红高粱》意译本(Pisu 461)。

  仔细考察意大利对莫言的评论,会发现常有为博眼球和吸引读者而制造出具有冲突色彩标题的文章,这反映了文学场域对权力规导的遵从。2005年马格利斯在《晚邮报》撰文“太多的性、暴力与真实,中国想让他禁言”,但文章内容与极具渲染性的标题并不符合。实际上,文章并未出现中国对莫言禁言的内容,马格利斯在文末指出莫言作品的主题为“性”与“暴力”,但更重要的是“爱”,而这最关键的讯息在标题中却被阉割了。马格利斯此文重点为莫言作品的文学特色与艺术价值,他着重赞誉了莫言的语言特征,将其形容为“磅礴、残酷、包容和丰沛”,“血腥、充满想象力、无可预测、多变,但又是具体的”,有柔情,更是“激烈和充满戏剧张力的”(Magris)。莫言的语言极具原创性,“他的语言与他讲述的世界同时诞生。与伟大的实验性作家的一样,他的语言同样是被重新发明出来的。但这种语言又是经典的、可理解的、初源的和原始的,与个体创造的每个经验一样,都是原始的。它不仅发生在此时此地,也是永恒的”(同上)。

  此类追求猎奇和夸大的标题比比皆是。2006年,莫言出版《生死疲劳》,《晚邮报》驻北京记者立刻对此进行了报道,标题为“今日中国-新《动物农场》。奥维尔与佛祖,对共产主义政权的不敬隐喻”(Salom)。但具体到文章内容,仅是介绍小说独特的动物叙事视角。而2009年意语版《生死疲劳》出版后,《晚邮报》再度发表长文,标题为“讲述我那错误的中国”(Del Corona),但文章主要探讨了莫言的叙事特征、写作方式,莫言对阿城、苏童、余华等中国其他当代作家的看法等内容。标题仅截取了文末最后一段莫言对计划生育的忧虑:“计划生育从国家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但从女性身体角度来看则是错误的。”

  值得庆幸的是,意大利学者对权力场域渗透的现象已经有所警惕和察觉。莫言作品在意大利的第一位译者罗莎在莫言获诺奖后曾接受意大利新闻通讯社(AGI)采访,呼吁大众应对此问题的隐蔽危害进行思考。罗莎认为西方媒体在报道莫言时,太过强调莫言的作协副主席身份,这一点被西方过度利用和阐释了。罗莎提醒意大利读者,应结合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对莫言作出合理适当的解读。中国作家加入作协仅仅是出于“必要性”的考虑,莫言的官方身份丝毫不会影响他作为作家的“伟大、才识、广博与无限的创造力”(Spalletta)。

  二、意大利莫言译介过程中象征资本的流动与增值

  莫言在意大利文化场域中象征资本的生成、转化、累积与增值,产生于权威评论者、译者、出版社、文学奖评奖机构及莫言本人等多个行动主体的交互作用。1986年,布迪厄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四大类(Bourdieu 1986:241-258)。象征资本指“被接受,且被承认为合法化的资本形式”(同上1989:25),它依赖并体现出主体享受的社会承认,包括声誉、名望、信用、认知度等隐形资产。大致来看,在上述行动主体中,象征资本的流动都具有单向及双向两种流通方式。评论者、译者、出版社与评奖机构一方面通过译介或具备公信力的认可为莫言赋予象征资本,另一方面行动主体本身又获得更多象征权力。莫言享有的象征资本是他进入意大利文化场域的前提,而他本人的推广活动又进一步增加了象征资本。

  (一)权威评价体系

  以知名作家为代表的意大利评价权威更多地展现了象征资本的单向流动路径,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马格利斯对莫言的称誉极大地增加了后者的象征资本。而在其他评价主体中象征资本的流动方式则更接近于双向互动,如《晚邮报》记者马可·德尔·科罗纳(Marco Del Corona)不仅对莫言在意大利文学域象征资本的提升作出卓越贡献,他本人也因此占用了更多的象征资本。着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知名记者、专栏作家在经典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们的认同是某个作品在复杂历史语境下获得象征资本和经典性的重要保障。权威占用更多的信用资源,具有更大的象征权力。专业的鉴赏者与鉴定者大浪淘沙,共同编织起一张批评体系密网,使经典得以建构。

  意大利当代着名作家马格利斯的评论成为了莫言获诺奖前重要的象征资本来源。马格利斯曾盛赞莫言,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力量,最富有创造性,最激情的作家之一”。莫言的叙述具有伟大的史诗性及原创性,因为他在个体故事中讲述普遍故事和生活整体。莫言讲述了整个世界,而他的高密也就是整个“宇宙”。马格利斯设想卡夫卡也会认为莫言的作品“像拳头一样有冲击力,撕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Magris)。作为权威信用背书者,马格利斯的评论是具有公信力的价值认定。“艾伊纳迪”出版的部分译作在封面附上了马格利斯的评论,如2005年的《檀香刑》等。就连马格利斯随口带过的一句“真正的杰作”,也被出版社作为《养猫专业户》意语版的重要推荐。

  整体来看,象征资本在评论者与莫言之间相互流动,评论者的介绍为莫言增加象征资本,反过来也依靠后者在文化场域中拥有更大权力。科罗纳是意大利主流媒体中撰写与莫言有关文章最多的评论者,作为《晚邮报》驻北京专职记者及文化版副主编,他的介绍显着增进了意大利对莫言的认识及了解。而同时他也增加了自身的象征资本,2015年科罗纳出版《与莫言等中国作家喝茶》正是此提升的外化表现。书名缘起于科罗纳曾与莫言在北京孔庙附近茶馆中喝茶,这本100余页的小册子主要为采访、对话录及部分作品节译,涉及18名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包括莫言、阿城、阎连科、张洁、余华、廖亦武、杨红樱、韩寒、郭敬明、丰子恺等(Del Corona)。

  莫言进入意大利文学场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红高粱》带来的象征资本。1987年,《红高粱》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意义,莫言作为原作者与编剧也一炮而红。意大利推出的第一部莫言译着为《红高粱》,“艾伊纳迪”版封面正是一张巩俐在电影中的剧照。早期译介作品封面常以“《红高粱》作者”为推荐语(如2006年“艾伊纳迪”出版的《丰乳肥臀》等)。《红高粱》是莫言意语译本中最受瞩目的作品,也是不少汉学家在为意大利读者推荐的最值得阅读的莫言小说之一。《红高粱》电影逆向影响了原着的象征资本,如马西尼便指出《红高粱》是一部十分有力量的小说,改变了西方世界的中国形象(Santerini 2012)。皮苏借用了弗朗克·莫莱蒂(Franco Moretti)对《百年孤独》的评介,认为《红高粱》同样是具有史诗性宏大叙事的作品,而非单纯的“小说”(Pisu 461)。

  意大利评论界对莫言作品的叙事结构、叙事方式、普世价值、意象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皮苏分析了《红高粱》的叙事手法和结构,指出《红高粱》中真实与虚构完美交织,令读者无法分清历史事件与虚幻叙事之间的区别,正是这种幻觉与真实的交互让《红高粱》成为了一部史诗和传奇。这是神话的构建,而神话是抵抗祛魅的唯一方式(同上462)。马莉莉亚·皮克内(Marilia Piccone)强调莫言讲故事的能力,她将莫言小说的叙事结构与河流相类比,与河流从源头发起、壮大分支、汇入更大河流、再次溢出等过程类似(Piccone)。负责邀请莫言参加2010年撒丁岛文学节的意大利作家马尔切诺·弗伊斯(Marcello Fois)指出莫言的伟大在于,“他致力于纯粹的文学,不伪装,不捏造:他只是从‘自身开始’书写”,“他作品中的每个故事始终有着最大的人性关怀”(Fois)。罗莎则认为莫言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因为他的作品是“普世性的”(Spalletta),他讲的不仅仅是中国故事,更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与未来。大部分评论家都强调莫言作品意象的“残酷性”,如马西尼指出莫言的语言十分尖锐辛辣,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甚至是残忍的意象(Santerini)。路易齐·德·罗萨(Luigi De Rosa)同样认为莫言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甚至是残暴恐怖的意象,体现了表现主义与巴洛克主义的影响(De Rosa)。

  (二)知名汉学家译介群体

  莫言作品在意大利翻译过程中,文化象征资本的流动模式同样为双向互动,原文作者与译者文化声望互相影响。意大利在莫言海外传播中成为重要版图,这与译者及出版社的大力推进密切相连。从莫言在意大利的传播来看,译者与出版社扮演了“发现者”的角色,他们授予了作品及原作者象征资本。莫言意语译本质量极高,语言优美,有效传达了原作的文化内涵,完成了莫言在目标语文化中的传播目的。但译者同样依靠莫言获得了文学场域的权威认可,进而增加了自身的象征资本。

  意大利莫言译介的主要推动者为知名汉学家群体。罗莎是第一位译介莫言的汉学家,她于1994年翻译《红高粱》,仅比葛浩文的英语译本晚一年。1997年“艾伊纳迪”版《养猫专业户与其他故事》译者之一为乔治·特伦廷(Giorgio Trentin),他担任马切拉塔孔子学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推广汉语与中国文化,曾出版《中国来了,龙的体系》《成语》等着作(Trentin)。新一批译者以李莎与米塔为代表,李莎是米塔的学生,现为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官员,为莫言与意大利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米塔早年也曾在驻华使馆任职,后期主要生活在意大利,是“艾伊纳迪”出版社的编辑及文化顾问。李莎与米塔这对师生合作无间,分驻两国,成为了沟通中意的重要桥梁。另一名译者傅雪莲(Silvia Calamandrei)为意大利知名作家和汉学家,与中国渊源颇深,祖父皮埃罗·卡拉曼德雷译(Piero Calamandrei)曾是1955年意大利首支访华代表团的组织者。

  意大利译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推动了莫言象征资本的生成与增值。首先,翻译是作品在目标语文化中生成象征资本的重要前提,作者在文学场域中象征资本的确立取决于译介作品的出版数量、接受及认可度。译者是作品文学价值的重要生产者,翻译是作品到达目标受众并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途径;此外,译者对作品文学价值具有更敏锐和更直观的了解和判断,在莫言尚未获得国际影响力之前,意大利译者便捕捉到了莫言作品的伟大之处。意大利汉学家多次邀请莫言前往意大利,是早期帮助莫言进入意大利文学场域的重要媒介。再次,译者的评价同样是意大利普通大众认知莫言的重要渠道,译者享有与作者直接接触的一手经验,他们的讲述更具可信度。如莫言获奖之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李莎进行采访,意大利新闻通讯社(AGI)迅速采访了罗莎和米塔,她们的介绍有助于意大利大众加深对莫言的了解。

  目标语文化对翻译的认可是译者取得象征资本的根本保障。2009年,李莎因翻译《生死疲劳》获意大利普罗契达岛的阿图尔-艾尔莎·莫兰黛翻译奖(Procida-Isola di Arturo-Elsa Morante),2014年李莎再度荣获由意大利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翻译奖。马格利斯特意感谢意大利译者的卓绝贡献,因翻译莫言是“困难至极的任务”(Magris)。的确,莫言的语言极具中国特色,他将方言土话融入叙述中,是翻译难点。着名汉学家马西尼指出,莫言的语言给意大利翻译造成了不小的困难,译者需要仔细斟酌,才可恰如其分地译出那些强烈的表达(Santerini)。罗莎本人也坦承,莫言的语言十分复杂,译者翻译的时间多于作家创作的时间,如她翻译《红高粱》就整整耗费了一年的功夫(Spalletta)。

  再则,意大利译者同样得到了作家本人的权威肯定。莫言在获奖之际,给意大利翻译家李莎与米塔发送感谢信,邀请她们同美国译者葛浩文、瑞典译者陈安娜、日本汉学家吉田富夫、法国译者杜特莱及沙德莱晨一道出席颁奖典礼,此为对译者极高的褒奖。米塔与李莎的名字频频被国内外报道提及,而莫言本人也不忘适时地多次感激两位,称赞她们是“学养深厚、作风严谨的汉学家”(莫言2010)。

  意大利译者依靠译介行为获得承认,进而获得更多的象征资本,汉学家李莎更是成为了莫言意语译介的权威代表。李莎主要活跃在中国,与莫言有过较多直接接触的经验。李莎因译介莫言而多次被邀请参加中国文学活动,如2011年与莫言一同参加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文字里的中国人,现状与建设》报告会,2012年在第二届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做致辞演讲等。米塔在意大利文学域中的象征资本很大部分来源于对莫言的译介,她在意大利文化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得以提高。米塔的翻译或编辑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莫言在意大利翻译场域的新规则。尽管米塔不是翻译莫言作品最多的意大利语译者,但她的译文和评论在意大利认可度极高。而第一位译者罗莎作为汉学家的名望也更加提升。她为2017年新版《聊斋志异》全译本作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对莫言作品在意大利传播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由意大利出版社领导的自觉场域建构过程同样有助于莫言象征资本的生成与增值。莫言在意大利的译介主要由大型出版社推进,因此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焦点更为清晰。选译小说篇目本身是一种过滤和筛选,可直接决定意大利读者对莫言作品的整体印象。与零散或小型出版社的散漫推介不同,“艾伊纳迪”出版社用系列文本群的方式将莫言推向意大利文化,出版风格保持高度一致,是意大利目前出版莫言小说最多的出版社。除2011年的《变》由“夜时”出版外,“艾伊纳迪”拥有莫言已出版的所有其他译作。第一家出版莫言作品的“理论出版社”(Theoria)1995年关闭,“艾伊纳迪”随后于1997年开始着力推进莫言译着,成为了主力军。2012年莫言获奖后,意大利加快了推进力度,在6年时间内迅速推出4部小说:《蛙》(2013年)、《天堂蒜薹之歌》(2014年)、《酒国》(2016年)及《四十一炮》(2017年)。

  (三)诺尼诺文学奖

  文学奖是建立作品与大众审美接受连接的重要途径,是重要的象征资本。文学奖是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重要推手,也是作家得以进入某一种经典序列的象征。莫言斩获诺尼诺文学奖是他走出国门、深入意大利文坛的重要里程碑,不仅改变了他在意大利文坛生态中的地位,也使其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关注。诺尼诺奖是海外对莫言作品广泛而深入接受的集中表达,对发现及推广莫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诺尼诺文学奖本身是重要的象征资本,为意大利读者群评判了莫言文学的价值,而这种评定会左右未来读者群体的阅读取向。文学奖是文学场域中的权威机构,是具有合理有效基础的文学评价尺度。诺尼诺文学奖具有社会公信力,它的评判是对莫言创作效果的合法认定。诺尼诺评委会称赞莫言是“极有力量的”作家,他的作品“植根于丰富的古文明”(Premio Nonino),写作风格极其狂野、大胆和现代化,充满了既凶狠又温柔、既严谨又无法预测的强烈想象。莫言具有“倾听和表达怜悯、痛苦与孤独的非凡能力”(同上)。意大利着名作家马格利斯为莫言颁奖,高度认可莫言的文学成就。

  莫言海外传播情况充分体现了文学奖与作家象征资本的促进关系。莫言在意大利、法国与日本均获得过权威国际奖项,2001年以《酒国》荣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Laure Bataillin),2004年摘得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以全部作品折桂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斩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英语世界之外,意大利、法国与日本是莫言作品传播较广的国家,译介数量众多。莫言对这三个国家高度重视,陪同莫言参加瑞典文学院颁奖仪式的外国嘉宾中有多位来自此三国的译者。译介是莫言进入意大利视野的重要前提,而获得文学奖则是促进未来进一步译介发展的重要条件:2005年诺尼诺奖后,意大利对莫言关注度大幅提升,迅速加快了莫言作品的译介进程。

  诺尼诺奖是莫言作品获得西方承认的重要转折点,但它同时也凭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收获了更大的社会反响。某个文学奖获关注的程度与其推选得主的社会资本密切相关,文学奖增加象征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筛选有价值的作家。历史上曾有三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得主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除莫言外还有2001年诺奖得主英国作家奈保尔(1994年获诺尼诺)及2011年诺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Tomas Transtr9mer)(2004年获诺尼诺)。

  (四)莫言的公关行为

  莫言享有的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是他进入意大利的前提,而莫言本人的公关宣传同样是增加象征资本的重要渠道。莫言与意大利汉学家往来密切,与意大利读者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也有助于强化他在意大利的社会认可,进一步提升象征资本。莫言积极开拓多种推广渠道,他在意大利曝光率的增加与其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媒介的正面传播与宣传具备潜在促进作用,可为作家扩大知名度带来更全面深入的社会影响力。

  莫言与意大利读者有过多次互动,从1998年至2018年间,莫言数次以作家身份前往意大利参加官方活动,包括文学节、演讲、讲座、纪录片拍摄、朗诵会、读者见面会、分享会、采访等多种形式。莫言本人在意大利的推广和“造势”,使得他很早便在意大利享有极高的声誉。2007年,莫言参加都灵国际书展,意媒屡次将他介绍为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从2010年莫言在撒丁岛文学节的现场视频来看,莫言在意大利极受欢迎,场下观众气氛活跃,对莫言的讲话频频报以会心的微笑和热烈的掌声。莫言本人也曾回忆道,这次演讲“听众有1400多人”,“让我感到自己还挺像个‘人物’”(2017:738-739)。

  1998年,莫言首次来到意大利。1998年初,莫言与王朔、苏童及余华3人一同前往都灵参会,随后在坎帕尼亚大区逗留近一周时间。2002年,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乔治·特伦丁译介《丰乳肥臀》,意大利中国文学教授兰珊德(Alessandra Lavagnino)邀请他参加2002年9月7日举办的曼托瓦(Mantova)文学节。莫言对此次活动记忆深刻,他在访谈中屡次谈起当时的美好回忆,常提及《丰乳肥臀》2个月销量7000册,令他极为欣慰。与莫言对谈的白发学者正是意大利着名主持人及作家布鲁诺·甘巴罗塔(Bruno Gambarotta),两人的交锋与思辨尽显哲理与睿智。

  2005年,莫言荣获意大利第30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莫言与女儿管笑笑前往意大利乌迪内领奖(莫言2013:261)。他在颁奖仪式上做了题为《酒与文学》的演讲6(同上2007:126-127)。诺尼诺家族为意大利古老酿酒企业,莫言别出心裁地用“酒”将中意文化贯通,阐述酒与文学的关系,谈及他在《酒国》及《红高粱》创作中引入的酒元素。他赞誉诺尼诺文学奖是“一个浪漫的构思”,“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围”。马格利斯听罢演讲,笑称莫言对“酒精在文学中的创造力”的称赞和“为寻求灵感而喝酒的糗事”(Fabbro)极大地娱乐了读者。

  2007年,莫言多次前往意大利。2月14日,他前往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与大区主席会晤并讨论拍摄纪录片相关事宜。同年4月16日,莫言受邀参加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国际图书沙龙”(Salone del Libro),莫言在沙龙中与译者米塔展开精彩对话。5月11日至20日,他抵达意大利南部,先后在西西里岛恩纳地区的柯瑞大学及卡塔尼亚大学分别举办讲座。2009年6月17日,由意大利拉齐奥大区旅游局支持拍摄的《漫步罗马———莫言的罗马游记》(Passeggiate Romane.Diario di Viaggio di Mo Yan)正式上映。导演弗朗切斯科·孔韦尔萨诺(Francesco Conversano)与内内·格利尼亚菲尼(Nene Grignaffini)均曾荣获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此纪录片为莫言旅行日志,时长50分钟,由莫言配音,以莫言为观察视角介绍罗马城的壮丽宏伟。2010年,莫言在意大利参加两场活动。6月底,莫言访问米兰国立大学及孔子学院,出席《红高粱》研讨会。他随后参加了撒丁岛乃至整个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学盛事之一加沃伊“故事岛屿”文学节(Isola Delle Storie),与美国作家伊莱·戈特利布(Eli Gottlieb)等知名国际学者参加“异域故事”(Storie di Altre Luoghi)论坛,深入讨论神话、现代文学、政治与历史等主题。

  莫言文学作品在意大利的突围与其自身对传播的准确把握及积极突破密切相关。他的宣传活动触及面广,以演讲讲座为主,亦不乏宣传片制作等新媒体方式,打破了文学传统传播的封闭状态,与海外读者建立了有效的交流渠道。莫言从各个渠道获取象征资本,以开放的宣传姿态实现了在意大利文学场域中的自我确立。象征资本的生产与文化场内的认可和评价机制相关,莫言在与专家及读者的联系中摄取并累积社会资本及象征资本,获得了合法地位和特定价值。莫言的自我宣传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象征资本,也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意大利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中国在新时期的国际形象宣传。

  三、结语

  莫言在意大利的翻译、介绍与研究具有显着特征。意大利对莫言的译介起步早,翻译规模大,介绍评论文章数量多。译者群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译着质量极高,在海外文学场域及西方大众传媒中传播和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但莫言在意大利文学场域中象征资本的发展受到了权力场域的规导与制约。以装帧设计为代表的副文本信息体现出对东方主义审美期待的迎合和遵从。意大利权威评价体系对莫言的解读具有明显政治化视角,更多讨论超文本的政治因素。莫言在意大利文化场域中积累了深厚的象征资本,这主要得益于权威评论者、译者、出版社、文学奖评奖机构及莫言本人为占有象征资本而采取的行为决策。意大利译者为促进意大利对莫言的了解作出了卓越贡献,权威评论者的认可赋予了莫言象征资本,而他们本身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象征权力。莫言于2005年斩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扩大了国际影响力,而诺尼诺文学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进一步得到逆向强化。莫言本人在意大利开展的一系列推广活动同样是其象征资本增加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Bourdieu,Pierre.Practice and Reflection: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shi jian yu fan si-fan si she hui xue dao yin).Trans.Li Meng&Li Kang.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ess,1998.]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Sociological Theory 7(1989):14-25.
  []---.“The Forms of Capital.”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John G.Richardson.Westport:Greenwood,1986.241-258.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The Rules of Art: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yi shu de fa ze:wen xue chang de sheng cheng yu jie gou).Trans.Liu Hui.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ress,2011.]
  Chiti,Francesca.“Mo Yan,La Mia Cina Rosso Sangue.”Corriere Della Sera.07 Set.1994.RCSMediaGroup.15 Feb.2019.<http://archiviostorico.corriere.it/1994/novembre/07/Yan_mia_Cina_rosso_sangue_co_0_9411078209.shtml>.
  De Rosa,Luigi.“Mo Yan:‘Colui Che Non Parla’.”Venilia.28 Ott.2012.Indipendente.21Feb.2019.<http://www.venilia.it/715/>.
  Del Corona,Marco.“Racconto La Mia Cina Sbagliata.”Corriere Della Sera.11 Ott.2012.RCSMediaGroup.23 Feb.2019.<http://leviedellasia.corriere.it/2012/10/11/la_mia_cina_sbagliata_intervis/>.
  ---.Un tècon Mo Yan e Altri Scrittori Cinesi.Milano:O Barra O Edizioni,2015.
  [][---.Tea with Mo Yan and Other Chinese Writers.Milano:O Barra O Edizioni,2015.]
  Fabbro,Claudio.“Premio Nonino 2005.”Claudiofabbro.It.29 Gen,2005.Indipendente.22 Feb.2019.<http://www.claudiofabbro.it/eventi/eventi290.htm>.
  []Fois,Marcello.“Mo Yan,Una Narrazione Immortale.”Huffington Post.11 Ott.2012.AOL.23Feb.2019.<https://www.huffingtonpost.it/marcello-fois/mo-yan-una-narrazione-imm_b_1958346.html>.
  []热奈特:“隐迹稿本”,《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68-81。
  [][Genette,Gérard.“Hidden Manuscript”(yin ji gao ben).Essays of Genette.Trans.Shi Zhongyi.Tianjin:Baihua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2001.68-81.]
  []Genette,Gérard&Maclean,Marie.“Introduction to the Paratext.”New Literary History 22(1991):261-272.
  La Giuria del Premio Nonino.Mo Yan,Premio Grappanonino.it.30 Gen.2005.Premio Grappanonino.25 Feb.2019.<http://premio.grappanonino.it/winner/mo-yan/>.
  Magris,Claudio.“TroppoSesso,Violenza,Verità,La Cina Voleva Farlo Tacere.”Corriere della Sera.25 Gen.2005.RCS MediaGroup.20 Feb.2019.<http://archiviostorico.corriere.it/2005/gennaio/23/Troppo_sesso_violenza_verita_Cina_co_9_050123103.shtml>
  莫言:“变”,《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国作协《小说选刊》选编。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261。
  [][Mo,Yan.“Change”(bian).All Nights in the World.Ed.China Writers Association.Guilin:Lijiang Press,2013.261.]
  []---:“酒与文学,在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说吧莫言:恐惧与希望演讲创作集》。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126-127。
  [][---.“Liquor and Literature,Speech at the Award Ceremony of the Italian Nonino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wards”(jiu yu wen xue,zai yi da li nuo ni nuo guo ji wen xue jiang ban jiang yi shi shang de yan jiang).Speak,Mo Yan:The Collection of Fear and Hope Speech Creation.Shenzhen:Haitian Press.2007.126-127.]
  []---:“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华读书报》2010-8-25(10)。
  [][---.“Literature Going Global Is a Slow Process”(wen xue zou chu qu shi yi ge huan man de guo cheng).China Reading Weekly 25 Aug.2010:10.]
  ---:“我与兰珊德教授的交往.”Wenxin L’essenza Della Scrittura,Contributi In Onore Di Alessandra Cristina Lavagnino.Eds.Clara Bulfoni,Jin Zhigang,Emma Lupano,Bettina Mottura.Milano:Franco Angeli Edizioni,2017.738-739.
  [][---.“My Relationship with Professor Alessandra Lavagnino”(wo yu lan shan de jiao sho de jiao wang).Wenxin L’essenza Della Scrittura,Contributi In Onore Di Alessandra Cristina Lavagnino.Eds.Clara Bulfoni,Jin Zhigang,Emma Lupano,Bettina Mottura.Milano:Franco Angeli Edizioni,2017.738-739.]
  Piccone,Marilia.“Mo Yan Si Racconta:In L’infanzia,La Famiglia,L’esercito,La Scrittura,La SocietàCinesee Il Successo Dei Suoi Romanzi.”Wuz.11 Dec.2012.Gruppo Feltrinelli S.p.A.20 Feb.2019.<https://www.wuz.it/intervista-libro/7285/Intervista-Yan.html>.
  []Pisu,Renata.“L’infanzia Nell’armadio.”Mo Yan.Sorgo Rosso.Trans.Rosa Lombardi.Roma,Napoli:Theoria,1994.460-462.
  [][---.“Childhood in the Closet.”Mo Yan.Red Sorghum.Trans.Rosa Lombardi.Roma,Napoli:Teoria,1994.460-462.]
  Salom,Paolo.“La Cina Di Oggi,Nuova‘Fattoria Degli Animali’,Tra Orwell E Buddha,Una Metafora Irriverente Del Regime Comunista’.”Corriere Della Sera.28 Lug.2006.RCSMedia Group.22 Feb.2019.<https://www.corriere.it/Primo_Piano/Esteri/2006/07_Luglio/20/sAl0m.shtml>.
  Santerini,Giulia.“Il Sinologo:‘Mo Yan,Poeta Della Cina Rurale Dalla Parte Delle Donne’.”Repubblica.11 Dec.2012.GEDI Gruppo Editoriale.20 Mar.2019.<http://video.repubblica.it/dossier/nobel-2012/il-sinologo-mo-yan-poeta-della-cina-rurale-dalla-parte-delledonne/107495/105875>.
  []Spalletta,Alessandra.“Intervista A Rosa Lombardi.”AGI.12 Nov.2012.ENI.23 Mar.2019.<https://www.agi.it/blog-italia/agi-china/rosa_lombardi_docente_di_lingua_e_letteratura_cinese_presso_l_universita_di_roma_tre_ha_tradotto_sorgo_rosso_einaudi_-3241151/post/2012-11-12/>.
  Trentin,Giorgio.La Cina Che Arriva.Il Sistema Del Dragone.Roma:Avagliano,2005.&Cento Aforismi Della Tradizione Cinese.Macerata:Quodlibet,2017.
  [][---.China Coming.The Dragon System.Roma:Avagliano,2005.&One Hundred Aphorisms of Chinese Tradition.Macerata:Quodlibet,2017.]

  注释

  1(1)意大利目前出版10部莫言小说,按首版印刷时间顺序依次为:1. Sorgo Rosso. Trans. Rosa Lombard. Roma,Napoli:Theoria,1994. Milano:CDE,1995. Milano:Mondolibri,2002; Torino:Einaudi,2005; 2. L’uomo Che Allevava i Gatti e Altri Raccont. Trans. Daniele Turc-Crisà,Lara Marconi,Giorgio Trenti. Torino:Einaudi,1997; Alba:Edizioni San Paolo,1998; 3. Grande Seno,Fianchi Larghi. Trans. Giorgio Trentin. Einaudi,2002; 4. Il Supplizio Del Legno Di Sandalo. Trans.Patrizia Liberati. Einaudi,2005; 5. Milano:Mondolibri,2005; Le Sei Reincarnazioni di Ximen Nao.Trans. Patrizia Liberati. Einaudi,2009; 6. Cambiamenti. Trans. Patrizia Liberati. Roma:Nottetempo,2011; 7. Le Rane. Trans. Patrizia Liberati. Ed. Maria Rita Masci. Torino:Einaudi,2013; 8. Milano:Mondolibri,2013; Le Canzoni dell’aglio. Trans. Maria Rita Masci. Torino:Einaudi,2014; 9. Milano:Mondolibri,2014; Il Paese Dell’alcol. Trans. Silvia Calamandrei,and Maria Rita Masci. Torino:Einaudi,2016; Milano:Mondolibri,2016; 10. I Quarantuno Colpi. Trans. Patrizia Liberati,ed.Maria Rita Masci. Torino:Einaudi,2017。
  2文中译文未标明译者处,均为本文作者自译。
  3(1)文章搜索数据来源于《晚邮报》官网,www. corriere. it;畅销榜数据来源于“Il Premio Nobel Mo Yan E Gli Altri Grandi Protagonisti Della Letteratura Internazionale Nella Classifca Italiana Degli Ebook”,libreriamo. it,2012-10-18。收藏图书馆量数据来源于意大利国家图书馆查询系统,该系统与各大学图书馆藏书系统并不完全重叠,因此莫言译本收藏图书馆实际数量应高于文中数值。搜索时间为2018年10月20日。
  4(2)国内仅出现一篇意大利莫言接受情况的研究文献,但主要从一名意大利读者角度对莫言作品进行简要分析(芭芭拉:“在意大利看莫言”,《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第6期)。李桂玲在“莫言文学年谱”中对莫言在意大利参与的活动与出版情况做了详尽介绍,但遗憾的是,文中将所有莫言小说意语版均列为“译者不详”。此文发表时间为2014年,但文中并未记载莫言于2007年参加都灵国际书展、2010年在米兰访问及参加撒丁岛文学节等外事活动(《东吴学术》,2014年,第1、2、3期)。
  5(1)部分莫言意语译本除艾伊纳迪版本外,还拥有米兰图书世界出版社的版本。图书世界与艾伊纳迪均隶属于蒙达多利(Mondadori)集团,两个版本的译作译者和内容大体一致,区别在于封面和装帧设计
  6(1)值得一提的是,《恐惧与希望:演讲创作集》(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收录了莫言于2005年5月18日在意大利的演讲“恐惧与希望”(莫言2007:157-160),但笔者并未查询到任何意大利语相关记录,而此演讲集中也并未说明莫言在2005年5月所做演讲的具体活动名称及地点。该演讲文集名称取自此意大利演讲,但相关信息却并不清晰,未免有失严谨。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原文出处:彭倩.文学场域中的权力与象征资本——莫言在意大利的传播与接受[J].中国比较文学,2020(03):105-12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