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渔业论文

特色淡水鱼养殖绿色化建设探析

来源:吉林农业 作者:代云云;袁永明;袁媛;
发布于:2019-09-16 共2583字

  摘    要: 我国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迅速, 具有营养价值高、产品附加值高、品质优良、认可度高等特点, 但在产业结构、养殖布局和养殖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绿色养殖是特色淡水鱼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特色淡水鱼产业主要在养殖尾水处理、配合饲料的研究与应用、新型养殖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未来将以生态优先为根本理念, 将产业绿色发展贯穿于产业链各环节, 以尾水排放为关键问题, 以疾病防控为重要手段, 以副产物综合利用为延伸, 加快推动特色淡水鱼产业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绿色养殖; 特色淡水鱼; “一带一路”;

  我国是水产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水产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的基础性产业之一,水产养殖业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优质蛋白,同时也促进了渔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提高了渔民的收入,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今,水产养殖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包括产业结构问题、养殖布局问题以及养殖方式问题等。鉴于此,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于2019年2月15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认为水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养殖,强调绿色养殖能有效降低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利用强度,保障生物多样性,在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需求的同时,协调水产养殖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对此,本文从特色淡水鱼产业入手,探讨完善水产养殖业绿色养殖的途径,以加快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

  1 、特色淡水鱼产业情况

  我国的特色淡水鱼主要包括罗非鱼、黄颡鱼、鳢、鳗、淡水鲈、鳜、黄鳝、泥鳅、鲟、鲑鳟等,2017年特色淡水鱼产量467万吨,占全部淡水鱼产量的18.48%,2018年总产量约为450万吨,出口总量60.28万吨,出口总额27.50亿美元。与大宗淡水鱼相比,特色淡水鱼具有营养价值高、产品附加值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大部分品种在消费者群体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多居于消费的高端,部分品种也主要面对国际市场。

  2、 特色淡水鱼产业绿色养殖推进情况

  2.1、 推进养殖尾水处理,从根本上改善养殖环境

  在特色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大部分养殖厂会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将尾水直接排放到外部环境中,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直接排放到外河,其所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比较常见的是会带来水体的富营养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给自然水域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特色淡水鱼产业在江苏、浙江、上海、天津、河北、宁夏等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实施的以规模场自治和连片养殖集中式治理的管理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推动配合饲料的研究与应用,彻底转变养殖方式

  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必须做到尽量用饲料代替冰鲜幼杂鱼,严格限制冰鲜杂鱼直接投喂现象,目前,鳢、淡水鲈和鳜等特色淡水鱼仍在大量使用冰鲜鱼或活饵投饲,这种养殖方式除了需要大量成本投入,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致使养殖病害频发,威胁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特色淡水鱼产业开发的淡水鲈和乌鳢专用配合饲料系列产品,可完全替代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冰鲜鱼饲料,并已推广到广东、浙江、江苏等11个省份。
 

特色淡水鱼养殖绿色化建设探析
 

  2.3、 开发新型养殖方式,拓展养殖空间

  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结合了水稻种植技术和水产养殖技术两种技术的长处,不仅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养殖模式,具有稳粮促渔、生态环保、提质增效等功能。近年来,特色淡水鱼产业在云南等多个地区发展了稻鳅综合种养模式,起到了稳粮增收的作用。

  2.4 、以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渔业资源的国际间有效利用

  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为核心,促进“经济融合”“共同繁荣”。特色淡水鱼产业在苗种选育、养殖技术等方面技术经验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了渔业资源的国际间合理与有效利用。

  3、 特色淡水鱼产业绿色发展方向

  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的方式和方向需要在充分研究绿色发展的要求和规律的基础上,找准核心切入点,选好工作重点,切实推进关键技术与管理方式应用。

  3.1、 以生态优先为根本理念

  生态优先是当前保障环境需要的根本条件,是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根本理念。水产养殖业必须在资源环境与生态压力的可承受范围内进行生产,不能盲目扩大生产(下转90页)规模和养殖密度,选择适宜的放养密度,通过品质的提升达到效益的增加。

  3.2、 将产业绿色发展贯穿产业链各环节

  不单是在养殖环节贯彻绿色养殖理念,同时需要整合加工、流通、市场等环节技术,减少各环节污染投入品的产生,提高特色淡水鱼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全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3、 以尾水排放为关键问题

  水产养殖业影响环境的关键性问题在于尾水的直接排放,所以保证尾水的排放标准,直接关系着环境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流水槽养殖、池塘循环水养殖等生态化养殖模式和尾水处理设施的发展,都有效地保障了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再利用。

  3.4、 以疾病防控为重要手段

  防大于治,在水产品生产过程中,问题的预防往往比治理更为重要。在治理过程中难免会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等,无法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预防过程中绿色渔用药物和免疫制剂的研发与创制会有效改善化学药剂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水源水质。

  3.5、 以副产物综合利用为延伸

  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是产业绿色发展的有效延伸。通过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高水产品的加工利用率,从而减少水产废弃物,促进水产行业绿色发展。以往废弃不用的鱼鳞、鱼皮、内脏等可以用于制作胶原蛋白、鱼油、鱼粉等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减轻对环境的排放压力。另外,鱼类罐头食品、干制品、即食休闲食品、烟熏制品等产品,丰富了鱼类产品的多样性,提高了产业收益,是产业绿色发展的又一种延伸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敏玲, 王晓军.环境保护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来自农村污染问题的思考[J].环境教育, 2006 (12) :33-36.
  [2]吴伟, 范立民.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 16 (02) :26-34.
  [3]刘文玉.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内涵特征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农业与技术, 2018, 38 (19) :113-114.
  [4]郭秀清.打造绿色发展的“一带一路”[J].社科纵横, 2016, 31 (09) :36-39.
  [5]唐启升, 丁晓明, 刘世禄, 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 2014, (02) .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原文出处:代云云,袁永明,袁媛,张红燕.探研淡水鱼养殖业产业的绿色发展路径[J].吉林农业,2019(17):75+9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